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美好星期天週札 16 天氣與您息息相關|處理手法備受責難|警告與回報

GC 休閒模式 | 2021-10-10 23:05:39 | 巴幣 10 | 人氣 331

  又是平凡的一週過去了。原本這個禮拜充滿睡意,昏昏沉沉般,老師還以為我們快要死去了;怎料星期五來個風暴驚魂,睡意頓消,對我來說,算是為平庸的日子添加一點色彩,不過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原本相安無事,倏忽滂沱大雨,來個猝不及防,狼狽不堪,澆熄了本來美好的心情。

  我自己是一個蠻喜歡思考的人,通常就在這些兵荒馬亂的情況下,我會分析亂象的因由: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有沒有方法可以使更多大眾滿意?結果想了想,發現其實天文臺這個部門很難做好——基本上只要稍有差錯,便會引起民眾口誅筆伐,煽動不滿情緒。所以每逢惡劣天氣下,天文臺的臉書頓變戰場,一大堆心有雜言的市民在留言區發連珠炮,作為旁觀者的我永遠都是清白的,烽火彈藥間,花生味頗濃。這個禮拜我想以大眾的角度探討一下(“風雨同路”一欄我想以學術角度解釋和討論),為什麼“預報天氣”這檔事那麼困難,以及天文臺即使怎樣做,也有可能激起民怨的原因。

  首先,全球各地的氣象分析有基本相同的基礎和標準,惟天氣警報方面,各地有獨自的做法,所以氣象預報方面,各地的方式,在其他地方都可能適用,不過天氣警報方面就各有特色。回歸主題,為什麼我們要有天氣報告呢?或者問,天氣預報的作用是甚麼?第一,我們要分開兩回事來討論:天氣報告是匯報本日發生的天氣現象,以及記錄本日的天氣資料,譬如氣溫、相對濕度、空氣質素等等;天氣預報是預測未來本地的天氣,務求能夠準確預測,使市民能夠預早準備可能出現的天氣狀況。普羅大眾對氣象學的認知可能仍然在表層知識,即是媒體報告什麼,他們就信什麼,反正陰晴圓缺,過得到日子就可以了。如果不是一出門口就被吹飛,或一到戶外就被雷劈,那麼看天氣報告也是礙事而已。不過當真的發生上述的惡劣天氣,他們便非常依賴天文臺的提示和警報系統。四字曰:聽天由命。稍有氣象知識的會到天文臺網站的雷達圖看個清楚,看到有綠黃紅色迴波時,懂得了解暴雨即將來臨,然後趕快在天文臺主頁面前刷屏,務求能夠盡快發出紅色暴雨警告,那麼作為學生的我們就不用上課了。所以天文臺的責任重大,因為無論是學術人士,或是普羅大眾,都非常依賴那套警告系統。換句話說,整個社會的命脈也被天文臺的警告系統操縱著,會不會停工、停課、停市,全靠臺長一聲令下。你不想理會天氣,但天氣會找上門。

  對我們來說,留意天氣就只是“出門應不應該帶一把雨傘”的事,不過當天文臺的決定牽涉到既得利益,那麼整件事便截然不同。對中小學生來說,他們遇到暴雨,會希望天文臺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因為他們不用上課,而沒有發出的情況下,被雨水淹浸,回到教室要吹乾衫褲鞋襪,十分難受;對白領藍領人士來說,發出“黑雨”就最好,因為可以不用上班,而且薪水不用扣掉;對股民來說,就剛巧相反,絕不希望發出“黑雨”,因為一旦停市,會對投資者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就解釋了為何天文臺每一個舉動,都有機會激起民憤:當牽涉既得利益,是每一個人都不情願發生的事,分別只在“大多數人”得到利益,和“少部分人”得到利益。不過,之前我也提到,因為當年英屬香港遺留下來的制度,香港天文臺是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所以往往做出為保牽涉少數人的鉅額經濟價值,而做出犧牲大多數人既得利益的舉動。星期五於11時45分發出的黑色暴雨警告就是如此,因為在這個時間發出“黑雨”,就不用停市,不會因為惡劣天氣,干預主要經濟活動。但是,廣泛地區雨勢最大的時間,是在7時到8時,還有10時左右,發生“黃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雨勢滂沱,不過黑雨剛發出的時候風平浪靜”的情形。因為多數持份者並未有在事件中得益,惹來大批民眾在天文臺社交網站大張撻伐。不幸的是,當日在發出黑雨之前,跑馬地發生塌棚架意外,砸死一個工人,頓即被網民加以“間接殺人”的罪名。事件持續發酵,皆因除了暴雨警告,天文臺在發佈熱帶氣旋警告的時候也引起極大爭議。因為強雷雨帶的影響,早上7-8時風大雨大,又適逢上班上學時間,影響人數廣泛,就有危險性很高的錯覺。事實上,當時的風速完全沒有達到懸掛烈風信號的標準。使民怨沸騰的時刻,是在星期六早上,因應風勢加大,昂坪錄得持續烈風,短暫暴風;而長洲錄得短暫烈風,所以天文臺就順應懸掛烈風信號。然而大部分人在星期六不用上班,不用上學,也沒有大型經濟活動,市民兩次幾近得益,卻未能如願以償,心中不悅,轉而遷怒於預報天氣的部門。被網民揶揄天文臺草菅人命,乃不難理解。

  還有,現在的警告系統比較著重“匯報”多於“預警”。雖然在暴雨警告和熱帶氣旋警告的定義上,有加上“預料”字眼,代表天文臺能根據可預視的天氣狀況,提早發出警告,使市民有充足時間準備惡劣天氣的來臨,預早回家,或是留在安全的地方,減少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機會。不過過往天文臺發佈警告,經常是根據現有數據,達到標準才會循例,雖然近年情況有所改善,也更頻繁使用地區雨量預測系統來預報局部地區大雨和雷暴分佈,不過在發佈警告的時候仍然優柔寡斷,難以取捨,削弱天文臺的公信力。數據和民情,權衡兩者,的確是大學問:太過著重數據,忽略實際災情,惹來傷者怨恨;太過關心民情,市民恐被寵壞,習慣濫發警告,容易得寸進尺、得一想二。看來處理因惡劣天氣而激起的民怨有兩種方法解決:第一,不要把惡劣天氣警告和上班上學的準則掛鉤,應該交給老闆酌情處理。不過這種辦法應該頗難實行——香港太多血汗老闆了,一定會有榨盡勞工權益而導致傷亡的例子。第二,要鞏固公關形象。這個就容易理解,因為公關形象好,市民對部門印象好,自然在一兩次差錯發生時,都會體恤其疏忽和過失。

  最後,我堅信是因為香港的居住環境太好,人民無憂無慮而孳生的禍患。當臺灣、日本遇到熱帶氣旋,災情往往比香港來得嚴重——水淹捷運、海水倒灌等場面歷歷在目。香港因為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排污水系統,蜿蜒幾十米地底下,再配備高容量蓄水池,堅固的建築,還有僥倖逃過多次世紀級豪雨的運氣,使每一次惡劣天氣來襲,都只會關注會不會放假,而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危,是非常危險的意識形態。狼來了的故事清楚展示輕視潛在大自然力量的危險,如果社會上仍然充斥著在颱風天泛舟、滑浪、帶子女到海旁看風浪的自私市民,那麼設立警告的作用便蕩然無存。


紀念辛亥革命和武昌起義110週年。炎黃世胄,今非昔比,決不與當年“東亞病夫”的歷史黑點相提並論。祝願中華民族能持續在復興路上砥礪前行。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