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拾柒、附生靈
我接下來要說的是發生在小學二年級的真實體驗,但其實我不太確定它是否為他人口中常說的鬼怪靈異那類的故事。
只不過,我想所謂的不可思議、無法解釋、似是而非的事物,在歸類上其實本來就沒有很明確的界線吧?因此小時候我雖然認為自己看到的是「鬼」,長大後倒是少了這般武斷。成熟後的嚴謹似乎反而多了猶豫,因而喪失掉許多事物與機會,也更加無法弄清並表達出真實的感受……稍微扯遠了,但無論如何──
體驗當下那股對於未知又無從理解的純粹恐懼,永遠都會刻印在身上,最終成為你我口中的「真實」故事。
小時候我有一段時間沒有與雙親同住,在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三年級這期間,我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幾乎只有假日或平日晚上才有機會見到雙親。有時是父親一人,有時是母親,不過他們並非分居或離婚,單純是各自工作的休假日兜不上罷了,那也是我與隔代兩老相處最久的時日。
我們三人住在一棟屋齡超過一甲子的老宅,雖然有二樓,但我不常上去,因為我每次跑上去總會遭到爺爺責罵,在於他害怕我擅自跑到陽臺出現什麼意外。
老家二樓老實說沒什麼特別的,它的坪數比一樓小,從院子看就像疊在一樓上面的豆腐。
二樓左右各有一間房間,有點像廂房,床還是完全木製一體成形的那種,然後中間是家族宗祠。
其實我也不是喜歡上樓探險,二樓室內幾乎沒什麼活動空間,只有抽屜裡面可以找到許多以前的玩具,還有一臺已經沒辦法玩的電視遊樂器,沒什麼探險價值。
另外就是每次才剛走上樓梯便會看到二樓點亮的紅色祠堂燈,一想到那裡有祖先牌位就讓我心感寒顫,除非爺爺正好在樓上或是有把室內燈打開,我才會勇氣大增的跑上去,為了可以偷偷到陽臺吹風。而爺爺的房間也在二樓,他跟奶奶是分房睡的
只是我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發生在二樓。其實二樓也不是沒出現過無法解釋的現象,而且那件事還延伸到一樓,由當時因為懷上妹妹暫時回來同住的母親所遇到的,之後有機會的話我會再講。
由於所住的地方富有年歲,自然囤積了不少舊物,連我與奶奶同住的房間亦是如此。
有時我會好奇的抓著奶奶指著那些東西問東問西,而她也會不厭其煩的跟我說明,相當疼愛我這個孫子。
老家裡面並沒有什麼受到詛咒或有特別故事的古物,也有可能只是我不知道或他們沒跟我說罷了,然而,我卻對某個地方所擺放的東西始終感到在意。
那是我睡覺時,躺下或起身正好會看到的床尾櫃子,嚴格來說,是櫃子上面的東西。
奶奶的房間位於一樓裏側,是不同於二樓年近似廂房的現代室內格局,只是常常因比較難直接接收到外部陽光,時常呈現陰暗狀態。
老家並不是沒有其他房間,奶奶房間隔壁就有一間,只是當時兩老認為我一個小孩子沒有必要單獨睡一間房,最重要的還是我自己一個人睡會害怕的緣故。
猶記得當時還沒回老家前我是一個人睡的,可是卻經常做惡夢哭哭啼啼的,搞得雙親時常不知所措,最後只能帶我去收驚,不過這貌似與爺爺奶奶不讓我單獨睡一間房以及雙親將我寄養在老家沒有直接關聯。
大概吧,我也不清楚。
總之,那櫃子「上面的東西」我每次看到總會覺得不舒服。
該櫃子是很有年代感的木製衣櫃,三分之二放奶奶的衣物,三分之一是我的使用範圍,然後櫃子上面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舊物,像是書籍、縫衣用具、盒子、日常用品等等。
而之所以我會稱那些是舊物,在於我發現櫃子上面的這些東西幾乎都積了一層灰塵。除了有時候才會看到奶奶從那裡拿縫衣用具來使用,不然其他東西基本上在我遭遇那恐怖體驗之前,可以確定是完全沒有動過的。
歷史悠久的老房子會囤積東西當然能夠理解,最初我雖然會抓著奶奶問東問西,實際上也沒有記得多少那些積了灰塵又跟我沒有實際關聯的物品背後故事,畢竟只是一時好奇心催化下的熱情。
然而,在我入住奶奶房間經過三個月後,我卻開始對櫃子上面的東西感到在意。
並不是對所有東西,而是如我前面所說,正好是我躺下跟起身能看到的正前上方區域。
那時的我身材矮小,即使努力踮起腳尖,頂多也只能觸摸到櫃子邊緣;又因為不管幾次看下來,我總會覺得那裡離我很遠又很高,所以才會稱它為「上方」。
該區域正好就是奶奶完全沒有動過的區域,上頭塞滿了書籍,是一些有年歲感的舊雜誌、報紙或寫真書,書籍兩旁則是一些瓶瓶罐罐與盒子。
無論是乍看還是乍聽之下,再結合我前面提到房子裡沒有什麼詛咒跟故事古物,都會覺得那也沒什麼對吧?重點是在某些時候當我無意間瞥到那裡一眼時,恐懼害怕總會悄然上身。
不知為何,每當房間昏暗或是晚上就寢關燈後,我都會在雙眼適應後,看見那裡站著一個正在俯視我的「人」。
那個「人」身形不高,卻很瘦長,身穿紅色長衣,黑長髮蓋住一半蒼白的臉,只露出一顆眼睛跟一半的鼻子和嘴唇,就這樣靜靜俯視著我。
我不是一個會隨便大驚小怪的孩子,所以一開始雖然微微一驚,但也沒有很放在心上。
對了,我在這裡補充一下,我之所以會說那個「人」身形不高,在於它的身形正好和旁邊的書籍同高。沒錯,就像一頭詭異的小人站在櫃子上這樣。
可是如我前面所說的,當時由於我很矮小,櫃子對我而言又大又高,在上面的「人」自然也就更帶給我高瘦的錯覺。
但即使我知道高是錯覺,「瘦」絕對不是,因為它很清楚的就像塞在物品中間,趁著我不注意或環境昏暗時偷看我。
最初我的確不常把它放在心上,然而隨著時間一久,我也變得越來越在意,特別是進入房間的時候。
只是這個「人」卻又是沒辦法實際找出的,因為只要不是昏暗的環境,櫃子上方的那個區域就只是堆滿書籍跟物品的骯髒地方,加上那種物與物之間的縫隙,根本不可能塞下一個人。
這件事我自然是有反應給爺爺奶奶知道,但就像我講的那樣,無論他們怎麼看、怎麼翻找,結果也只是驗證我的童言童語,只能勉強安撫我。
面對這樣我一個小孩子又能怎麼辦呢?即使在意,久而久之我也只能自我催眠那沒什麼,或是盡量不去對上視線。
不過,那一天還是來了。
也就是我小學二年級的某個夜晚。
考慮到小孩子不該熬夜跟長時間看電視,大人們都會早早趕小孩去睡覺,我也不例外,所以常常是我先進入房間,然後才是奶奶。
這往往就是我最感煎熬的時刻,因為我得自己關掉電燈上床,並躺在偌大的床上,自我催眠沒有人在俯視自己,趕快睡覺。
然而,這天不管我如何想趕快進入夢鄉,似乎是精神太好,根本無法成眠,只能數度睜開眼睛,左看看、右看看,閃過那個敏感區域,儘管每睜眼一次就更加在意。
其中無奈的是,只要我下床回到客廳,就會被爺爺趕回房間,兩次下來,我也只得強忍快哭出來的心情躺回床,還好如此折騰下來後,我反而很快的睡著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只知道當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奶奶還沒進房,房間外頭仍傳來電視節目的聲音,證明我才睡沒多久。
也在這時候,我眼角餘光似乎捕捉到什麼,轉過頭定睛一看,才發現有一張臉正離我越來越近。
毫無疑問,它就是那個平常看似舊物品,實際上塞在其中的「人」臉!
只見它彎下那在我眼中的高瘦身姿直直朝我逼近,實際上更像是我被往上拉靠近它的感覺。
周圍昏暗房間的景象被扭曲且不斷的從兩側退去,彷彿只有我才是被玩弄於對方手掌或是擅自移動的那位。
隨著那張被黑髮覆蓋掉一半的蒼白臉孔緩慢向前到離我只剩不到五公分的距離,我才總算突破障礙般的大聲呼救。
幾秒後,房間燈亮起、詭異臉龐消失,衣物完全被汗水浸溼,臉上充滿淚水與汗水的我被摟進奶奶懷裡,而一臉驚駭另挾帶一絲不解的爺爺,則是站在房門旁睜圓雙眼看著我。
事情發生的第二天,櫃子上方的東西馬上全數被清理掉,那些積滿灰塵的書籍與完全沒動過的物品被爺爺處理掉,只留下部分奶奶想要留下的,
事後我有重申自己看到了什麼,但這次兩老沒有多說,選擇直接把情況告訴了爸媽,然後隔天就開始了清理動作。
雖然櫃子上方的東西令我感到在意又不舒服,只不過,剛開始空無一物的光景多少還是讓我不太習慣。我不是愛上被嚇的感覺,就只是單純還沒適應而已。
然後我又被帶去收驚了,而大人們也未就這件事找我細談或是提出解釋。倒是父親有給了我一個不知是真的釐清還是私自臆測的說法。
正如我一開始說的,那些事物背後的真相跟界線其實到最後都已經不是重點,而是留下來的真實感覺,然後透過當事人之口出現了「真實」故事。
他認為那應該是很多東西擺放堆疊,在光線不足或某些時候的光影角度襯托下,所出現的視覺錯覺。
所以並不是那裡塞了一個人、站著一個人,甚至是有一個人,而是我的腦袋感覺那裡有一個人,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嚇自己。
父親還說,在清理掉那些東西之前,爺爺奶奶還有他都有將東西拿來擺成當時我看到的狀態,乍看之下還真像有一個「小人」躲在那裡。
對於大人的這番看法,即便是有些不服,我還是只能選擇接受,況且櫃子上頭已經空無一物了。
但他們始終無法解釋為什麼看起來像人的東西會動,還不斷朝我逼近的這個現象。
對此,隨著年紀增長與見識開拓,我倒是找到了一些可以說服自己的解釋。
就像日本所稱的付喪神,世界各國不乏有器物放久、受人類愛護、遺棄後寄宿精怪、鬼魅、靈魂,產生自我意識等傳說,我在想,當初櫃子上的那些東西是否就是這樣滋生出一個「塞在裡面的人」,並且因為我體質又較為敏感的關係才發現了對方,對方亦察覺到這點。
其實不光這樣,我也猜想,或者那裡本就空無一物,反而是因為長時間下來由於我的在意、注視與想像,賦予了它們意識,進而產生了具體形象?
就像人們定義那些不解的事物一樣,最終它們被定義、被賦予了內涵、被注入了「生命」,出現了與一開始完全不同的一面。
如同我最初將這個體驗認定為鬼故事,然後現在它又變成了奇特體驗、一則帶來未知跟恐懼的「真實」故事一樣,父親的說法亦是如此。
確實,大概也只有生命才能賦予它物生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