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報告完《正義:ㄧ場思辨之旅》。儘管有不足之處,但整體還算滿意。主持的老師,以及朋友在會後紛紛給予建議。我深刻了解,演講是門一對多的傳播專業(yè),對講者的要求十分嚴苛。
一來,報告好一本書,就得徹底懂一本書。但光讀完幾遍仍不夠,還得針對受眾與有限時間,重新組織書本內(nèi)容。二來,面對聽眾的問題,得有風度的正面回答使其服氣。不是玩起蘇格拉底詰問法,把問題丟回去。
基於上述兩者,好講者不好當,更不是關起門來念書就能當好講者,到底懂了多少,講得出來才是真的。不然,不僅不是好講者,好讀者三字也是自我感覺良好。況且,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若當了研究生,得照三餐口頭報告。如此一來,不如克服。
*-*-*
因此,想到了克服的計劃。
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感受受眾的狀況。譬如思考一個案例,我會習慣同時三個概念同時分析。但在傳播的時候?qū)龅秸系K:受眾聽不懂。接著,為了解釋所使用的概念,又得想出例子,拖長了時間,也可能造成「舉例解釋概念->舉例解釋上一個舉例的概念」的無限循環(huán)。最後,災難就產(chǎn)生了。因為時間、觀眾的集中力有限,甚至講者自身亦會陷入疲倦。
所以,我應該強化自身的舉例能力,以及熟練僅以兩組概念分析該例子,從而呈現(xiàn)我要的灌輸效果。
那麼,具體的練習計畫是甚麼呢?看看最近有甚麼很大的爭議,譬如「頂新」或是「貨貿(mào)」。寫個故事,囊括該案件的不同論點,嘗試營造出張力,呈現(xiàn)各自的損益。譬如,「頂新」案中有個呼籲,取消在「食安類案件」的無罪推定。為了鍛鍊舉例能力,我就會設想一個小故事,若取消了,則會發(fā)甚麼糟糕狀況。
我想這是值得嘗試的,在裡頭不一面倒地寫某個立場好,而是凸顯它的利與弊。
經(jīng)過這次讀書會,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不乏偉大的思想,但就缺乏好的故事,以及好的編故事的人,把這些思考傳播出去。如何寫得有趣,但發(fā)人深省,卻又是這些論述的核心,是值得專注的。
一來,報告好一本書,就得徹底懂一本書。但光讀完幾遍仍不夠,還得針對受眾與有限時間,重新組織書本內(nèi)容。二來,面對聽眾的問題,得有風度的正面回答使其服氣。不是玩起蘇格拉底詰問法,把問題丟回去。
基於上述兩者,好講者不好當,更不是關起門來念書就能當好講者,到底懂了多少,講得出來才是真的。不然,不僅不是好講者,好讀者三字也是自我感覺良好。況且,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若當了研究生,得照三餐口頭報告。如此一來,不如克服。
*-*-*
因此,想到了克服的計劃。
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感受受眾的狀況。譬如思考一個案例,我會習慣同時三個概念同時分析。但在傳播的時候?qū)龅秸系K:受眾聽不懂。接著,為了解釋所使用的概念,又得想出例子,拖長了時間,也可能造成「舉例解釋概念->舉例解釋上一個舉例的概念」的無限循環(huán)。最後,災難就產(chǎn)生了。因為時間、觀眾的集中力有限,甚至講者自身亦會陷入疲倦。
所以,我應該強化自身的舉例能力,以及熟練僅以兩組概念分析該例子,從而呈現(xiàn)我要的灌輸效果。
那麼,具體的練習計畫是甚麼呢?看看最近有甚麼很大的爭議,譬如「頂新」或是「貨貿(mào)」。寫個故事,囊括該案件的不同論點,嘗試營造出張力,呈現(xiàn)各自的損益。譬如,「頂新」案中有個呼籲,取消在「食安類案件」的無罪推定。為了鍛鍊舉例能力,我就會設想一個小故事,若取消了,則會發(fā)甚麼糟糕狀況。
我想這是值得嘗試的,在裡頭不一面倒地寫某個立場好,而是凸顯它的利與弊。
經(jīng)過這次讀書會,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不乏偉大的思想,但就缺乏好的故事,以及好的編故事的人,把這些思考傳播出去。如何寫得有趣,但發(fā)人深省,卻又是這些論述的核心,是值得專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