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取材自南部某特教學校的真實集體性侵案件,由柯貞年執導,劉子銓、陳妍霏、金玄彬等人主演。在本屆金馬獎獲得最佳新演員、最佳音效兩座獎項。整部片的攝影、色調和音效都頗有質感,本該洋溢青春氣息的校園蒙上陰暗詭譎的氣息。電影更善用「雨」的意象,營造出無聲的憂愁。
嚴格來說,我認為《無聲》並不是一部「原創」劇本。我這麼主張的理由是因為該案件之所以能被攤在陽光下,陳昭如老師辛勤的田調(家訪、陪學生聊天、家長對談)並將這些田野資料整理、爬梳,寫成《沉默:臺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一書,其付出絕對不可忽視,但電影劇組卻完全沒提到此事,我覺得很可惜也很不妥。不過劇組將此事搬上銀幕,並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也算是一件好事一樁。由於先前曾經聽過陳昭如老師的演講,也讀過《沉默》這本書,故看電影的過程中不斷讓我回想起這些曾聽過、讀過的內容。
例如真實事件中,校長面對性侵案的質疑,竟能說出「沒外面說的那麼多件啦,只發生過七十一件」這種冷血的話,顯現出校方高層欲蓋彌彰的醜態。電影中楊貴媚飾演的校長也一直想將事情河蟹掉,只擔心學校名聲臭掉進而影響自己的前途;大多數學校老師並不是不知道學生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甚至學生主動試圖向老師求援,但這些大人們卻選擇沉默,並以「只是孩子之間的嬉鬧」帶過而不願往上通報。故事中呈現的絕不誇張,現實中更是有不少學校教師、教官遇到學生遭性侵或性騷擾時,反過來檢討被害者穿太少或太晚回家,這體現出的不只是他們怕被上司咎責或丟了工作,還有這些老師們對於性霸凌案件的敏感度有多麼不足,甚至根本是停留在已知用火的階段。
從學生面來看,電影中的加害者主要是金玄彬飾演的小光。他小時候曾長期受到學校美術老師的性侵,成為他人生中的創傷,這或許也使他產生了指使朋友去性侵其他同學的想法。根據陳昭如老師的田調,她指出受害人後來轉為行為人的比例就高達30%,但這樣的行為未必是基於青春期的性衝動,而是為了達到羞辱、霸凌的效果。再加上該學校都是身心障礙學生,因此整個大環境更忽略了落實性平教育的重要性。身障學生並不是他們眼中純潔的天使,他們同樣也會對性產生好奇,卻無人引導他們認識性、認識身體。完全不教導正確觀念的結果,就是引發學生從錯誤的管道理解性,並可能引起這些偏差行為。
誠如上述,這種學生對學生的集體性侵案,以及對眼前發生的惡選擇沉默,絕對不單只是法律問題,在這背後結構性的權力關係、那些複雜而幽微的人性更需要被探討和重視。影視媒體除了本身的藝術價值外,更是足以推動社會改變的重要媒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