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寫作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當你喜歡待在文字的世界,自然就會喜歡一直看著它們。
今天的文章標題,是『文字的距離』,個人想分享一下自己在閱讀小說時,都是怎麼感受文字描繪出來的距離感,以及享受反覆閱讀的樂趣。
對我來說,文字不僅僅是傳達想法,它還可以創造出『距離感』,也就是能夠拉近或拉遠和讀者的距離,甚至產生想要重複閱讀的樂趣。
必須得承認,我是一個對文字很敏感的讀者,創作者使用了什麼文字,寫了什麼,如果有一個明確的個人風格存在,通常我會先順著這個風格閱讀下去,也就是順著創作者的思維閱讀下去。
第一次閱讀會先將該篇章的劇情讀完,同時看看有沒有什麼奇怪的邏輯謬誤,然後會想想為什麼創作者是這樣描寫,為什麼是以這個視角描寫,文字有沒有隱藏潛臺詞。諸如此類的順著創作者的思維去思考。
第二次閱讀會回到自己原先的思考模式,在閱讀的過程,會去思考如果換成我來描寫,我會怎麼描寫,會以誰的視角來描寫,如果文字有潛臺詞,會不會想要用別的方式呈現。通常切換成自己的思考模式時,主觀的意識會很強烈,能夠完全跳脫出創作者的思維。
如果故事的創作者,是個男性,那麼在第二階段的閱讀,會呈現一種『對抗』的狀態。男性和女性的大腦結構差異,在描述劇情的觀點會不太一樣,通常大部分的情況都是邏輯清晰且線性結構,不太會有邏輯謬誤的情況。然我的思考方式比較重視整體氛圍,且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發散思考,喜歡錯綜複雜的一層層疊加再疊加。
同樣的劇情如果以不同的思考去想,就會創造出不同的感覺。在第二階段由於我會跳脫創作者的敘事思維,設想如果由我來寫某些段落,會怎麼寫這些段落。又或是創作者原先沒有想到的漏洞,所創造出來的瑕疵,由我來寫會怎麼填補。
這個階段會比較自己的思維和創作者的思維,因此我稱這個階段,是一個『對抗』的階段。
要是能在第二個階段,產生閱讀的樂趣,在第三次閱讀的時候,我會認同創作者的部分思維,會反覆的閱讀那些文字,感受文字帶給自己的距離感。不得不說,有些文字乍看之下沒什麼,然思考的方式和自己截然不同,就會想要重複看著那些字,然後想像一下那些字傳達的氣氛,感受,心情。
在這個階段,我會感覺文字離自己很近很近,當一些傳達出來的感受越深刻,越是覺得跟文章沒有距離。當沒有距離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創作者他,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寫下這些東西。
文字是創作者的精神意識,會寫下什麼,就代表那個時候的創作者,想要說什麼。
通常要看到這個層面,創作者本身要投入感情去描寫,畢竟越是真實的感受,越是能讓讀者與自己沒有距離,而沒有距離這點,不就是希望讀者能認同自己的想法,並喜歡這些創造的故事。
文字產生的距離,拉遠時,或許是想保持距離;拉近時,會是想要讀者靠近自己。這種一下子很近又一下子很遠,會有一種距離的美感。
讀者就是在距離的美感中,體會反覆閱讀的樂趣。
有時候讀到創作者寫出來的某些文字,都會有些感觸,彷彿自己也會這麼寫。尤其透過口述這些文字,就會感覺自己彷彿在寫作的現場,能看到創作者在逐字逐句的寫下這些,這些專屬於創作者的思維。
要認識創作者本人,走入創作者的精神世界,先從他(她)的文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