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一:制度化
讀書會的舉辦會有動機,甚至,你必須會前籌備:確定核心幹部、並招募會員。這得注意兩件事情:一、得定個期限,譬如一個月。二、能協助的籌備委員,除了地緣近的外,也可從過去的組織或讀書會,尋求前輩的協助。
關於普通的成員,原則上找愛書的,若是進一步,選作核心成員的,最好找讀書會經驗豐富的。核心成員中,至少要有幾位基本幹部:
- 1位年度會長:安排每次活動的主席;
- 1位財務長:收納管理年會費;(※學生團體或網路團體略過)
- 1位秘書長:發出通知。
籌備中,保持柔軟的思維,有些組織架構是自然演化的。尤其秘書長一職,是源自會員自發的寄發邀請函。最後,甚至記錄了其他訊息(※心得或活動細目),成了讀書會通訊,寄傳給大家,
※原則二:讀人如讀書
讀書會的價值,既是共同讀某本書,也有成員增加認識的功能。甚至,從人說出的經驗,重新找出與書本互動的關鍵。
在特質上,讀書會成員有著對書本及書友的熱情,喜歡分享心得、送書以及參加讀書會而認識許多朋友。彼此都是愛書人且互稱「同學」,建構出非常單純的人際關係。甚至,在讀書會熱烈時激發,彼此經常「剖心」,講出內心的秘密、過往戀情、生命或工作中的成敗與困擾。經過知識和心靈的分享,也難不成為好朋友。
※原則三:讀書會成敗,會員人人有責
不過,讀書不必然能運作得順利,決定讀書會成敗的關鍵要素如下:
1、會員中的核心人物是誰;2、固定的聚會時間;3、主席的安排;4、一般會員的性質。
在責任上,主席負責選書以及邀約會員。因為該位置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何有讀書會組織將其訂定兩人擔當。這在會前準備,和會中進行都有好處。在會前,可以分擔工作量選書和邀約的工作量。而在會中可以發揮串場的功能,除了開始15分鐘的引言與導讀,主席必須在冷場時熱絡氣氛,甚至套招,彼此一搭一唱、安排其他會員為暗樁,必要時發言暖場,使氣氛輕鬆愉快。活絡氣分,可以讓成員快速熟悉。
在時間控制上,主席應讓「每個人都應該有發言機會,但時間應以10到15分鐘為限」而整個時間別超過3小時。若不得不超過,譬如對主題產生興趣,可以散會後繼續討論,其他人可以離席。
所遴選的會員特質是重要的。一般而言,讀書會成員的水平、年紀、閱歷影響交流能力。而得考慮特殊狀況,譬如其中一位會員的性格問題,過於愛表現、爭辯,而導致其他成員出席意願降低。
在讀書會的理想規模上。起初不可避免,得由核心會員吸收新成員,但為了避免規模過大,而發言時間不充裕,整體品質的問題,總成員數應在20到25人,而每次出席人數約有六成(※12~15)。
※讀書會促成終身學習
整體而言,讀書會給帶來良性的同儕壓力,並帶來知識交流和口才訓練:
一、必須說出心得,在短短三、五分鐘內摘要並不容易。二、其他人表現愈優秀,自己心中愈會產生見賢思齊的想法。三、有人為了讀書會的指定書籍,會再去找更多相關的書來參考。四、不見得得看完書,但一定要發言,工作心得、經驗也好,想辦法與主題產生連結。五、不發言,每次都聽別人貢獻,會產生愧疚感,而且喪失有參與感的可能。六、對於上班族而言,讀書會除了學習,還使人有藉口拒絕下班後的交際應酬,而且經營讀書會成功本身,就帶來成就感。
進一步說,讀書會有終身學習的效果,一部份動力源自於表現欲,和口才的訓練。為了讀書會中的發言能侃侃而談,有人會在會前會後下功夫。在會前,在書上畫重點,看完一次不夠,會前再重新讀過,思考講話內容並且記錄。在會後,將討論心得整理成一、兩頁摘要,保存下來隨時翻閱。不少人整理出四、五本摘要了。
甚至,不必堅持得讀完書,但得扎實發言。以某次的讀書會討論胡雪巖一書為例,並非每個人都讀完,卻仍有想法可以分享。從人物的為人處事,對照到現實的企業家;從紅頂商人談到兩岸三通,可以產生連結。
※讀書會讓上班族的娛樂更寬廣
讀書會也產生多元化的趨勢。除了看書,也看電影外,甚至有錢的上班族和權貴,能邀請作者本人演講並討論心得。如讀《總裁獅子心》時,這些上班族乾脆到亞都飯店,請嚴長壽現場演講。
除平時私下聚會外,每年會舉辦一次與讀書勉強相關的團體活動,帶著全家大小參與。曾經到碧潭水庫去讀書,涼風習習、景色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