其實本來想說把這季有看的幾部開場心得,散著發在翠上就好。只是動不動就超過字數限制,很多事情講得意猶未竟。加上我這季有看第一集的作品意外得多,至少比2024的十月多,那就搞一篇類似去年十月寫過的新番快評好了。不過畢竟我從未戰勝過我的惰性,因為一直拖,搞到許多部作品都出了三四集,那我們就以不變應萬變,改成2025冬番前期評析好了!然後部分內容因為我的懶惰,可能會一定程度引用我自己翠上已經發過的片段文字,不過這裡一定會解釋得比較清楚,畢竟翠一直嫌我話多。
以下提及的作品,最少會暴雷到動畫播出的最新進度,若有牽涉到原作我會在子標題上註明,還請諸君斟酌觀看。
************************************************************************
防雷洨廢話:
從數量來看,這季一大部分都是靠上季跨季連播再撐。
去年十月番一口氣七十幾部的盛況不再,
不曉得水島精二心裡會不會舒坦點。
以下正文
************************************************************************
《全修》:那份信仰,如此純粹。
從社群輿論來看,《全修》很明顯產生了嚴重的觀感分歧。有人沉醉於炫麗的作畫跟新鮮的穿越配置,有人卻嫌棄其中老套的異世界套路。我覺得光是這個感受差異,就能找到一些不論哪部作品,都可能存在的文本樣態,進而討論其如何產生甚至被處理。同時從這個問題切入,也可以觀察《全修》的開局方針是什麼。
至少在我的體感觀察,《全修》的觀看感受分歧,很大幅度落在前兩集是否「套路」身上。有人說是沒看過的異世界故事,也有人說是很「老套」的異世界。這兩種看似相互矛盾的評價,其實在《全修》這部作品中,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對於「套路」這個宅圈,乃至影視文化中的常用詞,使用上是非常含混的。
很多指稱《全修》很「套路」的觀眾,會說《全修》在穿越後很老套地創造男女主角相遇的情境,在藉由女主角夏子展現出龍傲天能力拯救一切,這在異世界作品中極其常見;而感受《全修》很新奇的觀眾則會表示,讓動畫師作為主角穿越,並使用作畫能力來與異世界互動,幾乎可以說是前無來者。從這兩種觀點中不難發現,前者指涉的是情結的「老套」,後者則是在意設定的新意,說到底,兩造談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所以我會說,這兩個觀察在《全修》中都是存在的,重點取決於你在觀看上更注重哪一個面向而已。
然而,如果討論情節上的老套,我相信有在閱讀我之前評論作品的諸君,會很清楚我一貫的立場:重點不是老套與否,而是情節如何被使用。真要把「套路」列為作品缺點,《灌籃高手》跟《排球少年》只能對你笑而不語。平心而論,我比較沒辦法支持指稱《全修》很「套路」的說法,並不是否認《全修》情節的安排上不老套,而是光就目前我看到的這兩集,我還沒辦法確定《全修》是會完全按照老套的方式繼續發展情節,還是打算有什麼別出心裁的調動。因此,我認為現在就評定《全修》毫無新意還有點言之過早。
而《全修》真正讓我注目之處,倒也不是情節,而是設定的使用上。確實,我也看過不少異世界穿越作品,以動畫師為主角的設定的確不常見。不過更讓我在意的是,主創團隊是有在利用這個設定,穿過文本表層的劇情,與核心主旨進行一定程度的對話的。這邊引用我自己在一月中旬寫在翠上的評論給各位參考:
為什麼夏子EP.1遭遇虛空大軍時,畫出來的與之對抗的,是看似致敬宮崎駿的巨神兵?在我的解釋中,那是因為夏子第一次親身經歷奇幻世界,她所做出的直覺反應,便是喚醒關於動畫、關於想像的「童年回憶」──也就是初始記憶。這個「童年回憶」可能是夏子的,也可能是主創團隊的,更可能也是觀眾的,因為她就是象徵被宮崎駿啟蒙的那個世代,對動畫奇幻世界的初始想像,可能是什麼樣貌,進而直觀地具象成巨神兵,這個「我們」對於動畫想像源頭,第一次認識的絕對強大。
我想要指出的,是同一個符號越過文本位置,被賦予文本外的意義與情感。這個操作的使用本身具有很高的風險,因為象徵意涵的解讀是很開放性的,所以我也會承認這不過是我個人的感想跟詮釋。只是當同一個手法在文本中出現超過兩次,合理懷疑主創團隊有意為之,便不奇怪了。
而這個超脫文本的對話,在EP.2中更顯眼。謎之聲在夏子施展能力前給了一到限制「不能畫已經畫過的東西」。這句臺詞背後的隱射意涵,即是要求夏子的創作必須超越眼前的「現實」,這,不就是現實中,「動畫創作」存在之必要嗎?而夏子的回答,是在中古奇幻風格的世界中,招喚致敬超時空要塞的導彈群。──在動畫的世界中,我的想像,是不會受到任何侷限的!世界觀法則在此刻被有意識地顛覆,用以呼應主創對於「動畫創作」本身虔誠的自由信仰,多迷人啊!
EP.2中,《全修》延續EP.1的脈絡語對話方式,進一步去「限制」夏子,反而讓夏子最終的回答更具有穿透性,也對我個人更有感染力。我們在現實中就算有著種種想像,也會因為物理法則或社會制度而被管制規範。動畫創作,乃至一切虛構,不就是為了突破這層限制而存在的嗎?於我而言,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觸動我的設定「使用方式」。這樣的使用,讓設定不只運作於劇情當中,也包含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單就這兩集來看,《全修》的野心跟意圖在我看來,是很恐怖的,也很令人期待的。所以後續觀察的重點就會擺在這樣的使用方式會被延續嗎?還有什麼花樣?只會出現在設定上嗎?光是想像這件事,就足以讓我迫不及待等下一集《全修》的播出了。
未來期待度:五顆星。
《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狂歡吧!心懷戰隊的少年!
(原作部分劇透)
我不是什麼專精的戰隊粉,對戰隊系列的概念,僅止於大學時被兄弟們逼著看過幾集,至今甚至無法肯定我當時看得到底是戰對系列還是假面騎士,不過這並不妨礙我享受《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帶來的歡鬧喜劇。畢竟作為流行文化的代表性先驅,戰隊系列特有的語言符號早就突破了作品本身,被諧仿或應用在廣大的影視作品中。我們不必真的具有高深的戰隊系列相關知識,仍然可以被這有趣的異世界新嘗試所吸引。
而《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在處理上也沒有流於圈內粉的獨自狂歡,或許我不能抓到所有笑點,但源自異世界類別的基礎想像與戰隊符號的衝擊下,依然讓我在EP.1的三十分鐘內笑得人仰馬翻。我覺得《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是一部非常適合一群年紀可以喝啤酒的少年,聚在一起邊看邊吐槽的同樂作品。不過這類的作品就很考驗「續航力」,終究玩梗要玩到《銀魂》那種可以靠梗撐起一部作品,實屬不易。何況就算是《銀魂》,也有著堅固穩定的主線故事作為倚仗。
所以《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的後續發展就取決於兩個主要面向上:一,作者對戰隊系列的愛有多深,還可以玩出多少花樣?從原作來看,是很容易可以感受到原作者中吉虎吉老師對於戰隊系列過人的熱愛與觀察。而且《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在這季號稱漫改異世界三幻神中,我最喜歡的原作的原因,就在於這部作品是有在回收跟應用這些所謂的戰隊系列符號與要素,而不是單純地作為搞笑元素使用而已。甚至是腳色行為,都能有意識地再操弄我們對戰隊系列的某些既定印象,這點在原作中期之後屢屢使我驚喜連連。
另一點上,還是要回到《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的主線故事上。故事說得不好,梗玩得再多也救不了火。關於這部分,我認為滿考驗這部作品系列構成的功力。因為《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原作前期的玩梗風格到故事逐漸展現衝突,相對來說是花比較多時間讓讀者適應的。可是在今天講究快節奏的動畫場域中,觀眾對這樣的節奏買不買單實在很難說,只能看系列構成是否將這點視為隱憂而如何調整了。
不過整體而言,《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的原作,是我認為近幾年跟《異世界失格》一樣值得仔細關注異世界佳作。兩者對於既有的異世界框架,從類似的角度找到了大相逕庭的顛覆方式,而且這個顛覆還不只是針對設定或世界觀等固定性的支撐架構,還都對文本產生了有趣的化學變化。至於動畫可以轉譯到什麼程度,照目前製作組使盡全力從音效、音樂畫面配合玩梗,也讓我十分期待《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的後續發展。
未來期待度:四點五顆星。
《金牌得主》:ENGI使出了洪荒之力,效果顯著。
坦白說,如果光看《金牌得主》動畫的前兩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對我而言,還不如《金牌得主》這部漫畫誕生之路來的有趣。相信諸君多少都有在網路上看過原作者つるまいかだ老師勵志的我推之路,再加上原作在漫畫界各種獎項搜刮,以及大號書迷米津玄師的鼎力相助,讓《金牌得主》播出之前就受到很大的關注。
只是傳出是由當代原作粉碎機之一的動畫製作組ENGI操刀時,許多粉絲都略感不妙。畢竟《女性向遊戲世界對路人角色很不友好》等作品的粗糙製作擺在那,更有不只品質粗糙,還直接更動原作敘事順序,讓整部作品毀於一旦的《偵探已經,死了》血案歷歷在目。但可能因為各方大神加持,讓ENGI這次繃緊神經,至少在前兩集都繳出了及格線以上很多的優良品質,令人慶幸。
說回文本本身,我還沒有時間把《金牌得主》的原作看到超過動畫進度。目前還看不到什麼讓我特別注意的文本樣態,都還在可以想像的運動番範疇內。我唯一有意識到的,就是系列構成花田十輝應該是有拿掉原作一些更負面的女主角臺詞。這點上我是認同這個操作的,光就動畫前兩集的進度來說,腳色由內而外的壓迫感已經夠強了,不是說原作做過頭,但適度刪減卻也讓當前的觀看體驗更流暢。
我不久前才錄了一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上架的podcast節目,就在講幾位評價起伏很大系列構成與他們的作品。就是為做了那集節目,認真研究後我才發現,不管事俗稱的花田魔法或是大河內玄學,被徹底搞砸的作品,在他們的創作履歷中可以說是少數到算意外的程度,更多的是搞砸一部知名作品後而在觀眾腦中產生的巨大偏見。這點跟ENGI有一點類似,也是因為《金牌得主》播出之後我去查,至少我看過被ENGI搞砸的作品其實沒有我想像中多。阿,不過P9就不在這個規律中,毫無懸念。
像《我內心的糟糕念頭》,我覺得花田十輝堪稱勞苦功高,他對該作品節奏與重點的調整讓《我內心的糟糕念頭》更加順暢有趣。大概只要花田老師這次沒有想要更動原作劇情,在他精熟的節奏把控之下,我想應該也沒那麼容易在《金牌得主》看到花田魔法再次綻放。
未來期待度:四顆星。
《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大人的戀愛就是不拖沓!
我先承認,《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的原作沒有很對我胃口。這完全是個人喜好問題,作為一部「幸福假想器/模擬器」,《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所提供的腳色情感對我的生命經驗來說不好帶入,以至於我只能被作品中很表層的甜蜜互動碰觸。另一個也是調性上的喜好問題,《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原作中後段開展了許多配角的故事,也都沒戳到我的甜蜜區,導致我最後對整部作品的評價就只能停在還不錯,但沒有特別喜歡。
不過我認真數過,不算續作跟明顯是女性向作品的本季戀愛番,能跟《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一決高下的作品還真的不多。加上目前的改編有稍微更動事件順序,也讓《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在觀感上確實不差。畢竟真的還是很甜啊!而且除了開局就交往,還少了高中戀愛的那種扭扭捏捏,上床也是乾淨俐落,被校戀喜荼毒久了來看這個,確實舒心。
這類追求投射、想像幸福的作品,其實比起文本上的技術操作,我衷心覺得更講求的是作品與讀者的心靈契合。當然要從源頭談起,所謂的心靈契合,或是頻率相符,還是有很多文本設計介入的空間。只是到頭來,整個作品的整體風格甚至氣質,這些很難改變的事物,或許才是這類作品最終是否對上電波的主因。就此而言,我對《這公司有我喜歡的人》真沒有太多負面意見,也能理解許多人熱愛這部的理由。只是對我來說,就會擺再有空再看的空格裡。
未來期待度:三顆星。
《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那OP到底是三小?
可能因為工作經驗,《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的談判手法、組織經營,對我來說有點太兒戲了,或者說太天真了。倒也不是說這些所謂的「專業橋段」有多糟糕,只是我在閱讀漫畫原作時,真實經驗會告訴我「事情哪有那麼簡單」。不過有趣的是,這個來自現實的經驗干涉,卻也沒有太傷害我對《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原作的高評價。
因為本質上,我就是把《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的談判主線當作背景,很專心的在享受漫畫中,各種亂七八糟的捏他玩梗、搞笑橋段,以及主角內村與烏兒曼妲的戀愛喜劇。可是也因為這件事,讓我對《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的動畫稍有微詞。可能因為節奏,以及有些梗會涉及版權問題,動畫版其實刪了很多搞笑橋段。我也不是因為笑點被拿掉就對動畫不滿,要說拿掉笑點的比例,《敗北女角太多了》那可說是刪得更盡興、更大規模,我對動畫版還不是愛得要死?
只是跟《敗北女角太多了》相比,《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刪除笑點的這個操作,會讓整部作品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敗北女角太多了》之所以有本錢大量刪除笑梗,其背後倚仗的是堅實的故事主線。我並不是指稱《敗北女角太多了》的故事主線寫的更好,畢竟兩個故事類型完全不同,無從比較。但《敗北女角太多了》所談及的戀愛、傷痛、青春等等話題,是更容易帶入跟想像的。而像《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EP.1中與牛頭酋長的談判,觀眾有多大比例可以理解該情境能夠成立,就會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早期的《平凡上班族到異世界當上了四天王的故事》當中,是很常發生的。但因為漫畫原作有大量的搞笑橋段能轉移焦點,而動畫沒有這層保護,相對就在說服力跟情境想像上,保持觀眾注意力上會比較困難。不過看到第三集,戀愛鬧劇的比例逐漸增加,至少這部分動畫版是沒有太大的改動,那還是有機會從這個切入點完成轉移注意力的工作。
總體而言,雖然改編上有些我不太理解的操作,加上製作略為粗糙,跟那個我實在看不懂想表達什麼的OP,多少有點勸退。但原作故事的魅力還不到蕩然無存的慘況,我還是以會懷抱夢想的心態,看看下一集會不會更好笑,暫且還沒到棄坑的階段。
未來期待度:三點五顆星。
《群花綻放、彷如修羅》:我就是來看這個的。
我一直很欣賞《群花綻放、彷如修羅》這種安排聲優的方式,先找一堆各有代表作,甚至有主役過霸權作的一流聲優出演配角,跟觀眾證明我們不是沒有錢,同時也保證演出的基本水準。在此之上,把作品最重要的演出位置騰給值得期待的新星。動畫作品除了本身的品質、故事的精采度外,不可否認,聲優的名氣就是會有票房效應。而《群花綻放、彷如修羅》敢把作品門面這個重要位置交給還沒有交出代表作,也才十八歲的藤寺美德,這樣的勇氣十分讓我欽佩。
聲優業界的高度競爭也不是這一兩天的事了,才能早就不是這個行業中會紅的保證書,機會常常不是那麼公允的。然而,我想只要看過《群花綻放、彷如修羅》EP.1後段主角春山花奈的領域展開,大概都可以同意製作組Studio Bind,這次可能真的賭贏了。當然若以正式朗誦比賽的規格來看,花奈朗誦〈春與修羅〉開頭前幾句的片段有點過於戲劇化。不過作為動作作品,也作為整部作品第一發引起觀眾興趣的高射炮,還是得用這種渲染力比較強的表演方式,無可厚非。既然是在看動畫,還能看到這種異於其他強作,可能著墨於打鬥、畫面營造的突出點,用聲音擄獲觀眾的手段還是滿少見的體驗。
當然花奈朗誦的片段中,不只有聲優表現值得稱讚,不過這個部份我想留到未來有更多片段時,再一起彙整討論,因為其中雖然很大幅度牽涉到表演藝術領域,但依然可能有很多文本設計上的討論空間。而回到《群花綻放、彷如修羅》的文本本身,我可以直接坦言我興致不高。原作畢竟還是比較中規中矩,至少我也還沒看到什麼印象深刻的表現。當然,武田老師的基本功就擺在那,雖然比較常規,但還是可以讓人很享受地流暢閱讀。
只是從一開始,我就對動畫即將改編的朗誦橋段充滿好奇,這很明顯是這部以「聲音」為主題的作品的加分題,更是替作品拉出高度的決勝點。EP.2雖然沒有EP.1那麼有衝擊力,但依然展現了華美又夢幻的意境想像。作為一種複合性藝術,動畫這個媒材就是這點好玩,雖然最終仍是以故事作為依歸,但不一定會妨礙我們享受其他層面的精彩表,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期待與喜好,調整打開這部作品的方式。就因如此,我非常想知道,接下來的《群花綻放、彷如修羅》還可以如何震撼我。
未來期待度:五顆星。
《遲早是最強的鍊金術師?》:異世界,如題。
我覺得這部在觀看感受上,有點類似上一季的《再見龍生,你好人生》,不要抱太高期望,順順地看下去,用來打發時間沒有問題。但若想要求更多,就顯得有點過分了。目前看下來《遲早是最強的鍊金術師?》的敘事風格比較像《精靈幻想記》、《異世界魔王與召喚少女的奴隸魔術》那個時期的異世界作品。穩健、安定地發展故事,目標也很明確的是在幻想情境的展現。我還沒特別去翻原作,或許未來可能有什麼驚人之舉也說不定。不過我這季每周必看的名單有點長,之後再說吧。
未來期待度:二點五顆星。
《天久鷹央的推理病歷表》:菘哥說的好,「診斷室少女的獨語」。
到底是打了針吃了藥,還是根本被奪舍了,知名原作毀滅者P9,竟然繳出了可能足以競爭年度最佳等級的OP,當時看到真的讓我震撼不已。你這樣椎名真晝情何以堪,我現在都幫她的作品改名叫《天使大人的十二面相》,畢竟幾乎沒有一集的真晝是長一樣的。在Aniplex的資金挹注下,中山龍跟Aimer火力全開,讓我們知道就算是豬,裝上火箭推進器一樣可以穿越宇宙,實在太神奇了。
可是比起鬼神等級的OP,《天久鷹央的推理病歷表》的文本就有點一言難盡了。EP.1、2時,就可以感覺到專業的醫療知識在試圖貼合推理框架的過程中,顯然是有遇到不小的阻力的。我當然不會去質疑原作者知念實希人老師的專業水準,只是太過冷僻的疾病被擺放在推理故事的動力核心時,或多或少可能產生「這個病真的能產生這種效果嗎?」的質疑,又礙於普遍觀眾的醫療知識不會專業到這種程度,難免會有自說自話的可能。
然後到了EP.3又是另一個問題,疾病的樣態為了貼合劇情,被修正成合乎情勢發展的樣子,反而讓真的接觸過該疾病的我,在真實經驗上產生了嚴重的違和感。不過既然涉及到真實經驗,這種觀看感受就會是很個人的。只是就算不談生命經驗的介入,EP.3整體的文本架構多少有點比重失衡。前面的懸疑感抓得太重,而真相接露的驚喜感不見得能支撐得起整個故事的平衡。加上遠不如OP的高品質,《天久鷹央的推理病歷表》製作上雖然用P9的標準看是高分,但整體的粗糙感還是揮之不去,頂多就是還能看下去的水平而已。
綜合以上,會不會繼續點開下一集,真的就看心情了。何況《天久鷹央的推理病歷表》是每週四更新,這確實有點倒楣。畢竟,這季的週四,是那團女人展開重力場的狂歡時刻。
未來期待度:兩顆星。
《BanG Dream! Ave Mujica》:沉重女角太多了。
本季話題的絕對王者、當前流量的至高之神、假藥跟CP糧的大型批發工廠、每週四動畫瘋伺服器崩潰的元兇──《BanG Dream! Ave Mujica》。我很認真的回憶,在我漫長的追番生涯中,到底有誰能跟《BanG Dream! Ave Mujica》一樣,在推出前就斬獲這麼高的期待度與聲量?《刀劍神域》、《進擊的巨人》受限於當時的網路環境,雖然都是現象級作品,可是出圈速度遠比不上社群網路成熟的今天;《間諜家家酒》、《咒術迴戰》引起大規模熱潮至少都是EP.1播出之後,更別提《鬼滅之刃》,紅起來很明顯是火燒蜘蛛以後的事情。想來想去,好像只有還沒播就被吹了一年半左右的《紫羅蘭永恆花園》有過類似盛況吧。
從文本來看,《BanG Dream! Ave Mujica》的系列構成綾奈由仁子老師至少在前三集,也繳出了不愧對萬眾的成績單。遠不到不滿的程度,只是《BanG Dream! Ave Mujica》的EP.1在塑造祥子的過往時,我多少有點覺得過於二元。不過到了EP2、3,各種細膩又合理的心理描摹,進而創造的情境帶入、情感共鳴,我想稱之為目前的本季最強,毫不為過。
《BanG Dream! Ave Mujica》不只情感渲染力極強,在目前的三集中也掌握了適當的敘述力道。EP.3主要是在替睦的崩壞收尾,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在流暢自然的敘述中,充分展現了喵夢對於睦的望塵莫及與心結開始出現。有些很優異的作品,也很難避開對於主角的過度書寫,像是我非常喜歡的《2.5次元的誘惑》,女角群的個人發展在自己主線故事結束後,很容易淪為背景板。可是《BanG Dream! Ave Mujica》不只用力發展主線,依然能兼顧支線或配角的經營,這本身就是很高超、熟練的敘事能力。
我之前在精神狀況很差的時候,曾經以內在性哲學的視角詮釋
EP.2中的腳色互動心理。先不論我的說法是否可信或正確,我相信以我粗淺的哲學知識,都能在短短兩集的作品中找到施力點,就足以證明《BanG Dream! Ave Mujica》在創作上是很老練的、很有餘裕的,才能容下多種解釋的可能。這還只是從前三集討論而已,這部動畫要演十二集阿!這叫人如何不興奮?
雖然對於這類低氣壓文學,我個人是比較不感興趣,這也是我無法完全享受《BanG Dream! MyGO!!!!!》的主因。但沉重到《BanG Dream! Ave Mujica》這種程度,那完全是另當別論。我現在非常好奇,這五個高質量黑洞,在這場旅途中,到底能不能找到屬於她們的救贖,抑或是她們終究得獻上心臟,為自己的信仰殉道?
太期待了,導致每週四我都願意乖乖地在動畫瘋上排隊等著見證,黑洞們如何展現她們的神蹟。而且說實話,就算未來的劇情表現不盡人意,《BanG Dream! Ave Mujica》現在創造出來的討論熱潮已經足以讓我們膜拜了。《BanG Dream! Ave Mujica》讓多少人不願意好好說話,在社群留言都是貼臺詞截圖來溝通,這種程度的圈內狂歡,除了臣服之外,哪有其他選項?
未來期待度:五顆星。
《不幸職業【鑑定士】其實是最強的》:好大。
在毫無原作概念的前提下,《不幸職業【鑑定士】其實是最強的》的EP.1讓我很困惑。明明是很常見的最弱職業系開局,是什麼原因讓製作組願意一擲千金,讓這部作品的品質,在異世界賽到中可以算是偏高的?難道原作後面真的好看到炸天?
後來翻了原作,確實不差。雖然不到《紅戰士在異世界成了冒險者》那種充滿創意的格局天賦,或是《新人大叔冒險者,被最強隊伍操到死成無敵》那樣有著激烈的情感碰撞,但至少是跟《治癒魔法的錯誤使用法~奔赴戰場的回復要員~》差不多等級的流暢故事。能比《遲早是最強的鍊金術師?》更具備閱讀上的趣味性跟通順度,敘事上穩當平順,有些情節跟情感的安排也還算引人入勝。重點是妹子多,有大有小,各異其趣,不得不說是有著不錯的基質。
不過這幾年奇幻、異世界賽道競爭激烈到無法想像,沒有拿出個出其不意的特殊亮點,或是劍走偏鋒搞些亂七八糟的絕活,實在很難引起觀眾注意跟討論。《不幸職業【鑑定士】其實是最強的》在我心中可以算是高級廁紙,可能也會看過即忘,但至少看得當下是舒適的。不得不說,量變產生質變,光做到這件事,在奇幻輕小說濫竽充數的今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故事上沒有太大缺陷,雖然也無法抱持更高期待,可還是能來專心看看妹子,不虧。
未來期待度:三顆星。
《中年大叔轉生反派千金》:主角的特殊之處是他家庭和樂。
從以前《週刊少年JUMP》整本雜誌幾十部連載湊不出一對健在的父母,到後來異世界、反派千金賽道裡各種家庭扭曲、社會性遺棄,能看到《中年大叔轉生反派千金》的主角屯田林憲三郎有著和樂家庭跟健全心態,是一件多舒心的事?雖然看起來像在講笑梗,但從這個設定就能一窺《中年大叔轉生反派千金》整部作品的企圖──捨棄傳統套路。
目前的動畫進度中,我還不認為《中年大叔轉生反派千金》有要更進一步顛覆整個類別的大型框架。只是從諸多小細節中,不難發現這部作品沒有打算全盤接收反派千金系故事裡常見的設定,也很有野心的在這些設定上做手腳,進而讓文本有著不可預期的未知性。嚴格來說,反敗千金類的故事,應該能算異世界類故事的一股分支。把範圍拉大來檢視,把這種反差性的腳色設計作為整個作品的運作核心,不算是少見的手段,卻也不能說有多大行其道。
因為多數穿越作品,甚至不只是異世界或反派千金故事,只要帶有穿越世界重生屬性的作品,很容易遇到一個問題──腳色個性的前後分化不明顯,進而我們看不到像《轉生成女性向遊戲只有毀滅END的壞人大小姐》那種明確的性格留存,或是《無職轉生》的性格轉變。這個難題的存在其實不難想像,因為那等於是要創造兩個腳色,在對比成立的前提下,共用一個視角下進行衝突或統合。雖然做到的作品不少,但相信諸君也能同意,對於原性格的簡化或省略,更是穿越作品中的常態。
關於腳色性格在穿越故事中的各種應用、變體,這個話題展開會太巨大,未來有機會再來專文探討,先回到《中年大叔轉生反派千金》。所以憲三郎鮮明,甚至是帶有明確既定印象標籤的性格塑造,讓這部作品閱讀上,可以很簡易的察覺憲三郎與格蕾絲·奧弗涅兩人之間的差異。差異既然能產生,不論是衝突還是整合,都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至少是充滿彈性的。就算目前動畫進度中,我們還看不到格蕾絲·奧弗涅直接與憲三郎進行精神對話,但透過他人轉述,從格蕾絲·奧弗涅以前的行徑中依然可以將兩人的性格做對比。而故事主打的衝突與笑料,便自然而然由此而生,流暢運作了。
簡而言之,不只是在家庭關係的設定上,或是性格衝突所帶來的戲劇表現,從很多今天來不及提及的細節,都可以反推《中年大叔轉生反派千金》的巧妙設計,以及這部作品試圖對類型框架提出的反駁。讓這個看似有點詭異的題材,在也逐漸開始一程不變的反派千金賽道中,綻發著難以移開視線的耀眼光芒,令我屏息以待,還能看到什麼意料之外的敘事。
未來期待度:四點五顆星。
《歡迎來到日本,妖精小姐》:靠腰,真的是做夢文。
(原作部分劇透)
在看《歡迎來到日本,妖精小姐》漫畫版的時候,我內心最大的感觸,反倒是很佩服主角們的精神力。光是連續三天做會記下來的夢,就常常讓我累個半死,他們卻可以在夢中大冒險,不影響隔日的工作生活,令人羨慕。
雖然《歡迎來到日本,妖精小姐》可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做夢文、枕頭幻想文,不過我在漫畫版中所見,真的要進入戀愛主線,應該是比較後來的事情。從整體的要素配比來看,冒險闖蕩的篇幅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卡茲西霍跟瑪莉的戀愛故事,至少在我看來,在前面的篇章中比較像是故事背景,我們知道這兩人互相喜歡,因此在冒險故事中有些腳色舉動會去服膺這個大前提。真正有對兩人情愛的正面描寫,如果我沒猜錯,這季動畫可能只會演到前面一點而已。
我還沒有看過原作小說,比較的依據只能從漫畫版的閱讀感受而來。有另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感受,是雖然整個故事瀰漫著發情,阿不,發糖的味道,但在看漫畫版時,最觸動我的反而是爺爺點破瑪莉身分的那段。整個老家篇適可而止地觸及卡茲西霍的人生過往,讓腳色的縱深得到很好的加強。同時在這個篇章中,也讓他跟瑪莉的感情有大幅進展,加上爺爺真摯的關愛情感展現,都讓我難以忘懷。
不曉得這一季能不能演到我說的那一段,如果有,那真的是狂喜。不過就算沒有,《歡迎來到日本,妖精小姐》本身也是個夠清新,讀起來很愉快又甜蜜,還不落俗套的優秀異世界故事。我自己在看漫畫版時,有點太被龍女的UU吸引走注意力,後來回想才發現,其實《歡迎來到日本,妖精小姐》在奇幻世界中的各種設定,以異世界作品而言,算得上用心跟突出了。所以對於這部,每周乖乖打開應該是問題不大。
未來期待度:四顆星。
《我和班上最討厭的女生結婚了》:有人來換崗,座艾可以下班了。
去年七月以後,我之所以三不五時在podcast節目中偷酸《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真的不是因為我有多討厭艾莉或她的粉絲。真正的原因是她夠紅,而且她所犯下的文本問題都很具代表性,談及很多面向的時候很方便舉例。不只例子能清楚展現出問題,也能讓聽眾很清楚地知道我在描述什麼狀況。
所以我現在衷心希望《我和班上最討厭的女生結婚了》再更大紅大紫一點,這樣我就可以換個負面教材來用,不用背負艾莉黑的罵名。對我來說《我和班上最討厭的女生結婚了》的問題面向,最顯眼之處,集中在腳色經營。首先是傲嬌這個標籤的使用上,我不會武斷地說傲嬌在當今流行作品已經毫無用武之地,但大量地從當紅作品中觀察,純粹用性格來解釋的傲嬌腳色,很明確地已經不是那麼容易受到歡迎。
最經典的代表案例,應該就是《我們真的學不來!》的真冬老師。真冬老師到底算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傲嬌這個可以討論,但傲嬌本質上就是性格反差的一種表現形式,而真冬老師的看點,就是在內在性格與外在行為的激烈矛盾。從這個切入點來看,真冬老師之所以會被推爆,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我們真的學不來!》是有花很大的心力(請注意,我說的是心力,不是篇幅)在處理真冬老師「為何如此」。我們可以從很多過往片段中找到原因,真冬老師經歷過什麼事情,進而將她的性格塑造成今日的模樣。這種提供脈絡理由的腳色形塑,觀眾不見得能意識到,但會下意識降低對於腳色行為的反感程度。
又或者可以從另一個方向處理,更徹底地貫徹腳色的「傲嬌性格」在生活其他面向中是如何具體運作的。就如同《滿懷美夢的少年是現實主義者》對女主角夏川愛華的設計,我們會在除了她與男主角佐城的互動中看見她傲嬌的模樣,但也會在她與其他人互動中繼續看到不同層面的傲嬌展現。而同樣的,其實《滿懷美夢的少年是現實主義者》也是有在利用愛華的過往、家庭背景,合理化她的傲嬌性格如何產生。
這幾種解決方式都有一個很難規避的問題──終究還是需要相對聚焦在腳色身上,有時甚至得花更多的篇幅去合理化、脈絡化傲嬌。或許因為如此,我們觀察最近的愛情故事中,很簡單會注意到帶有傲嬌標籤的腳色大幅減少。從2024年七月的校戀喜三本柱:《義妹生活》、《敗北女角太多了》、座愛三部加起來,也就一個艾莉有傲嬌標籤。到了十月番,比較有話題的《膽大黨》、《青春之箱》更是一個都沒有。
從這點來看,很純粹,甚至可以說很粗暴的指定腳色「你就是性格很傲嬌」這一行為,才是真正被版本淘汰的文本操作。近幾年還如此直接用單向的性格去解釋傲嬌的作品,說來好笑,我能想到的第一個就是座艾。這不也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都已經標題勝利了,艾莉還是會被有希甚至她姊在評價上,按在地上磨擦。在這個方面上,《我和班上最討厭的女生結婚了》的朱音,完全可以說是艾莉腳色操作上的精神接棒人,甚至青出於藍,才會讓那麼多黑粉說朱音看得令人好躁。
傲嬌好像談太深了,卻還沒談完,下次有機會在搞個傲嬌專文解析好了。總之,《我和班上最討厭的女生結婚了》的腳色問題不只在傲嬌標籤的依賴與簡化使用,情節上也有更多反直覺的操作,不過就等動畫慢慢演出之後再來與諸君細說。相信有看過EP.3那詭異的送醫橋段,就不難想像我想提即那些問題。總之我完全是把這部當成樂子番,更期待她能繼續展現諸多的文本問題,好讓我在接下來的一年方便舉例。
未來期待度:五顆星。
《雖然是公會的櫃檯小姐,但因為不想加班所以打算獨自討伐迷宮頭目》:李依是神。
媽阿,可愛到炸,整個暈爛。製作組CloverWorks已經讓畫面上的亞莉納可愛到不行,配上高橋李依熟練地在爆躁老姊跟可愛女孩聲線中的滑順切換,本季最婆,誰贊成,誰贊成?對,不準反對。
我沒有要討論這部前幾集的文本操作,因為這會是比《群花綻放、彷如修羅》更徹底的愛好導向番。我就是來看李依多可愛而已,故事劇情只要能讓整部作品維持在一定水準就夠了。真要說《雖然是公會的櫃檯小姐,但因為不想加班所以打算獨自討伐迷宮頭目》的故事,至少我在原作小說中沒有看到值得重點描述的缺點或優點。而這樣特點不明顯,反而在動畫版中可以算是優點,因為這樣就不會干擾我享受李依有多可愛。
硬要說的話,我覺得《雖然是公會的櫃檯小姐,但因為不想加班所以打算獨自討伐迷宮頭目》從原作開始,就是一部很清楚自己定位的作品。有趣且性格鮮明的腳色推動故事,奇幻世界觀懸念也掌握得剛好適量,感情線得經營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總的來說,她很清楚自己要幹嘛,不會去幹自己做不到的事。我說過很多次,去要求所有作品都往至高領域去挑戰,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所以像是《雖然是公會的櫃檯小姐,但因為不想加班所以打算獨自討伐迷宮頭目》專注在自己得主力場域認真營運,自然就很容易讓觀眾有理想的觀看體驗了。
未來期待度:四點五顆星。
《一桿青空》:結果這部比群花更百合。
從最近幾季的新番名單中觀察,不難發現曾經大行其道的百合興趣番,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產量。最直接的現象表徵,就是芳文社登陸的新作品越來越少。目前還沒法斷言是一個決定性的趨勢,還是暫時性的衰退。不過這個現象都顯示了,百合興趣番不再是目前最火熱的關鍵字。因為還缺乏更長期的數據,現在要判斷說觀眾口味是不是厭倦了花樣賣百合的女高中生,還不好說。而我認為,將來《一桿青空》的最終評價,或許有機會再為趨勢的發展,提供有足夠代表性的證據。
同樣也是在既有賽道中,中規中矩地展現該有的樣貌,《一桿青空》至少還能清爽地講述這個稍嫌冷門的運動,這樣就夠了。畢竟雖然近期相似作品銳減,也不代表喜好這味的觀眾都消失了。從網路社群中觀察,也還是能看到《一桿青空》依然有一票死忠的支持者擁護著。劇烈的興趣分歧,應該是2025冬番整體來說,最醒目的特徵。這當然是好事,雖然像《BanG Dream! Ave Mujica》那樣打破各個小團體的圈圈,大家一起同樂很熱鬧,可是每個興趣導向都有服務其的專屬作品,更能代表產業的成熟。只是《一桿青空》的類型不在我個人的好感帶中,可能哪集搞了一波大的才會回來看吧!
未來期待度:兩顆星。
《離開 A 級隊伍的我,和從前的弟子往迷宮深處邁進》:有大有小。
同樣也是製作還行,故事穩定,《離開 A 級隊伍的我,和從前的弟子往迷宮深處邁進》給我類似《不幸職業【鑑定士】其實是最強的》的觀看感受。不過比起《不幸職業【鑑定士】其實是最強的》,《離開 A 級隊伍的我,和從前的弟子往迷宮深處邁進》在設計上多了「直播」這個有點意思的噱頭,讓同樣都是輔助職業為起點翻身或翻轉印象的故事,在原作中增加了更多操作跟把玩的空間。
我稍有意見的部分,是在《離開 A 級隊伍的我,和從前的弟子往迷宮深處邁進》的人物關係上。相對來說還是讓男主角看起來像無腦魅魔,互動方式也沒有太超出預期。相較於人物關係經營《離開 A 級隊伍的我,和從前的弟子往迷宮深處邁進》很顯然更集中在奇幻戰鬥的表現上,而這點在作品中,雖然不至於顛覆到毀天滅地,但也確實是水準之上的穩扎穩打了。總體來看,不管是原作還是動畫版,現在給我的感覺,還能算是高級廁紙了。調整期待,配飯問題不大。
未來期待度:三顆星。
《我與尼特女忍者的莫名同居生活》:更強、更大、更晃。
我不太能對《我與尼特女忍者的莫名同居生活》的動畫,提出太深入的看法,雖然我原作漫畫確實看到最新進度,對原作的評價也沒到真的很差,可是動畫EP.1詭異的節奏感還是把我勸退了。後來有看到網友在討論,說是EP.1是因為把兩集的內容硬湊在一起,才導致各方面看起來都很奇怪,據說後面幾集改善很多。雖然這裡真的又大又晃,但我目前還提不起興趣,也是哪天沒東西看了再說吧。
未來期待度:一顆星。
《在沖繩喜歡上的女孩方言講得太過令人困擾》:不僅僅只是色違北海道辣妹。
看PV的時候是真的毫不期待,以為又是個東京少年把妹遠征記。但《在沖繩喜歡上的女孩方言講得太過令人困擾》正式開播之後,使我對其目前嶄露的敘事框架充滿高度好奇。跟《北海道辣妹金古錐》相比,《在沖繩喜歡上的女孩方言講得太過令人困擾》沒有那麼專注,或者說全力發展戀愛線,主要大概可以歸因在這部的敘事要素抓得比較鬆散,本來應該是配合跟預留給搞笑、鄉土文化介紹的空間。這樣的安排,意外地讓腳色可能的發展,在劇情銜接中充滿了想像空間。
仔細一點檢視,應該要從意圖強烈性著手。這裡指的意圖強烈性是文本設計上的把持,而非指稱主角阿照喜歡女主角飛夏有多強烈,或是追求她的過程有多激進。EP.1已經開門見山地說明阿照喜歡飛夏,但在整個故事的節奏控制上,所謂愛情進展的明確節點卻出現的很慢,這就可以容納有很多不同的塑造方向。如果還要往愛情喜劇的主題狂奔,全力加速節點出現就是了。而就算不處理直接性的進度,這些空檔用來營造更深層的腳色背景或動機,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文本型態,讓在《沖繩喜歡上的女孩方言講得太過令人困擾》的未來走向有更大的彈性空間,就是女二比嘉,其實才是這部作品目前在跟阿照進行愛情喜劇互動的主要腳色。當然,就算是比嘉線,愛情事件的節點也還沒有在前三集出現。只是不管喜歡上阿照的動機解釋,還是經典的戀愛喜劇互動橋段,都發生在比嘉的視角之下。
從文本外的觀看感受來看,這就很令人玩味了,因為觀眾的共情很顯然更容易投射在比嘉身上,某種程度變成是在幫真正的女主角飛夏打掩護。飛夏到底怎麼看待阿照,乃至於飛夏怎麼看待自己的愛情?這個懸念成立在飛夏身上的戰爭迷霧太厚了,而比嘉的戀愛情節,適時地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跟情感。這個彈性空間讓飛夏的懸念保持在還有一探究竟的魅力,同時也不會讓整部作品只靠一個懸念撐完全場。
不論是否最後還是標題殺,也不管比嘉是不是最終會收到石蕗高中文藝社的邀請函,跑劇情的路程上,如何替三人的感情收尾,就注定因為這個鮮明的工作分配,讓《沖繩喜歡上的女孩方言講得太過令人困擾》充滿未知的趣味。因此,儘管我還是覺得《沖繩喜歡上的女孩方言講得太過令人困擾》天花板會受限於本身的喜劇力道與鄉土推廣程度,依舊還是很期待看到這部哪天突然鬼轉,那就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未來期待度:四顆星。
《我想蹺掉太子妃培訓》:這真的不用提告嗎?
第一個問題,是這部的畫風跟製作太詭異了。女主角蕾蒂希亞多麼楚楚可憐?你畫成這樣,我只能同意可憐兩個字。不是,小說的插畫畫風明明就很正常,甚至我個人覺得滿好看的,到底是怎麼鬼改才能改成這樣?我放個小說插畫截圖,請諸君評評理,這真的不是我對動畫版充滿惡意,而是媒材轉換之間發生了常人無法理解的現象,對吧?
除了畫風驟變之外,動畫製作本身也是堪稱神奇。EP.2那個飛天鱒魚到底是怎麼回事,那個世界的牛頓還坐得住喔?EP.2還有一個蕾蒂希亞輪流跟村民對畫的橋段,對話對象一直改變,場景卻沒換過幾張,我一度以為我在看GalGame直播。
本來在EP.2之前,我都還能忍受這詭異的製作品質,是因為覺得故事還算有點意思。但到了EP.3,又是擄人又是監禁,整個莫名其妙。我是有在彈幕上看到原作黨出來解釋,這個階段的蕾蒂希亞其實對王子是有好感的,所以對王子的行為還能有一定程度的默許。
可是光看動畫,我看到的,只有一個大概會在現實中瘋狂傳屌照騷擾網美的變態,很自戀地單向表達自己的愛意。我還沒去確認原作是否在王子激烈追求,與蕾蒂希亞的態度中間設下保護機制,單從動畫來看,王子根本是跟騷法的服務對象,我看得滿不舒服的。目前應該是確定棄坑,如果真要撿回來繼續看,就等我抽空看完原作再說吧。
未來期待度:蛋雕。
《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戀超人,傳說再臨。
這部好像是我這季唯一有看得續作,沒有辦法,戀超人太傳奇了。要說帶有搞笑要素的戀愛喜劇,從《亂馬1/2》到《輝夜姬想讓人告白》,我相信諸君與我一樣,能在這個品項中舉出一大堆知名的大作。但如果反過來問,帶有戀愛要素的搞笑作品,又考慮到知名度以及作品的完成度,近幾年我能想到的,真的只有《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
我剛上傳一部在講
搞笑漫畫的Podcast節目,那時我還真他媽忘了要提《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罪該萬死。不過那時我們就有討論到,隨著時代發展,讀者對於「敘事」的存在越來越重視,早期像《抓狂一族》那種劇情含量太低的搞笑作品,以市場結果來看,似乎是越來越不受待見。而《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某種程度上,迂迴地採取了類單元劇的形式,不但迎合了當前的觀眾品味,也讓戀太郎交到一百個女友這件事,看起來真的做得到。
《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之所以不會拉出一條絕對的主故事線,並大幅推進,在我看來是因為原作者中村力斗老師很清楚,這會受限於該聚焦在誰身上這件事,而輕易地破壞掉目前片地花開的豐富度與特色。這點說明了中村力斗老師對於《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的調性拿捏相當穩,也很明白作品該如何發展才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個人認為《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最有趣之處,在於他怎麼說服你,這個荒謬到不行的故事,是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成立的。在與讀者建立共識的手段上,《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的操作絕對一流。只是這點論述下來會太佔篇幅,未來有機會再與諸君分享。
只是《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的原作也面臨了單元劇故事常見的挑戰──重覆與僵化。戀太郎追求新女友的框架被大量複製,多少會產生閱讀疲勞。原作我一段時間沒追了,並不曉得後來這個問題有沒有被改善,只是這季動畫應該是會演到當初讓我感受到這個問題的部分。所以我對這第二季的觀察重點,就會落在製作組是否能透過節奏調整來改善這個問題。不論如何,《超超超超超喜歡你的 100 個女朋友》依然是相當優秀的喜劇作品,專心享受這場荒謬到極點的戀愛鬧劇依舊很簡單。
未來期待度:四顆星。
結語:群芳爭艷的成熟市場,令人羨慕。
這二十幾部看下來,我還是感受到更鮮明的興趣導向分流。各種類型雖不能說一應俱全,但應該也是這幾季以來最豐富的。而且特別幾部作品,觀感在討論上也能感受到巨大的歧異。我認為都是好事,因為這證明了這個市場足夠成熟,從品類到風格,都可以替各自的受眾挪出專屬的享受空間。像母雞卡那樣大家一起狂歡固然熱鬧有趣,但對於故事的追求本來就因人而異,能看到這麼華亂的諸多選項,還是很幸福的。
我也不肯定,等到三月底,自己還有在追的作品還剩幾部。因此今天記錄了我對這些有看過前幾集的作品,就顯得格外重要。至少讓以後的我知道,此刻的我在意的文本要素是什麼。倘若我的觀點能讓諸君感到有點趣味,那就真的是莫大榮幸了。2025年的冬番對我來說,還是有著一個令人著迷的開局,不論最後結局如何,踏上這個未知的命運舞臺,實在使我欲罷不能,動畫,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