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臉書的回顧功能滿便利的,偶然在個人臉書看到這篇連自己都忘記存檔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動畫瘋居然進了今敏的電影《東京教父》(2019三月的時間點),於是就來看看這部很有名卻一直沒看的作品啦!
-縮圖及劇照圖片以連結引用自sonypictures
這是一部讓人輕鬆看完後,回想劇情卻又十分玩味的作品,雖然是喜劇,卻充滿著意涵,使用許多暗示,表現出導演所想告訴大家的道理。
開頭是由一群街友(大叔、人妖、翹家女)在聖誕夜的垃圾場中發現一名女嬰開始......咦,怎麼感覺有點搭上時事?喔不,不幸中的大幸是嬰兒還好好活著,另外,這部的核心其實不太相同,不過,準確來說它所講述的理念也不只一個。
由於人妖...為表示尊重且這個角色其實還不壞,以下就稱「大嬸叔」吧!
由於大嬸叔想短暫地體會扮演母親的感覺,於是他們暫時收留了女嬰,隔天早上,他們展開了一場表面上尋找女嬰父母,實則找回自己人生的旅程。
大家現實中記得一定要送警局喔!但這邊就先不計較這麼多,欲知詳情請務必去看本劇。
正如臺詞所說,女嬰「清子」就好比神在聖夜送來的禮物般,各種巧合隨之而至,主角們也在過程中逐漸找回自己所失去的東西,或許這也是導演對街友們的一種關懷的呈現吧!
【教育部人權電子報第81期】就曾有篇專欄介紹這部作品,個人十分推薦,這邊擷取幾段個人滿認同的觀點,並在本文末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一下。
《東京教父》很戲劇,不真實,但卻掌握到了現實作品向來難以尋得的「純善」,並由三個最不可能的人去做出了最大的犧牲,拯救了他們自己。
很多街友歸根究柢來說終是缺乏來自親友及社會的扶助。
請想想,如果沒了親友,如果身有病痛,如果意外奪走了我們的一切,我們跟街友之間是否真有高下之差?
說穿了,我們不都是在大太陽底下謀生的一個人嗎?抱持同理心,理解人生總有高低起伏,適時關懷他人,也接受別人的關懷,我們就能造就一個「有緣社會」,讓人人得以盡自己的一份心力,共同邁向更美好的將來。
這篇專欄的結尾令我十分深刻,還有一點就是關於「有緣社會」這個詞,令我想起之前在《在中世紀星空下》一書見過的【有緣、無緣】的概念,作者阿部謹也先生引用日本史學家-網野善彥先生發表的論點:將原是佛教用語的有緣、無緣引用至社會史研究上,因而使我對這個結論十分有感觸。
所謂「有緣的關係」指得是「透過物為媒介而連結的關係」,而「無緣的關係」則正好相反,即肉眼所看不見的紐帶所連結。
其實無形的紐帶有很多種,例如信仰也是,因此當人因故逃亡,躲入教會、寺廟等處時,基於民眾對神聖場所的畏懼,追殺者會停止追擊,躲入此處的人也將受到保障,這即是一個用肉眼看不見的紐帶,將人與人結合起來的場所,同時也是「避難所」概念的起點。
題外話:話說回來,你知道古代德國法中規定「站在四根柱子中的人是神聖及安全的」嗎?因此那時對逃回家中的犯人,司法人員也是無能為力,當然,這是非常古早時代的事了。
「人只要活著、生產、消費,就是處在『有緣』的紐帶中,但是一但被生病、破產、火災等其他不幸事情所圍繞時,就會漸漸從『有緣』的紐帶脫離,而不得不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當缺乏關懷或扶助,被貼上「社會問題」標籤的街友們,受到排擠因而聚在一起的主角三人,莫也不是一種無形紐帶造就的關係,從「有緣」的世界,進入到「無緣」的世界,然而,常常是這樣的,有緣世界的居民進入無緣很簡單,但無緣世界的居民未達到一定條件,卻不能回到有緣的世界,而社會上的諸多團體,從一開始便決定了無緣場所的居民該有何種命運。
劇中大嬸叔基於從小也是個流浪兒,被親生父母拋棄,輾轉流落,之後也還是徘徊在街頭,因此當他撿到女嬰,不是轉交警方(不佳示範,現實中不要學喔!)而是想靠自己幫女嬰找出親生父母,並問問他們拋棄嬰兒的理由,如果他能接受,他就原諒他們(然後轉交警方,幫她找個適合的人家),也就能原諒當初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了。
以撿到女嬰這件事為契機,大嬸叔,以及大叔、翹家女他們意識到了「自己」,並在導演的助攻下,順利找回曾失去的東西,找回了歸屬。(達成一定條件,會到有緣的世界)
做個結論吧!
《在中世紀星空下》中引用網野先生的理論,強調從無緣的位置看有緣時,可以補充我們忽略之處,使我們更能接近看見社會的「全像」,同時,這也呼應了我以為《東京教父》這部電影所帶來的影響之一。
順帶一題:
其實我也不敢保證我有沒有百分百地理解有緣無緣的概念,關於這個概念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推薦大家有空可以順便比較原文。
另外,網野善彥先生也滿有趣的,他主攻日本中世紀史,尤其是工農藝人及沒有安定居所的平民,有本書我自己也是滿想看看的,叫作《無緣?公界?樂》,希望對大家有參考作用。
附錄/參考資料:
教育部人權電子報第81期:街友關懷特刊 http://hre.pro.edu.tw/epaper/83
街友關懷特刊中《東京教父》的專欄全文 http://hre.pro.edu.tw/vedu/4089
不過這本已絕版,只能到二手書店碰運氣或讀日文版。
本書無代理翻譯版。
清輝@霜月書斎
執筆於2019/03/09 (yyyy/mm/dd)
發表於2022/03/15 (yyyy/m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