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3-出雲市(清晨)>
總算了了一樁心事!被山擋住,日出比較晚,天還沒亮的[出雲大社]又是另一番景緻,雖然剛走出飯店時好冷。

走在參道上,總覺得會遇到時代劇裡的浪人,特別是頭上戴竹簍,還吹竹簫的那種。
今天是「神在祭」的最後一天,還以為我們趕在出雲大社開門前就抵達已經夠早了,想不到還有許多人比我們還早,包括一名在第二第三鳥居間慢跑的大叔。我們看到已經在排隊等候緣結祭的民眾甚至已經將近廿位,希望如此有誠意的妳們都有好姻緣,已婚的大叔就先帶著我家人妻在各位面前晃來晃去啦!
參拜了主殿和神樂殿之後,發現神官還沒開始上班,本來還煩惱心頭的事情無法完遂,人妻倒是開始利用人少的時間點拍起照來。就在此時,看到神樂殿裡的御守販賣部燈開了,連忙過去跟神官討論,對方也接受了。
再見了,世界最大的注連繩

完成手續後,望著五年前進行上一次更換的注連繩,即使昨天才第一次見面,卻有莫名的熟悉感。下次來看到的應該不再是它,但是和出雲大社,特別是神樂殿的緣份依然會長長久久。

返回旅館路上,總算可以好生端詳週圍的山景了!
<第三天-出雲市-->松江市>
早上臨時回出雲大社一趟,早餐後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反正一樣要泡溫泉,與其特地到松江再去玉造溫泉泡湯屋,不如好好地享受昨晚[月夜之兔]沒泡到的幾池“貸切(包場)溫泉”。
在左鄰右舍都退房之後的冷門時段果然任君挑選,包括昨天沒泡到的巖之湯(室外)、絹之湯(美人湯)和泡之湯(碳酸)。
我們先去最想去的“巖之湯”,室外的低溫(攝氏4度)果然讓略燙的溫泉水泡起來更舒服,冷熱交替除了抖擻精神,也為大叔這兩天因為頻繁走動而酸痛的膝蓋和小腿肌肉消除疲勞。
接著是美人湯--“絹之湯”,雖然不是室外,卻可開窗,不但避免湯屋內太悶,也可以調節溫度。只要不悶,就可以泡得久,難怪昨天這三間湯屋難得有空檔(上限45分)。
其實兩間湯屋就覺得泡夠了,但是有求知精神的妹妹希望到“泡之屋”看看--我們真的只有看看,並且由妹妹當代表摸個水溫,就到此結束[月夜之兔]的“貸切湯屋”巡禮。
取消[玉造溫泉]只是沒得體會日本的溫泉街風情,但是多了三個小時悠閒無價,還能悠哉地逛《出雲大社》前的商店街。小提琴美少女看到路邊攤賣的烤仙貝想吃,當然要買,而且一人一片,包海苔的最棒。
多虧「勤儉持家賢良淑德超感應大智慧聖巫女澐兒」精密的計算,我們在「特急八雲」出發前廿分鐘就抵達《出雲駅》,只是又要帶著行李箱上公車。但如果坐電車,就只剩下3分鐘,還不是共構站得出站再進站。現在就輕鬆寫意地坐在「特急八雲」上,享受仙貝和綠茶囉!
<第三天-松江市>
松江市和出雲市距離卅多公里,約莫與高雄市中心到臺南市中心差不多,坐「特急八雲」不用半小時就到了。在此特別推薦JR岡山山陰pass,因為自由座大部分時間都很空,不必加價指定席,而且並未受十月漲價風潮影響,對旅人十分友善。
松江城外的護城河
到下榻的飯店寄放好行李,在[東山-松江駅前店]吃了有點詭異的「山陰だんだん御膳」,接著就是搭松江循環巴士--松江Lake Line前往《松江城》。如果按照原定計畫:松江城和宍(音“肉”)道湖夕照,前者只有一個小時的參觀時間實在有點趕。但是當天烏雲密佈,顯然沒有夕陽,就放棄回程搭循環巴士(其實五點也是最後一班車)。

松江城開創者--堀尾吉晴像
關於松江城跡的介紹
無論公車站牌或者觀光導覽地圖都在別名「千鳥城」的《松江城》之前畢恭畢敬地加上“國寶”二字,害我第一次親眼見到松江城天守閣時,彷彿聽到這棟建築物自信地告訴我:「哇國寶捏!」
松江城碑
井戶跡
松江城的楓葉也是比花更紅
也因為是“國寶”,即使1950年代曾經“解體修復”過天守閣老舊腐朽的部分,一磚一瓦一木還是必得維持慶長12年(1607)建造時期的模樣,不得任意改動。據說在幕末的“毀城運動”倖存是仰賴地方土豪殷商在拍賣時出資買下,落槌價180円(「哇國寶捏……(氣勢減弱)」)。
國寶?松江城天守
天守閣是古代城主用來瞭望景觀或者指揮作戰的地方,坦白說木梯實在過於陡峭,上下樓都得小心翼翼,而且頂樓還沒有廁所,真是辛苦。城主實際居住的“本丸”大概也有類似的問題,而且他們絕不可能屈居他人之下,應該還是住頂樓,長期下來對膝蓋負擔很大。難怪日本古代的城主常常過了某個年紀就引退出家,大概因為他們發現老了以後還是一樓孝親房比較好吧!
從天守閣頂樓往東方看出去的景色
南方,可以清楚地看到宍道湖

西方
北方
身為21世紀的大叔鼓起勇氣挑戰《松江城》天守閣,在此提醒,需要將鞋裝入鞋袋,只能穿著襪子入內。因此除了雙膝的舊傷,足底筋膜炎也在刷存在感。拾級而上的同時內心暗譙沒事蓋那麼多層幹嘛?到了最高一層,由於《松江城》四週沒有高聳建築物,無論街景或者遠方宍道湖景盡收眼底,原來堀井吉晴和松平直政等城主看到的view是這樣啊!然後大叔繼續一面訐譙一面踩著陡峭的木梯下樓。
松江神社
旁邊的稻荷神社,看到狐貍了嗎?

右邊的[松江神社]主祀出身德川家的松平直政,所以朱印有為三葉葵;左邊的稻荷神社“御朱印”是狐貍喔!
《松江城》隔壁是《松江神社》,主祀城主松平直政,裡面也有稻荷神社,所以“御朱印(參拜證明)”之一是可愛的狐貍。《松江城》有幾株美麗的楓樹,在《松江神社》的庭院以及旁邊的《興雲閣》則看到了一樹金黃的銀杏。
1903年落成的《興雲閣》是西式建築,原本預計擔任明治天皇的迎賓館,不過1905年因日俄戰爭,天皇並未到訪,但是1905年時為皇太子的大正造訪並且留宿。已經超過百年,原木柱子們看起來依然完好,顯然是經過妥善照顧。一樓是咖啡廳,個人欣賞這樣的老屋活化,除了補貼維護經費,還能讓百姓欣賞到當代建築工藝,一舉兩得。


滿是秋意的銀杏葉步道
我們雖然錯過了咖啡廳的開放時間,但是映著楓紅,踩著一地的金黃踏上歸途,也是種浪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