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鄭氏政權與滿清的溝通

帝國人 | 2020-01-01 02:37:58 | 巴幣 123 | 人氣 675


(一、)分期

       鄭成功扶植南明福王一直到鄭克塽降清這段過程,其實並不是像許多教科書中所宣傳的,漢賊不兩立,一直不想與篡奪明朝政權的滿洲人建立溝通管道,實際上,從鄭芝龍到他的兒子這段期間,他們就已經有了降清的打算,所以一般來說,對鄭氏的招降大概可以分為三期。

1.順治三年八月~順治十二年九月 (順治三年鄭芝龍降清)

       這時清朝對於鄭氏的招降主要是針對鄭芝龍,1646魯王垮臺,清軍面臨了另一個政權也就是福王的隆武,這時支撐他的便是鄭芝龍,鄭芝龍的同鄉洪承疇與清朝的博洛提議用封王爵的形式來招降鄭,鄭芝龍雖然於1643年順治三年投清,但他的兒子並不同意,並藉機整合鄭家勢力,順治九年浙閩總督陳錦被殺害,故又進入了下一輪談判,主要是讓鄭芝龍給兒子寫信,使其「不必赴京,駐守原地」,並封鄭成功為「海澄侯」,父親則稱同安侯,之後又封鄭成功為「靖海將軍」,順治十二年二月傳給了鄭氏印信,但其沒有投降打算,最後不了了之。

南明的隆武皇帝

2.順治十三~康熙元年 (對部下的招降)

       順治十二年開始極力圍剿鄭氏,遷界令頒布於清順治十二年,見於《寧波府志》,順治十八年,禁浙江、江南、廣東海貿與船運,號稱片坂不得下海,另一方面又積極招降鄭氏的部屬,只要帶船與人來投誠,將清算人數與物資,給與升遷,如上呈平鄭計謀者,加官晉爵。黃梧在投降後,獻上平海五策,清廷更開始對來降者''資以月餉''並積極招降一般士兵,但不像黃梧這種對鄭氏恨之入骨者,其他投降者如馬信、李必者,未必一心從叛。這時清政府對鄭成功的態度很消極,要他「剃髮留辮,自縛來降」,這階段主要是招降底下的部屬。

黃梧,因逃避軍中嚴厲的懲罰而投向清朝,並提出遷界令與平海五策

3.康熙元年~康熙二十二年(鄭成功死亡)

       在鄭成功死亡後,清廷的招降工作這時已經遍佈鄭氏集團的上下階層,同時又回復了對於鄭氏領袖的直接招降,一是免其為抗清朝之罪、加官晉爵但要登岸,二是鄭氏繼續留臺、但要剃髮留辮、但鄭氏要求從朝鮮的朝貢國之例,被清廷拒絕,三就是依照朝鮮的例子,成為朝貢國,不剃髮。同時在這一時間招降的工作也在加強,1663年清軍奪取金廈,又試圖強攻,但施瑯兩次的進攻失敗使清朝又回到招降作業。姚啟聖繼任福建總督,稱''從海之人皆吾赤子'',詳細規定了人員投降的不同獎賞,跟隨鄭氏越久者,獎賞越豐富,再來投降官兵可以開墾遷界令規定的廢地,並於漳州修來館,招降鄭氏集團成員。康熙13年,爆發了三藩之亂。

姚啟聖,與施瑯搭配攻取臺灣

4.補充: 清朝-荷蘭聯軍試圖攻取臺灣

      1662年荷蘭人退出臺灣,適逢清朝開始將矛頭對準鄭氏集團,荷蘭人便有與清朝合作的打算,在1662年8月荷蘭艦隊統帥博特(Balthasar Bort)與清朝交涉,試圖進攻鄭氏,1663年金廈海戰爆發清荷聯軍攻陷金門與廈門1664年荷蘭人進駐雞籠,但隨後清荷雙方因通商交涉失敗與將領(施瑯)的爭吵,以及遷界令下荷蘭人的補給困難,康熙放棄聯軍進攻臺灣,而荷蘭人因交涉無果,清荷聯軍在1668年結束並撤出雞隆

博特,曾率領荷蘭海軍與清軍聯手攻陷金廈

(二、)招降的目的

       鄭氏集團本身並不是什麼「忠君愛國、漢賊不兩立」的政治集團,它是一個「海商」組織,其組成很複雜,有明朝宗族、清朝降兵、山賊海寇農夫漁民等,各個人物對於該不該抗清保持了一種模糊與搖擺的態度,鄭成功的宗族降清數目相當多,鄭芝豹、鄭世襲、鄭鳴駿均降清,使清朝對招降鄭成功的期望上升,所以雖然數度兵臨城下,但大多還是以招降為主。

       清朝是一個剛入主中原的異民族政權,雖然南明搖搖欲墜,但各地仍舊有許多反清勢力存在,尤其這些起事都聚集在南方,比如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等,上述三者在擊殺尼勘與孔有德後使清朝加強了對鄭氏的招降,以避免雙線作戰的疑慮,之後三藩之亂開始,南方三王的壓力下又使清朝繼續了招降的政策。

       當然,滿清不善水,而鄭家又是海上勢力非常龐大的家族,招降顯然是個比較經濟的選擇,而鄭氏部下的思鄉之情也是滿清利用的焦點,另外滿清內部對於討伐還是招降舉棋不定,最後才有讓姚啟聖負責後勤招降、施瑯攻臺的分配,在目的確認前,招降也是這個期間的過渡手段。

(三、)援引朝鮮例

       最後有必要說的,是所謂的援引朝鮮例,鄭氏集團在其戰事順風時,投降清朝者其實很少,但在失去金廈與三藩之亂之新敗後,有許多鄭氏官兵降清,在實力超過清朝時鄭氏往往不理會清朝的招降,同時以援引朝鮮例來抵禦招降攻勢,加上鄭氏勢力是以五商的結構為主,力求在中國大陸保有據點來進行貿易,所以在談判過程中,鄭氏都一直想保有對岸的商館與領地來作為五商的轉運站,所以在談判的過程中常常會引朝鮮例來抗拒滿清登岸剃髮的要求,視為一個緩兵之計,而實際情況是鄭氏屬於海商集團,貿易可以說是其生命線,中國的商品一直到此時都是外銷利潤的保證,所以鄭氏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地位。

鄭經以來的雙方交涉(康熙計年)

6年,清朝要求通商、上岸入京、交人質被拒絕。
8年,要求剃髮、但同意朝鮮例,被鄭經拒絕。
16年雙方談判,但鄭氏堅持「依照高麗、朝鮮慣例」、談判破裂。
18年清朝對於援朝鮮例表示同意,但要求鄭氏完全撤出大陸,遭拒絕。
19年鄭經退出海澄、廈門、金門等地,清朝仍在進行招撫作業。
22年澎湖海戰,鄭氏失去談判籌碼,東寧投降。

總體來說,雙方談判有兩種型態

第一種: 鄭氏在沿海強勢、戰略優勢時,談判內容會是這樣
清: 鄭氏軍隊退出沿海、澎湖為界、並依朝鮮例
鄭: 不退沿海、要求清廷給沿海省份糧餉(漳泉潮惠四府)與鄭氏、不放棄海澄

第二種: 鄭氏退守臺灣、清軍又無力追擊時
清: 讓其世守臺灣,要剃髮納貢,雙方通商
鄭: 依朝鮮例,不剃髮,可納貢

第三種: 清朝攻下澎湖,有制海權
清: 統一、剃髮、移入內地
鄭: 想世守臺灣,但最後投降

       可以得知朝鮮例主要是為了平衡雙方態勢,並求在大陸沿海有其商業中轉以利於運行五商系統,而鄭氏都一直積極的,謀求與清朝的平等地位,這點在康熙八年的禮儀爭執最為明顯。

創作回應

跟現在有點像 只是現在的"清"部分是迫於外界壓力
2020-01-01 02:49:01
帝國人
其實國民黨早期都有所謂的兩岸密使,就跟那時候的狀況很像
2020-01-01 02:59:01
帝國人
多晚了,該睡覺ㄌㄅ
2020-01-01 02:59:13
晚安
2020-01-01 03:04:17
帝國人
孤耐
2020-01-01 03:05:20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