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願妳 待我奏唱一曲秋風戀歌聽』
原曲:
曾與妳挽手相依的秋亭 如今西風起不見伊人影
恍聽聞颯然蕭瑟的弦鳴 黃木稀寒鴉啼方驚秋意正酩酊
竹簾憑欄捲 獨望寒水湮沉細煙
遙想橋頭邊 兩人漫步行並肩
繡球花落遍 如思念朝暮未歇
未了的情願 眷戀在心頭裡繾綣
秋紅葉落 舞散風中 一縷悵惘愁
紅綠交織 本該是一對同椏枝上楓
忽因秋霜冽 獨留杈間半片孤葉
寒露去 霜又臨 惟見天上片時雨(*1)
落紅間萬木搖曳如歌吹 村醪(*2)飄香半卷軒窗緣
門庭外車馬喧復如年 繡枕邊潛垂淚獨坐房閨空依偎
簷下斜月照 惟紅燭芯火亂撩
若為心上擾 紙墨殫竭不嫌勞
似見伊人笑 才驚夢中景已窅(*3)
長夜已梢 晨光拂曉 一覺醒恨早
孤葉飄零 秋意肆起 亂華風中去
一語輕掂 手毬歌吟 誰人嘆惋息
楓紅花落寒襟 霜凝思念與別情
惟願妳 待我奏唱一曲秋風戀歌聽
池中漣漪(池中漣漪) 泫然泛起(泫然泛起)
珠淚落罄(珠淚落罄) 亦換不盡 伊人的倩影
宛若楓林 紅染傾遍地 徒留木疏景
悄然謝去 心弦上伶仃 一葉丹楓情
盼因秋霜襲 倞(*4)凜覆情永眠不醒
寒風瀕 秋尚戚 惟見天上紅時雨
驀再憶秋亭 已然是六出(*5)紛飛季
曾經亭上春雨霏溟 俱成璇花(*6)凝
繁華盡殆瓊琚(*7) 落地又為春泥
惟願我 化作一曲戀歌流淌妳心底
*1:「片時雨(かたしぐれ)」為俳句的冬季季語之一,意指「半晴半雨的天空」。不過「時雨(しぐれ)」本身僅有「秋冬交接之際的陣雨」之意,現在則多用以指「冬天的大雨」。
*2:「醪(ㄌㄠˊ)」意指村釀,亦可引申為「濁酒」。
*3:「窅(ㄧㄠˇ)」原為「遠望」之意,只是此處用了轉品。該字另外有幽靜和沉寂等兩種解釋。
*4:「倞」讀作「ㄐㄧㄥˋ」時意指強勁;讀作「ㄌㄧㄤˋ」時則作遙遠或明亮解釋。
*5:為「雪花」之借代。
*6:原指「如白玉的花」,後衍伸為「雪花」之借代。
*7:「瓊琚(ㄐㄩ_)」二字原指美玉或贈禮,但亦可作為「雪花」之借代。
◆追記◆微調部分註解。
2024.12.15:修正註解格式。
◆雜談◆
終於來到了古風三部曲的最後一站「秋風戀歌」,至此總算是將かぐらP的所有填詞作品都上傳完畢,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不過要說到填詞,「秋風戀歌」絕對是三首作品中最令人尷尬的存在,而原因不外乎是最初填詞「五月雨戀歌」時根本沒有考量到對曲的部分,還將它寫成徹頭徹尾的古風作品的所致,也因此填詞這首歌時面臨著各種背腹受敵的窘境,一方面要呈現原曲的意境,另一方面還要對照先前使用的意象,更重要的是全部都得以古風來完成,填詞過程用煎熬來形容絕不為過(。
雖然最終我還是如實地將對曲相呼應的部分都對上,但這篇詞也因而變得有些艱澀拗口,不但多出不少生僻字,還冒出些語意詭譎的文言用法,唯一比較慶幸的部分,大概就是沒有再將這次的失敗延續到集大成的「花鳥風月」上吧。
最後必須誠心告解的是,當時寫作的參考完全只靠以冬的「秋香亭」一曲,所以對「醪」、「窅」二字感到親切或熟悉的夥伴們無須懷疑自己的記憶,但直接從人家身上偷了兩個字的部分還請多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