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了好友們的小說作品,深深的覺得,無論是編劇還是小說家,真的要好好的寫一個故事。
今天的文章標題,是『故事,是可以救人的。』,個人想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閱讀感想,以及為何一定要好好的寫一個故事,故事又如何能救人。
相信大多時候,創作者在創作前,會有一些想法或點子,覺得這些想法或點子很有趣、很新鮮、很有創意,就想要透過一個故事表現出來。而這也是大多數的創作者,都會走的思考捷徑,因為故事服務的是自己,也就是自己想要說出這些想法或點子,希望能分享給讀者。
然大多時候,讀者其實是沒有興趣看的。(抱歉,這個真的是大實話,如果有得罪大大們,個人在這邊慎重的,說一聲抱歉。)
因為讀者自己的時間也很寶貴,一天只有24小時,扣除掉生活中的瑣碎事情,還有吃飯睡覺的時間,能夠靜下心來看文章,有1小時就已經很好了呢。像是個人能夠讀到8小時,是因為目前這段時間正在專職寫作,需要保持對文字的敏感度,才有可能讀到8小時。
一般來說,能夠靜下心來讀到1小時以上,基本上就是有閱讀習慣的讀者,因此創作者應該要先把握的,是這些能夠專注在文字上面,持續力比較久的讀者。不得不承認,任何的小說作品,或是編劇劇本,都是需要有讀者來閱讀和討論,因此把握能夠對自己作品有興趣的讀者,會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其次,則是能否留住這些讀者,不會讓這些讀者讀了一段時間後,就棄坑不追。再其次,則是開發新的讀者,讓新的讀者能跟舊的讀者想法一致,達到新舊讀者一起來追小說,讀劇本。
把握忠實讀者;留住忠實讀者;開發新讀者。
那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到上面提到的這三件事情。
個人認為,關鍵在不是服務創作者自己,而是服務讀者們,也就是小說寫出來的用意,是來讓特定族群的讀者們,能夠和故事產生「共鳴」。假設以服務創作者的立場來看,創作者是寫得很開心沒錯,然以讀者的立場來想,自己眼前看到的是創作者的事情,與自己的人生毫無關係,那這樣怎麼會引起讀者的興趣。
讀者也是人,受限於一天24小時和現實世界的人生瑣事,不太可能會像創作者這般,把作品當成最重要的事,雖然不排除會有一些狂熱的書粉,可以做到跟創作者一樣的重視程度,然大多數的讀者,其實都是當成興趣在閱讀,而非專程來閱讀。
會專程來閱讀的,通常是在暢銷榜上排名被推薦的作品,或是小說競賽得獎的作品,又或是創作題材十分特殊的作品。
這些被關注的小說作品,通常都具備「暢榜、得獎、題特」這三個條件的其中一個,只要有其中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就會被受到關注,其關注的時間無論長短,都會有一群忠實的讀者。然在這三個條件之外,難道就沒有第四個選項,可以讓讀者長久的記得作品。答案是有的,那個答案即是『把作品當作是人生的解藥,來拯救讀者自己。』
把作品當作是人生的解藥,來拯救讀者自己。
在現實世界的人生,讀者總是會遇到生命之中,不可承受的痛苦。這種痛苦有很多形式,也有很多情境,然都脫離不了失去什麼的創傷,或是人與人關係的終止??梢哉f生而為人,就會面臨到這些問題,因此以服務讀者的角度,試著提供人生的解藥,來拯救讀者自己。
逃避問題是大多數人在創傷後的反應,避而不談的痛,就能選擇無視,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反應,也是正常的情形。而故事的本身除了傳遞創作者的想法,也能身兼心理諮商的功能。
創作者可以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在故事裡面提供某個領域的知識內容,並引導讀者去面對該領域的創傷。戀愛作品的失戀、職場作品的黑暗、醫學作品的治療、靈異作品的真相、奇幻作品的冒險,諸如此類的作品,其核心想法都是在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讀者面對人生的創傷。
如果能在某一項創作領域,做到該領域的佼佼者,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傑出的創作者。
總是會有讀者,需要某些領域的作品,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面對自己的煩惱,克服自己的創傷。如果能以服務讀者的角度,協助讀者走出過往的傷痛,那這樣的作品,其實已經超越了「暢榜、得獎、題特」這些小說作品的境界。
不妨想想看,為什麼有些經典小說,過了這麼久還能留在這個世界上,原因為何。其原因在於寫作的目的,不是只停留於「暢榜、得獎、題特」,而是持續地幫助一個又一個讀者,讓讀者們能夠面對過往的傷痕,在現實世界勇敢的活下去。
在這樣的境界上,這種小說作品沒有勁敵,它會被讀者永遠需要,永遠的需要。
個人是覺得,創作者的創作旅程中,至少要有一部作品,最少一部,是讓讀者有需要一直閱讀它的。如果能有一部被讀者永遠需要的作品,這在創作的意義上,是至高的成就。
比起「暢榜、得獎、題特」,被讀者永遠需要的作品,能拯救讀者自己。
從創作者的立場來想,被讀者需要的作品,不也是創作的理由之一,如果所寫的字字句句,沒有讀者覺得需要去閱讀,那這樣的作品,是無法走入公眾的視野。
能考慮到讀者的需要,從讀者的立場去思考,以服務讀者為目標,讓讀者需要閱讀,才能得到永遠的閱讀。
創作者的目標,難道,不是想得到讀者永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