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到底是什麼?」—《正義教室》心得
全名為:正義教室–史上最強的公民與社會課!
日文名為:正義の教室 善く生きるための哲學入門
直譯下應該是:正義教室–美好生活的哲學導論,看來與臺灣版的書名還是頗有差別,出版社大概是覺得副標題取「史上最強的公民與社會課」會比「哲學入門」還更能夠吸引人來看吧。
以下內文都以《正義教室》一詞來簡稱此書。
作者為飲茶,曾書寫過:《史上最強哲學入門》系列、《哲學性的一些事》系列等作品,特色是常用簡單白話又風趣的口吻來解釋哲學道理,雖然論專業度可能不太夠,畢竟也不是專門去講尼采、柏拉圖、齊克果、卡謬、笛卡兒等哲學家的書,對於哲學家與其思想的認識可能也有些太片面,但作為讓一般社會大眾入門的書已經非常足夠了。
其中這本《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從柏拉圖、尼采到沙特,解答你人生疑惑的31位西方哲人》我也有收,只能說將許多哲學家介紹得很有趣,寫得又中二又熱血,能夠簡單的讓大眾了解有哪些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其代表思想大概為何,若讀者真的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話,再自行去研究較恰當。
作者twitter:飲茶「史上最強の哲學入門」
順帶一提,作者還是個狂熱的刃牙粉絲,其新作《體験の哲學: 地上最強の人生に役立つ哲學活用法》還用刃牙的角色範馬勇次郎當作封面。
感覺得出來真的有夠愛刃牙....
也希望臺灣出版社未來能代理這本,有些飲茶的作品都蠻希望可以代理的。
而本書《正義教室》是一本哲學入門書,藉由類似輕小說那樣生動白話的描述,深入淺出的介紹各種思辨正義的概念,介紹各大議題、哲學流派以及不同的思考角度。作為引導大眾進入哲學思辨的書籍,是非常成功的。
本文主要為此書的心得,但有些微的據透,僅談到一些故事內容,不提結局與事件發展。
而後段為相似的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之比較與心得。
「正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是一個人類自遠古以來就不斷在尋求解答的歷史難題,我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就這樣想出答案。
但話說回來,我覺得小時候的自己,是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的。不,應該不只是我,如果把時間限定在童年時代,大概每個人都有自信能回答這個大哉問吧。難道不是嗎?
「守護和平的英雄」和「企圖征服世界的黑暗組織」、「警察」和「小偷」、「被欺負的人」和「欺負別人的人」哪邊是正義的一方,哪邊是壞蛋,連想都不用想,根本一目瞭然,沒錯,在每個人的童年,守護正義這件事是非常簡單又單純的。
然而…隨著年紀增長,這種正義漸漸行不通了,不知不覺間,大家漸漸不再把「理所當然的正義」視為理所當然。主張「正義」的那一方,在他人眼中反而成了「白目、讓人看不下去的傢伙」。
為什麼會這樣?大家小時候明明那麼喜歡正義的英雄,甚至還可能相信英雄真的存在,為何長大後,卻愈來愈把伸張正義的人當成眼中釘?
想必是因為:大家在某個階段察覺到,正義不過是種場面話吧。
「正義究竟是什麼?」我果然還是不知道,我已經完全不知道正義為何了?
這段話是主角山下正義初登場時的內心戲,讓讀者感受到,如同名子一般,主角是個過去堅持他所謂的正義,卻受到現實打擊而放棄的人,從此抱持著消極的態度去面對正義這類的話題。這段話或許也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吧。小時候大家都覺得正義如此簡單,對於好與壞的判斷是這麼的單純,然而現實中有許多灰色地帶,與模糊的事件,衝擊到人性的選擇,讓人懷疑所謂的「正義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他作為學生會長,本應該是好好處理學校與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但想的卻是如何讓事件隨便過去。讓其他學生會成員討論,敷衍過去即可。然而這並非他不想做,而是他已經不知正義為何物了。
主角群正是學生會的成員們:會長山下正義、副會長德川倫理、自由學姊、最上千幸;由這四人所組成的學生會,沒錯,一位男主角加上三位女學生組成的學生會,是有那麼點一般輕小說、ACG作品的設定;但沒有要開後宮就是了。這樣的主角們參加學校選修的倫理學,在風祭封悟老師的帶領下,思考何謂正義的本質。
而每個角色的名子正好對應了其所代表的「價值觀」,這邊簡單介紹一下。
最上千幸:主角的青梅竹馬,有點呆萌的角色,自行研發幸福值的概念且加以計算,所對應的是「功利主義」,認為實現群體人們的幸福最重要,提升大眾的幸福即為正義。
自由學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學姊,所對應的是「自由主義」,認為人的自由最重要。聽到人的自由被侵害的事情時會變得特別尖銳,本名為「Liberty●自由●Freedom」,以下都用自由學姊代稱。
德川倫理:注重倫理、循規蹈矩、一板一眼的優等生,認為人應該要遵循良心、做事要符合道德,所對應的是「直觀主義」,相信「普遍的善」是存在的,且無法以言語描述也不須證明即為真理。
(偶有這類可愛的小插圖,但也就這樣的小插圖而已,不用期待有專業插畫家畫的精美插圖)
三位分別對應了三種正義,也正是帶領主角群思考的倫理學老師在第一堂課說的三種判斷正義的基準:就是「平等、自由、宗教」
綜觀全世界的國家幾乎可以發現,可以簡單分這三類;有尊重「平等」的國家,認為共產主義或是社會主義是絕對正確的。有尊重「自由」的國家,認為人的自由最為重要,自由才是絕對正確的。而「宗教」並不是指那些傳統宗教,而是「自己國家的傳統價值觀」,也就是有些國家認為某種「自己國家的傳統價值觀」才是絕對正確的。基本上世界上主張自身正義的國家都可分為這三類,或是說以這三類為出發點再去做細分罷了。
除了提及不少哲學知識外,讓我驚豔的一部分是,本作是真的有故事和劇情的!而不是學生問、老師回答,這類實則是科普書籍,但包裝成漫畫或是小說呈現的故事,訪間不少這類書,雖然用你問我答的漫畫形式呈現是有吸引力,但嚴格來說只是換湯不換藥。而《正義教室》厲害的點就在於在傳遞知識的同時,劇情本身也很精采。
表面上可能以為就只是學生會成員參加倫理課,老師講授這些哲學知識,而面對不同議題,學生會成員也面臨不同的挑戰,可能加上有什麼事件,讓角色有所突破之類的發展。是沒錯,但作者就是能寫得很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看的同時會思考:「這位角色會如何回應呢?」、「如果是我又會如何想呢?」看到角色自身所堅信的正義所受到挑戰之際更是其緊張刺激之處,會繼續堅持己見為其辯駁?還是改變想法,做出讓步的可能?也能反思,「自己就是角色的話,又該如何是好?我對正義的看法又是什麼?」
功利主義認為群體的幸福最重要,但要如何計算所謂的利益?幸福的值可以量化嗎?還有群體的利益真的比個人的利益還來的優先與重要嗎?如果是,這樣就認同了多數暴力,好比一些極端的例子;一個城市的繁榮是必須由藉由牲少數人所換來的,這樣還認同嗎?
自由主義認為自由最高,自由不可侵犯,不論是政府、國家或是誰都無權干涉任何人的財產與選擇,就像政府想要向富人課更多的稅,也常因此遭到自由主義的否定。但是會面臨到財富分配造成階級擴大、弱者淘汰的問題,有些人因此獲利,有些人因此走上不歸路,其中又多少真的是「自由」的選擇得到的?當初用來賺錢的資源是否正當?其過程符合正義嗎?更甚至,多少人其實只是因為幸運而得利的?
(自由主義很多可以細分,這邊的自由主義指的是自由放任主義,書中以強大或弱小的自由主義來說明,認為自由大於其他一切這才是強大的自由主義,不論結果好壞,只要剝奪自由就是惡。而認為自由只是獲得幸福的一種手段的,稱為弱小的自由主義,而非真正崇尚「自由」。
面對堅信自由最高的自由學姊,倫理藉由「無知之幕」的實驗,讓自由學姊承認自由主義的問題所在,打動了她的內心,改變其價值觀與看法。我十分喜歡這個橋段,還直接提到無知之幕這著名的思想實驗,這邊轉折實在令人振奮。
「無知之幕」:由哲學家羅爾斯所提出的思想實驗,他想要證明:「不論價值觀有多大差異,文化、宗教、種族多不相同,只要身為人,就一定存在稱之為正義的價值,也就是正義。」
其實驗要求大家「如果身歷其境的話會怎麼做?」,不要預想自己是誰,是什麼主義者,必須假設自己處於「初始狀態」,對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品味、身分地位等一切事情都一無所知的情況。你有可能是有錢人、有可能是窮人、有可能是貴族、有可能是奴隸,有可能是既得利益者,也有可能是被剝削之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好好做出選擇。
原因在於,要在實際處於那個情境、感受到壓力的情況下,良心、價值觀才會出現,讓人做出真正的選擇,而不是一個置身於事外的外人。正因為假設自己有可能是弱勢的一方,才會切身的想「這樣真的好嗎?」而做出不同的決定。
而直觀主義認為道德可以說明一切,只要身為人都具有的道德觀,或類似的東西,不須經由考慮而直接感受到的「正確之事」,這就是直觀主義的正義。然而又該如何證明就是正確的?而不是個人、或是整體人們的一廂情願呢?甚至超越道理之上,「正義真的存在嗎?」
三個主義都會面臨到不同的質疑,也正是三位女角所面臨的挑戰,價值觀受到衝擊,相互交錯的正義究竟會交響出怎樣的火花?
而背後的故事是作為學生會會長的主角正義,必須在期限內找出答案;曾經這所學校發生嚴重的霸凌事件,學校決定在校內裝設「全景監視系統」—保同學,藉由校內的監視器實況轉播到網路上,讓全世界的人來監視全校學生的一舉一動,雖然霸凌事件不再發生,但學生們認為侵犯個人隱私,要求撤除,身為學生會長的正義,就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其中,「全景監視系統」,書中的先從邊沁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作介紹,利用人性的弱點,讓囚犯產生「說不定有人在看我」的想法就夠了,這樣便能發揮「透過監視進行矯正」的效果。
監獄中間有座高塔,牢房圍繞這座高塔而建,警衛可以將囚犯看得一清二楚,而囚犯卻看不見警衛。
再連結到傅柯對於監獄的研究與看法,利用監獄來區分正常與異常之人,偷過監視囚犯,灌輸特定的價值觀、矯正其行為,那麼這個「全景監視系統」便可以透過這樣的機制,就能操作學生的意識,將其矯正為學校定義的正常人,實際上現實中不也是如此?透過全處都有的監視器,讓人民知道有人在看我,而不敢去做壞事。
而現代,進化為互相監視的社會了,囚犯本身就扮演著監視者的角色,人人都可以互相監視其他人,但也害怕自己被監視。「藉由監視,調教人類」
還有經過一連串事件,可以感受到主角正義變化與進步,從過去不相信有所謂的正義,消極的態度,認為「正義不過是一種場面話」到後來積極討論何謂正義,都看得出他的轉變。而最後面對全校師生,對於全景監視系統的廢除與保留之演講,實為精彩又成熟理性的發言。
說實在,很佩服作者的編排,簡單白話,故事印象深刻,提到很多知識卻不會過冗長,某些橋段也令我頗感動的。其實本書還提到很多;像是邊沁的功利主義、柏拉圖的理型論、尼采的上帝已死、簡單的哲學史、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之爭、傅柯的後結構主義等等這些都有提到。
缺點的話,前面也說了這部作品的風格有那麼一點點像輕小說,就是這點,本作有非常少的給主角福利的殺必死橋段,全部大概也就兩三處有吧,雖然無傷大雅,但個人覺得蠻沒必要的,少了這些並不會讓本作變得無趣,但多了這些,好像也沒什麼幫助,反而有點刻意的感覺。雖然就整體而言基本上不怎麼扣分就是。除此之外,其餘部分我個人是非常滿意的。
可以的話,還真希望作者能再用這樣的文筆寫出更多類似的作品,用這樣簡單的文字向大眾傳遞哲學知識。不論是主角正義與三位女主角名子代表的意義、為何會相信其正義背後的故事,都有其意涵,也有感人的故事。作為一部輕小說和哲學入門都是很成功的作品。甚至我都期待能夠動畫化了。(雖然大概很難吧)
很推薦這本《正義教室》,個人評價為「許多地方都值得反思,值得一讀再讀的好作品。」
值得反思的點:
1.想想自己是什麼主義者?支持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直觀主義嗎?甚至是更細的分類?還是有什麼看法?
2.無知之幕的思想實驗,不妨自己實際試試,試著面對不同的議題,去認真思考一下「假設自己是弱勢的一方」(或是既得利益者)又會有什麼想法?是否會改變想法?
假設自己是異性,在面對性別議題時又會怎麼看?
假設自己是弱勢團體,會希望其他人怎麼對待你?政府怎麼做?
假設自己是受高房價所苦的人,看到有人在炒房?會希望政府介入管制嗎?對於過低的囤房稅如何看?
也可反過來說,想像自己就是大地主、房東,因高房價而得利之人,對民間呼籲的居住正義、囤房稅是怎麼看的?
等等或許都可以試試。
當然這些都很難,畢竟人往往都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自我中心的人不少,況且要如何才可以做到想像對方的角色也是個大難題。但若真的可以換位思考,或許這才可以促進大眾的討論。
3.對於全景監視系統,圓形監獄,認同嗎?如果不這麼做,如何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衍生閱讀:與《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之比較與心得。
看到介紹書腰上寫著:《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小說版
讓我萌生了想要比較一下這兩本的差異,畢竟我認為這兩本還是有些差距的,但在此我還想要加入一本黃益中老師寫的《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一起比較,畢竟三本書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我也都認為這三本都是想要讓大眾接觸公共議題,多思考這些議題的重要。不過是詮釋的方式不一樣。
為了避免書名太長佔太多版面,以下《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簡稱《正義》;《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簡稱《思辨》。
三書合拍一下
首先是文體上的差別,本書《正義教室》就是很單純的小說,架空世界,並不涉及現實,雖然有提到電車難題、全景監視系統這類現實中的哲學議題,但並不會特別去說日本現在有什麼議題。
而另外兩本,就完全是在探討現實中的議題了,其中《正義》主要是由例子開始,且都為美國那邊的例子,再引入不同的哲學、道德觀點,從一開始各篇幅也依序介紹功利主義、自由主義、市場與道德等,不過基本上還是以哲學的討論為重。也會去介紹羅爾斯的無知之幕、康德的道德理論等,內容我認為是這三本之最深的,有些篇幅沒那麼好理解。需要認真去讀、做功課。
相反的,《思辨》是直接討論議題本身,對於背後的哲學道德思想較少提及,好比居住正義。老師可能就直接問學生「知道臺灣房價如何嗎?」之類的單刀直入的討論。主要談的皆為臺灣會在意的幾個大議題,舉凡多元文化、居住正義、勞權、環境議題,兩岸意識等都有涉略到。
但不得不說,《思辨》多少還是參雜著作者的主觀意識,甚至是蠻重的,尤其是核能議題那邊,在討論上有那麼一點不足,作為廢核的主張,我覺得討論也不夠,感覺反而有點像是老師帶著無知的學生在討論,藉由知識的落差、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被老師說服。當然也沒什麼不好,作者不避諱展現對這些議題的看法與立場,很勇於表達。但反過來說這點是我覺得小小的缺點,「在討論上會有點不足」還有其他議題上多少也有這樣的感覺在,但我想這本書最重要的還是讓讀者自己思考查證,這才是重要的,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而這點在《正義》上就做得很好,作者桑德爾基本上不會特別去幫哪一邊論點說話,不論是哪個思想與主張都會去提及反對論點,供讀者參考,就連「無知之幕」這類一般人應該都會認同的觀點,都可以提出反對的意見。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非常之高。
不過我想,這三本書的核心價值,都是希望社會大眾能夠藉此思考社會議題、討論哲學與道德,多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吧,詮釋的方式不太一樣罷了,這三本書我都推薦,都值得一看。
簡單整理:
《正義教室》:輕小說的風格,讀起來最有感,趣味與知識面上都有很足夠。介紹不少哲學家和其思想。
《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臺灣最常遇到的幾個大議題的討論,想關心公眾議題可看看,但一定要多做反思。對象適合為國高中以上。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內容最為艱深,許多觀點都非常值得花時間深思,想了解更多哲學知識才推薦看這本。也很詳細地去說明哲學家的思想與其正義觀。對象適合高中大學以上。有興趣也可以先看看線上影片。
閱讀難易度絕對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大於另外兩本。
不過我想都是好書,能夠促進人們思考的,那便是好書。
感謝你的閱讀。有什麼心得都可以說,一起討論公共議題吧!
溝通溝通再溝通,理性討論與對話是必要的。
正義到底是什麼?多多思考吧!
後計:
本書《正義教室》我是真的蠻喜歡的,讀起來很順又很帶感。少說讀了三次以上有了,很多地方都讓我反思許多,我也覺得自己有些不成熟的發言和有些討論的方式也需要改進,確實讓我想了不少。
再想如何好好詮釋此書,加上最近比較忙,才打成最後這樣,雖然我覺得或許還能更好就是了。
到底什麼才是正義?我想這可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正義,但這不應該就此放棄正義的討論,不該認為「沒有所謂的正義」,而是大家應該要更加理性的討論,持續的思考怎樣才是正義?怎樣才是好?怎樣才能夠「活得美好」、「活得幸福」?
正是這樣不斷的努力思考,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理論與價值觀,以前那些偉大的哲學家也是這樣的吧,邊沁不可能憑空想像出功利主義的一切,羅爾斯也不可能在認為「正義是場面話」的情況下想出「無知之幕」 ,傅柯雖為菁英,但也不斷努力才有可能寫出無數篇論文,能有這些哲學理論,都是這些偉大哲學家們絞盡腦汁才有得智慧結晶!
如果認為「反正就這樣,沒有希望」而放棄去改變與討論,那就真的無法改變了。
就算困難、就算看似無法,還是抱持著希望煩惱吧!
最後讓我自推之前的達人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