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手把手帶你從零考上日本名校 - Vol. 4 院試準備

人稱TM (健人模式 | 2024-11-24 10:00:29 | 巴幣 1002 | 人氣 79

前情提要:

前言:
留日的最後一哩路就是院試,院試根據報考管道的不同形式上也有所差異,筆者走的是日文直考入學,也就是最普通和完整的管道,提交書審資料、與日本人筆試和面試競爭後順利上榜,報考科系為生命科學相關,所以本篇內容較適用於生物醫藥類研所考試的準備。相信對日本與臺灣相關科系的準備會有所幫助。


首先來看一下這篇內容比較適用於東大的那些科系,也就是生物醫藥相關系所:
(1) 総合文化研究科 - 広域科學專攻 生命環境科學系 (2) 新領域創成研究科 - メディカル情報生命専攻、先端生命科學専攻 (3) 醫學研究科 (4) 薬學研究科 (5) 理學研究科 - 生命科學專攻 (6) 工學系研究科 - バイオエンジニアリング専攻、先端學際工學専攻 等等

▎入試介紹

広域科學専攻下轄三個系 : 広域システム科學、相関基礎科學、生命環境科學,整個專攻一起招生,在填報名系統時選擇報考系所。一共有三階段的考試 : 書類選考、筆記試驗、口述試驗。最後結果應該是三者綜合評價,但要通過筆試才能口試。然後重要的一點:沒有外國人特別選拔,要和日本學生一起競爭,考題只有日文版但回答英日皆可。出願的部分需辦帳號、填具線上報名系統,生成報名表後以郵寄方式連同其他必要文件繳交,之後的電子準考證也會從這系統發給你。

看了一下外國人的合格率大概在20~30%左右。

● 書類選考
報名表除了基本資料和教授志願序外,還需簡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與未來想做的研究。其他就一般常見的文件 : 畢業證書、成績單、履歷書、語言量化成績 (托福要紙本Taker Score Report和ETS發給校方的Official Score Report、日文只接受N1或第三方公證) 等等。不要求內諾證明。

● 筆記試驗
現場考試。三個小時,從六大科 : (1) 物理學?生物物理學 (2) 化學?生化學 (3) 生物學 (4) 身體運動科學 (5) 認知行動科學 (6) 神経科學 共22題當中自選3題作答。各小題題型有計算題、選擇題、記述問題、填空題等。題目內各小題配分不明,沒有限制要根據研究方向/志願研究室作答。如果書審沒有交多益或托福iBT的話,就得參加現場的托福PBT考試。

●口述試驗
線上面試。有保密條款無法透露太多。只能分享簡章有提到的 : 不用準備也不行使用任何的slides或附加資料、口試基於兩點實施 → 目標領域專業知識的測試&其他一般性質疑應答

▎備考

【書類選考】
就提前按照招生簡章準備好文件。有任何問題就問寫信招生處 (如原本日文能力證明沒提到能交N1證明書)。比較特別的就是繳交時間蠻緊迫的,扣掉假日只有5天 (認郵戳),但外國報名者可預先登錄使用的郵送/快遞系統(EMS、DLS等)由學校幫你追蹤,有什麼意外的話應該還有重寄或補交的機會,對外國人蠻友善的。我是選擇有郵戳為憑的EMS寄送,周五剛開放報名就馬上寄周二到。

【筆記試驗】  
準備時長大概4個多月。步驟就是決定東大前瀏覽過去問(考古題) → 評估合格可能性 → 擬定答題策略&找考點 → 大略完整讀一遍教材後精讀重點章節 (前2個多月) → 做考古,重新複習重點章節 (後2個月)

藥學系出身很自然地就選了化學?生化學和生物學作答,以下介紹備考書單與考點與心得 :

〔化學?生化學〕
高中選修化學 (靠印象)
藥學系有機講義+天堂秘笈&物理化學講義
Lehninger princniples of biochemistry

重點章節 : 化學 → 熱力學、電化學、反應動力學、基礎有機 (酸鹼、芳香性、親電親核反應、苯環反應、羰基反應)  生物化學 → 所有有關三大營養素的部分、呼吸作用、訊息傳遞、酶動力學、生化計算

〔生物學〕
Essential cell biology
Becker's world of the cel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沒讀完)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重點章節 : 內外分泌系統、訊息傳遞、內膜系統、跨膜運輸、膜與胞器、細胞骨架、細胞分裂、中心法則與衍生改念(DNA修復、各層級產物修飾等)、遺傳
※每次都會考個1~2題植物相關,我選擇植物全放

大學時就修過細生分生與生化等,當時都當單獨學科來讀,這次備考讀了原文書的脈絡後才有連貫的感覺,把一個細胞的活動、生理與生化反應整個串聯起來,讀各科時其實也都在互相複習。除了知識方面,讀原文書的另一重點就是學習如何敘述一段知識,原文書的敘述脈絡與用詞在寫記述性問題時很有幫助。這幾本書都算是該科的標竿教科書,沒啥缺點好說的,不過Lehninger生化裡面的一些反應機構從有機的角度不是很認同,不過也不影響學習。

題型還有一種實驗題 : 除了基本的敘述儀器的原理,也常給你一段敘述或問題,前面先問你學理知識簡述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或原理,後面要你設計實驗或使用儀器來驗證。常考的有光學技術特別是螢光如FRET、two-hybrid system、還有 circular dichroism、XRD、ESR、MS、PCR...等等。也出現過一些沒看過的如SPR或isothermal titration。只能說盡量把上述教材有提到的技術原理與步驟記熟,不常見的就看一個記一個...實驗題一直是我的畏途。介紹一本對付實驗題應該很有用但我沒空看的書 :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讀完上述教材後,寫了近10年考古,基本上每年能拿的出手(對該題50%以上小題有信心)的都有3題以上,挑的兩科總共7題平均起來都至少能回答4~5題左右。除了原文書,在訂正考古題時也會一邊參考國外大學的開放式講義或網站,主要是補足原文書沒提到的知識點;遇到問題或不知道怎麼敘述時就google或問chatgpt,對於生物和生化相關的事實性問題chagpt是非常強大的,不是太複雜的化學計算問題基本上目前版本也不大會錯,至少可以參考推導過程。

【口述試驗】 筆記試驗考完後馬上開始準備,一樣先擬好稿然後背熟。雖然不能分享實際內容,但能分享我準備了哪些重要的問題 :   

請自我介紹? (短版與長版2種)
過去的研究經歷?
將來的研究計畫?
為什麼選擇日本/本系/這個領域/這個教授?
畢業後的的規劃?
入學後的讀書計畫?
自己的優/缺點?
自己的優/弱勢?
為什麼不做臺灣藥師決定念研究所?
平時的娛樂?
經濟方面沒問題嗎?
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 最努力去拚的經驗?
內諾時的問題再思考一次   

比較專業性的問題就把自己過往研究仔細回顧一次並預想些過去研究與未來目標領域的一些原理、實驗方法、瓶頸等。

▎應試

周六考試,週四時向診所請假,人生第一次踏出國門就是獨自飛往日本考院試。下榻離駒場校區徒步20分鐘內的民宿後,就窩在房間讀書三餐靠路口全家解決。當天拿到考卷時翻到化學部分頓時頭皮發麻,以往的物理化學部分通常套公式連我這個數學白癡也能把它算進守備範圍內,今年的物化考公式推導而且不是封閉系統,肯定要從根本概念用啥微分積分這些鬼東西來解...   

現在要靠一堆簡答題、實驗題、範圍無限大的生物學來拚搏了。心煩意亂了一陣後深吸幾口氣,翻到生物學第一問開始看密密麻麻的敘述,發現就是在講內膜運輸,而且有一小題改正題是我昨天才複習到的遠古考點,時隔7~8年又考出來,便開始振筆疾書。心情穩定下來後發現其實還是有很多能作答的部分。奮戰三小時後,忐忑地走出教室心想:「我對這三題全部小題的至少7成有信心,不過我都能寫成這樣了,其他人鐵定也覺得很簡單... 」

所幸順利進入口試?;侗C軛l款,我基本上不能透露任何口試細節。所以想分享一個趣事 : 面試司儀是一個教師介紹上照片一臉臭臉看起來很兇的教授,特徵是大光頭。連接上後我先開口(日文) :「請問收音清楚嗎?」「畫面也清楚嗎?」「非常感謝您的確認」他略顯驚訝的說 : 「你會日文啊?那我們之後就用日文囉?」之後每回答他一些身分確認或一般性的問題時他每聽一句就報以謎之微笑(?)點點頭。恩....其實是面惡心善的好人阿....   最後的結果你們都很清楚了。


以上就是第四篇的內容,大概是針對留日的最後一篇了。之後如果有再寫大概就是赴日過程、日本生活等的記錄了。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分享自己的心得,如果對任何人有任何幫助那我也功德圓滿了~感謝收看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