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前看別人文章時想到的問題
我瞭解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隔閡,是無法透過文字完全理解的。但要說彼此完全無法理解這點又說不過去,因為如果「完全無法理解」的話那集體協作現象不該存在。
所以應該理解成一定程度的理解,而不是完全的理解,我按自己的理解畫出地板跟天花板

一般人的道德標準都是在中間擺盪的,最經典的像「我又不偷不搶」,確實稱不上惡,但離善也很遠。而真正頂點的善門檻相當高,只有極少數聖賢可以達成,而且還有別人的善在另一邊又不是善的例子(比如耶穌在猶太教中是褻瀆神的騙子,教徒亂放生把當地生態圈搞亂)
我認為宗教經典或是哲學思辯中,至高無上的善是遙不可及的,給人一個行善的方向,但永遠達不到。

人性很難向上貫穿,但向下貫穿是很容易的。比如歷史上的反社會殺人大魔王,獨裁者,或是壞的不是人而是邪惡的制度,環境導致一群人集體犯罪等等。像《人性悖論》(理查·蘭厄姆)中提到的倭黑猩猩中的雌性會共同壓制雄猩猩的暴力行為的案例。因些我歸納出:人性對善難有共識,但對惡的共識卻高度一致。比如陳樹菊女士的大善群眾不易查覺,但幾個暴力新聞就會讓家長焦慮著急接送小孩子放學

而現代社會比起強調善,更強調止惡。也就是說你能上去,那是你悟性夠,天靈蓋還開著。但是你一為惡,那社會跟集體就會一致撻伐(比如臺灣高達八成反對廢死,惡人就該受罰)。
這也是我認為法庭跟判決案例可能是現代社會最偉大的發明。因為法庭不會獎勵善人,但是對惡的定義是愈來愈精細的,而且各國還會相互參考判例,還有一堆什麼辯論庭,還要跟人文學術或心理醫學新發現交叉參考,都是在討論惡,沒在討論善的。
當然也如《人性悖論》中提到的,社會跟集體對少數的撻伐也未必是正確的。但這確實人與人之間存在相通的最佳證明
所以在談「人與人並不相通」這點,人性從中間向上提升的善較莫衷一是。但是向下貫穿的惡,「人與人相通」有顯著的共通性。所以我認為人性與其說性善性惡,不如說人性共通可能是「止惡」。止惡之外要幹嘛? 止惡等於善嗎? 也是莫衷一是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留言指教討論。
相關影片
他心問題
我瞭解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隔閡,是無法透過文字完全理解的。但要說彼此完全無法理解這點又說不過去,因為如果「完全無法理解」的話那集體協作現象不該存在。
所以應該理解成一定程度的理解,而不是完全的理解,我按自己的理解畫出地板跟天花板
一般人的道德標準都是在中間擺盪的,最經典的像「我又不偷不搶」,確實稱不上惡,但離善也很遠。而真正頂點的善門檻相當高,只有極少數聖賢可以達成,而且還有別人的善在另一邊又不是善的例子(比如耶穌在猶太教中是褻瀆神的騙子,教徒亂放生把當地生態圈搞亂)
我認為宗教經典或是哲學思辯中,至高無上的善是遙不可及的,給人一個行善的方向,但永遠達不到。
人性很難向上貫穿,但向下貫穿是很容易的。比如歷史上的反社會殺人大魔王,獨裁者,或是壞的不是人而是邪惡的制度,環境導致一群人集體犯罪等等。像《人性悖論》(理查·蘭厄姆)中提到的倭黑猩猩中的雌性會共同壓制雄猩猩的暴力行為的案例。因些我歸納出:人性對善難有共識,但對惡的共識卻高度一致。比如陳樹菊女士的大善群眾不易查覺,但幾個暴力新聞就會讓家長焦慮著急接送小孩子放學
而現代社會比起強調善,更強調止惡。也就是說你能上去,那是你悟性夠,天靈蓋還開著。但是你一為惡,那社會跟集體就會一致撻伐(比如臺灣高達八成反對廢死,惡人就該受罰)。
這也是我認為法庭跟判決案例可能是現代社會最偉大的發明。因為法庭不會獎勵善人,但是對惡的定義是愈來愈精細的,而且各國還會相互參考判例,還有一堆什麼辯論庭,還要跟人文學術或心理醫學新發現交叉參考,都是在討論惡,沒在討論善的。
當然也如《人性悖論》中提到的,社會跟集體對少數的撻伐也未必是正確的。但這確實人與人之間存在相通的最佳證明
所以在談「人與人並不相通」這點,人性從中間向上提升的善較莫衷一是。但是向下貫穿的惡,「人與人相通」有顯著的共通性。所以我認為人性與其說性善性惡,不如說人性共通可能是「止惡」。止惡之外要幹嘛? 止惡等於善嗎? 也是莫衷一是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留言指教討論。
相關影片
他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