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閱讀筆記】《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麼?》

紫色的二氧化硅 | 2023-10-13 22:27:15 | 巴幣 0 | 人氣 65

目錄



【作者】賈大成
【類型】醫學
【出版日期】2016/01/01
【個人推薦】???
Amazon

看完這本書,哪怕只學會一個急救知識點,關鍵時刻也能救你一命。急救,不能只有急救醫生知道,中國家庭不可缺少的健康自救手冊。



【第一章:猝死:事發突然,鬼門關上拉人】

【30歲就掛了,歎人生之須臾】
  • 猝死雖然危險,但也不是不可以起死回生。
  • 人的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如果不超過4~6分鐘,是很可能被救活的,一旦超過了,腦組織就會發生永久性的損害;如果超過10分鐘,人就腦死亡了,根本不可能救活。如果我們把握好這4~6分鐘,積極地進行施救,就可能讓患者活過來,所以那4~6分鐘很重要。現在,這個患者已經出現屍僵,一般人在死亡2~4?時後會出現屍斑、屍僵,這和環境、溫度有關系,冬天出現得早些,夏天出現得晚些。所以,這個患者最起碼在2個?時前就已經死亡了,現在搶救也不可能再出現奇跡了。

【‘病魔之首’:好大的來頭!】
  • 猝死:指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穩定的患者在發病後6?時內,發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與WHO的規定相同,其它國家或地區還有規定為12?時、24?時的。
  • 判斷猝死最關鍵的依據在於它的三大特點:突然、意外和自然。
  • ‘自然’死亡指的是由於各種疾病導致的死亡,符合生命和疾病自然發生、發展的規律,沒有暴力干預而發生的死亡,不包括由於疾病以外的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非正常死亡。
  • 臨床上,猝死可分為兩大類,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 心源性猝死,也稱為心臟性猝死,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患者突然死亡。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臟病,也可能並無心臟病史,但從發病到死亡可在1?時內瞬間斃命,這類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 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臟疾病有兩類:
    1. 冠心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導致猝死的第一原因,占猝死總數的80%~90%;
    2. 除冠心病以外的各種心臟病
  • 所謂非心源性猝死,也稱非心臟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臟以外的原因導致的突然死亡,占全部猝死的10%~20%。

  • 胸痛
    1. 最危險、最多見的情況為急性心肌梗死。
    2. 其實,胸痛不僅限於心臟病,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現為胸痛。
    3. 只要是胸痛,人們肯定首先會想到心臟病,這樣一般就不會漏掉了。但是如果心臟病出現不典型的癥狀,往往就不會引起重視,這就很可能把急性心肌梗死給漏掉,而導致猝死。
  • 心慌:患者突然出現的心率加快,尤其超過140次/分鐘,可見於室上性心動過速。
  • 劇烈頭痛:平日有高血壓的患者突然劇烈頭痛,並伴有嘔吐,可能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很容易導致猝死。
  • 肢體癱瘓:可以是一側肢體癱瘓、一個肢體癱瘓、雙下肢癱瘓、四肢癱瘓,這些說明患者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或神經系統的其它嚴重疾病,也是猝死的危險信號。
  • 抽搐:可能是癲癇大發等,也可見於心臟驟停的瞬間。
  • 其它情況
    1. 如血壓突然急劇增高,可能會導致急性腦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等;血壓急劇下降,應考慮發生了休克。
    2. 嘔血可見於消化道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咯血可見於肺結核等,這些都可因出血而導致休克或窒息,繼而危及生命。
    3. 突然發生頭暈、眩暈(感覺周圍景物旋轉或自身旋轉),可見於急性腦血管病等。
    4. 還有各種急性中毒、觸電、溺水、自縊以及其它一些發病突然、癥狀明顯、痛苦較大的緊急、嚴重情況。

猝死不典型表現 可能伴隨的疾病
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最危險、最多見的情況之一
呼吸困難 急性左心衰、重癥哮喘、氣胸等
心慌 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嚴重的心臟房室傳導阻滯
劇烈頭痛 急性腦血管病
肢體癱瘓 急性腦血管病或神經系統的其它嚴重疾病
昏迷 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驟停、急性腦血管病、顱 腦損傷、低血糖癥、各種急性中毒等急重癥
抽搐 可能是癲癇大發作、癔病、小兒高熱驚厥等, 也可見於心臟驟停導致的瞬間
急性腹痛 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腸梗阻、宮外孕破裂等;上腹痛還可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此外,還可見於主動脈夾層和嚴重的肺梗死等
窒息 氣道異物阻塞、喉頭水腫、頜面部及頸部損傷等

【高危者不自廢,吉兇就是一步之遙】
  • 50~70歲的中老年人:猝死發生率最高也是我見過最多的,是50~70歲的中老年人,其次是40~50歲的人,之後才是40歲以下和70歲以上的人。
  • 家族慢性病史人群:另外更多原因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成員由於?期在一起共同生活,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習慣,甚至連為人處世的性格和行為都很接近,從而成了危險因素。
  • A型人:血管中的膽固醇水平一般較高,凝血時間也縮短,血液中的紅細胞流動緩慢。
  • 隱匿型冠心病患者
到了現場以後,患者的心跳、呼吸通常已經停止,我們一邊搶救一邊向周圍的人追問患者的病史:“他剛才怎麼不好?”一般只要患者身邊有人,他們都能說清。
我們繼續問:“他以前有過什麼病?”
經常聽到很多人會回答:“他以前什麼病也沒有,身體特棒。”
沒病還會死?身體特棒還會死?這麼說是不準確的,不能說沒病,也別說特棒,應該說“不知道有什麼病”“沒發現有什麼病”或“沒診斷過有什麼病”,這樣就客觀了。
  • 更年期女性
    1. 一般男性的猝死率遠遠高於女性,這可能與男性較多地承受家庭與社會壓力,以及男性多有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2. 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而絕經期後發病率逐漸升高,與男性接近,這與體內的性激素水平有關。
  • 特殊職業人群:多見於生活方式不健康、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心理壓力過大的一些職業。

年齡因素 50~70歲的中老年人,其次是40~50歲的人,之後才是40以下和70歲以上的人
遺傳因素 父母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家庭,子女得這些病的概率就高
性格因素 A型性格的人血液中的腎上腺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等猝死相關性疾病
其它因素 性別上,男性高於女性,而絕經期女性與男性相當;
職業上,心理壓力大的人更容易猝死;
有心髒病病史的人更容易猝死,如‘貌似健康’的心臟病患者、隱匿型冠心病患者

【透過院前急救成功率,看社會的文明程度】
  • 現代急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院前急救、急診科的繼續救治、危重病監護病房(如ICU、CCU等)。
  • 狹義的院前急救是由急救中心來承擔的;廣義的院前急救,應包括除急救中心和醫院以外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部、衛生所、醫務室、保健室等醫療機構,更應包括全民性的自救和互救。
  • 什麼是急性危重癥?比如,一個人突然發燒,你說急不急?當然急!但不重,一般不會危及生命,患者完全可以自己或在家人護送下去醫院看急診。再比如,一個肝癌的患者,你說重不重?當然重!但不急,可以不用救護車,甚至連急診都不用去,直接到門診治療或住院治療就可以了。
  • 在撥打急救電話時,有幾點需要注意說清楚:
    1. 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
    2. 患者當前的簡要病情,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效果。
    3. 患者當前位置的詳細地址。
    4. 如果突發災難事故,應說明事故性質,
    5. 其它應該說明的情況,以及急救中心受理臺詢問的其它問題。
    6. 約定好等候、接應救護車的確切地點,儘量避免或減少救護車因地理環境生疏而造成的延誤,以便醫生能快速、順利地到達患者身邊。等車地點最好選擇在就近的公交車站、較大的路口、著名的單位門前、標誌性建築、醒目的公共設施等處,這至關重要。
  • 等候急救中心受理臺掛機後,再結束通話。
  • 見到救護車後,應主動上前接應,帶著急救人員趕赴現場。
  • 在接到救護車前,應始終保證電話通暢,以便隨時與急救中心受理臺或救護人員保持聯繫。
  • 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切忌提前將患者進行挪動,否則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生死時速:最是那‘黃金4分鐘’】
  • 大腦是人體耗氧量最高的組織,其重量僅占人體自身重量的2%,血流量卻占全身總血流量的15%,而耗氧量占到全身總耗氧量的20%~30%(嬰幼兒可高達50%)。
  • 腦組織對於缺血、缺氧的時間則不能以小時計算,而是以分秒來計算。
  • 患者發生心臟驟停後,按時間順序可表現為:
    1. 即刻:心音、脈搏及血壓消失。
    2. 3~4秒鐘:出現頭暈、眼花、噁心。
    3. 10~20秒鐘:由於嚴重的腦缺氧,患者意識會突然喪失,可伴有全身性、一過性、痙攣性抽搐,雙側眼球上吊、固定,面?、口唇青紫。
    4. 30~40秒鐘: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5. 40~60秒鐘:呼吸停止或喘息樣呼吸,可伴大小便失禁。但如果是由於哮喘、溺水等引起的少數窒息性心臟驟停,則恰恰相反,呼吸先停止,心跳後停止。
  •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超過了4~6分鐘,腦組織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就算人救活了,也難免留下後遺癥,最輕的後遺癥是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最嚴重的後遺癥是變成植物人。
  •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超過10分鐘,則會發生腦死亡,人就無可挽救了。
  • 每延誤1分鐘,搶救成功率則下降 10%。

【人人懂得心肺復甦術,急救武裝到牙齒】
  • 評估現場環境的安全性
    1. 施救者在進入現場前,要先觀察和瞭解整個現場的環境情況,現場情況往往能夠提示已經發生事件的性質,已經造成的傷亡,將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及可能繼續造成的損傷等,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然後快速排除各種險情,方可進入現場。
    2. 只有確保施救者自身的安全,才能開始搶救患者。
    3. 除了撥打急救電話120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要儘快請求消防隊、工程救援等有專業技能及專業器材的人員幫忙支持。
  • 判斷傷者有無意識和呼吸:施救者輕拍患者的雙肩部位,並大聲呼叫患者,如果患者沒有反應,立即在5~10秒鐘內,通過觀察其胸部有沒有起伏來判斷有沒有呼吸。
  • 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1. 如果發現患者意識喪失、沒有呼吸,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聯繫急救中心,以儘快得到專業的醫療急救。
    2. 如果發現現場還有其他人,也可以請他們儘快撥打急救電話。
  • 將傷者放至復甦體位
    1. 這裡的復甦體位是指仰臥位,凡不是仰臥位的患者,施救者要將其放成仰臥位。但是,這可不能亂來,是有套路的。
    2. 先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然後將其兩個上肢向上伸直,將遠側的腿搭在近側的腿上,然後用一隻手固定住患者的後脖子部位,另一隻手固定在遠側的腋窩部位,用力將其整體翻動成仰臥位。
    3. 要注意,患者的頭、頸、腰、髖幾個部位必須在一條軸線上,避免身體扭曲、彎曲,不然的話會損傷其脊柱。
    4. 另外,患者的頭不能高過胸部,避免導致氣道梗阻和腦血流灌注減少。
    5. 患者仰臥的地面要堅實,不能是軟床、沙發一類的,否則之後按壓時,深度不夠,心臟的排血量會減少。
    6. 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然後將其兩個上肢向上伸直,將遠側的腿搭在近側的腿上。一隻手固定住患者後脖子部位,另一隻手固定在遠側腋窩部位,用力將其整體翻動成仰臥位。
    7. 患者的頭、頸、腰、髖幾個部位必須在一條軸線上,避免身體扭曲、彎曲。
    8. 患者的頭不能高過胸部,不能在頭下墊東西。
  • 胸外心臟按壓
    1. 首先,施救者跪在傷者身體的一側,兩膝分開,與肩同寬,且自己的身體要正對傷者的乳頭部位。以自己的髖關節為軸,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部、雙臂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傷者的胸骨。
    2. 注意!兩個手臂要一直保持伸直狀態,在按壓的時候,手臂要垂直於地面,斜著、歪著、彎著,都不對,而且身體不能晃動,這是保證按壓有效的條件之一。
    3. 其次,按壓部位的選擇很重要,原則上是要選擇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將一隻手掌根部放在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不能偏了,中指壓在遠側的乳頭上,然後用另一隻手重疊地放在上面,手掌根重合,?指交叉相扣,保證手掌的根部在胸骨正中的位置。
    4. 在按壓的過程中,手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防止按壓位置發生移動。
    5. 按壓到什麼程度才有效呢?一般為胸壁厚度的1/3,或按壓深度至少5釐米,以觸摸到頸動脈搏動最為理想。
    6. 按壓的頻率為不少於100次/分(建議在120次/分以上)。
    7. 放鬆時,要使傷者的胸廓完全擴張,否則,回心血量會減少,但是手掌根部依然不能離開胸壁。
  • 開放氣道
    1. 因為人在意識喪失尤其是心跳停止後,全身的肌張力會下降,咽喉部及舌頭部位肌?的肌張力同樣也會下降,舌頭會後墜,很可能造成氣道阻塞,阻礙呼吸。
    2. 將一隻手的小魚際部位放在傷者的前額上,向下壓,而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放在傷者頦部的骨性部分,然後向上提,讓其頦部和下頜部抬起來,頭往後仰,同時耳垂與下頜角的連線與患者仰臥的平面垂直(也就是鼻孔朝向正上方),這樣氣道就開放了。
  • 判斷有無呼吸
    1. 開放氣道後,用5~10秒的時間觀察一下患者的胸腹部,看看有沒有起伏,以判斷其還有沒有呼吸。
    2. 如果沒有呼吸或者僅僅是喘息樣的呼吸,可以進行口對口的吹氣。
  • 口對口吹氣
    1. 確定患者無呼吸後,立即深呼吸,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雙側的鼻翼,並用自己的嘴嚴密包繞患者的嘴,向患者肺裡面連續吹氣2次,每次吹完後,側頭換一下氣,並鬆開捏著鼻翼的手指,然後再進行第2次吹氣。
    2. 每次吹氣持續1~2秒鐘,不能吹得太大,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很容易導致患者胃部膨脹、壓力增高,壓迫肺,阻礙肺通氣,還可能導致胃內容物的反流。
    3. 每做30次的按壓,就要做2次口對口的吹氣。
    4. 5個迴圈(約2分鐘)後,檢查一次患者的脈搏(頸動脈:轉動脖子時,會有一塊明顯的肌肉從耳旁到胸骨處,即胸鎖乳突肌,在這塊肌肉內側,可以明顯摸到頸動脈的搏動),如果有搏動,說明心跳恢復,停止按壓,如果沒有恢復搏動,繼續按壓,並在之後的每5分鐘檢查一次脈搏。
  • 國內很多電影、電視劇中的醫學急救做法是錯誤的。比如有的電視劇裡面,施救者看到傷者躺在地上,他會先去摸患者手腕部的橈動脈,看其有沒有脈搏,這鐘做法是錯誤的。
  • 即使橈動脈搏動消失,也並不意味著心跳就停止了。只有通過觸摸頸動脈是否搏動來判斷心跳是否停止,才是可靠的。
  • 嬰兒發育還不成熟,其心肺復甦與成人有較大差異,在進行心肺復甦時要注意。
  • 判斷嬰兒意識是否存在,採用刺激嬰兒足底的方法。
  • 按壓的位置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通常採用雙指按壓,將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指尖垂直向下按,按壓深度為嬰兒胸壁厚度的1/3,每分鐘100~120次。
  • 另外,嬰兒開放氣道時,下頜角和耳垂的連線與嬰兒仰臥的平面呈30°即可。吹氣時,看到胸廓有起伏就可以了。
  • 判斷嬰兒有無心跳,可觸摸股動脈(腹股溝韌帶的中間)或肱動脈(平時量血壓的位置)。

成人心肺復蘇&步走
第1步 評估現場環境的安全性
第2步 判斷傷者有無意識和呼吸
第3步 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第4步 將傷者放至復蘇體位
第5步 胸外心髒按壓(Circulation)
第6步 開放氣道(Airway)
第7步 判斷有無呼吸
第8步 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Breathing)

新生兒心肺復蘇
第1步 開放氣道(A)
第2步 人工呼吸(口對口鼻吹氣)(B)
第3步 胸外按壓(C)

【救命神器:AED】
  • 室顫,是室性纖維顫動的簡稱,指心室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亂顫,使得心臟喪失了排血功能,心音、脈搏和血壓消失,心、腦等器官和周圍組織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斷了,室顫是導致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 心臟驟停後,80%以上在3~5分鐘內最常見的心電圖節律表現是室顫,而搶救室顫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臟電擊除顫。除顫越早,成功率越高,如能在1分鐘內完成除顫,成功率可達到90%,每延誤1分鐘,成功率則下降10%。

遠離猝死,從生活點滴做起
戒煙 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要高2~10倍。煙草是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死亡,包括猝死年輕化的第一危險因素
健康飲食 遠離‘三高飲食’——高油、高鹽、高糖飲食,避免酗酒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使動脈硬化發生逆轉,預防心腦血管病,減少猝死發生率
作息規律,少熬夜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與‘三高癥’、猝死等19種疾病的發生有關,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第二章:急性心梗:和時間賽跑的急癥】

【胸痛:急性心梗最典型的警示信號!】
  • 什麼是氣胸?正常人的胸腔是密閉的腔隙,內呈負壓。如果有氣體進入胸腔內,相應的肺組織就會被壓縮,導致肺組織不能像正常情況那樣完全擴張。
  • 經過X線檢查,如果肺壓縮不超過30%,沒有其它嚴重的癥狀,問題不大,不用進行特殊處理,休息一段時間就沒事了。這個病例是原發性氣胸,又稱特發性氣胸。
  • 胸痛起病非常急,迅速達到高峰,還伴有憋氣,一咳嗽或深呼吸會加重,持續時間較短,且疼痛多為一側,敲兩側的肺部,叩診音聽起來不一樣,這種情況多是氣胸,一般青壯年多見,特別是男性瘦高者。
  • 如果是急性心梗引起的胸痛,程度就更劇烈了,常常見於40歲以上的人。

心梗與氣胸的簡單鑒別
心梗 氣胸
胸痛常在胸骨後或心前區,可向左上臂、背部、肩部等放射,常伴有胸悶、憋氣等 胸痛起病急,迅速達到高峰,伴有憋氣,咳嗽或深呼吸加重疼痛
持續時間較長,通常在30分鐘以上,疼痛劇烈 持續時間較短,疼痛多為一側
常常見於40歲以上的人 一般青壯年多見,特別是男性瘦高者

【找出不典型癥狀,離心梗又遠了一步】
  • 嗓子痛:在發炎的情況下,嗓子突然出現疼痛,尤其伴有心慌、胸悶憋氣、出汗等表現,應該想到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不典型表現,特別是如果患者再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這個時候就得趕緊撥打120,去醫院就診。
  • 上腹痛
  • 牙痛
  • 其它不典型癥狀:
    1. 無胸痛或僅僅自我感覺胸悶、心慌、心前區不適;
    2. 無胸痛而表現為上腹痛,並可伴噁心、嘔吐等,容易誤診為急腹癥;
    3. 無胸痛而表現為頜部、頸部、咽部、牙齒、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疼痛,很容易誤診為骨、關節或軟組織等局部病變;
    4. 不明原因的暈厥、心力衰竭、休克等,都應該想到急性心梗發生的可能。
  • 急性心梗不出現胸痛,主要有三種人:一部分高齡的老人、一部分女性、一部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這三種人的痛感比一般人弱,危險性更大。

不要忽略這些心梗的不典型癥狀
嗓子痛 嗓子未發炎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疼痛,尤其伴有心慌、胸悶憋氣、出汗等表現,特別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人
上腹痛 疼痛劇烈,腹部摸上去很柔軟,用手按壓,疼痛沒有加重或減輕,同時還伴有胸悶憋氣、心慌、出汗、口唇青紫等,尤其是有心髒病史的人
牙痛 患者說不清楚哪顆牙齒疼痛,也不紅不腫,沒有牙齒叩痛等,伴有胸悶憋氣、心前區不適、心慌、出汗、面色改變等
其它癥狀
無胸痛,而表現為上腹痛,並伴噁心、嘔吐等;
或表現為頜部、頸部、咽部、牙齒、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疼痛;
不明原因的暈厥、心力衰竭、休克等

【急救車到來前,做好這四步,為生命爭取時間】
  • 如果碰到急性心梗或懷疑急性心梗的患者,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應該這麼救:
    1. 讓患者安靜休息,避免刺激
    2. 為患者選擇一個舒服的體位
      • 怎樣算是舒服的體位?以患者的感覺為準,可以躺下,也可以坐著。
      • 如果患者發生了呼吸困難,可能是發生了急性左心衰,應幫助患者取坐位,雙下肢下垂,體位要儘量舒適,這樣可以減少腹腔臟器對肺部的壓迫,使肺通氣量不至於進一步減少,更重要的是由於重力的作用,可以減少向心臟回流的血量,從而降低心臟負荷。
      • 如果患者血壓下降了,甚至休克了,那就必須讓他躺平,甚至撤掉枕頭,並注意保暖,還要防止因嘔吐導致的窒息。
    3. 給患者吸氧、吃藥
    4. 撥打急救電話120,隨時做好心肺復甦準備

【年輕人得心梗更危險】

如果我現在問大家:“30歲的人和60歲的人發生心梗,誰更危險?”
很多人可能想也不想,會覺得肯定是60歲的老人啊。
其實,更危險的恰恰是30歲的青壯年。為什麼?因為60歲發生心梗的人,可能他在30多歲就開始出現冠狀動脈硬化了,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側支迴圈’。
等他到了60歲,一旦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血液流不過去了,側支迴圈就會開放,讓血液經側支迴圈通過,這樣心肌壞死的範圍相對小些。
但要是30歲的人突然心梗,冠狀動脈的側支迴圈還沒來得及建立,一旦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則更加兇險。

  • 給大家推薦一個口訣,叫‘357’口訣。
    1. ‘3’是指30分鐘或3公里。
    2. ‘5’是指每週鍛煉不少於5天。
    3. ‘7’是指運動時的適宜心率為170減去自己的年齡。



【第三章:急性腦血管病:急救前要分清病癥】

【江湖傳言‘寧心梗不中風’的急性腦血管病】
  • 急性腦血管病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四高’是指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一低’是治癒率低。一旦患了急性腦血管病,非死即殘。

休克、昏迷、暈厥對比一覽表
癥狀 患者具體表現 緊急程度
休克 表情淡漠、煩躁不安、反應遲鈍、面色蒼白、皮膚濕冷(一摸都黏手)、呼吸急促、脈搏微弱(甚至摸不到),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到,無尿、少尿,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
昏迷 面色改變不大或面色潮紅,人叫不醒,但還有呼吸、心跳;既可能是突然地喪失意識,也可能是逐漸喪失意識 ★★★★
暈厥 絕大多數由於過度勞累、精神刺激等原因而突然意識消失,患者可表現為脈搏細微、血壓降低、呼吸變淺、瞳孔散大、腱反射消失、肢端冷,有的人可有尿失禁,多於1~2分鐘後自行蘇醒過來 ★★

【‘一笑二抬三說’,發現苗頭,立馬打110】
  • 患者只要有以下表現,就應該考慮腦血管病發作的可能性,不用費心考慮具體類型:
    1. 頭疼、頭暈;
    2. 噁心、嘔吐(尤其是噴射性嘔吐)、流口水;
    3. 一側肢體無力,甚至癱瘓;
    4. 說話不清楚,甚至完全不能說話;
    5. 大小便失禁;
    6. 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嗜睡、意識朦朧直到昏迷,甚至深度昏迷。
  • 如果不能準確判斷,我還可以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輕鬆判斷腦血管病發作。讓患者做3個動作:笑一笑、抬一抬(抬手)、說一說(說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 這3個動作中,如果患者有1個做不到,就要考慮是腦血管病發作了,趕緊一邊打急救電話一邊進行急救。
  • 腦血管病患者發作前會出現的徵兆之一:笑起來會出現口角歪斜、不對稱。
  • 我們在電視裡經常見到這種場景:一個老太太跟人家吵架,突然一下子就暈過去了,旁邊人趕緊又呼喚又搖晃,老太太又醒了。這就是典型的暈厥,患者能很快被喚醒,或者過一段時間後能自行緩解、蘇醒過來。而且,暈厥過後醒過來,說話清楚,四肢活動也好,心律和血壓都正常。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是單純性暈厥,沒有什麼大礙。
  •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休克?最常見的原因是大出血,人體內的血量會減少,慢慢就不夠用了,人就休克了。另外,大汗、腹瀉、嘔吐之後,體內水分會大量流失,血中的有形成分等並未減少,而水分大量減少,同樣可以造成血容量不足,這種情況也會導致休克。
  • 休克有兩大特徵性表現:
    1. 血壓下降,降到特別低,甚至量不到,脈搏也摸不著;
    2. 周圍迴圈障礙,患者出現手腳冰涼、面色蒼白、口唇青紫,還有意識改變。
  • 110到來之前,最重要的是防止窒息

  • 昏迷患者
    1. 讓患者保持安靜,絕對臥床。別讓患者枕高枕頭,避免不必要的搬動
    2. 保證患者的氣道通暢,採取‘穩定側臥位’,切記不要給患者喝水、喝藥
    3. 趕快打急救電話110。
    4. 迅速去有CT設備的醫院。
  • 休克患者
    1. 馬上讓患者平臥,有枕頭的話趕緊撤掉,保持安靜。
    2. 要確保患者的氣道通暢。
    3. 無論天氣冷暖,注意保暖。
    4. 有氧氣的話,趕緊讓患者吸上,馬上打急救電話110。
  • 暈厥患者
    • 把患者放平就行了,不用掐人中,一兩分鐘就能醒過來。

昏迷、休克、暈厥患者分別該怎麼處理?
昏迷 休克 暈厥
  1. 讓患者保持安靜,絕對臥床,撤掉枕頭,避免不必要的搬動;
  2. 保證患者的氣道通暢,不要給患者喝水、喝藥,採取‘穩定側臥位’;
  3. 趕快打急救電話120;
  4. 迅速去有CT設備的醫院
  1. 馬上讓患者平臥,撤掉枕頭,保持安靜;
  2. 確保患者的氣道通暢,防止發生窒息;
  3. 無論天氣冷暖,注意患者的保暖;
  4. 馬上打急救電話120,有氧氣的話,趕緊讓患者吸上
把患者放平就行了。不用掐人中,一兩分鐘後患者就能醒過來

【急救應該怎麼救?老人倒地到底扶不扶?】

老人跌倒扶不扶?怎麼扶?
       ↓
判斷意識→有意識→進一步詢問→做相應處理
                →無意識    →判斷有無呼吸→有→穩定側臥位
                                          →無→心肺復甦

  • 遇到癲癇患者發作,我們急救醫生一般會怎麼處理呢?我一般會把他的衣領鬆一鬆,並注射地西泮,等他發作停止後,病情穩定了,再送到醫院去。
  • 一般人如家屬肯定不具備注射地西泮的條件,也不會隨身攜帶著,這時能做的就是給癲癇患者鬆開衣領,確保他的氣道通暢,注意不要強行約束患者,任其抽搐,並趕緊撥打急救電話。
  • 等待發作停止後,讓患者採取穩定的側臥位,等待急救車的到來。

遠離突發性腦血管病傷害
管住嘴
平時多吃點新鮮的蔬菜、水果,每天新鮮蔬菜不少於8兩,水果2~4兩;
每星期吃2~3次魚,尤其是海裏的魚,儘量少吃動物內臟;
每天不能吃太多、太油;
少吃鹽,少喝酒和咖啡;每天用鹽量不超過6克,男性每天不超過1兩白酒或1瓶啤酒,女性減半,孕婦禁酒:
堅持‘三低’飲食:低油、低鹽、低糖
邁開腿
吃完飯靜臥20分鐘後,出去散散步,打打太極;
身體比較好的人,也可以選擇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運動專案,貴在長期堅持
其它注意事項
戒煙;
過冷過熱的天氣或者氣溫驟變時,不要到戶外活動:室內的濕度、溫度應該進行適當調整,讓其保持在
比較恒定、舒適的水準;
避免受到強烈刺激,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患者



【第四章:考驗家長急救知識的時刻來了!】

【‘衝動是魔鬼’,教育孩子要用對方法】
  • 不少人認為:屁股肉厚,打不壞。其實,恰恰是因為屁股肌肉豐厚,打屁股打得厲害,造成了肌細胞破裂,釋放出大量的鉀離子,還有肌紅蛋白。鉀離子會造成心臟停跳:肌紅蛋白進入血液迴圈後,流經腎臟的時候,會堵住腎小管,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溺水急救: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
  • 人為什麼會溺水?
    1. 疲勞
    2. 抽筋
    3. 饑餓
    4. 疾病發作

成人、兒童及嬰兒心肺復蘇的操作要點比較

成人 兒童 嬰兒
胸外心髒按壓位置 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兩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
按壓手法 雙手掌根部 單手掌根部 食指和中指
按壓速度 至少100次/分鐘,建議不少於120次/分鐘
按壓深度 5~6釐米 胸壁厚度的1/3~1/2
人工呼吸方法 口對口吹氣
口對口鼻吹氣
按壓/吹氣比 30:2 單人30:2,雙人操作15:2

【警惕溺水孩子‘隱藏’的顱腦、頸椎損傷】
  • 溺水搶救的注意事項:
    1. 判斷意識和呼吸情況,按ABC(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的順序進行心肺復甦。
    2. 注意一律不用控水。
    3. 24小時內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趕緊送醫院,很可能孩子出現了顱腦、頸椎等損傷:
  • 哭鬧30分鐘以上,怎麼安慰也沒用;
  • 反復嘔吐兩次及以上;
  • 鼻孔或外耳道出現流血或流‘水’一樣的液體;
  • 眼眶周圍出現瘀青;
  • 出現頭暈、噁心、嘔吐、頭疼、總想睡覺、抽搐、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不醒、說話或走路的能力下降。
  • 如果孩子睡著,可根據情況每兩小時叫醒孩子一次,如果叫不醒,也應迅速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誤食生活用品:是否催吐要分情況】
  • 喝水的量要根據孩子的體重來,成人通常是300毫升,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那就少喝點,跟他平時喝一頓奶的量差不多就行,要不然太多水一下子灌下去,胃內壓力高了,反而會促使毒物進入腸道,不利於毒物的排出。
  • 孩子喝進去多少要讓他吐出來多少,千萬別喝進去300毫升,吐出來200毫升,剩下的那100毫升可就留在胃腸道裡被吸收啦!
  • 吐出來的東西要留起來,最好讓孩子直接吐在玻璃瓶裡,去醫院的時候帶著,方便醫生做毒物鑒定。
  • 最好喝接近體溫的水,別太冷也別太熱。
  • 水溫過高,胃腸黏膜上的毛細血管就會擴張,反而促進了毒物的吸收。水溫過低,胃受到刺激,就會收縮,導致胃內壓升高,促進毒物進入腸道,同樣會使毒物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另外,胃黏膜皺襞一收縮,毒物就夾在裡面了,就不容易洗干淨了。
  • 如果孩子意識不清,那就不要催吐了。

【咬傷急救:結紮傷肢,儘快去醫院】
  • 如果孩子被蛇咬了,家長應該先判斷一下蛇是毒蛇還是無毒的蛇。
  • 一般來說,頭部呈三角形的蛇是毒蛇,頭部呈橢圓形的蛇是無毒蛇;
  • 尾部較粗的蛇是毒蛇,尾部較細的蛇是無毒蛇;
  • 身上色彩、花紋鮮豔的蛇是毒蛇,身上色彩不鮮豔的蛇是無毒蛇;
  • 一張嘴有兩個大鉤子一樣的毒牙的蛇是毒蛇,一張嘴沒有毒牙的蛇是無毒蛇。
  • 如果傷口上有兩個大而深的牙印,就是毒蛇咬的,如果只是細密的牙印,就是無毒蛇咬的。
  • 毒蛇的毒素有兩種:
    1. 血液毒,主要引起嚴重的局部癥狀,疼痛比較嚴重,最後會造成出血、腎功能衰竭、心肌損傷而致人死亡;
    2. 神經毒,引起的局部癥狀比較輕,但全身癥狀比較重,如被咬的孩子會出現昏迷等。
    3. 有的毒蛇只有一種毒素,有的兩種都有。
  • 如果難以判斷是不是被毒蛇咬傷,都按照毒蛇咬傷處理。當然了,即使很肯定不是毒蛇咬傷,也不要掉以輕心,應該儘快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 如果發現孩子被毒蛇咬傷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呢?首先讓孩子坐下來,不要動,把手上肢體放低。因為活動會促進血液迴圈,加速毒素的擴散。然後,在傷口的近心端距離傷口5釐米的地方用止血帶結紮肢體,鬆緊度以能放進去一根手指為宜,做完這些,就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在送往醫院的路上,每30分鐘鬆一次止血帶,每次鬆一兩分鐘。

被蛇咬傷,如何區分毒蛇和無毒蛇?

毒蛇 無毒蛇
看頭部
多呈三角形
(金環蛇、銀環蛇除外)
多呈橢圓形
看尾巴 較粗短 較細長
看身體色彩花紋 較鮮明 不鮮明
看牙痕 常有兩個大而深的牙痕 一般只留下2~4行均勻細小的牙痕



【第五章:遭遇外傷,急救方法信手拈來】

【急救意識能救人,別怕‘小題大做’】

多年前的一天,北京急救中心接到一個電話,說國際機床展覽會上有個外國人受傷了,讓我們趕緊過去。到了現場,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倒在地上,從他的表情看不出什麼痛苦,他雙眼還瞅著我們,意識很清醒,但一動不動。
旁邊的人告訴我,這個外國人是丹麥的一個廠商代表,之前在做機床操作演示的過程中,不料刀具突然飛了出來。好在他反應極快,連忙閃躲,沒有被刀具擊中,但沒站穩,就一下子摔在了地上,之後就一直在地上躺著。
我讓翻譯問他:“這麼半天了,怎麼還不起來啊?”
翻譯把我的話告訴他後,當時他說了一句讓我很震驚的話:“醫生讓我起來我才起來呢。”
因為我從來沒聽一個中國人這麼說過,從他的一句話可以看出,外國人對醫生的信任,當然這種做法也是一種科學的做法,如果一個人真的已經受傷了,在不明傷情的情況下,隨意活動很可能加重損傷。
我馬上為他從頭到腳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我問他:“現在感覺怎麼樣?”
他說:“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
我又問:“你能不能自己站起來?”
他反問:“你是醫生嗎?”
當翻譯告訴他,我是北京急救中心的醫生時,他才站了起來。
這件事對我觸動比較大,外國人從小接受急救教育,有這種意識,但我們中國人卻很少有這種意識。
如果是我們自己摔倒了,大部分人肯定會想,又沒摔壞,肯定沒什麼問題,馬上就爬起來了,絕不可能躺在地上,還保持一個姿勢那麼久。

如何分辨外出血、內出血與皮下出血?
外出血 內出血 皮下出血
一般被利器所傷的,比如被刀砍傷,血液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流出來即是外出血 外界暴力作用於人體後,深部組織器官損傷,血液未通過破損的皮膚黏液流出,如肝脾破裂等,在皮膚表面不見血液流出 受傷的局部會出現青紫、腫脹,同內出血一樣,皮下出血在皮膚表面都看不見血液流出

身體幾個常用的止血點
止血點 適用範圍 位置
顳淺動脈 前額、顳部、頭頂的動脈破裂出血 雙側耳屏前上方的凹陷處,有脈搏搏動
枕動脈 枕部動脈破裂出血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的凹陷處(乳突後下方)
面動脈 頜面部動脈破裂出血 下頜角前上方1.5釐米處
頸動脈 頸動脈破裂大出血且壓迫其它部位無效時 胸鎖乳突肌內側緣動脈搏動處
鎖骨下動脈 肩部、腋窩及上肢動脈破裂出血 鎖骨上窩中點動脈搏動處
股動脈 下肢動脈破裂大出血 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的動脈搏動處
肱動脈 手部、前臂及上臂動脈破裂出血 上臂肱二頭肌內側緣動脈搏動處
尺、橈動脈 手部動脈破裂 腕部橫紋上方兩側動脈搏動處
腘動脈 小腿及足部動脈破裂出血 腘橫紋中點動脈搏動處
指動脈 手指動脈破裂出血 手指根部兩側
脛後動脈 足部動脈破裂出血 腳內踝後側處

【止血帶關鍵時刻能救命,用錯會害人】
  • 使用止血帶應注意以下事項:
    1. 止血帶不要直接結紮在皮膚上,應先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等做成平整的襯墊纏繞兩三周,再結紮止血帶,避免造成局部損傷。
    2. 結紮止血帶的部位有要求。
      • 上肢結紮在上臂的上1/3段,避免結紮在中、下段,以防損傷橈神經而影響手臂的功能;
      • 下肢結紮在大腿中段。尺骨與橈骨之間、脛骨與腓骨之間均有骨間動脈,止血效果較差。
    3. 止血帶鬆緊要適度,以停止出血或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以最小的力量達到止血的目的為最佳)。
    4. 結紮止血帶的時間
      • 總的時間不宜超過2~3小時,每隔40~50分鐘鬆解一次,以暫時恢復遠端肢體的供血。此時如有出血,用指壓止血法。
      • 鬆解5~10分鐘後,在比原結紮部位稍低的位置,重新結紮止血帶。如果鬆解止血帶後再度出血,可用指壓止血法,壓迫5~10分鐘,再重新結紮止血帶。
    5. 結紮好止血帶後,在明顯部位加上標記,注明結紮止血帶的時間。

【這些情況要用填塞止血法】
  • 流鼻血仰頭是錯誤的,仰頭可能導致血液通過鼻孔進入氣道及肺內,引起窒息;血液還可能被吞咽進入食道及胃腸,刺激胃腸黏膜產生不適感或噁心、嘔吐。鼻出血時可採用壓迫止血法,正確的做法是身體稍向前傾、低頭、張口呼吸,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雙側鼻翼,並向後上方壓迫。壓迫數分鐘後,多可達到止血的目的。

【包紮傷口要學會‘就地取材’】
  • 為什麼要學包紮呢?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1. 加壓包紮止血時需要用到;
    2. 包紮能夠保護傷口,避免繼續損傷和污染;
    3. 包紮可以固定敷料,能減輕傷者的痛苦。

【燒傷的處理:一沖、二蓋、三走】
  • 燒傷造成的傷害80%以上都是餘熱造成的,所以急救的關鍵就是減少餘熱的損害。用涼水沖是最有效的減少餘熱危害的辦法。儘快用15~25℃的涼水(比如自來水)沖洗、浸泡傷口20分鐘左右,這樣能中和餘熱,降低溫度,最大限度地緩解疼痛,減輕損傷,避免和減輕瘢痕的形成。
  • 千萬別用冰塊敷,因為冰塊敷在剛燒過的皮膚表面,會導致瘡面下的血管過度收縮,不利於恢復。
  • 如果是被強酸、強鹼、生石灰灼傷了,更需要用大量水徹底沖洗20~30分鐘。
  • 被硫酸燒傷後,應該立即用布擦一擦、吸一吸,減少硫酸在身體上的存留,然後再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免得擴大燒傷面積。
  • 濕熱的衣物應在冷水中解脫下來,如果和皮膚沾黏,千萬不要生拉硬扯。

【崴腳和斷肢: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我們急救中心來了一個患者,是被一個穿白大褂的年輕醫生扶過來的,也是手指頭掉了。年輕醫生從口袋掏出一個瓶子,裡面泡著一根手指頭,說:“您直接上臺接上就行了,我都已經消過毒了!”
我們外科的孫長怡大夫問他:“您這是拿什麼消毒的?”
“酒精。”
孫大夫當場就發火了:“你到底是不是醫生?”
年輕的醫生被罵得愣住了,說:“是啊!我是我們廠子醫務室的。”
“你是醫生還不懂啊?酒精是干什麼用的?”
“消毒啊。”
“它通過什麼機制消毒?”
“凝固細菌蛋白。”
“你就不想一想,不僅是細菌蛋白啊,正常組織蛋白質也會被凝固!”
他一下子反應過來了,但那個手指卻因為處理不當,失去了斷肢再植的機會。

  • 斷肢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先止血,再把傷口包紮上,然後再處理斷離的肢體。斷肢千萬不能沖洗,再髒也不能沖洗,要保持干燥,拿干淨布或毛巾包起來,包完了,放一個塑膠袋裡繫好。再找一個塑膠袋,裡面放上冰塊。沒有冰塊的用冰棍甚至冰箱裡的凍魚凍肉也行,再把裝了斷肢的塑膠袋放進去。
  • 低溫下斷肢的代謝率低,耗氧低,相對來說,能夠耐受更長時間的缺血缺氧,能為斷肢再植爭取更多的時間。
  • 外層塑膠袋是為了提供一個冷凍環境,內層塑膠袋是為了防止斷肢接觸到水,一旦斷肢細胞被水泡得腫脹破裂,就無法再植了。

【骨折固定:關鍵是要‘制動’】
  •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項:
    1. 先救命,後治傷。如傷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如果有大血管破裂出血,進行有效止血。
    2. 開放性骨折先止血,後包紮,再固定,閉合性骨折直接固定。如果是下肢骨折,就地固定。
    3. 用夾板固定時,夾板必須扶托住整個傷肢,夾板不要直接接觸皮膚,要先用柔軟的材料墊好。
    4. 嚴禁將斷端送回傷口內,不要進行複位。
    5. 四肢骨折固定,要先固定近端、後固定遠端,不可顛倒順序。同時,儘量露出四肢的末端。
    6. 肱骨、尺骨、橈骨等骨折固定時,肘關節要屈曲,角度稍微小於90°,再用懸臂帶懸吊於胸前;股骨、脛骨、腓骨等骨折固定時,膝關節要伸直。

【搬運傷者:小心點兒,再小心點兒】
  • 現場急救後,在送傷者去醫院的途中也不能大意,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 嚴密監控傷者的意識、呼吸、脈搏、血壓,以及受傷部位的色澤、溫度、出血等情況。
    2. 讓休克的傷者取平臥位,保證其大腦的供血。
    3. 昏迷的傷者應防止嘔吐、分泌物等導致的窒息,如果傷者戴有假牙,還應讓其把假牙取出來。
    4. 胸部損傷的傷者取半臥位。⑤對腹部損傷的傷者,如果傷口是縱向的,讓其取平臥位,雙下肢伸直;如果傷口是橫向的,傷者要將雙下肢屈曲,從而避免傷口張開。
    5. 對結紮止血帶的傷者,應注意止血帶的鬆緊要適度,避免止血帶脫落,每40~50分鐘鬆解一次。
    6. 禁止給需要手術的傷者進食、喝水,以免手術麻醉時,因嘔吐引起窒息,或導致吸入性肺炎。
    7. 根據季節,對傷者採取必要的保暖或防暑措施。
  • 傷者搬運方法適用情況:
    1. 扶行法:適用於傷勢不重、下肢沒有骨折、可自己行走的傷患。
    2. 抱持法:禁用於脊柱損傷、下肢骨折的傷者。
    3. 背負法:不適用於有脊柱、四肢骨折的傷者。
    4. 拖行法:適用於體重較大的人。
    5. 爬行法:適用於急性一氧化碳(煤氣)中毒的人。
    6. 椅托式搬運法或轎杠式搬運法:此兩種方法適用於意識清楚但體弱的傷者。
    7. 雙人拉車式搬運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意識不清的傷者,有脊柱和四肢骨折的傷者不能用。
  • 不要輕易搬動脊柱受傷的人。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