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關於MLB的奢侈稅/薪資上下限想法

影薄 | 2025-01-25 12:30:42 | 巴幣 2 | 人氣 99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也許拿來形容現在的MLB/10年前的NBA
是一個貼切而充滿未來遐想的形容詞

但如果操作不好,MLB是有可能像現在的NBA一樣
老闆賺大錢,但看球的線上人口不斷在沒停止跡象的下滑
然後更糟的是,MLB絕大部分的球員也賺不到大錢


NBA看起來是一個嚴格限制球隊花銷的制度,特別是2022後,新版CBA讓超級球團大概只能維持2-3季就必然解體。
但他的運作規則也許MLB只能參考而不能實行,以1.來解釋。

1. 50-50分成
這甚至已經是雙方妥協後的產物
在1960年代,偉大的Oscar Robertson透過數年的抗爭讓自由球員成為一種常例之後,溢價合約自然也跟著誕生
而最終這導致了1982-1983年的劇烈勞資爭議;也許可能,超過2/3的球隊老闆都在為了這些溢價合約而虧本經營
但以老巴斯、七六人老闆為首的少數球團
不計代價的高薪搶人,打個比方,花750M/10年(沒有延遲支付)去簽下大谷翔平,而天使老闆根本無力匹配這合約
這樣的局面除了導致強者獨強,爛者擺爛指望超級新秀,球員工會也不會認為老闆們要求的薪資帽(薪資上限,Salary Cap)是合理的
當勞資糾紛引發到最後,面對聯盟的偏袒資方,勞方選擇的是威脅,不達成協議的後果是球員集體罷賽 解散工會並且對於資方提起反托拉斯法的訴訟
而這樣的結果是雙輸,如果考慮一下當時的NFL在封館損失多少錢就更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要知道當時NBA很可能有一半以上的球員沉迷在嗑藥.濫交,這甚至包含巨星們。
所以,最後雙方讓步,勞方同意Salary Cap的執行,但資方必須有薪資上下限同時球員:資方的收入分成是57:43
...是的,所以才有後面魔鳥的救世/喬丹的崛起並讓NBA起死回身。而勞方所付出的微不足道,就是讓J博士/摩西馬龍領頭的七六人作為當賽季唯一做好準備的球隊以FO-FO-FO的宣告拿下總冠軍


當然,這一套嚴重偏向球員方的協議,在98年最終引起了大停擺,你可以想像一個首輪第一順位近來的球員簽的第一張約是10Y/450M,或者一個進全明星賽的2年級生要求400M/6Y或是交易他嗎
這就是90年以後的NBA,在轉播金巨幅提升後上下限都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沒有新秀制式合約甚至是MLB的6年年資才可進FA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所以99年雙方成功的把對方逼入了封館提賽,而最終勞方屈服了,50/50的分成


後面NBA的CBA也許沒那麼重要,你只要知道當大家厭倦了超級球隊的不斷組成,最終會形成極為嚴苛的超級豪華稅就好
用MLB打得比方,超過300M Cohen線後,是以每10M作為一個級距進行0.5倍的累進豪華稅額外課徵就好,而門檻是4年三次超過豪華稅或是突破340M就直接以此稅率課徵
順便補充一下,薪資下限假設用NBA來看,MLB至少要130-150M而不是現在可笑的90M
低於薪資線的球團,聯盟分潤集體送給那一隊的球員而不是老闆,而像匹茲堡這樣的老闆他們每年拿到的聯盟分紅有50-80M
這是為何喬老闆所在的山貓/黃蜂戰績長年像是近代天使爛約也多,但不妨礙他每年賺錢的主因


2. 延遲支付
這個在NBA重要性很低,MLB其實也不高,只是被吵得很兇
實際上想簽這樣的球隊很多,不只是道奇,而他最初的幫助對象更是中小型的球團
就實際運作來說,真正要抗議的是州政府,這影響了他們收稅的基礎,而不是不花錢的Cost Down老闆
像大谷一樣願意接受99%薪資延期支付的人空前而估計絕後。



3. 薪資上下限/豪華稅
在1.的部分也許講了很多想法,但現在的MLB CBA,最可笑的是他們奢侈稅課稅基準的每年提高幅度
如果以每年5-10%的提升課稅點同時維持合格的薪資下限提升比重,而不是現在的2%開頭,QO以下的球員的AAV才有可能有正常的漲幅而不是接近凍漲
打個比方  假設每年的課稅線是250/265/280/295/310M逐步提升,下限130/137/145/153/163M逐步拉高
這樣抱團的動力就小了很多,因為現在的問題是,Scott只有幾支球隊願意以18-20M年薪開價,紅襪基於還不具備奪冠強度只開3年,那Scott為甚麼不去開4年約的道奇呢
而釀酒人這類型的球隊在薪資下限僅90M的情況保證連開價都不願意,他們才剛連賣完兩個控制期內的頂級RP/CP。

超級豪華稅目前還沒有課徵的基礎,但有聲音。當然首先,至少先把下限做的像人吧,守護者的Income超過50M一年的原因是他們拿著聯盟補貼同時非常吝嗇於花錢
但明明整個MLB呈現欣欣向榮的情況

4. 下限可以改變的事情
比如一個每年能提供1-2War的工作馬不會找不到合約或是只能簽免洗約,為了填補下限,這種人小市場也可能會開個2Y/30M去幫忙撐薪資拿補貼同時保持球隊的彈性
Skenes這種頂級新秀也許就能直接拿到300M/10Y以上的延長約,而不是面對續約議題只能敷衍過去,因為誰都知道海盜願意開的延長約有多廉價

5. 合理上限可以做的事情
洋基小老闆這種願意花錢但不想繳太多稅的好老闆,可以在球隊還有爛約下一樣能砸出真金白銀吸引FA
而不是可能,OK剩下的等明年塔克進FA在花,畢竟史卓曼/羅東等薪資還卡在那;道奇這種花出新高度的球隊奪冠率跟著下滑,畢竟可能Snell早就前一年被買走了、Scott早就跟別隊達成協議


總結
其實吵架是必然的,但現在的課題是,為甚麼倒數10名的球隊Cost Down的半死然後不讓願意花錢的球隊花錢
不然為啥中區競爭力爛到流湯,不就是大家都沒啥花錢下,相對有競爭力的球隊很容易就有好成績,然後這類型的球隊可能賣掉留不住的FA下照樣進季後賽
目前的奢侈稅其實嚇不到道奇梅子這種花出天際線的球隊,超級奢侈稅可以
但在制定之前,先把薪資成長幅度做好好嗎
現在的MLB CBA,只能說爛到尤英都講不出"我們賺的多,花的也多"的蠢話,別說當時球員拿57%。
不少球隊的現狀都是37分成,球員拿3,跪著拿那種的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