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粽子都沉到汨羅江了,人們說著詩人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傳唱了近千年,最後歷史學家們大筆一揮,有人說端午是楚國來的,有人則說北方也會慶端午,遠在黑龍江隔壁村那位姓朝鮮的,也不干示弱的說,咱們也研發韓式端午節了!
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隔天才發這篇文章呢?原因是顧著吃粽子都來不及了,當然沒心思寫文章囉。
端午節要插艾草,這是來自於炎炎夏日,要破除蚊蟲瘟疫的習俗,不過插艾草要避的除了有蚊蟲,還有人禍。這個人禍,主要來自於戰亂,遠在唐末,那位在考場屢屢失利的書生,一怒之下乾脆起兵造反,就在那滿城盡帶金甲的風雨歲月,有位婦女帶著別人的孩子逃難,卻不幸的被盜匪抓住,婦女如實的交代了孩子是別人的,希望盜匪能放過一馬。
結果殺人不眨眼的盜匪,這時突然從良了,不僅放了她們,還交代說:「我們要到你村子洗劫了,你把艾草插在門口,這樣我們就不會進去了。」
這個傳說後來就成了插艾草避兇禍的原型,當然這種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在陝西、河北一帶都有不同的流傳,甚至遠在遼東、朝鮮的地方,也有屬於自己的說法,但總體而言不出瘟疫、人禍兩種。
這種習俗後來也流傳到了臺灣,當時漢番混雜,時常出現獵首、屠殺事件,所以插艾草逐漸溶入了「恐番情節」,許多地方都會有插上艾草,以避免番人屠殺的習俗,當時有段故事說道:「番王五月初五要來殺人了!大家門口都要插青喔!要插榕樹枝和艾草,插一插才不會被人給殺了!沒有插的人要被殺,有插的人可以跳過去。」
這是一段民間故事的節錄,流傳在桃園一帶,有趣的是這種插艾草躲避番人殺害的習俗,以宜蘭和嘉義最多,雖然現在許多事蹟已不可考了,但即使到日治晚期這兩個地區的獵首和屠殺事件仍然是最多的,像是宜蘭,就曾被記錄一年裡發生近八十餘件屠殺案。
除了漢人被殺,番人也同樣有類似的說法,在宜蘭的羅東有段記載叫〈番仔流白血〉。裏頭說到漢人屠殺番人,導致番人凋零的故事,最後漢番說好了界限,而且「只殺落單的人。」如此,幾年下來邊緣人都絕種了,雙方出門都學會了報隊,這種互相屠殺的現況,讓清政府頭痛,最後不曉得哪位天兵,提議了建立隘防。
但你知道的,咱們大清天生沒有守城門的天份,這隘口有跟沒有差不多,況且當時漢人與不同部落的關係是不同的,有些很敵視、有些甚至有貿易關係,這隘口一設,倒楣的不只是番人,還有漢人。
漢番之間的衝突,隨著時間推進,有了許多變化,有些番社消失了,有些融入了漢人社會,有些搬家到了深山,而有些做起了買賣。
大清政府的一樁美意,到頭來成了眾人嫌棄的雞肋,所以直到日治時代,番害仍然非常嚴重,這些紀錄現在都能在宜蘭的許多地方誌找到,我在撰寫這篇文章時,仍然維持「番」的用詞,原因是為了還原過去的歷史風貌,當時漢人的拓墾,讓番人的生存空間不斷減少,不同番社之間,是有固定的狩獵範圍的,平地的番社被迫遷移,導致他們的獵場被壓縮、被迫改變,這段歷史很值得我們去思考,特別是如今我們政府提出的原住民政策,所謂的「保護」,不該存在上對下的心態,應該去細究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傳統價值才是,這是很可惜的。
在這消化粽子的隔日清晨,看著門口的艾草,想起了那段遙遠的故事,如今番王已經不會來了,那些拓墾的漢人也消失了,故事裡說的不只是臺灣的過去,還有對這片土地的情感,你說傳說是不是真的,其實大部分都是編出來的,但虛虛實實,假的故事,卻能看出一段時代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