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請看完作品再看)
在1353年出版的《十日談》,其中一個故事講述男人為追求不果自殺,被追求的女人亦會下地獄,永遠被追求者追殺;在《青蛙王子》的故事,儘管公主極度厭惡青蛙,國王卻被青蛙的誠意所打動,攝合公主與青蛙兩人,最後公主把青蛙狠狠扔在牆上,才讓青蛙變成王子。
他們深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真心換絕情絕對是荒謬,相信自己是好人,而好人會有好報。所以在《喪菩薩》裡,他們是一種邪惡,而且不是那種明顯會被大眾譴責的邪惡,而是潛藏在日常之中,被理解為理所當然,有時甚至得到同情的邪惡。
「邪惡是不知反省,永遠不承認自己有錯。不管給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永遠是別人必須體諒他支持他。如果他受到挫折,一定是別人害的。這就叫邪惡。」
《喪菩薩》講述的不是如何根治這種邪惡,而是敘述這份邪惡到底有多麼恐怖。這份邪惡可能終有一天被公平公義的法律消滅,被適當有效的措施阻止,有病的偏見與歧視亦被消去,然而在這之前,那些深受其害的人恐怕等不到能夠解放的那一天。為了避免成為「修娘菩薩」,葉巧兮與莉莉絲合作,動用私刑,拯救自己,結果令原本是加害者的李杰勛變成了受害者,亦變成了這部作品前半部的主角。
這是《喪菩薩》其中一個有趣之處:可以看到這種潛藏在日常的邪惡在平日是如何運作,同時被切割、斷章取義的邪惡如何被身邊的人理解成善良——在旁人不了解故事背景的情況下,他是一個在邪教手中拯救公主的王子,對看起來已經發瘋了的女友依然不離不棄實在是佳話,無緣無故被瘋女人跟蹤騷擾實在是可憐悽慘,而他本人亦深信這一點。
到最後他被人誤會,被人認為是在發瘋,令他覺得荒謬,疑惑不解,卻是一個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過程——一直以來,他將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一個在荒謬世界努力爭取應得之物的理想形象,然後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視為理所當然;對旁人強調自己被迫害的痛苦,淡化或無視自身的扭曲,總是有諸多善意的理由解釋自己的不是——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然後以善意和指責之名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嘗試努力做出美其名「爭取應得之物」的控制,那就是他的邪惡。
《喪菩薩》的後半部是葉巧兮的主場,是這部作品的解題篇,也是受害人被加害人控制,並被身邊的人因誤解、偏見和漠不關心而被冷暴力的過程,也是敘述為何這種邪惡那麼容易得手的過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片面了解事實是無可避免,卻有人恃自以為自己理解事實的全貌,對事主有並非空穴來風但沒有把握的臆測,成為事件的判官,對李杰勛這種善於塑造亦自認為是好人,是受害者,同時努力爭取應得之物,把所有挫折斥告為不公、荒謬的邪惡,他們無疑是最好的同伴。
《喪菩薩》是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復仇故事,亦是法律暫時無法保障、社會風氣不友善、孤立無援的受害者所譜寫的悲歌——難道真的要每次都要出動修娘菩薩、裝神弄鬼,需要身陷險境、動用私刑才能避免受害嗎?《喪菩薩》並非空穴來風,亦有如作者所說,現實比小說更為誇張,即使有跟騷法的存在,還是無法阻止殺人、騷擾的事情發生,而《喪菩薩》亦點出現時法律其中一個弱點,那就是未成年——即使犯下的罪行對他人來說是嚴重的困擾、恐懼,未成年人依然難以入罪。
然而法律不能無視未成年保護的需求,亦不能無視冤罪的存在,如果法律無法找到平衡點,那只是另一個悲歌,不完美的現實無可避免。如同上文所說,這份邪惡可能被消滅,但不是現在,那真的要動用私刑?正如現實往往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解答,《喪菩薩》只望有一個協助受害者的修娘菩薩,從個人出發,改善社會對該類事件不熟悉、恐懼或誤解的情況。
另外《喪菩薩》最為有趣的地方,是對那種日常中可見的邪惡有準確的描述,而這份邪惡不僅出現在王子與公主的概念——那些聲稱自己是好人,然後侵害他人,善於塑造敵人,認為自己被迫害的君子,就是邪惡。
以兩個角度敘述同一個故事,卻有截然不同的含意,饒有趣味之餘最後有力點出當下切身、理應留意的議題,和順利成章闡述對邪惡的仔細觀察,是筆者所認為其中一個故事作品可以擁抱的價值,也是成為一個好故事的可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