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貮章 —— 新篇:與恐懼和自由同行
EP 18 - 5 我曾經想打破我們之間的約定
她繼續
「你到底為什麼要留下來?」
其實不期待一個確實的答案,知道這是一場泥漿摔角,知道對方在拖時間,說實話,少女在策劃著如何終止這場沒完沒了的鬧劇
然而,少年的表情卻並非預期的難堪,而是一種?豪放嗎?一種另類的自在?若如?已經沒有可以失去的東西,那種自信
「我?想?親手?殺死?她??」
「哈哈?這說法?我自己也不信」
交叉手抱胸,鹿波那失望的眼神卻只是虛有其表,少年看得出來,她感到意外的心情在眼眉暴露了出來,雙手抱胸是為了「藏起心意」,肢體語言中自我保護、安慰的意思
「佐島?」
「?好?」
因而,他仰壓著心跳,將自己唯一的秘密說出來,反正機不可失?
少年也意識到自己無法把狀況拖下去
「我認為自己也有錯」
畢竟少年的目標不是泥漿摔角,以正視聽,他是為了爭取「同情」,來允許自己完成不應該做的行為
聽到少年說出不可能,鈴木從呆滯中醒來,並把心聲直接說出,無法運轉的大腦,無法明白這個想法怎樣產生
「?你??有錯??為什麼會??」
「這什麼意思」
但對鹿波而言,缺乏真正情報也好,假設和想像力是最好的工具,她對事端有少許頭緒,大概就是出於同理心的自愧,因為過去自己的失誤,與鈴木有關的過去
鹿波的想法,可以用一個真正的心理理論概括,學術性的用語是叫做「蝴蝶效應心理」,單純出於同情心的悔疚,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當然,她沒有讀過這方面的東西
但心理學、模因學並非以學識為準,科目的作為,以客觀的角度分析要有立場才能明白的主觀現實,和其他文科相似的原則,紙本只是理論,實習才是重點
比起單純明白所有理論,能夠自由運用學識,豐富自己的視野,準確地扣連因果才是真正的目標
而鹿波的方向正確一事,本人不知道,還在自我懷疑,相反地,有相關知識,早就建立了一套適正的思維模式的佐島,察覺到自己可以來一球變速球,使各位陷入混淆之中
注定的思考迴路,決定了男子表達出來的如何
「我說」
「當年,什麼也沒有說,毫無交代地,我丟下了鈴木」
然後這裏,他可以用單純陳述句,或是加入反問
「不多少,也是促使她淪落到這個下場的原因」
沒有加上「不是嗎?」,這是他衡量過後的決定,畢竟反問的口吻更容易讓人辨識到話術,縱使可以引誘聆聽者以自己的角度出發,但是小機率地會弄巧反拙,始終思考是無定向
再者比起建立同理的思維,單純吸收陳述來構成「假真相」,例如「刻板印象」,是更容易更快築起
「不對不對?你有你的原因嘛?」
「你怎確定?」
無視背後的女性,不理會當事人只回覆局外人,目標不是和解的本心,要以行動的總結來分析,抽絲剝繭才能看到
「那是事實」
「何況?我也再沒活下去的動力了」
冷笑著,佐島做好心理準備,稍微放空腦袋,任腎上腺數麻痺意識,忘卻恐懼與自卑
達成目標不一定要代價,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是力量、背景、人脈
可惜不是所有人的出生也伴有條件
條件也並非永恆
唯獨是犧牲這個按鈕,不論什麼時候也存在於眼前
「你在說什麼??」
「我說要不是被捉到這個地方,我早就死了!」
佐島低頭,對地面大喝道,彷彿在俯視原來的目的地,對承諾見面的人道歉著一樣
他不是在說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