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影視心得】海海人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阿講 | 2024-07-04 10:00:46 | 巴幣 102 | 人氣 386





正文
無劇透


講述已經(jīng)輝煌不再的海洋紀錄片拍攝導演為了給死去的朋友報仇而進行了他的最後一次出行。這一行的路上涉及的要素太多,事情本身就幾經(jīng)波折。人本身又是各有各自在意和介懷的事情,卻沒有那麼清晰的流程和線向。有很多該緊張刺激的地方它也依然演得平,平得來也沒有要催動觀眾情緒的意思。要讓我形容對這一部的感受,那大概就是“目擊了一個故事”。(延伸雜談?故事

開幕第一秒便給了我一種“輕足入場”的感覺,它就像貴婦人的下午茶一般典雅輕快,微妙地有種理所當然感,安安靜靜地介紹它的背景和它的內(nèi)容。裡面的人卻是反之的放肆感,給人的感覺是挺沒社交禮儀的,而且毫不掩飾的淡然又直接

雖然顏色是很漂亮,那種房子結(jié)構(gòu)橫切面的平移鏡也能看得到,但就是各方面都要感受到一種初期感,敘事層面上更能感受到一種不達藝術(shù)品的人情味,能發(fā)現(xiàn)它有更多晃動的手持鏡頭晃動和帶人聲的BGM,跟後來的作品比它沒有那麼的staged感和賣弄的氣息。它別有一番地介乎於“搔首弄肢”與“真發(fā)生了這麼一件事”的奇妙感覺中,哪裡像戲劇哪裡又不那麼戲劇,它不到一個完全的物語,簡答來說它不是一個虛構(gòu)層面的完全真實(在那個次元中的真實),尤其是考慮到它的故事主題正是“拍紀錄片”,劇中的角色甚至說出“it suppose to be real”(說來他怎麼總是這種戲中戲的題材)……某種角度來看說不定還真有那樣的玩味吧。

我還挺喜歡的電影中的這兩幕的:“我還是想在水底呼吸”、“誰沒點同性戀傾向呢”——大概就像《The French Dispatch》中最後那一個情節(jié)一般,耿直得來卻總讓人回味。



最後一些碎碎唸



?故事

一些作品會讓人覺得作者就是寫故事的天才,它真的是把故事寫成故事了(我心目中那樣的天才有瀨戶口和墨香銅臭)。在戀愛故事層面這樣的天才是《我現(xiàn)充》,它真就把戀愛故事給寫出來了。

具體去說這些我所謂的天才……大概就是能一直寫看不出目的、充滿戲劇性和趣味的事卻又能順順利利地串到一個終點的故事。

有更多的人敘事像記錄,像為了一個結(jié)論而非得逼著自己和觀眾去跑流程。當然不是天才也能出很優(yōu)秀的作品的方式的,例如“溜過去”、“走哪條彎路”、“更讓人難以移目的事”、“傳達”等等……好比學校要求寫文要寫三個論點不是因為必須有三個而是因為“我都有三個論點了你不服也得聽”。某些作品流程非得出現(xiàn)很多搜集類大概也是似是而非的原因……

我人比較膚淺,其實我就只是在追求一個非常故事式的故事而已。電影層面我喜歡Wes Anderson說不定就是因為它也有那樣的純粹,不過是故事罷了。

創(chuàng)作回應

更多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