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過勞和領取與付出不相配的薪水,是你我的寫照。」
往往遇到這問題是社會組或文組的學生。除非特別的安排,譬如創業,否則五到十年,他們往往從事內替代性較強的工作。至於有特別安排、技職系統或家業豐碩,自當非討論範圍。
?考公職→研究所
在這個背景下,有一個似乎美好的出路??脊殹4_實,有公務員資格再回去念碩博士班會更爽?;度c:
- 被迫面對問題,會更清楚研究該做什麼議題。
- 資源更多,跟教授的關係更像合作。
- 不用有就職壓力,怕研究所耽擱工作。
?考公職的機會成本≒私部門主管+3年半痛苦
接下來的問題是,國考(公職)的低錄取率與逐漸下滑的待遇,儘管上述情形因類科而有異,最常舉例的是一般行政。因此,國考是個不歸路。大概兩個理由:
- 考上平均需要三年半,同等時間可能已經可以在私部門升上主管。
- 大多是學歷(非前段公立)和學科不怎樣(社會、文組)會考慮這條路,而他們在應試道路上並不順遂,因此準備考試是加倍痛苦。
?公職的身分保障與組織僵化→安穩就職的條件
既然如此,何必考國考?大概就是作為公務員,你的身份受到法律保障。
做過私部門工作的朋友勢必有印象。許多工作是叫你滾就滾。然後,公部門的僵硬某程度是一種保障,說明你的工作變化不大,無論好或壞。
某些過得去的工作太容易變動,譬如津津樂道的夜班保全。變化時也沒有抵抗能力,換個總幹事或管委會,說調點就調點。
總之,大多數人面對裁員或不續約,抗爭的資源,不可能輪到你拿。因此,有人呼籲「發展你的興趣」,在受苦之中比較甘願。
?你的興趣可能不是你的興趣
發展興趣的觀點也有需要小心之處,就是「你的興趣不是你的興趣」,而只是對做不到的事情的憧憬,或者自以為有天賦,只是井底之蛙。
確實,興趣往往跟心流(flow)有關,卻難說是否能取得更多未來優勢的資源。承認,處於心流是愉快的,但也容易走偏。不少想寫作的朋友,最後是為了交朋友和博得讚賞才寫,沒有這類回饋就不寫了。顯然,是喪失心流的案例。
?讀書、刷題中有心流→可以考慮國考
那麼,適合考試的人可能有什麼特徵?或許,這類人的心流是在讀書,甚至在準備考試中產生。那麼這類人就會鼓勵其考試,因為相較於不適應考試的人,面對大量閱讀和做題能產生心流的人,是更有利考試。
?補習公職→養成配套應考習慣的機會
如果確定讀書考試還算進得了心流,接下來的議題就是「要不要補習」。首先,不補習就是花個三千多塊買相關補習班教材,再依照個人適性挑學者寫的教科書作為相關觀念的入門書。另外,假定補習的話,不討論複雜的一年期、兩年期或保證班;面授、數位或雲端的問題,大致金額從30000萬到70000不等??傊?,這方面屬於技術性問題。我沒打算協助補習班廣告。您可以問相關專員並要求安排試聽。
?補習的優勢,從三點思考:習慣的建立、時事題、專心
- 花錢買個能養成好習慣的環境
- 上課的時候,講師往往會更新最新考訊
- 補習班的同學不會像研究所或大學部的這麼悠哉,會讓你懷疑這麼努力幹嘛,從而懷疑人生
- 花錢買個能養成好習慣的環境
當你把時程規劃好,剩下就是執行。
這是講義印製前來不及更新的,譬如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研究貧富差距問題的女性。又或者有議案試圖從考試院中釋放更多人事權。
對於剛準備的人也不用太執著時事題或獨門暗器。怎麼讀都是進步,但準備到中後期的考生而言,尤其差一兩題上榜的那些人而言,這類「時事題」的留心就是臨門一腳。時事題儘管比例不會太多,可能出個四五題,什麼都考什麼都不奇怪。
這點我跟另外一個考上高考三級的研究所同學有同感,但他是補另外一家。
我從來不懷疑我周遭的人「多才多藝」。不過,那也是建立在他們家庭有本錢讓他們累積,從而不需要考慮「我要活下去」而盡情發展。但也不需要怨嘆什麼,大家身處環境的遊戲規則不一樣。
?我適合考試嗎?先確認讀書和解題過程是否產生心流
- 上課的時候,講師往往會更新最新考訊。
對於剛準備的人也不用太執著時事題或獨門暗器。怎麼讀都是進步,但準備到中後期的考生而言,尤其差一兩題上榜的那些人而言,這類「時事題」的留心就是臨門一腳。時事題儘管比例不會太多,可能出個四五題,什麼都考什麼都不奇怪。
- 補習班的同學不會像研究所或大學部的這麼悠哉,會讓你懷疑這麼努力幹嘛,從而懷疑人生
我從來不懷疑我周遭的人「多才多藝」。不過,那也是建立在他們家庭有本錢讓他們累積,從而不需要考慮「我要活下去」而盡情發展。但也不需要怨嘆什麼,大家身處環境的遊戲規則不一樣。
?我適合考試嗎?先確認讀書和解題過程是否產生心流
總結來說,是否要國考,我只推薦不這麼討厭讀書和做題的人從事,哪怕你砸錢補習。所謂「不討厭讀書和解題」,在我這篇的定義是:
- 「讀書和做題過程能進入心流」
- 「過去高中,大學考試沒造成自己太大陰影」
否則,建議不能進心流的考國考,等同於把對方推入另外一個地獄。一般考試還要是不是回憶過去考試失敗的創傷。
?結論:別認為世界只對你糟
若非得要考,我的建議是「定期找心理諮商,別上網發自怨自艾的作文」。這類人因為受傷所以依賴性強,他們很容易認為全世界都欠他,然後所有人都有責任幫助他。
說真的,我很討厭這種人,不斷製造別人麻煩,但我認為這是一種「非自願的癥狀」,而這類人也想「戒除依賴、勒索他人的癮」。因此,我建議不妨花點納稅人的錢和自費部分金額找心理諮商,而不要給網路世界添麻煩。
最後,希望大家日子都過得順遂平安。有困難就克服它。你可以找人協助,但收斂你的依賴,別勒索他人。別人不見得爽到哪。
別認為世界只對你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