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到歐債篇後,上一篇就陸陸續續有GP,人氣也在漲,我第一次看到我這邊緣人還有作品能2萬人氣的,還是遠遠超過。
不過久留美這次的新篇章是真的硬,也真的跟緊歷史,也就是2015年發生的黑天鵝事件,2015瑞郎危機,這個事件也鬧挺大的,爆破程度比芽吹那次還狠。
而壓到反向的久留美也終於來到收割的時候了,就讓我們來說說29-35話,會說到一點點36話,久留美進行了啥騷操作導致自己被割了吧。
◆ 背景,所謂1.20防線
要說到久留美最新劇情的話,背景與幾個大事件有關,首先是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 2010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這兩年這情況已經和緩很多了,但在2010年歐元有所謂的歐豬五國,一開始是歐豬四國,也就是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合稱PIGS,後來加上愛爾蘭變成五國。
這五個國家是2000年代末有主權債務問題的國家,說白了就是歐元區相對較弱的經濟體,這與2008年金融海嘯有關,這幾個國家體質本來就不算好,08金融海嘯又使情況惡化,無法償還或需延後償還債務。
事情的爆發點最早是09年希臘,當時財政赤字過大,進而影響到愛爾蘭、葡萄牙等國家,歐洲央行不得不進行一波措施補血,這情況一直延續到2022年,終於解除希臘的財政監管。
這也就是29話中提到的背景,瑞郎被做多,面對這一情況帶來的經濟衰退,瑞士央行於2011年9月6日宣布所謂的「1.20防線」,也就是歐元對瑞郎的下限就是1.20,讓瑞郎至少不會短時間快速升值。
這也是接下來29-30話之間的內容:
1. 久留美做多歐元,也就是預期歐元會漲,因為瑞郎最多就是1.20,而已經在1.20的瑞郎不會再升值了,那反過來就是歐元會升值,先買入大量歐元的久留美就會賺。
2. 在瑞郎無限量注資守住1.20防衛線的前提下,市場最次也是平穩波動沒有大漲,久留美不會大虧,至少能及時止損脫離。
3. 現實是當下時間點以前的瑞郎就算有跌破1.20防線,但都沒有大崩,而且也馬上回到1.20。
◇ 2014俄羅斯金融危機
30話末尾的事件是2014年年底的金融危機,俄羅斯的出口以原油為大宗,但當時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大增等影響下,石油一桶跌破100美元變成60美元,問題是成本要100美元,換言之生產越多越虧。
實際上2015年左右主要吃石油紅利的國家都不好受,加上2014年俄烏戰爭使國際援助變成不可能,別說援助,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還實施一波制裁,使盧布大跌。
別以為只有俄羅斯受損,美國也因為相關波動使相關指數也出現大跌的現象,只要扯到俄羅斯的都出狀況,這時市場的投資客又又又盯上避險用的瑞郎。
還記得瑞郎有所謂的1.20防線嗎,這波使相關數字來到1.201,已經低到底了,但當時的央行還是說會緊守1.20,當然我們知道如果真的守的話就沒有後續內容了。
◆ 事件開始,所謂的防線就是拿來爆破的
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宣布棄守1.20防線。
這一宣布立刻引爆市場,是真的「立刻」,45分鐘內發生大量交易,總計9.2兆美元的交易量湧入,多家券商直接被爆破,好一點的像盈透證券只是大傷,慘一點的像福匯市值蒸發85%左右,有的則直接破產。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也就是萌智子的預感猜中了,瑞士央行本來就沒打算持續守,還記得為什麼會有1.20防線,就是因為當時大量做多下使瑞士出口受到影響,進而導致經濟衰退。
33話前面的內容也有提到,當時的歐洲即將進行量化寬鬆(QE),這與前面提到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有關,2014年歐盟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決定採用QE這個猛藥。
這一舉動會使歐元持續貶值,問題是瑞士央行要讓瑞郎不會快速升值,那它們就必須花更多的錢來守住1.20,本來就已經因過高的成本負債的情況下,繼續下去反而會脫累瑞士。
如果脫累的話就違反當初1.20的目的了,那乾脆棄守,瑞士還是會干預市場,但不會堅持1.20,瑞士本來是無限印鈔,印大量的瑞郎購買歐元,這下歐元大買家離開又不無限印鈔讓瑞郎直接升破天際。
瑞士央行不知道會造成市場大幅震盪嗎,答案是知道的,都當到央行總裁了,這種基礎金融不可能不知道,問題是影響層面太大太廣,所以不太可能有所謂的逐步,只要有一點跡象或可能市場就會有反應了。
因此倒不如直接攤牌,之後利用負利率來讓兌歐元重回1.20,當然撐不過第一波的就只能當韭菜被獻祭了,在未來持有更多負債的情況下,當然還是會選擇國家為重,散戶只能當被收割者了。
◇ 久留美的死亡
久留美沒有止損線,加上這次過於極端的情況發生無法交易的跳空缺口,讓她被迫吞下整根K棒,從34話來看,久留美是下300枚,也就是30手(300萬),換成日幣的話要乘大約138。
萌智子是估1.3億,實際上久留美吞下1億2028萬4679,原本的1875萬35圓直接蒸發,換算下來她實際上是吞到0.91,也就是1.20跌到0.91。
遇到這一情況的久留美選擇繼續賭,其實這的確是唯一解,目前久留美無法靠常規手段解決了,單靠賺錢是無法償還1億153萬4644圓的,這和芽吹的等級差太多了。
久留美的負債重點不在那1億,而是14.6%的年滯納金,代表久留美沒還的話要繳1482萬圓左右的滯納金,這才是嚴重的地方。
要知道當時的時空背景是2015年1月,那年日本20-59歲平均年薪落在440萬日圓,而且久留美還只是大學生,所以就算休學出來工作,薪水也會更低一些,大學新人大約落在400萬左右。
這時的久留美剩下幾個選擇,除了晴天娃娃外,比較多人提的下海和破產。
下海?
單靠上班是還不完的,可能會有人想說那就像芽吹那樣選擇下海囉,問題是下海說實話月收入也很難達到百萬,一般能到80來萬已經很強了,我們樂觀點算百萬,她也無法償還近1500萬的滯納金。
而且風俗行業真的沒這麼賺,也要有客人才會賺,這點丑島君那邊就演過了,要靠下海還這麼多錢嚕到脫皮估計都賺不回來,芽吹當時只欠了約400萬,和久留美的比只是零頭而已。
至於拍片,AV女優的收入其實也很兩極,有事務所的話也會抽成,而且是越低階的抽越多,雖然還要看事務所的態度,但基準不會差太多。
想靠兩腿開開來還債,說的簡單做的卻很難,沒那麼容易啊,和演藝人員差不多,都要紅了才行,小咖也只是被壓榨的份,但久留美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她紅。
破產?
久留美的情況很麻煩,破產的確有機會免除債務,但只是有機會,以日本的破產法來說,首先久留美一定要明確闡述她為何會欠下上億的債務。
說完了就進到程序了嗎,不完全是,如果法官拿了資料後發現債務人無法履行清算程序的費用,則程序會同時終止,這情況在過去曾是大宗,畢竟會走到破產的債務人身上多半沒多少錢了。
如果進到程序呢,一般以久留美的情況應該就開始跑程序了,除非她後續拚一把的行為被判定為不許免責的情況,但相比1億算少很多了。
另外雖然有可能發生同時終止,也就是破產清算程序終止,免責程序卻還在進行,使債權人沒收到錢的情況,但這情況日本那邊已經修法,久留美不可能完全逃掉,所以她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債權產生。
所以久留美要賭她的債務是否適用於免責,久留美的情況可能適用的是破壞債權人的利益,例如我的公司值500萬,但我搞破壞讓它價值降低,使債權人就算接收公司也無法拿到原本應值的500萬。
她後面的掙扎如果被認為是射幸性行為,那有可能會有變數,不過這方面不是絕對,法官還是有裁量權。
如果適用於免責,因為久留美的錢基本全空,可能進到清算程序同時終止的情況,那她能還的錢就會大幅縮小,但不太可能繼續玩FX就是了。
◇ 久留美最後的掙扎
我們都知道第35話尾端和36話中,久留美選擇第四條路,也就是將原本繳稅的錢豁出去全砸,力圖以翻七次賺回1億。
久留美的操作與芽吹或她媽媽當年的操作一樣,打算進行反覆操作來獲利,以此在短期內將錢賺回來,諷刺的是久留美和媽媽一樣都是以百萬為賭注,甚至金額都很相似,她是100萬5144,媽媽是5114。
我們都知道最後久留美媽媽失敗下選擇輕生,芽吹一個新手小白無法進行這麼細緻複雜的操作,最終清零下海還債,這個方法的確是最後的辦法,卻不是條清松的道路。
果然36話,要7次交易才能回本的久留美進行第三次操作就垮了,連最後的100萬都蒸發,以她現在的情況要不去當晴天娃娃,要不就要進到破產程序。
只是她連最後的100萬都沒了,所以是否真的能進到破產程序也是個問題,相關門檻大多是以公司行號為基準,個人的話我不確定標準在哪,不過一分錢都沒有,應該直接悲劇。
◆ 結語,當投資到極端時就成了賭
其實這次能說的東西真不算多,說白了就是久留美貪,她如果有設止損線就沒這麼多事了,而且當時的曲線真的異常,這種有人為干預的曲線真的不能隨便碰。
萌智子在看到人為過度干預的曲線,第一時間就覺得不妙,其實久留美29話也有感覺異常,只可惜習慣玩高槓桿的風險愛好者,這種危機感也被她找理由迴避掉了。
久留美的下場一是破產,二是晴天娃娃,以歷史的角度來看,久留美不可能抵擋這麼大規模的金融事件,就像芽吹那時想以無限入金的方式撐過去,但實際上她沒那麼多錢。
要知道一些中小型金融機構也撐不過去,公司尚且如此,玩24倍槓桿的久留美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不可能像最一開始的劇情讓她躲過去。
新的劇情多少也有提到一些少年股神的情況,說實話之所以會棒打落水狗,有些時候也是當初太囂張,後面玩飄了自食其果,久留美從最初的30萬,到後面1800萬,又回到現在的-1億。
如果在1800萬收手並選擇穩定的長期投資,要賺到2000萬並不算太難,但久留美本來就會開超高槓桿,加上貪心下沒有設止損線,因此落水時,當初有多囂張,現在就有多少嘲笑聲。
還是那句話,《FX戰士久留美》,就算把FX換成期貨、股票等都差不多,這部就是警世加恐怖漫畫,你以為是作者原創嗎,不,這都能當紀錄片了,尤其是作者也常常賠死的情況。
接下來就看久留美要怎麼救了,就算當晴天娃娃至少也要有個收尾吧。
(這張圖真的好讚,真的很適合那些已經投資投到和賭博差不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