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操民隨筆:萬靈丹的迷思—讀白河,〈越多元越好嗎?〉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 2019-04-17 12:28:29 | 巴幣 36 | 人氣 309

本文引用自此

本文引用自此

仔細看了上面的文章,還有白河跟其他大大的回應,我想可以總結三個簡單的結論:

1. 多元化並非不重要,但不是萬靈丹。如同民主(制度),只是一種達成某種目的的手段,而非本身。

2. 承上,若是放任多元化持續,則會產生極端結果。而且極端結果不是大部分人想要的。因此,不會是公共利益的共同點,譬如特定人士的特權或既得利益,甚至放任之後無人得益,但卻某方繼續損害。

3. 真正該注意的是,我們遭遇什麼問題。在這前提下,關注各種工具如何協助我們解決,比如多元化的思維框架,可以如何協助我們釐清、治療與保健。不過,不該迷信某項工具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總之,以白河此文提出的議題,以及延伸的討論而言,可以聚焦的共識就是「我們可以看待問題看得更細緻,包括多元化的強項與限制。最終,我們還是得關注我們的福祉,從而更換工具,比如用小刀或是狙擊槍」。

想到有句俗話,小時候嗤之以鼻,隨著年紀越大,越發現人類的無能,也就越加喜歡:

「不存在一勞永逸這件事情,但相信這個詞存在而引發災難,有的。」

創作回應

白白安
其實我發現功利主義因為其翻譯帶有貶意的意涵,
人們好像一直再用其它翻譯來取代之,
就像有人會用“功用”或者像你這樣用“功效”。

其實,我個人認為,很多事情是約定成俗的,
而功利兩字嚴復先生是有他個人考量,
因為功利主義是革命性的道德方法論,
是一種科學性比較強的思考框架,
它本身的出現,就是為了取代“道德律令”。

它強調結果(後果主義)來判斷道德是與非,
它要求道德是一種效益(快樂),並以人趨樂避苦為框架,
並進而建構理論或者判斷。

所以嚴復先生就用“功利主義”這種撼動中國讀者思緒的
譯名,來代表它的震撼與省思。

確切地說,它是要跟董仲舒這段話唱反調: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所以,當我知道時,我就很少再變動這個中譯,
除了約定成俗,最重要是對這位中國啟蒙代表的敬意。
2019-04-17 14:16:57
白白安
不過我還是尊重你的選擇就是了,因為這並非很重要的事情。
2019-04-17 14:20:39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謝謝體諒,一定程度我不太喜歡清末那群「翻譯家」。他們確實開創且引進了一些概念,但如果參考相關近代研究,就會知道他們望文生義許多「新內容」。一定程度造成混亂(至少對我而言,其他老老師們原則上很能理解清末知識份子為了救國而一定程度曲解內容,翻譯和旭離的天演論是最好的例子,實然的描述被解釋成應然。我想也只有老老師和真正有骨氣的知識份子才能包容這狀態,可惜我不是)。

聊到這裡,我稍微交代屬於我自身比較個人的理由,該理由不理性,並感謝你的體諒。
2019-04-17 14:25:11
白河
很高興看到兔子發表自己的感想,我自己的想法是:要是一件事情發展到極端會是一場災難,那麼我們該思考的就該是「我們現在所處的距離該極端有多麼遠」。就如同民主、平等、自由等等各種美好的名詞,多元要是走到極端的話,我們確定會是一場悲劇,但依然有些人不這麼想,而是認為越民主越好、越多元越好、越自由越好、越平等越好等等。以此列推,究竟還有多少詞彙聽起來美好浪漫,但實際上發展到極致會是一場災難呢?

其實也只是工作之餘浮現的想法字句而已,能得到兔子和其他人的反饋,我覺得很滿足了 XD
2019-04-17 15:53:54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白河一個核心觀念,道盡一切隱憂。

我想最可怕的,並不是每個工具的副作用,而且放任那些副作用走到極端。如果有人願意為此付出,那麼最大的貢獻就是「保持警覺」。

可惜,並非覺察一次隱憂就算了。隱憂有千千萬萬個,甚至藏在上一筆隱憂之下。不過,可幸的是,從小處察覺隱憂,也是重要貢獻。

看來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2019-04-17 16:07:19
優君
你是不懂哪邊啊XD看你上面的回覆,感覺你應該也是個讀過不少書的人,不然就不會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既然如此,柏林的理論對你來說應該不是太艱澀才對。柏林雖然是在他去世(1997)前幾年才被人開始重視研究,但他的思想是現在自由主義的重要指標
2019-04-17 19:01:13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您好,我是喜歡閱讀沒錯,但哲學這塊我承認我的無知。事實上我也沒讀過他的相關著作或研究。因此,我認為我不太懂。
2019-04-17 19:07:52
閒雲
我跟原文有不太一樣的想法,但我的出發點是較為詭辯和文字遊戲的,很抱歉。

看了白河大大的文章後,我認為或許要冒險來澄清一下「多元」這個詞具體指的是甚麼?原文似乎沒有舉出例子,但我自己猜他指的多元應該是指像這支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_Wy15KpMa0)裡,蔡英文所講的:「應該要讓社會朝向更開放多元的社會。」的那種多元,也就是在學術上稱為多元論(pluralism)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原文中「高於一定數值之後的多元」,跟多元論似乎已經沒有甚麼太大關係了。我不會用「多元」指稱,而會使用原子論(atomism)指稱。

因為目前人們口中的多元社會或多元家庭,背後的哲學淵源跟後現代主義有很大關係,主要是海德格、德希達、傅柯、布希亞等哲學家在反省人類理性的侷限性和真理的複雜性的過程,而有的一種觀點。而原文的「高於一定數值之後的多元」,則以原子論指稱,我認為較好。原子論指的是把個人看成終極的實在,社會是個體的集合、且不存在超越個人的社會的一種觀點,這就是原文講的那些問題。

所以我還是認為愈多元愈好,差別在於若原文指的是原子論的話,那麼無論是在內容或觀點上,我都十分同意白河大大的說法,社會的個人到了一種極端之後,反而會落入原子主義的窘境。
2019-04-20 23:54:17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我同意要先釐清概念的意涵,再討論各種狀況。否則怎麼講都有它的道理。另外,是得聚焦怎樣的未來是我們要的,多元是一個觀察框架。
2019-04-21 11:20:3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