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皆來自google)
這是近期看的第二齣劇。原本只是被朋友找去一起看的,沒想到過程中會產生這個大的共鳴。
那些殘破不堪的、心碎的過去,都在劇場空間中,隨著故事傾瀉而出,重複播放。
/
《明晚,空中見》是故事工廠的第九回作品,故事主要描述房思瑜飾演的主角維娜和蔡燦得飾演的母親蔡宜君關係矛盾,在心疼母親辛苦為家付出的同時,也受不了罹患躁鬱癥的母親對她的情緒勒索,而母親也在這樣的衝突中,在維娜生日當天跳樓自殺,造成維娜心中的愧疚和遺憾。在某天晚上,維娜在主持廣播節目時,接到一通來自1987年的母親「穿越時空」的Call-in電話,於是她決定藉由這個機會,試著改變母親的命運。
這部戲除了故事觸動人心、融合科幻和復古的故事氛圍之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旋轉舞臺的設計。
這齣戲的時間點橫跨了1987年和2014年,有時也會將兩個時空並置,所以採用了旋轉舞臺作為主設計,讓觀眾隨著故事以及舞臺的轉動,一起體會在「劇場」這個空間中,時間的流動性。我們可以看見劇中的人物在過去、現在所面臨的人生困境,還有他們當下所做出的選擇。順時針轉來,人物做了這個決定,會帶來怎麼樣的命運;逆時針轉去,如果當時選擇了另一條不一樣的路,人生會因此有怎樣的改變。藉著旋轉舞臺的應用,故事的時間成為一個類似迴圈的空間,角色們的日常瑣事也在這個圓圈之中緩緩進展,也彼此相互影響著。
曾經看過一篇專訪,編導黃致凱提到在查找旋轉舞臺的相關資料時,輸入了英文單字「Turntable」,結果網頁顯示出來卻出現了黑膠唱盤機,這時他才發現旋轉舞臺和黑膠唱盤機是同一個英文單字。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巧合,冥冥之中更加強了旋轉舞臺和串起故事主軸的物件「黑膠唱片」的連結,使兩者之間密不可分。
劇中時常可以看到創作者對於過去那些美好事物的緬懷—黑膠唱片、鄧麗君的歌曲、夜晚陪伴人們的廣播節目等,在特定時代下的物件和文化產物是旋轉舞臺所象徵的第一層意涵,代表技術物和文化的發展革新;而故事中各個角色對於人生中的缺憾、那些無法挽回的決定,所想要亟力改變,也在這個可以倒轉、倒敘的舞臺上產生可能,這是旋轉舞臺的第二層意涵,藉由這個舞臺空間,探討角色怎麼面對人生中那些已經成為回憶、無法回頭的時刻。
整部戲都是隨著舞臺的轉動轉場、推進時間,就跟黑膠一樣,承載了屬於特定時刻的故事。黑膠唱片只要轉久了,都會產生刮痕,所以播放時會有雜音;人生亦如是,有些缺憾、那些覺得如果能重來一次,一定要如何的時候,就是人生中獨特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