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上禮拜德布西的
月光(歡迎點連結),我們這禮拜再繼續來聊古典樂中另一首同樣知名的月光:由古典音樂巨擘
貝多芬所做的鋼琴奏鳴曲《
月光》(Op.27 No.2)(Moonlight Sonata)。誠如上次所提及的,
貝多芬本人從來沒有使用《月光》稱呼這首作品過,而是稱其「
具幻想風的奏鳴曲」(Sonana quasi una fantasia)。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古典樂派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上承巴洛克時期的巴哈、古典初期的海頓及莫札特,下啟浪漫樂派,可說是古典樂的中流砥柱。誠如之前聊過的(請
點我),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為
九首交響曲及
32首鋼琴奏鳴曲,其他包含小提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也都留名樂史。一般研究貝多芬會依照其生命歷程和創作元素分為
前中後三期,但根據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的年代會有些差別。原則上前期是師承海頓,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風格;中期的創作力和感情最為豐沛,晚期的作品則轉向內省、表達個人思想,開創浪漫主義的先河。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基本上刻劃了貝多芬的一生,甚至是古典樂派的發展。以三期論劃分,前期是從第1首至第11首奏鳴曲、中期從第12首至第27首,最後的五首則是晚期*1。晚期的五首作於貝多芬聽力幾近全聾,換句話說貝多芬是靠著記憶中的聲響去創作。這五首樂思特別難以捉摸、技巧要求也高,但完美表現了貝多芬晚年對生命的思索。一般大家常聽的《悲愴》是第八首、《暴風雨》是第十七首、《黎明》(華德斯坦)是第二十一首、《熱情》則是第二十三首,都是前至中期的作品。而因為這32首奏鳴曲對整個古典音樂界影響實在太大,19世紀指揮家漢斯?逢?彪羅(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1830-1894)稱貝多芬奏鳴曲是鋼琴作品的「新約聖經」。
《月光》奏鳴曲是貝多芬第14首奏鳴曲,作於1802年,位於他前中期作品的轉換期。貝多芬將此作品獻給他的學生朱莉葉塔?圭琪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伯爵夫人。原名「具幻想風的奏鳴曲」,事實上和同樣標題的第13首奏鳴曲是同一套作品。這首奏鳴曲總共三個樂章,但格式並非標準的「快→慢→快」,而第一樂章甚至也不是標準的奏鳴曲式結構,非常不標準。這反映出貝多芬在這段時期對鋼琴奏鳴曲的可能性作了很多實驗。
開篇的第一樂章(0:00-6:00)是個緩板,整段樂曲都被指示用弱音彈奏,最強的部份只到中強(mf),而右手的三連音貫穿全曲。這個樂章帶點冥想、哀愁和朦朧的味道。在貝多芬去世五年後的1832年,德國詩人兼樂評家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勒(Ludwig Rellstab)稱這個樂章像是琉森湖(位於今日瑞士)的月色,而後被各國出版物沿用,才讓這首曲子冠上了《月光》之名(所以貝多芬在世時問他月光奏鳴曲,他也說不出是哪首)。
第二樂章(6:00-8:06)是段短小的詼諧曲,作為一三樂章中的橋樑。
第一和第二樂章積累的所有情緒在第三樂章(8:06-14:59)中一次奔發出來。這個第三樂章反而是標準的奏鳴曲式,使用了快速的琶音、重複和弦和顫音,需要技巧先不說,對於體力也相當要求*2。這是個有點炫技,但確實精彩的樂章。其中在9:09左右及後面幾次出現,使用重複和弦打擊的技巧是貝多芬的拿手好戲之一,在他第21號奏鳴曲《黎明》(華德斯坦;Waldstein)的第一樂章也有所運用。
(《黎明》的第一樂章;許多作曲手法和《月光》的第三樂章有異曲同工之妙)
《月光》奏鳴曲多次被影視作品使用,尤其是第一樂章常跟懸疑遊戲或比較壓抑的情景配在一起。當然,《名偵探柯南》前期的代表案件《月光奏鳴曲殺人事件》也不能不提,甚至被選為動畫1000話的重製篇章,就顯見它在柯南粉間的地位。雖然從2022的眼光看來,使用錄音帶的詭計已經過時了,但這個案件確實峰迴路轉,品質相當好*3。
這期今日點播就聊到這裡。貝多芬的奏鳴曲還有很多值得一聽的作品,有機會再跟大家聊。
那麼我是伍德,今日點播,我們下次見!
*1. 也有人把第1至第15首劃為前期,第16至第27首劃為中期。不過最後五首必須分開討論是大家的共識。
*2. 不知道大家看鋼琴家彈鋼琴是覺得很輕鬆還是什麼感覺,但其實彈鋼琴真的很累人。就算是彈慢的樂曲也要時時注意速度和音響效果,而某些音響效果是需要整個上半身去出力配合的,絕對不是只有動動手指或踩踩踏板而已。
*3. 柯南因為沒能救出兇手相當自責,日後甚至和服部也提過這件事。有人說這種深刻的後悔是在和同期連載,前期兇手死亡率超高的金田一叫板,伍德個人是認為有點過度解釋了。
*4. 有的人可能聽過月光奏鳴曲是貝多芬在月光下遇到位彈鋼琴彈得很好的盲眼少女,因而受感動寫下這首曲子──這是不折不扣的二創,聽一聽覺得浪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