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第四篇。
之前看過新疆切糕的成分,看起來還滿好吃的。
不過好像在對岸會有人用切糕的重量來敲竹槓,有點怕。
在想譯名時,除了看維基百科上收錄的資料,我還會找這個「歐羅巴人名錄」, 其他的雜項就真的很雜了,像是日本王子們的整理,Pixiv百科等等。
先說在前頭,底下的想法完全都是我個人對某個中文字的審美觀,和其他人一定不一樣。
這部分就沒有優劣之分了。不習慣,就不習慣囉(攤手)
下面會以角色名字的頭字母作排序。
角色的頭像會以基本款為主,不會放入不同服裝的版本。
カ行(1)
カグヤ
輝夜

來自日本文學《竹取物語》的角色「輝夜姫かぐやひめ」。
遊戲小說版《月下新娘》(月下の花嫁》
有提到名字的相關來源。……不過我有點懶得找了。
印象中是在第一集就有提到,忘記是哪個部份了。
カグラ
神樂
日語詞彙 神楽かぐら。日本祭祀神明時會演奏的歌舞。
看角色也沒有特別關於名字的劇情,就按照一般印象來翻譯。
カゲロウ
陽炎
日語詞彙 陽炎かげろう。
在春夏時期,太陽照射地面而蒸騰的氣。也能指昆蟲「蜉蝣」。
看角色也沒有特別關於名字的劇情,就按照一般印象來翻譯。
當初不知道由來,就直接按照假名發音來翻譯。
可能是來自水果「黑加侖」(黑醋栗) 的法語名稱 " Cassis " (日譯:カシス)。
カズハ
和葉
日語漢字「和かず」 + 「葉は」。
取譯名時並沒有多想。
カスミ
霞
日語詞彙 霞かすみ。
看角色也沒有特別關於名字的劇情,就按照一般印象來翻譯。
カティナ
卡汀娜
取譯名時並沒有多想。
真要按照假名或可能的語源翻譯,
要用發音「ㄊㄧˊ」的文字才正確,不過當時出於私心,就用了「汀 ㄊㄧㄥ」。
像這種譯法算是一種因應華語母語者發音的譯法,
在西洋或西洋風的人名翻譯上有前例。
歐洲語系女性名” Katherine”的古馬其頓語唸法” Katerina”(卡特琳娜) 的縮約形 ” Katina”。
” Katherine”一名來自古希臘女性名”Αικατερινη”( Aikaterine)。該名的由來有數種說法。
カナメ
要
日語詞彙 要かなめ 。
看角色也沒有特別關於名字的劇情,就按照一般印象來翻譯。
要かなめ 用在人名上男女皆可。
單詞意思可以指「某件事物的重要部分」,或是指植物「石楠」。
カノン
佳農
和製漢詞「加農」改變用字成類似女性用名。
一種火炮的名稱,定義會隨時間和地區不同而有差異。
由於我不是軍事迷,詳細的演變就沒辦法講得清楚。
在冷戰以後,由於炮種的統合廢止,加農炮和榴彈炮已經沒有區別了。
カミラ
卡蜜拉
譯名用字順應可能語源的其中一種習慣譯法,最早的譯者不明。
可能是來自歐洲語系女性名Camilla 或 Kamilla。
古羅馬男性名 ”Camillus” 的女性形,該名意義已經不可考。
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創作的史詩《埃涅阿斯記》當中,
某個古羅馬時期的異族部落的傳奇女戰士就叫做Camilla。
而該名開始受廣泛使用則是來自於1796年的一部英語小說《Camilla》。
カヨウ
華陽
日語音讀漢字 華か + 陽よう。
角色打扮類似風塵女子,命名用字也就偏向那一類職業的女性會用的花名。
カリオペ
卡麗歐佩
取譯名時並沒有多想,直接按照假名發音湊字。
來自於古希臘女性名”Καλλιοπη”( Kalliope),拉丁語化後變成 ” Calliope”。
意思為「美麗的聲音」,
古希臘語單詞
καλλο? (kallos) 「美麗beauty」
加上 οψ (ops) 「(人的) 聲音voice」。
九位謬思女神之一,掌管史詩與辯才。
由於這個名字比較少見,其他希臘神話的相關資料應該會有不同用字。
カルマ
婕摩
可能是來自梵語詞彙「 ?????? 」,拉丁字母轉譯為karma。
該詞彙由表示「做、為」的梵語動詞詞根派生而來。
該詞在印度宗教和佛教被廣泛運用,但基本上脫不開
所作所為的身心活動,或是意志所造成的身心生活。
華語中被譯作「業」,後來又派生出其他詞彙,這裡就不多提。
這個譯名是來自於karma的其中一個音譯詞「羯磨/ 羯摩」。
用「羯磨/ 羯摩」來做表示的話,
就是指僧人之間的會議或受戒儀式,語意相對單純。
我是將「羯摩」轉換成女性用名的用字。
會選用「羯摩」當作原典,只是因為個人不喜歡現代的音譯「卡爾瑪」。
在和印度文化有關的文字表現上,個人還是喜歡佛教裡頭的用字,
覺得以前的僧人們用的字比較美。
キキョウ
桔梗
看角色也沒有特別關於名字的劇情,就按照一般印象來翻譯。
日語詞彙 「桔梗ききょう」。
一種植物,依部位不同可以作藥用和食用。
キャラット
凱菈特
可能是來自日本動畫作品《Di Gi Charat》(デ?ジ?キャラット)。
取譯名時並沒有多想,基本上是按照假名發音湊字。
キャリー
嘉莉
順應語源的其中一種習慣譯法,最早的譯者不明。
英語及法語女性名 ” Carrie”。
名字的衍伸如下:
日耳曼系男性名“Karl”
(「男人」之意。也有說法指出該名是派生自古日耳曼語詞彙” hari”「軍隊、戰士」 )
→拉丁語化” Carolus” → 女性形” Caroline” → 小名化” Carrie”。
另外,” Carolus”在英語和法語又轉變成“Charles”,華語多譯為「查爾斯」。
キャロップ
凱洛蒲
可能是來自英語詞彙 胡蘿蔔(carrot) + 折耳兔(Lop ear)。
譯名為自己湊字。
キャンディ
糖糖
英語詞彙 糖果(candy)。
由於該角色出身在種南瓜的農家,我想說「糖糖」比較像個農家女孩的名字。
キュウビ
九媚
日語詞彙「九尾きゅうび」+ 漢字「媚」的音讀「び」。
用「媚」是想讓角色可愛一點。
キュテリ
邱忒莉
來源不明,按照假名發音翻譯。
「忒」字有時候會被用在古希臘人名或神名的翻譯上,
我覺得這個用字還不錯,就用了。
クーコ
呼子
可能來自日語的擬聲擬態語「くーくー」加上女性命名用字「子こ」
「くーくー」有表示「睡著時發出安穩呼吸的樣子」的意思。
クゥイル
庫依
按照可能語源做翻譯。
可能是來自英語詞彙” quill ”,「羽毛筆」之意。
該詞彙來自於中世紀英語詞彙” quil ”,有「蘆葦段」或「羽毛的軸」之意。
クラーラ
克萊菈
按照可能語源做翻譯。
可能來自德語女性名 “Klara ”。名字的衍伸如下:
拉丁語男性名“Clarus”
(「清澈clear, 明亮bright, 知名 famous」之意。)
→女性形” Clare ”(中世紀) → “Clara”(19世紀) → 德語化 “Klara ”。
白色帝國的角色名字多來自日耳曼系或者德語相關的名字,便作如上猜測。
クラマ
鞍瑪
來自相傳生活在日本京都的鞍馬山上的天狗「鞍馬天狗」。
用「瑪」字比較貼近女性命名習慣。
クラリーチェ
克拉麗茜
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歐洲語系女性名” Clarice”的義大利語發音。
來自於拉丁語男性名“Clarus”。「清澈clear, 明亮bright, 知名 famous」之意。
クリッサ
克莉莎

來源不明,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クリスタ
克莉絲塔
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歐洲語系女性名” Christa”,女性名” Christina”的其中一種縮約形。
” Christina”為男性名” Christian”的女性形。
” Christian”來自中世紀拉丁文名字 ”Christianus”,「基督教教徒」之意。
原來這個名字男女通用,後來才區分成男性形與女性形。
クルル
克露露
來源不明,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クレア
克蕾亞
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但其實順著的語源,應該是「克蕾兒」。
不過無傷大雅,就留下來了。
英語及法語女性名 ” Claire ”。
名字的衍伸如下:
拉丁語男性名“Clarus”
(「清澈clear, 明亮bright, 知名 famous」之意。)
→女性形” Clare ”(中世紀) → “Clara”(19世紀) → 法語化 ” Claire ”。
其實要順著英語或法語,應該是「克蕾兒」才對。
當初取譯名時犯了很多人都會有的錯:「光看著日語假名的發音來作音譯」。
クロエ
蔻依
按照語源做翻譯。
歐洲語系女性名” Chloe”。
源自古希臘女神狄蜜特的一個稱號 ” Χλοη”,「綠色嫩芽」之意。
該名字在新約聖經中有被門徒保羅提及,而在宗教改革後普及為一個英語常用人名。
我翻譯的「蔻依」則是依照法國時裝公司 Chloé 在華語地區的譯名。
雖然日語的通用音譯是取「クロエ」 ,
不過原文依照地區不同,也會有類似「クロイー」的發音。
クローディア
克羅蒂亞
按照語源做翻譯。
歐洲語系女性名” Claudia”。
古羅馬男性名” Claudius”的女性形。
” Claudius”原先是古羅馬的姓氏,可能來自於拉丁語詞彙 ”claudus”「瘸、跛」之意。
該名字也算是基督宗教相關的名字,在新約聖經中有略為提及。
但是該名字直到16世紀為止都很罕見,之後才較為普及。
依照歐洲的幾種語言發音,可以是「克 羅 蒂亞」或「克 勞 蒂亞」。
取譯名時並沒有多想。不過這個用字算是比較少見?
クロリス
克洛麗絲
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可能是來自於古希臘神名” Χλωρι?”( chloros),
意思為「淡綠色pale green」,一尊掌管植被的小神。
該名字轉成英語拚作” Chloris”,轉成西班牙語和加泰隆尼亞語拚作” Cloris”。
遊戲的FANDOM英語維基上用的是西班牙語的” Cloris”。
クリストファー
克里斯多福
按照語源的常用譯法做翻譯,最早的譯者不明。
英語男性名 ” Christopher”。
來自基督宗教盛行後的希臘語名字 ”Χριστοφορο? ” (Christophoros),
意思為「承帶基督 ”bearing Christ”」,
由希臘語詞彙
”Χριστο? “(Christos) 「基督」
結合 ” φερω “(phero) 「承受、攜帶 "to bear, to carry"」。
該英語名字在15世紀時開始普及。
クレイブ
克雷夫
從假名發音來翻譯。
來源不明,可能來自於
法國勃艮第-法蘭琪-康堤大區(Bourgogne-Franche-Comté)
的古老男性名 ” Crave”。
ケイティ
凱蒂
按照語源的常用譯法做翻譯,最早的譯者不明。
歐洲語系女性名” Katie”。
歐洲語系女性名” Katherine”的其中一種小名形。
コーネリア
柯內莉亞
參照日本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的角色「柯內莉亞.Li.不列顛尼亞」。
歐洲語系女性名” Cornelia”。古羅馬男性名” Cornelius”的女性形。
” Cornelius”可能來自於拉丁語詞彙” cornu ”,意指「犄角 horn」。
由於古羅馬的著名政治家格拉古兄弟的母親就叫做” Cornelia”,
一時之間這個名字還代表著一個完美的羅馬女性。
不過後來該名字又遭到遺忘,直到18世紀才又有人開始使用。
ココロ
可可蘿
可能是日語詞彙「心こころ」。
由於角色的打扮,名字也翻譯得類似日本動畫類別的魔法少女。
コノハ
木乃葉
日語詞彙「木の葉このは」 ,再加上漢字「乃の」。
「木の葉」有三個意思:
●樹木的葉子
●詩詞等文學用季語。落葉。表示冬天。
●輕又小的東西。
コハル
小春
日語漢字「小こ」加上「春はる」。
コヨミ
曆
日語詞彙「暦こよみ」。
本來是指一種文件,
記載了一年各種日子中的祭典活動和節氣,
還有日出日落,月亮滿缺,潮汐漲退,日子兇吉;
類似於現代華人還在使用的農民曆。
現在在日語中已經擴展意思,指「曆法」。
コリン
柯琳
按照假名發音來湊字。
可能來自法語男性名 ” Corin”。羅馬男性名” Quirinus”的法語形。
” Quirinus”可能來自古羅馬時期和古羅馬人一同建立古羅馬文明的薩賓人的文化。
在薩賓人的語言中有個叫做 ”quiris”的詞彙,表示「長矛spear」。
如果假設成真,可能是因為「コリン」這個發音在日語語感中比較偏向女性的緣故。
コジュウロウ
小十郎
參照日語人名詞彙「小十郎こじゅうろう」 。
看到seesaawiki上有考據文說
這個角色可能來自日本武將伊達政宗的重臣片倉景綱,便直接用他的通稱「小十郎」。
コンラッド
康拉德
按照語源的常用譯法做翻譯,最早的譯者不明。
可能來自英語及德語男性名” Conrad”。(德語表記為 ” Konrad” )
名字來自日耳曼語系詞彙 ”kuoni”「勇敢brave」 結合 rad「建言? counsel」。
在中世紀有不少中歐地區的國王或貴族經常取這個名字,英格蘭地區也偶而會使用。
英格蘭地區的使用頻率在19世紀時重新從德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 傳來後才又增加。
這樣一找,發現不少名字原來都是男性用名,但後來反而是女性形比較常用,滿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