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幾次文,包含小說和一般日誌。對比發現,小說的GP和回文量不見得高,出現的頻率也不頻繁,但若用心寫,會發現遇到喜歡自己作品的讀者,從他們的發言中可以發現,其感悟度遠比一般文章高。
作者難免希望自己的寫作得到回報。不過,期待迅速得到回應,期待越低成本的得到回報,是一種「速食」的態度。寫甚麼能導致快速回應?日誌可以是,小說也可以,但傳播效率永遠比不上圖片或圖像類型的創作好。因此,當你選擇純文字,就意味選擇了「慢食」。勢必屬於你的讀者,不會這麼快發現你。換句話說,「文章不熱門」的好處,是能維持步調慢慢寫,以免被數字沖昏頭,造成無謂的心情起伏,不是嗎?我個人是挺喜歡的。
另外,GP和瀏覽數看不出來一件事情,是你的文章究竟是因為「自己的巧思或技術有可讚許之處」還是「簡單的刺激了讀者」。不同讀者會給不同回應,不少時候會得到真誠的閱讀,以及珍貴的意見。不見得「簡單刺激讀者」是壞事,寫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寫得讓讀者有感覺。沒有感覺,就毫無意見可言。
完成前項後,再提高自我要求,在文中佈下值得推敲的層次,使得文章既吸引人們直覺的關注,也讓有能力、意願深入品味的讀者有遊藝的空間。換句話說,作者的作品若只是地攤貨,那沒是沒值得推敲的,但是,若是值得推敲的作品卻無法比地攤貨亮眼(e.g. 地攤貨的便宜、簡單明瞭,就是亮眼處)。
總而言之,一個作者要清楚自己整體的寫作目的是甚麼。如果是想要世界繞著自己轉,放棄寫作,或者取得其他頭銜和光環再回來寫作,是不錯的選擇。倘若不是,那麼,每次的寫作都是一次靈魂的淬煉和綻放,不應該這麼期待回應,你既該有個自我標準,衡量自己的層次到哪,也要了解「好評的創作,喜歡的人在哪,我如何達到」。儘管「了解大眾」看似「我想要世界繞著自己轉」,但後者並無法進入寫作,前者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