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方式是真正的閱讀。不要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為止。這樣的一種提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高的閱讀技巧。這種閱讀就是讓一本書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戰。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Mortimer J. Adler、Charles Van Doren
譯者:郝明義、朱衣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從書名就可以很清楚知道這本書到底要說什麼了,《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提供了一套實際運用腦力「主動」閱讀的方法。主張運用這套方法,就可以從閱讀裡得到提昇,從知識層面,而不是物質層面上,得到一本書。當然,這個方法是十分理想化的,其實我不太相信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
書內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這四個層次是漸進的,要進行檢視閱讀,就要具備基礎閱讀的技巧。主題閱讀會用到的技巧,包含在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裡面。
作者設定能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已經至少學會了「基礎閱讀」──也就是識字、懂得字與字串起來後的句意。所以作者並不在這一層次裡多做其他說明。
作者認為「檢視閱讀」,才是邁入閱讀的真正階段。在「檢視閱讀」階段,你要針對書回答這些問題: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這本書在談什麼主題?作者對這個主題,運用了什麼樣的敘述,來證明他的觀點?在檢視閱讀裡,作者提到了兩個必要的技巧。
個人認為「檢視閱讀」的第一個技巧,非常適合在書展內,快速篩選你想要買的書。就是快速檢視:書名、書背文案、作者簡介、作者序(不是推薦序!)、目錄、幾個章節的前後段落。藉由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一本書有基本的認識。
第二個技巧,發生在你決定要買書回家之後,比較像是所謂的略讀。也就是不管你懂不懂,把書從頭到尾讀一遍,不要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停留。現在許多坊間教的速讀法就是屬於這個層次,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吸收資訊,並在閱讀的過程裡判斷什麼是可以快速略過的地方。大部分人的閱讀層次,都停留在這個地方。
完成了「檢視閱讀」,代表你已經對這本書有全盤的了解了。但要讓一本書提升你的理解力及思想,還必須完成「分析閱讀」,這個層次的閱讀,是作者著墨最多的地方。他將「分析閱讀」分成三個階段,在任務是否完成的檢視清單上,總共有15項需要確認,在這邊就只概述,不一一列出來了。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除了確認書中的分類之外,還需要了解了解這本書在談什麼、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此階段最重要,也最難做到的是:為這本書列一個大綱,只有大綱還不夠,在大綱內還必須延伸出細綱,如:大標A後面還由層次a,a後面還有I,I後面還有1…...等於就是將全書作者的論述拆解開來。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此階段是要確認是不是自己真的了解這本書了。要確認自己真的了解作者在談什麼,可以試著用自己的一段話重新闡述作者的觀點。為了完成這個階段,你還可以幫作者畫重點。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確認作者在書中所使用的「專有名詞」或「看似基本的名詞」是不是跟你的認知相同。
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評論一本書。本書作者假設,在分析閱讀時,如果已經完成了第一、第二階段,那你就是可以同作者站在同一個水平了。這時你就可以表示自己是否:認同、反對、不認同也不反對,一本書中的論點。本書兩位作者主張,如果不是很認真看過一本書,就沒有資格去評論一本書。而不認同這本書的理論的理由,應該要被證明是:作者的知識不足、作者的知識錯誤、論述錯誤、分析和理由不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析閱讀階段,本書作者鼓勵大家,要獨力完成這個階段的閱讀。也就是,在分析閱讀完成之前,不要去找任何評論、讀後感、心得和書內的推薦序。因為如果你看了那些,你的思考就會受到影響。讀完這本書後,你可能產生不出一些「自己的」東西,跳脫不出他們帶給你的思考窠臼,你會成為那些評論家的奴隸。
講述完分析閱讀後,本書第三章的部分,就是細部說明哪些類型的書,實際運用是怎麼樣的。總共有:實用書(像本書)、想像文學、故事戲劇和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書、社會科學。實際上,想像文學、故事戲劇和詩,只能使用分析閱讀的某些技巧來閱讀(看到那些說明時,差點沒把書砸了......)
不過我比較感興趣的是,科學和數學書的閱讀。書內所舉例的書,其實不是科普讀物。而是科學和數學在早期發展時的讀物,如:阿基米德的《數學原理》、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不同於現在各個領域的書,都是寫給該領域的專家看的。他們的書,都是寫給普羅大眾看的,因此不必具備什麼專業知識,只要靠著邏輯分析,一樣能看懂,並發現閱讀這些書的樂趣。
該有的書舉例完後,作者就說明閱讀的最後一個層次:主題閱讀。個人認為主題閱讀的技巧對研究生特別有幫助。裡頭敘述了如何在上千、上百的書裡面篩選,自己想要的主題。並如何將有效分析主題書單內,每個作者的觀點。但因為目前我沒有這樣的需求(很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分析閱讀了),所以沒有將閱讀心力放在那裏了。
總之,超過兩個月閱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是蠻有收穫的。這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所以大概會常駐我的書架上吧。至於裡面教的方法有沒有效、值不值得使用,還有待實驗中。為了實驗,我特地把去年閱讀過的《憂鬱的邊界》拿出來,試著用本書內指導的原則來閱讀,希望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最後書的附錄內,有列出了他們覺得必讀的137本「西方」經典。這個簡直像是購物清單的東西,看了一整個購物慾滿滿啊。但我有點猶豫是否要從中華經典去閱讀(第一個想到的是詩經、楚辭),雖然《荷馬史詩》我已經找好想要看的譯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