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賣老的謬誤。
老人經常強迫小孩子遵守自己的經驗,論點是「老人就是這樣做而且感覺有效」,證據是「老人的經驗」。
例子。有一個老人主張,你不應該讀法律系以外的系所,他的證據是自己的經驗,推論是「老人自己有個讀臺大法律系的兒子,雙主修臺大外文,畢業留學荷蘭,現在開了一家法律事務所,年收千萬臺幣」。因此,你該轉法律系,才能賺大錢。
是這樣嗎?
反駁途徑。
反駁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統計學的顯著性測試(Significance Testing),簡單的說,你的成功是否只是隨機?必須想辦法否證,說明「這至少不是隨機,20次當中會有1次賽中」。顯然,必須調查法律系畢業的人,賺大錢的是否至少超過5%,才能初步排除。
第二個方法是推論因果。案例後續:老人是銀行經理,本來就很有錢,也往來很多商界人士,因此,他有充分的資源,把小孩丟到補習班刷成臺大生,丟到荷蘭留學,甚至資助他開事務所,並介紹case……
結論,結合量和質的調查,我們暫時更傾向相信「有個有錢老爸,比念法律系,對於賺錢的影響更重大」。
相關概念: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上述的例子經常發生在生活的一角。某些權威或自封權威的老人,命令著其他人遵守自己的經驗,儘管自己的成功只是巧合(至少無法舉證發生率高於5%)。在比較嚴肅的領域,這原則被稱作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該偏差被提出來是源自於一個分析事件(Jordan Ellenberg,2015:11-13)。1941年,Abraham Wald被軍方要求分析「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機率?」他們分析返程的飛機,統計各處的著彈數後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座艙和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因此軍方結論:「應當加強機翼的裝甲厚度」。
聽起來很合理,顯然機翼的彈孔數多,顯然經常被射,因此必須強化,但A. Wald反對:「第一,此次分析只統計平安返回的飛機,沒統計回不來的飛機;第二,機翼高度被彈似乎還是能返航;第三,座艙和機尾被彈數少一現象,究竟如何解讀?一旦中彈,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
故事結局也想當然耳。Wald的分析被軍方接受,而「倖存者偏差」成為統計分析上一個必須注意的雷區。我的好碰友老奉毊曾深入淺出談論過背後的脈絡和延伸(老奉毊,2017,【創作】勝者與敗者的經驗哪個比較寶貴?)。
回到老人的謬誤。就連通過統計顯著性測試的飛機著彈問題,都可能存在誤判因果,縱使一群人集思廣益,卻也忽略了「相同假定的其它反例(回不來的飛機)」。何況是那些不屑失敗的老人(讀法律系但沒賺大錢的例子?沒讀法律系而且賺大錢的例子?)
提及此,並非否定老人成功的事實,而是他們的成功不見得基於自己看到真理和知曉因果,而只是「巧合(5%發生率)」或其它原因(本來就很有錢、人脈與制度性優勢)而非讀法律系。
結尾,也得承認,某些老人對經濟發展,養育子女犧牲很多(儘管他們不見得樂於犧牲,有時候只是不小心懷孕所以應負責,或者被家人逼迫生小孩),但不代表,他們認定自己的成功的「因素」便真的是「有效因素」。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期待,透過更全面的討論,可以挖掘老人自認成功的背景之下,有甚麼其它重要的因子作用著。
比起老人的自吹自擂,這些分析更能幫助我們釐清問題、擬定方案。
參考文獻
Jordan Ellenberg,2015,數學教你不犯錯(上),天下文化,11-13。
筆者資訊 |
|
兔草民(nobuusa) 閱讀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