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提到投資領息的隱形成本,
有提到「配息回補不如不要配息」這件事。
有人說投資就是要配息,
沒利息的話就只能做價差,
不然就是紙上富貴。
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
人只要活著就一定得花錢。
你住要錢、吃要錢、交通要錢、出去玩也要錢,
再怎麼樸實無華與世無爭的生活,
除非你一個人歸隱山林並且所有東西都自給自足還斷水斷電,
不然你的人生總是離不開錢。
但是,
只要你的錢夠花,
那麼多出來的部分叫什麼?
就叫「閒錢」不是嗎?
如果今天你是一個退休老人,
你也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了,
那麼你確實需要靠著資產的「配息」來過日子;
但如果你今天是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你是不是還在工作還在上班?
你每個月都有工資收入?
換句話說你就算不領配息,
日子是不是也都過得下去?
那這些配息算什麼?
不就是所謂的「閒錢」了嗎?
一個觀念就是:投資只拿「閒錢」的部位來做,
如果動到你生活所需的核心費用,
那麼先不管你投資會不會成功,
你明天能不能活下去本身都是問題可不是嗎?
那還投資個毛線?
換句話說,
你每個月領到的薪水,
把必要花費扣起來,
剩下的再拿去投資來產生額外獲利,
而這些額外的獲利屬於什麼?
當然還是「閒錢」。
既然還是「閒錢」,
那當然就繼續丟進去投資啊。
【複利的觀念】
我們把事情簡單化一下:
假設股市一年成長 5%,
且你的本金假設只有 10000,
一年後會變成 10500。
如果你把 500 元的利息花掉,
因此你裡面還是剩 10000,
再過一年,
還是只有 10500。
如果你每年都這樣幹,
如此過了 20 年,
你裡面還是只有 10000,
然後你一共領了 10000,
資產直接翻倍,
豪爽喔。
可是如果你把每年的 500 利息都拿回去轉投入會怎樣?
第二年你的領息就不是 500 而是 525 元了。
為什麼會變多?
因為你第一年賺到的 500 也併入你的本金裡面了,
因此你的利息就變多了。
於是二十年下來,
你的總資產會膨脹到 26536 元。
如果你每年都把多的 500 存起來,
十年後你多領了 6536 左右,
相當於多領 65%,
不香嗎?
轉投入才能享受複利效果,
而複利效果超乎你的想像。
然而這是只有最開始的 10000 元投入後就放著不管。
如果我們改成每年都投入 10000 元呢?
會變成這樣:
同樣的 20 年 20 萬元,
單利的話總收益只有 105000 元,
但複利的話高達 147193 元,
雖然放大倍數只有 40% 而不是 65%,
但那只是因為加碼的部位存續時間不到 20 年進而稀釋倍率所致,
要比多賺的錢,
沒有加碼的場合最後一年只多領 764 元,
加碼後最後一年可以多領 6533 元,
所以說,
只有傻子才會放棄「複利」,
如果那筆錢真的是閒錢,
與其拿去隨便花掉,
轉投入賺取複利那才是真正聰明的投資。
【配息與除息】
配息,
其實就是左手換右手的概念。
之前敝人也說明過,
如果不考慮股價的波動,
單就討論「除息」這個動作,
那麼你的資產總值是不會變的。
什麼意思呢?
就是配息給你的部分要從市值裡扣掉的意思,
所以你的資產不會因此額外增加。
如果會,
那麼只要挑除息前買進除息後賣出不就發財了?
全民洗錢囉~
想也知道不可能對吧。
於是這衍生出一個概念:填息。
什麼意思呢?
因為配息給你的部分會從市值裡扣掉,
所以你的資產實際上並沒有增加。
但是因為價值會波動,
只有當價格漲到除息前的價格時,
你才算是真正賺到了「利息」。
舉例來說,
這檔股票每股 100 元,
配息假設每股配 3 元,
那麼你拿走 3 元的利息後,
股價會瞬間變成 97 元。
換句話說,
你的資產還是 100 元整並沒有增加。
只有等股價重新漲回 100 元後,
你這個 3 元才是真正意義的「賺到」。
所以站在「複利」的角度來看,
既然都要等到漲回去才算賺到,
那麼,
是 97 漲到 100 簡單,
還是 100 漲到 103 簡單?
想當然耳,
後者比較簡單不是嗎?
所以在年輕時需要累積資產時,
既然都要靠著複利來快速累積資產,
理論上,
不配息的標的會比較好。
當然,
投資標的不一樣績效自然不會一樣,
我們也不太可能為了某個標榜「不配息」的標的就去買他而不去考慮其過往績效,
畢竟就算不配息的複利效果再好,
如果績效只有 4%;
而另一個雖然每個月配息,
但年化報酬率卻有 6%,
想也知道後者怎麼看都贏。
配出來的利息最多就是麻煩一點自己手動加碼而已。
【保本最重要】
以上內容完全沒有考慮到所謂的「風險」。
然而實際上,
股市就是個「風險市場」,
也就是說你雖然可以從中獲得報酬,
但同時你也必須承受「可能會輸光」的風險。
臺北股市的遊戲規則規定,
單一標的單日漲跌幅最大就是 10%,
也就是說,
一天最多賺 10%,
同樣一天也最多賠 10%。
然而看起來很公平,
其實並不然。
一根漲停接一根跌停的結果是你會虧損 1%,
不論哪個先結果都沒變,
所以說,
「保本」很重要。
如果你的本金虧損 10%,
你需要營利 11% 才能回補;
如果你的本金虧損 30%,
你需要營利 41% 才能回補;
如果你的本金虧損 50%,
你需要營利 100% 才能回補;
如果你的本金虧損 70%,
你需要營利 233% 才能回補;
如果你的本金虧損 90%,
那你就需要營利 900% 才能回補。
所以想在股票市場中賺錢,
保本是第一要務。
獲利賠掉了當沒賺到就是了,
本金賠掉了要回補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所以在投資時不能盲目亂投資,
而要去收集資訊尋找適合的標的。
股票市場雖說漲跌的上下限都是 10%,
但是跌比漲更傷,
再加上進場需要負擔手續費,
獲利了結出場也需要負擔手續費甚至是稅金,
引此實際上單純以賭博心態進入股市那就是穩賠不賺的。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
所以必須要承擔風險。
如果可以精準預測未來的話那哪還需要投資股市?
直接當日沖銷買空賣空套現就好了對吧,
還不用本金咧。
正是因為無法預測未來,
我們才需要控制風險。
股市就是風險資產,
雖不至於一夕變廢紙,
但我們也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你需要一定的資產配置來分散風險,
雖然這樣的收益會比歐印一檔飆股要來得低很多,
但相對的賠光輸爛的風險也小得很多。
【獲利了結落袋為安】
上面說了,
領配息也要等到「填息」後才是真正賺到,
不過換個角度想,
就算「沒填」,
只要「沒跌」,
那也還是有賺只是少賺不是嗎?
反過來說,
就算「跌了」,
之前配息的部分沒跌到,
不也是一種保險嗎?
沒錯的確如此。
但這跟你賣股票但不是全賣而只是賣一部份的意思不是一樣?
都是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的意思嘛。
領息說穿了,
就是由發行商或公司代替你獲利了結,
讓你省掉「是不是該賣」在那邊掙扎的情況而已。
為什麼臺灣人很喜歡買「高股息 ETF」?
績效亮眼固然是一個原因,
但重點在於人總有一個貪念,
就是要還要更多。
這會有一個很嚴重的結果就是:
股票漲高了想說可能會更高而不敢賣,
結果抱過了高點沒有賣又跌回來,
最後在那捶心肝;
又或者股票漲高了想說賣出獲利了結,
結果賣掉了以後股價又飆上去了,
但是因為已經賣掉了所以飆上去的那段沒賺到,
然後又捶心肝了。
看不準賣點確實是人人都會有的問題,
但股票市場就是波動的,
不可能永遠都能精準地買低賣高,
所以判斷就很重要。
但如果判斷很簡單就人人都來炒股就好了呀,
所以當然最退一部的做法就是直接交給法人幫你決定配息就好了。
雖然配息跟賣股票是一樣意思,
但反正不經自己的手就沒有那個壓力,
對於菜鳥投資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學習,
如果不學著自己找出場時機,
永遠只靠著 ETF 的話,
累積資產的效率就是會比較慢。
當然這只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並沒有對錯。
想要更高的報酬就需要承受更高的風險,
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說這麼多有講跟沒講一樣,
要是知道要怎麼賣股票還需要來看這篇嗎?
就是想問問看有沒有比較好的抓賣點的方法嘛!
那麼首先就是這樣:
你要靠著賣股票獲利,
說穿了就是賺價差。
也就是你買的便宜賣的貴,
中間的差額就是你的獲利。
所以重點就是你股票要買得夠便宜。
那問題又來了,
咱怎麼知道股票到底便宜還貴?
這就涉及到收集情報的重要啦!
說穿了,
假設你在上市公司上班,
比如說中華電信好了。
你在中華電信當小職員,
你知道你們公司的業績如何嗎?
如果要你認購自家公司的股票你敢嘛?
不敢?
為什麼?
如果你的理由是「經營狀況又不是我能決定的我當然不敢」的話,
那麼你又怎麼敢買臺積電或鴻海?
你甚至連臺積電的員工都不是結果你敢買臺積電,
怎麼你是中華電信的員工卻不敢買中華電信?
所以說,
收集情報是很重要的。
然而收集情報是一回事,
始終你不是經營者本人,
說穿了,
經營者本人都不見得能夠保證未來的獲利了,
你當然更無法預測未來股價的走向,
所以投資策略就很關鍵。
首先當然我們希望股票能買得便宜,
但我們總是無法每次都精準的買在相對低點,
但無妨,
只要平均起來是便宜的那不就夠了嗎?
一個月有 22 個交易日,
我們算 20 個好了,
假如打算投資 20000 元,
如果在第一天就投入 20000 元進去,
那不管這整個月股價怎麼跑,
成本就是第一天的股價對吧;
反之,
在第一天跟第十天各投入 10000 元進去,
那麼你的成本就會受到這兩天股價的影響而落在兩者之間。
你雖不會買到最便宜的,
但也絕不會買到最貴的。
而如果你改成 20 天都各投資 1000 元進去呢?
那你的成本就會貼近股價的走勢,
但因為你是定額而不是定量,
股價低能買得股數較多,
因此你的持有成本就會略低於月均線(一個月的股價平均)。
技術面上來說,
股價會有幾條均線是比較常被關注的:
日均線:當天股價的平均值,參考價值很低,基本上玩當日沖銷的會比較關注這個
週均線:一週的股價平均值,通常做為短線的參考
月均線:一個月的股價平均值,短線、長線都會參考的指標
季均線:三個月的股價平均值,長線持有會很重視的指標
均線在技術上,
新一日的資料進來就會刪去最後一日的資料,
而新一日的股價在均線以上那麼均線就會上揚,
反之均線就會下降對吧!
那麼如果股價在均線以上那代表什麼?
代表這支股票的表現是越來越好的,
這樣他的價格才會維持在均線以上嘛,
這是很簡單的數學。
為什麼說日均線參考價值很低?
因為當日波動稍微大一點,
那就一下子在均線以上一下子在均線以下,
你要怎麼判斷?
除非你有本事整個交易時間都在盯盤,
不然對你而言根本就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會看敝人這篇文章,
不就代表你沒有空盯盤只想買來放著賺被動收入嗎?
那麼當然日均線就沒用。
週均線(又稱五日均線)雖然參考價值稍微高一點,
不過因為計算期間短,
他的震盪也會相對比較大。
長線一般來說會參考月均線或季均線,
原理是:
如果股價持續上揚,
那麼越長期的均線受到低價部位的影響越多,
因此長期均線就會在短期均線以下;
反之股價持續下跌的話就反過來。
因此,
如果股價開始出現跌勢,
勢必會先跌破週均線,
再來才是月均線,
最後是季均線。
反過來說,
低迷的股票開始要成為飆股了的話,
那麼也是會先灌破週均線,
再來才是月均線,
最後才是季均線。
懂了這個原理以後呢,
你一路上漲的股票什麼時候要獲利了結?
並不是股價好像稍微回檔就要賣了,
你最少也等股價觸到了月均線再賣。
如果股價沒有灌破月均線,
甚至連週均線都沒破,
那麼繼續上漲的機會就是高的;
反過來說已經灌破月均線的話,
那麼就可以考慮出場一波獲利了結。
我們以臺積電舉例就好,
雖然經過 4 月(800→750)跟 7 月(980→930)的大回檔,但那又如何?
今年臺積電根本沒有跌破過週均線,
你是在怕什麼?
在回檔時賣的,
不管你是賣 750 還是 930,
現在都 1040 了你是不是賣飛了?
由於臺積電一直漲一直漲一直漲,
導致週均線跟季均線的差值很大,
如果你等他灌破季均線才賣,
那你確實會少賣很多,
但你等到碰到月均線再賣也好,
少賺一點總比錯過整段上升行情要更好。
【ETF】
最終還是繞不開 ETF。
始終,
如果沒有時間看盤看新聞找資訊,
投資任何一檔個股的風險始終都是在賭博,
除非你投資的是臺積電、鴻海、聯發科等等這種超大型權值股,
但就算是臺積電,
也是經歷過了從 600 摔到 300 的時期,
如果你是剛進場就是買在 600 然後莫名其妙就摔回 300 的人,
能堅持到現在解套那只能說你心臟很強。
也許在目前這幾年內臺積電應該還能繼續賺,
但如果你真的不想冒太大風險(因為保本最重要),
那麼 ETF 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股票型 ETF 的好處就是跟買個股一樣直接下單買就好了,
而你買了 ETF 相當於買了一籃子的股票,
相當於已經幫你做好分散風險了,
剩下的就只是績效差異的問題,
基本上盲目買 ETF,
至少這一兩年內應該都還是會賺錢的。
話雖如此,
ETF 本身性質不同標的不同需要的條件也不同。
例如臺灣很有名的 0050,
他就是取臺灣市值最高的 50 檔股票做為成分股,
想當然耳臺積電也是 0050 的成分股之一。
臺積電破千你買不起,
你還買不起 0050 嗎?
還是買不起?
那也還有 006208 可以買。
006208 大概只有 0050 六折左右的價格,
差別在於他是富邦發行而 0050 是元大發行的而已,
追蹤標的則是一樣的。
當然價格低的話持股的量也跟著少,
但其實如果你投資的總額是一樣的話,
兩者的績效是差不多的,
挑一個你喜歡的買這就是最簡單無腦的選擇了。
由於臺北股市的指數就是由臺股根據各黨股市的價格及績效去取一個加權平均數出來的指數,
大型權值股影響的比重會很重,
反之小股票對於指數的影響微乎其微,
換句話說,
0050 的選股策略使得他的走勢會跟臺北股市加權指數很接近,
因此如果你想投資臺股指數而不想考慮太多,
直接單壓 0050 或 006208 是可以的。
再來就是主題型的 ETF,
什麼電動車、AI、半導體,
甚至有追蹤國外指數的等等一大堆,
看你喜歡什麼主題就去買,
或者站在分散風險的立場上,
每個主題都選個一檔來買也是不錯的做法。
不管你最終選擇什麼主題,
始終繞不開的還是「市值型」還是「高股息」的話題。
市值型如 0050 就是,
他的價格就是如實反映成分股的價格,
配息率很低,
基本上獲利都是差價;
反之高股息如之前引發亂象的 00940,
這貨是從成分股中收到配息以後,
將這些配息反過來配給客戶。
可以這麼說:
高股息幾乎所有的獲利都轉成配息配掉了,
因此高股息的價格不太會變化。
當然今年臺北股市表現得太過妖怪,
幾乎所有的高股息都變成飆股,
但這種機會原則上不會年年有,
所以這符合敝人一開始所講的,
你要享受複利效果,
你應該選擇不配息的標的。
當然,
配息也無所謂,
把拿到的息拿去加碼而不是花掉這樣就好了。
【資金彈性】
這裡是敝人認為本篇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資金彈性。
你把錢存在銀行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保本,
而是你要花時隨時能花。
定期存款為什麼會給你比活期更高的利息?
因為定期存款相當於是你把錢借給銀行,
只要還沒到期那銀行就可以不還,
也就是你不能領,
否則就是違約。
因為對你有所限制所以當然要給你更高的利息做為補償。
所以為什麼大家都不愛丟定存?
定存利息那麼低還綁資金使用,
你丟股市隨時可以拿回來利息還更高啊。
回到正題。
錢放銀行的重點是隨時能花,
可是就算是活存,
雖然很少也還是有利息的吧?
那你現在拿出來花掉了,
利息不就跟著減少了嗎?
對啊,
但你會因為利息減少了所以有急用就不花嗎?
不會,
因為你當下就是需要。
投資也是一樣,
你錢丟股市,
期待的是他未來會給你帶來報酬。
然而你今天臨時需要用錢怎麼辦?
賣股票啊不然。
股票賣了本金少了報酬就變少了,
沒錯啊,
但問題是,
你現在就是要用錢不是嗎?
你不要去想說你今天賣 10000 出來急用,
明年少賺 500 很虧。
你要想的是你這 10000 是去年用 9600 投資變出來的,
等於你只花了 9600 而不是 10000,
這樣想心裡就舒服了。
雖說複利是強大的,
但也不要被複利綁住。
錢始終是你的,
如果你需要,
就把他領出來。
上面敝人一直說分散標的,
分散有一個好處就是,
你會有很多檔,
績效會不一樣。
可能某些是虧的,
但同時也有某些是賺的,
總體來說整體是賺的,
那就比完全沒進場要強。
如果你只有投資一檔標的,
現在問題就會出現:
如果他漲你很爽沒錯,
但如果他跌你怎麼辦?
你完全沒有截長補短平衡的機會喔。
再來就是就算他漲,
因為你只有這一檔,
你敢賣嗎?
賣了怕賣飛,
不賣則沒錢用,
這樣不是很痛苦嗎?
分散多檔,
假設你需要用一筆錢,
那你就看哪一檔的價值差不多就賣那一檔,
你有很多檔,
總有一檔適合的,
這樣賣飛了的壓力不就減小了嗎?
當然啦,
理性來講,
賣股票也沒必要一次全清空,
就賣一部份,
需要多少賣多少,
其實那怕只持有一檔一樣可以如此操作,
單純只是心情的問題而已。
總之就是,
投資是為了獲利沒錯,
然後呢?
如果你就這樣抱到死去,
這些還不就是給你孩子成為遺產罷了?
當用則用,
需要用錢就賣股票,
不要去想賣飛的事。
甚至有些股票已經套牢很久又沒有反彈跡象的,
如果價值跟你需要的資金部位差不多,
當作給自己一個停損出場的理由也是可以的。
【債券】
最後開一個大絕:債券。
敝人上面有說保本很重要,
所以債券就是最保本的選項。
債券是這樣:
今天有人跟銀行借錢,
那他就要付銀行利息。
可是這筆錢銀行怕呆帳,
所以把他打包起來變成有價證券然後給別人申購,
這樣銀行等於就回收了借款,
不過為什麼別人要幫銀行承擔債權風險?
為了利息嘛。
所以說既然銀行已經把債權打包賣掉了,
那麼當債務人還款以後,
這錢是不是就不是由銀行收而是改由購買債權的人收呢?
沒錯遊戲規則就是這樣。
債券當中最被認為安全無風險的標的就是「美國國債」,
簡單說就是美國政府向全世界借錢,
只要你願意借就可以買,
然後美國政府會付你利息這樣。
債券的風險是什麼?
其實就是呆帳。
如果債務人在債券到期後還不出錢,
雖然這時就要進行清償,
但你始終會拿不到總額嘛,
例如人家跟你借 100 萬,
但是到期後他總財產就只有 80 萬,
那最後就是協商嘛,
80 萬一筆勾消你要不要?
你就算把他殺了他也只有 80 萬,
那這 20 萬的損失就是你的風險。
那為什麼說美國國債是安全無風險的指標?
很簡單啊,
你能想像美國政府倒閉會是什麼情況嗎?
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內美國政府倒不了吧?
這就是美國國債被認為是零風險資產的主要理由。
不過債券這種東西跟股票有點不一樣。
股票的價值來自於公司自身的信用,
也可以說是投資人對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信心。
換句話說,
股票的利率都是「估計」的,
並不是穩定的。
舉例來說,
以 2023 年 7 月到 2024 年 7 月來看,
臺積電的股價從 595 漲到 1040,
並且總共配息 13 元,
價差總共 458 元,
以利率來說高達 77%。
但是從 2022 年 1 月到 2023 年 1 月的這段時間,
則是從 660 跌到 456,
配息則是配了 11 元,
價差總共 -193 而,
利率則是 -29%,
根本虧爛。
說到底,
股票就是風險資產,
股市有上行階段就一定會有下行階段,
在下行行情時,
設法撤離股票市場就是最保本的做法,
不然就反過來做空(例如投資反向槓桿 ETF)。
但債券不一樣,
一張債券每個月收多少利息是講好的,
你就是每個月都能收到那麼多利息,
有比這個更穩定的標的嗎?
一般來說,
債券的利率會隨著中央政府的利率政策而改變。
以美國來說,
決定利率的單位就是聯準會,
所以聯準會升息代表債券的利息高,
反之降息就代表債券的利息變低。
但是債券的票面利率是講好的,
所以說一旦利率改變,
債券的價格就會跟著改變。
如果一張債券跟你說每年支付 1000 元的利息,
在利率 5% 的情況下,
債券價格就會是 20000 元,
這樣 5% 就等於 1000 元。
如果利率降到 4% 呢?
票面利率還是 1000 元,
所以債券價格就會漲到 25000。
簡單來說,
債券價格跟利率是倒掛的關係。
這有什麼好處?
假設你今天買了一張債券,
你的期望就是每個月都領到多少利息,
這個在你買的時候就決定了,
之後不管債券漲跌,
你都會收到那些利息,
最後債券到期,
你會領到的總金額就是你當時購買債券的金額再加上當時的中央利率乘以存續期間,
你也可以這樣說,
當你買進債券的那一刻起,
你那筆錢基本上就安全了,
你只需要等到到期就是連本帶利拿回來,
至於跑不跑得贏通膨那是另一回事了,
但具體來說就是絕對保本的選項。(前提是發行商不倒就是了)
不過說到底,
在高利率的時代買債券還是比較賺的。
利率高債券的價格低,
反之利率降低債券的價格會上升。
換句話說,
在高利率的時代買債券,
一旦經歷降息,
債券價格上升,
你甚至可以直接賣掉債券提前獲利。
只是一般來說,
因為各國為了穩定物價,
中央利率的調整基本都是緩慢的,
所以債券的價格也會相對平穩,
之前敝人說高股息 ETF 價格穩定很適合有錢就買缺錢就賣,
其實反過來說債券更適合這個角色。
以亞夜的例子,
亞夜在 2018 年的時候買了一檔美債的私募基金,
當時的申購價格是 20000 元而每個月拿 100 回來。
一年 1200 利率高達 6% 喔!
不過因為後來美國聯準會一直升息升息升息,
現在那檔基金的價值只剩下 16000 了,
但還是每個月拿 100 回來。
6 年每年拿 1200,
累計報酬已經 7200 了,
帳面虧 4000 其實整體還是賺,
只是帳面報酬沒有想像中的好看而已。
而現在準備降息了,
一旦利率降到 2018 年的水準,
那麼基金價格就預期可以回到 20000 元,
這妥妥的就是白嫖。
至於每個月的利息要幹嘛?
因為是私募基金,
就不是你想申購隨時能申購,
所以亞夜想回補賺複利還沒辦法。
那怎麼辦?
山不轉路轉,
就拿去投資別檔美債 ETF 囉。
現在是高利率時代,
所以債券價格低,
這些配息回補債券就能稀釋掉持股的平均成本,
所以就算亞夜那檔基金買在高點(低利率時代)又如何?
配息回補這個動作反而更能降低成本而拉高獲利,
複利萬歲。
【資產配置】
所以到底要投資股票還是債券?
這以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而定。
股票是高風險資產,
但在牛市(股市上行階段)時,
報酬通常是遠遠超過債券的。
反之,
遇到熊市(股市下行階段)時,
債券更能保護你的資產。
一般而言,
股市與債市互相會是反指標,
很好理解:
低利率時代表債券很貴,
債券報酬很差,
而且借錢的風險很低,
市場會傾向於借錢出來投資,
所以熱錢就會湧入股市,
於是股價就上漲;
反過來說,
高利率時代債券便宜,
債券報酬增加,
同時借錢的風險也變高(容易發生資不抵債的狀況),
因此借貸的意願降低,
股市流通的信用減少,
股價就容易下跌。
雖然彼此互相是反指標,
但不代表你都買就會互相抵消。
出場時間是你隨時可以決定的,
如果你現在需要用錢,
你要在股市跟債市中選擇一個來賣,
想也知道你應該要賣掉高價的部位對吧?
既然景氣是循環的,
那股市與債市長期來看就是交叉向上的,
因此呢,
只要你不是短進短出,
原則上都是能獲利的,
多或少的差別而已。
由於無法預知未來,
所以隨時都有需要資金的可能性。
除了留下「緊急預備金」程度的現金以外,
最好還是股債雙持這樣更能保有資金運用彈性。
至於配置的比例,
則依照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跟資金需求來決定。
一般來說,
你如果是年輕人,
通常你會有持續性的收入。
簡單說就是你還在上班,
因此那怕風險資產賠光你也不會餓死,
雖然會不爽,
但錢再賺就有了,
因此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是相對高的,
那麼你就能考慮多配置一些在風險市場,
也就是股市裡。
特別是大型權值股,
這些標的的配息率低,
但價格漲得很快,
對於累積資產來說速度會比較快。
反過來說,
如果你已經適逢退休年齡甚至已退休,
由於你不再有來自工作的資金收入,
因此你就需要較高的被動現金流。
而這個現金流的多寡又決定自你持有資產價值,
因此你應該選擇低風險的標的,
也就是能穩定配息的高股息 ETF 或債券。
【結論】
洋洋灑灑寫了 8800 多字,
這已經不是隨筆了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