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的難題】
在現在的遊戲市場中,面臨著一個大問題:
很多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玩遊戲
隨著長大,很多人可用來玩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
我記得在國高中時期準備大考期間也是如此,那時候很多時間都要去給課業,時間上被押的很緊,讓人很難完整地體驗一款遊戲
而在工作的話,許多人一天也面臨高工時的問題,這還要加上通勤時間或者可能有有些面臨加班,或者是下班候還需要自我成長或副業
那當然有許多遊戲推出,也會有許多好作品
不過這時候可能就會受到遊戲設計的困境,也就是說遊戲設計可能投入很多心力設計,不過這些作品比較偏向需要玩家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才能體驗到
電腦遊戲有多能提供良好體驗,加上螢幕比較大,但是困境則在於遊玩時間和環境,例如在通勤/午休/零碎時間等就比較難以玩
不過現在畢竟大家手機上可能還有很多訊息或者是近期興起的短影音,就會讓玩家時間被切斷,難以真正投入沉浸在一個遊戲中,這樣就會導致玩家在遊戲沉浸感不夠,在遊戲裡面無法獲得好的體驗
而在選擇遊戲時,大家往往會選擇那些熱門的前幾名,這樣一來,排名較後的遊戲就很難被大家接觸到,那這樣對於新遊戲公司就面臨挑戰,排名較前面可能就會是本身就很有老牌的遊戲公司
但如果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或許我們會更願意嘗試不同的遊戲,這樣遊戲以會比較有市場
下面想說說幾個方向,當作一種可能的期許方向吧
【期許方向】
1 改善遊戲的污名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小時候我們身邊的某些長輩會對遊戲常常抱有負面的看法,這樣的觀感無形中讓遊戲產生了污名化,這是我們現在需要努力改善的
雖然現在的狀況有些好轉,但還是有些年長者掌握著話語權,這使得遊戲的正面形象仍然不夠強大
2推動社會競爭的反思
用一個比喻來說,像成績的競爭,在小學的時候,許多人考到80分,這時候90分就屬於裡面突出的。但當所有人都達到90分時,就會有更高的標準,這時候可能就會需要100分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陷入一種過度競爭的狀態,投入在學業或工作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留給其他活動的時間被壓縮越來越少
上面是一個比喻,而這是正是學生的現狀,許多工作場所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所以應可去反思一下,這樣在過度競爭、讓大家花那麼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面真的好嗎? 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時間就變少很多了所以多多去推動這方面反思
3 縮短上課和上班時數
在臺灣,教育時數本身就很長,常常達到九小時以上,很多人放學後還要去補習。而在工作方面,長工時的情況也很普遍。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部分
可參考以下這篇貼文,下方也有一些研究調查的內容
當然改變不太可能一下子就發生,但是以漸進方式改變是個方向,如果一直遲遲不去做出一些反思和改變,那人類永遠只能現入之惡性循環中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絕不會是競爭,勝利的人想繼續維持勝利而擔憂,失敗的人陷入痛苦,因此一個鼓吹競爭的環境經常讓人痛苦和焦慮
有關人生目的,我和身邊一些朋友目前認為的答案,會認為是一個過的舒適的生活方式
4 減少過多的免洗手遊
現在市場上有些遊戲的觀感也不太好。之前下載過一些免洗手遊,這類遊戲的缺點在於一方面廣告太多,另一方面則是缺乏持續性的遊玩體驗,一款遊戲可能玩一下就不玩。玩這種遊戲的感覺,有時候可能跟刷短影片一樣,沒有讓人真正沉浸在遊戲中
5 提供多樣化的遊戲選擇
不同遊戲有不同的特性,有些遊戲上手門檻比較高,而有些則相對簡單,有些肝有些休閒,有些要投入比較多心力有些比較少
因此提供多樣化的遊戲選擇,例如模擬經營、放置類、音樂類、戰鬥類...等
讓大家可以自由選擇和嘗試,找到自己真正適合自己的遊戲,每個人生活型態和喜好不同,就提供給人選擇,確保人可以有好的體驗
6 多平臺互通的遊戲
上面提到電腦遊戲難以在零碎時間/通勤/午休等時間玩,但是如果是設計多平臺的同步遊戲,例如手機和電腦同步,就可以在不同時間環境下玩,還可以用一些時間推進進度
目前已經有些遊戲和平臺有在推,例如Googleplay桌面板,那當然用模擬器也是種選擇,不過還是希望能藉由遊戲方去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