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
作者: 安東尼.瑞德
原文作者: Anthony Reid
譯者: 林瑞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00元
優惠價:79折474元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這次要的書是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算是我研究東南亞領域的第二站也提供不少可以參考的知識,東南亞政治與早期國家發展算是繼平安時代與宋史後將短暫停留的研究領域,正如我先前所說為了避免閱讀疲勞需要反覆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轉換心情吸收新知,針對我在各部分結論與心得做更進一步打磨,本書知識含量不算少相信只要有心基本上可以把一個章節當作一篇來發。
不過我對自己的定位並非知識的傳道士與民族主義者的宣揚者,我同樣就針對書本好壞及感想發表屬於自己的論述,由於這本書多少需要點相關知識,我會建議先看過東南亞利多交會這本書會有更好的理解,雖然我是先看本書才看東南亞交會這本書。
民族主義與亞洲:
這個章節算是基礎的科普,簡單跟我們介紹民族主義跟反帝國民族主義是什麼回事,作者替反帝國民族主義取了一個比較貼近的用語國恥恨,另外簡單介紹了東北亞與東南亞文明發展的簡述帶我們簡易了解概況,比較值得留意的是東南亞的劇場型國家以宗教儀式為主延續下去的國家,這一章本身沒太多好說的。
了解東南亞民族主義:
這個章節講述東南亞各個區域的文化、民族、人口普查等相關事物,算是給我們簡單上堂課但又講述不夠詳細只是很概略的給予概念。
身為東南亞「局外人」的華人:
這個章節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講,也就是歷史的華人跟印尼的華人,如果讓我簡單述說最初在東南亞不一定是純粹而是有著華人認同的混血兒跟海外華人但整體來說數量不多,由於東南亞絕大多數都是伊斯蘭國家,因此許多華人為了官位會放棄原有的髮型與信仰,在不信仰伊斯蘭且身為外人,海外華人地位跟爪哇人關係不太融洽。
伴隨著通婚與爭取更好的社會地位而轉教,在新一波海外移民到來前所謂海外華人不是已經被同化就是原有中國文化倒退不少,已經變為跟新一波中國移民相距甚大的程度,由於新移民人數過多原先的本土華人反而被加以同化,可以想成整個東南亞約三百萬的華人社群又陸續湧來數百萬的移民過來居住,這部分只是相關背景介紹概略知道就好。
後半段整個華人的地位很像猶太人,除了被當作印尼政府拿來當作底層宣洩的管道外,沒有正常的法律保證義務使得作什麼事都要賄絡,雖然最開始是蘇哈托帶頭排華,但之後又有賴華人的金援,透過跟蘇哈托之間金權交易,印尼華人被形容跟東歐猶太人處境類似但更加富有,掌握東南亞各國許多企業,且因為緊密的金權交易對華人的攻擊逐漸成為對蘇哈托政權的攻擊。
伴隨著蘇哈托漸衰,政府接班之爭與宗教謠言再次加劇排華暴動的發生,在上世紀末依然有排華暴動血洗華人社群,這些針對性民族暴力與歧視一直到民主逐漸發展起來才改善,但不能忘記馬來西亞跟印尼在民族主義保護下依然是非常保護自己族裔核心,縱使處境改善也只是從三等公民變成二等公民般的存在。
綜觀歷史上各地華人的處境,人口過剩導致人們尋求向外發展的機會,因此建立許多華人社群但作為商人與勞動階級的優勢使當地人或其他外來移民恐懼與仇視因而在美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都受到眾多限制,時至今日華人向外擴散的移民仍在持續著這最主要還是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對比傳統的移民區,南美洲與非洲或許會逐漸產生出以華人為核心的城市主導經濟發展,有機會或許能觀察下韓裔與日裔在海外發展的情況。
馬來與它的後裔──一個鬆散類型代表的多種意義:
談這個章節我個人自己的整理是這樣,英屬馬來等於馬來西亞、荷屬馬來等於印度尼西亞,因為殖民與區域認同的不同縱使國土交錯也沒有統一的民族意識促使產生一個完整馬來區域的大國,不過真要這麼做複雜性將不亞於印度。
不得不說這些殖民者的殖民學者在編造民族起源與故事的本事真是無人能出其左右,能夠把想像編造的民族帶給殖民者身上,馬來西亞現在的鬆散型態也多少跟英國本身殖民方式就很鬆散有關,這個章節有趣的主要在殖民者創作的民族概念。
接著探討馬來西亞跟印尼的關係,關於馬來西亞的歷史倒是沒啥提所以對這個松散的聯邦如何湊起來,之後如果有機會再仔細研究下這些東南亞國家的現代發展史。
亞齊人──王朝的記憶:這個章節的故事是談及亞齊人用血抗爭的故事,最初亞齊人是獨立的蘇丹國在鄂圖曼幫助下他們成功抵禦葡萄牙最初的殖民嘗試,然而貿易問題與國內領主對列強特權的不滿促使亞齊被認為是不穩定的國家。
對照英格蘭的溫和、荷蘭人在東南亞的殖民以血腥暴力著稱,經過一系列戰鬥與抗爭毫不意外的亞齊人如同其他被踏過去的國家一樣面臨被殖民的命運,從被荷蘭殖民開始亞齊人的抗爭故事就一路維持到2005年7月(2003年印尼因為亞齊鬧獨立派遣傘兵進軍)。
對於統治亞齊人的國家肯定會認為這群人跟刁民一樣,而亞齊人充斥著國恥恨的概念極度想要自治與獨立,亞齊人普遍痛恨與外國勢力合作,當部分亞齊人在二戰期間把日本人請來對抗荷蘭人時,亞齊人的態度是『趕走了狗卻把豬帶進來』,然後隨即又跟日本人打了起來。
在二戰剛結束之後,一個新崛起的伊斯蘭民粹組織代表著本地人血洗了由荷蘭人培養的菁英階層與其軍隊,讓新生的印尼得接受他們為代表,然而印尼跟亞齊人的蜜月期很快就過去,就亞齊人角度印尼就是另外一個令人失望的殖民者,名義上他們是特區實際擁有的比省還不如,於是亞齊跟印尼政府又打起漫長的游擊戰鬥,這部分跟東帝汶一樣纏鬥直到2005年雙方和解為止。
從亞齊人的故事可以充分看到為了抵抗殖民者,而堅持戰鬥的決心這在歷史上都是少有的,但付出代價也是何等巨大,恐怕不是數十年所能夠輕易恢復的。
蘇門答臘的巴塔克人-從無國家之人到印尼僑民:
這個章節即使看完了我的理解依然不是很好,原因很簡單議題太複雜了,不輔助細部地圖很難看出細部文化分裂,這就好比要外國人要分出臺灣島上原住民各族一樣困難,而且只給文字敘述。
我這樣一講應該就很好理解這要徹底吸收難度要多大,要理解巴塔克人這個族裔除了要看著地圖有著完整區域理解外,接下來還需要整個細部族裔分布,因為內文又扯到巴塔克人的族裔分化,這就很像賽德克族各社之間分化情況。
因為區域與伊斯蘭宗教和殖民者宗教導入,使得巴塔克人的分化是無可避免且伴隨二戰以後殖民勢力的衰退與二戰中接受日本培訓的經驗,整個蘇門答臘在動盪的印尼政府剛成立的時侯非常動盪無法合併成一個完整的省而是分為數個配合當地民族的省分,對比亞齊的血腥抗爭巴塔克也有場掀不起太大風浪的武裝政變力求與雅加達政府分離但很快就被壓下來。
要在本書這種簡化敘述並從區域理解印尼政黨選舉分布是真的很困難,這種政黨面向的東西只能看過卻無法很好理解吸收並重新排列需要更多書籍去輔佐我知識上的不足之處。
跟亞齊人相比巴塔克人內部雖在最初有嚴重的族裔分裂,但也因為族裔問題及環境競爭激烈,促使巴塔克人產生出外打拼的傳統,無法離開家鄉出去工作一般被認為可恥的,如同中國的鄉村人離鄉背井再帶著錢財回歸家鄉。
巴塔克人從最初沒有國家的氏族群很好融合成為印度尼西亞組成一部分的重要人口。
馬來西亞族裔的遲遲成形-卡達山人或杜順人:
這個章節本身不長且內容也比較單純,我就不太長篇大論雖然這每個章節拿來抄一抄整理都可以水一篇知識分享。
這個章節的重點主要在於卡達山人和平加入馬來西亞後的一系列政黨與重組的過程,正如我前面所說因為缺乏相關知識在看到政黨與選舉方面屬於看了又不是完全懂,卡達山人或杜順人嚴格來講是同一民族但不同族裔認同,除了談政權發展外就是談卡達人與杜順人之間糾紛和如此妥協。
不太確定現今馬來西亞跟印尼有沒有取消伊斯蘭為國教定位,因為非信仰伊斯蘭有些歧視不太妥,宗教跟民族主義綁在一起使得本地伊斯蘭無法發揮如傳統伊斯蘭的包容程度,不太確定每個國家走向現代化是不是都發生過這種事。
帝國煉金術下的革命幻夢:
這個章節探討的議題仍是有些複雜我會用簡化語言述說,大體是在探討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立國的過程與背景,另外簡單探討亞洲式民族主義與歐洲式民族主義的差距,印尼透過統一民族塑造與暴力革命建立國家打造一個中央集權國家,馬來西亞的建立則是妥協與談判在仍有眾多蘇丹的國家中打造聯邦。
印尼暴力、權力集中並族裔整併迅速,馬來西亞溫和、權力分散且民主。印尼在建立與整合過程中使用太多暴力也損失太多經濟成果且由軍隊替代法治的後果就是法治建立不如馬來西亞,這樣的成果便是印尼GDP只有馬來西亞四分之一,靠武力建立中央集權與族裔統一國家代價有些高昂。
本章接著聊聊地緣政治相關的部分,這部分可以稍微看我先前提東南亞利多的交會,東南亞主權爭議彼此交錯但伴隨時代不同能夠用武力奪取邊界的時代已經過去,一看到印尼軍隊空降亞齊的場面就讓我想到俄羅斯空降基輔。
總結:作為一本有些艱澀的民族史讀物,本書擁有的知識量無法輕易消化但確實帶給我們較不同的故事觀,基本上不太推薦新手閱讀,對於本書的知識量我給予A+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