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來自歐洲的「魔女」,是如何變成日本「魔法少女」的?

夏凰翔 | 2024-10-12 00:50:02 | 巴幣 6486 | 人氣 249

               

日本的「魔法少女」從誕生之初就注定與「西式魔女」不同,這些少女們所追求的是一種希望,以至於她們本身就變成了美好的代名詞。

在日本動畫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魔女」這個形象。無論是《魔女宅急便》《小魔女學園》中的「西式魔女」。還是《魔法少女小圓》《光之美少女》《美少女戰士》中的「日式魔女」(魔法少女)。

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動畫中「魔女」已經是最重要、最神奇的元素之一。


                                                             《魔女宅急便》

           

                                                                       《魔法少女小圓》

很多時候我們能感受到「魔法少女」和「魔女」似乎隱約有著一絲聯繫,但更加明顯的是:她們是兩個不同的類別。如果我們簡單地進行總結,或許可以得到下面這張表:


                                          魔法少女與西式魔女的大致差異(不絕對)

但是,相信這種簡單粗暴的總結是無法滿足大家的好奇心的。而筆者也一直好奇下面這幾個問題:日本的「魔法少女」這種神奇物種究竟從何而來?到底什麼是「魔法少女」?而「魔法少女」與「西式魔女」究竟有何淵源?

這篇文章,就來為你詳細解惑。

從“ Witch ”到“ 魔女(マジょ)”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魔法少女」的源頭與歐洲的「魔女」是有很大關係的。

什麼是魔女?魔女或女巫(Witch)的概念最早誕生於歐洲,早在《聖經舊約》中便有著反對巫術(Witchcraft)的相關法律記錄。日文中將“ Witch ”翻譯為“ 魔女 ”,而在中文裡或許更多使用“ 女巫 ”這個詞。

女巫形像大多是身穿黑色長袍,長著大大的鷹鉤鼻,佝僂著腰的老嫗。她們終日與黑暗為伴,沉溺在可怕的巫術中,是危險、神秘的象徵。


早期畫作中女巫的形象(右上):漢斯·巴爾東·格里恩《The Bewitched Groom》(Hans Baldung Grien,1544)

                             

                          《魔法圈》中的年輕女巫形象(The Magic Circle,William Waterhouse. 1886)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7)中的女巫

在以往世人眼中,巫術是女巫們與魔鬼的交易,或與魔鬼崇拜有關,他們把所有超自然現像或厄運都歸結於邪惡的女巫們。著名歷史學家羅納德?艾德蒙?赫頓(Ronald Edmund Hutton,1953,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教授)在《女巫:恐懼的歷史,從古至今》(《The Witch: A History of Fear,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2017)這本書中從現代視點出發,對巫術的5個關鍵特徵進行了概述:

1. 傳統上,巫術被認為是巫女們使用魔法對他人造成傷害或不幸;

2. 巫術被女巫用來對付她們所屬的社會(community);

3. 巫術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常被認為涉及與魔鬼的交易或信仰;

4. 巫術的力量被認為是透過繼承或啟蒙而獲得的;

5. 巫術可以透過防禦魔法、信仰、恐嚇或對女巫進行肉體刑罰來擊敗。

就像在莎士比亞代表作之一《馬克白》(1606 年)中,弒君的馬克白印證了女巫們的三個預言,成為了國王並最終走向末路。麥克白看似被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女巫所蠱惑,但所謂的預言只是麥克白自身的貪婪、慾望等人性弱點的外化,最終才導致了這齣性格悲劇。

     

                                  1971年波蘭斯基版電影《馬克白》中的女巫形象

                            

                                                         1948年奧遜威爾斯版電影《馬克白》中的女巫

雖然在歐洲中世紀(公元5世紀~15世紀左右)甚至更早之前便存在女巫和巫術信仰崇拜的記錄,但是由於中世紀(尤其是中後期)人們對未知力量的恐懼,以及天主教排除異端、貴族間政治鬥爭的目的,「女巫」逐漸成為了被迫害的目標。尤其是1486年臭名昭著的《女巫之鎚》(Malleus Maleficarum)這本書出版後,掀起了整個歐洲「獵巫(Witch-hunt)」的高潮,該書極其誇張地宣傳了女巫和巫術的危害,並教導人們如何對女巫施行酷刑。據統計1450~1750年間在西歐便有超過45000人因涉及“ 女巫 ”或” 巫術 “的罪行被處決。

其中最著名的案件之一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重要人物,法國民族英雄貞德,身為女性的她不僅帶領法軍收復了大量被英格蘭佔領的土地,並且在她的支持和護送之下查理七世得以順利登基加冕。而當貞德被俘虜後,由英格蘭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最終1431年5月30日年僅19歲的貞德被活活燒死

直到啟蒙運動(17~18世紀)以及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現代科學的出現才逐漸驅散了封建迷信的魅影。而在現代世人看來女巫及巫術更多的是一種對未知力量和魔法的想像,普遍存在於各類藝術作品中


                                                                        《女巫之槌》扉頁

那我們所說的歐洲的「Witch」是如何變成日本的「魔女(マジょ)」的呢?

日本東洋大學大野壽子等學者在論文《為何“ witch ”或“ Hexe ”能被翻譯為“ 魔女 ”——日本“ 魔女 ”以及“ 魔 ”的系譜中,對“ Witch ”以及其德語“ Hexe ”是如何被翻譯為日文“ 魔女(マジょ) ”進行了詳盡的考據。

早在日本明治維新(19世紀60~90年代左右)翻譯出版的《百科全書》( “ 百科全書 ”鴻盟社、1890 年)中便有著對“ Witch ”的介紹,此時對應的日文翻譯大多是「巫女」「女魔法師」等字眼。

而根據上述論文考據,「魔女」這兩個字第一次組合使用出現是在1891年由涉江保翻譯的《西洋妖怪奇談》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涉江保在文章中使用的“ 魔女 ”一詞特意添加了注音“ まつかひをんな ”而非“ マジょ ”,即“ 使用魔法的女人 ” (魔法を使う女)。

              


                                      《西洋妖怪奇談》(1891)中,日本文章里首次出現「魔女」一詞

在這之後「魔女」一詞再次被組合使用是出現在1902年10月《萬年草》雜誌,山君翻譯的格林童話《糖果屋》(ヘンゼルとグレエテルと)中。 《糖果屋》講述的是:被狠心的繼母和父親拋棄的兩兄妹誤闖進吃人魔女的小屋並被抓住,但是兄妹倆憑藉智慧和勇氣逃出了小屋並最終回到家中的故事。

山君原名森於菟,是《萬年草》的創刊人森鷗外的長男,而森鷗外則是日本著名的翻譯家、小說家、評論家,與同時期的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並稱被稱為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在《糖果屋》中出現的「魔女」兩個字並沒有加上註音(ルビ),因此這很有可能是「寫作魔女,讀作マジょ」最初的案例。

後來「魔女」一詞出現在各類文章中,甚至在一些字典中也依照這個翻譯進行統一,如1890年出版的《獨和字書大全》中便將德語的女巫「hexe」翻譯為「魔女”,上文提到的涉江保很有可能便是參考這本字典才將“魔女”兩字進行組合使用。漸漸地「Witch」和「hexe」的日本翻譯便統一為了「魔女(マジょ)」。


                                   英國畫家亞瑟?拉克姆所繪的《糖果屋》(1909)插畫,魔女與兩兄妹

從“ 魔女 ”中誕生的“ 魔法少女們 ”

……可見在「魔法少女」動畫之初,「魔法少女」和「西式魔女」的界線還非常模糊——她既是魔女,也是魔法少女。

至此,我們基本上了解了歐洲的女巫及相關概念,以及「魔女」這個詞是如何出現在日本的。那麼下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日本動畫中是何時開始出現“ 日式魔女 ”,即“ 魔法少女 ”這一形象的。

——答案是1966年。日本首部少女向動畫,同時也是首部魔法少女動畫:《魔法使莎莉》。

這部動畫講述的是某天魔法少女莎莉來到人間遊玩,遇到了同齡的朋友夢並愛上了人間。最後她決定留在這裡並透過幫助人們,理解了在世界上有比魔法更重要的東西。原作名為《魔法使いサニー》,但因為與索尼的商標衝突後來便改名《魔法使いサリー》。

                                           


三本復刻版漫畫,最左邊的宣傳語:日本最初的少女動畫;元祖·魔法少女漫畫;《魔法少女小圓》的原點? !

就像上文提到,現代科學的出現讓「魔女」和「魔法」不再如以往那般刻板印象,「魔女」的形像在西方世界也逐漸有了轉變。

1966年,美國著名電視劇《奧さまは魔女》(《家有仙妻》,Bewitched)和《かわいい魔女ジニー》(《太空仙女戀》,I Dream of Jeannie)在日本電視臺播放,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

其中《奧さまは魔女》故事講述的是身為魔女的女主角與一位普通上班族結婚,而同樣身為魔女的女主角母親以及她的親戚們不斷反對阻止他們的婚姻。 《かわいい魔女ジニー》則講述的是身為NASA飛行員的男主角在一座小島上撿到神秘的壺,裡面封印著可愛的風之魔女。之後無法分離的他倆一同回到了美國並鬧出各種啼笑皆非的亂子。

                                            

                                                   《奧さまは魔女》(《神仙家庭》,Bewitched)


                                   《かわいい魔女ジニー》(《太空仙女戀》,I Dream of Jeannie)

由於這兩部電視劇過於火爆,加上當時日本動畫缺少女性向的作品,時任東映公司電視部部長(後來的東映副社長)的渡邊亮德與企圖科長白川大作共同策劃了《魔法使莎莉》的動畫改編企劃。

有一天早上,亮德打電話給我說「餵,這個月的《りぼん》雜誌看了嗎?」我說「還沒看呢。」他就催促我趕緊去看。我當時便看到了《魔法使莎莉》的刊登預告。他問我覺得怎麼樣。我說「這個,能成。」亮德就說了些關於獲得動畫改編權的事,然後就立刻去找到了橫山光輝(漫畫作者)。

當時,我們知道今後的電視動畫都會彩色化。另外手塚(塚同塚)的《公主騎士》(‘リボンの騎士’,最初的少女漫畫作品之一)也在製作,並且電視劇《奧さまは魔女》也非?;?,根據這些狀況,我覺得「能成」。  ——白川大作

作為日本第一部魔法少女動畫,《魔法使莎莉》不僅吸收了西方魔女文化的元素,同時也能看到許多如今日本魔法少女的雛形。

例如在下面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主角莎莉騎著魔法掃帚。而魔女會騎掃帚這個形象便是來自西方的魔女形象。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莎莉穿的是比較日常的衣服,手上還拿著如今魔法少女的代表道具——「魔法棒」。

                             


                                                              《魔法使莎莉》中的魔女奶奶

更有趣的是,《魔法使莎莉》在漫畫連載之初並不是像後來設定的“ 魔法王國的公主 ”,而是“ 惡魔帝王的女兒 ”。在漫畫封面和故事中,莎莉也會穿著傳統女巫袍並且有西方魔女式的角色出現??梢娫凇改Хㄉ倥箘赢嬛?,「魔法少女」和「西式魔女」的界線還非常模糊──她既是魔女,也是魔法少女。

                             

目前已知最早魔女騎掃帚的形象,出自馬丁·勒·法蘭克長篇詩《仕女捍衛者》的插畫(Martin le Franc,《Le Champion des Dames》,1451 )

《魔法使莎莉》播出後得到了巨大反響,動畫也一口氣做了109集。之後的15年裡,東映動畫連續製作了9部魔法少女系列的動畫,後來東映將它們統稱為“ 東映魔女っ子シリーズ ”,即“ 東映魔女子系列 ”或“ 東映魔法少女系列 ”。

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 西方魔女的元素 ”,另一方面也融合進本國的文化,製造出日後只屬於日本的“ 魔法少女 ”形象和故事模板。

*東映魔法少女系列也有總共10部的說法。因為1978年由永井豪指導的《魔女っ子チックル》並不是由東映動畫部製作,而是東映電視事業部受一家兒童向化妝品品牌委託進行製作的。但在後續光盤和衍生性商品中也有將它歸類為東映魔法少女系列的情況。另外,永井豪1973年指導的《甜心戰士》(キューティーハニー)也是非常重要的魔法少女作品。


                                                                           東映魔法少女系列

東映魔法少女系列第二部《甜蜜小天使》(1969)改編自著名漫畫家赤塚不二夫在1962年創作的原創漫畫(ひみつのアッコちゃん)。

故事講述的是平凡的少女亞子從魔鏡的妖精那裡獲得了可以變身的魔法,亞子透過魔鏡變成各種女孩子們憧憬的職業去幫助他人。 《甜蜜小天使》是日本第一部魔法少女漫畫,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建立了「普通少女獲得從異世界來的力量,並且擁有了變身能力」這樣的設定。 ?

                                   
                      
                                                                  《甜蜜小天使》變身場景

系列第三部《魔法人魚真子》(魔法のマコちゃん,1970)是東映首部原創魔法少女動畫,為了爭取更大年齡層的觀眾,在片中加入了戀愛劇元素。但同樣也是因為想擴大受眾,牽涉到了許多社會性議題,整體人氣不如前兩作。

第四部《猿飛小悅子》(さるとびエッちゃん,1971)相比系列其他作品可以說比較“ 非主流 ”,該作“ 魔法 ”和“ 少女向 ”的元素較為稀少,更偏向於日常搞笑。女主角是個擁有怪力,體術超強,能和動物對話的忍者小學生。該作首次出現魔法少女身邊有一隻會說話的動物設定

後續的東映魔法少女作品中女主角身邊幾乎都有一個夥伴,甚至包括日後魔法少女動畫《美少女戰士》中的黑貓露娜,《庫洛魔法使》中的可魯貝洛斯,《魔女宅急便》中的黑貓吉吉,等等。

這種「魔女身邊有著使魔(Familiar)」的設定其實也可以追溯到歐洲早期對魔女的想像。在一些文獻記錄或傳說中,魔女們會與使魔達成契約成為主僕關係。使魔們通常是動物或奇怪的生物,甚至是幾何圖形,最著名的便是我們所熟悉的黑貓。它們通常是為了守護和引導還未成年的幼小魔女,或是還未擁有一定能力、地位的魔女而存在。就像在《魔法少女小圓》中,結界中的魔女們都擁有自己的使魔(使い魔)。

                                

                                               《猿飛小悅子》,女主角與會說大阪方言的小狗夥伴

                  

                                                       魔女正在餵養自己的使魔們(16世紀後期)
            
                                                       

                                                               《魔法少女小圓》中魔女的使魔

系列第五部《魔法使恰比》(魔法使いチャッピー,1972)由於在後半部分加入了過多的社會議題,在完結30年後直到2005年都沒有光盤化。這部作品中還有一段劇情提到:女主角身為魔女(マジょ)的身份不能被人知道,不然會被人類火刑燒死。


                                                      女主角恰比和弟弟想像自己被人類發現魔女的身份


                                                            《魔法使恰比》中同樣有西式魔女的形象

第六部《奇蹟少女理美》(ミラクル少女リミットちゃん,1973。也有譯作《笑咪咪》)是一部非常獨特的SF幻想類動畫,女主角遭遇了飛行事故,身為科學家的父親為女兒進行女兒為女兒進行了一系列人造人手術,女主角因此保住性命並獲得了魔法一般的力量。

如今來看,從《猿飛小悅子》開始連續3部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些偏離了「魔法少女」的主題和元素,這三部作品在商業上也比較失敗,於是第七部魔法少女系列作品《小仙女》(魔女っ子メグちゃん,1974)回歸了最初的“ 魔女世界觀 ”,並且還增加了未曾有過的,同樣使用魔法力量的敵人,由此開始“ 魔法少女也開始戰鬥了 ”,而動畫中「非常帥氣的競爭對手」以及「魔法界內部的真正反派」等形象為後面許多魔法少女動畫塑造了模板。

東映魔法少女第八部則是曾經掀起「美少女熱潮」的《花仙子》(花の子ルンルン,1979),動畫中幾乎每一集都會為觀眾講述一個花語,該作在日本獲得非常大的迴響。而魔法少女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日本動畫中第一部標題帶有「魔法少女」的動畫:《魔法少女拉拉貝爾》(魔法少女ララベル,1980)。

                                

                                                       《小仙女》開始,魔法少女有了對手和戰鬥

                                                

                                                                 《花仙子》(花の子ルンルン)

                                                    

                                                     《魔法少女拉拉貝爾》(魔法少女ララベル)

如今的日本魔女們

……沒有這些作品,或許日本動畫將失去很大一部分「魔法」和魅力。

1981年隨著《魔法少女拉拉貝爾》完結,東映動畫魔法少女系列也結束了。但魔法少女動畫並沒有就此結束,相反「魔法少女」的定義越來越寬泛,或者說由「魔法少女」而延展開的作品類型開始不斷出現。

尤其是進入90年代後,傳統“ 魔法少女 ”動畫帶給業界最大的啟示或許便是“ 以美少女作為故事主角?!?/div>

    

                                                                   你認識幾個魔法少女?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繼承「東映魔法少女系列」的傳統美少女動畫,例如製作過《幽遊白書》《麻辣教師》《火影忍者》《死神》的小丑社(スタジオぴえろ)所製作的「ぴえろ魔法少女系列」。系列共有5部,統一設定是:女主角都是普通的小學女孩,在獲得了魔法世界的力量後可以透過魔法棒變為大人模樣,而她們身邊都有著類似妖精、使魔一樣的伙伴一同行動。

除此之外還有葦Production (葦プロダクション)製作的數部魔法少女動畫,東映的《小魔女DoReMi》等等。

              

                                                                   ぴえろ魔法少女系列之一

            

                                                                         《小魔女DOREMI》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非傳統的魔法少女動畫」。例如非常有名的,1992年播出的《美少女戰士》、1997年的《少女革命》以及1998年的《庫洛魔法使》等等。在日本維基百科中,它們都被歸類為“ 魔法少女動畫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尤其是《少女革命》與傳統的魔法少女作品有著很大區別。


                                                                           《美少女戰士》

                             

                                                                           《少女革命》


                                                                         《庫洛魔法使》

2004年作為魔法少女動畫開拓者的東映動畫,開啟了新世代的“ 魔法少女系列 ”,那就是東映禦三家之一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不過這裡的“ 魔法少女 ”指的是「魔法(物理)少女」。

這些魔法少女們雖然都有變身的設定,不過她們主要都是以肉搏進行戰鬥,這反而吸引了一些青年或男性觀眾。

                               

                               

                                                               《光之美少女》絢麗的肉搏戰鬥

  

                    《光之美少女》第13作:《魔法使光之美少女》(2016),魔法少女+歐式魔女+肉搏

日本精神分析學者、宅文化研究者齋藤環在《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2000 年)中,將戰鬥美少女的類型分為了13種,包括魔法少女系,紅一點系(全是男性的環境中只有一位女性),團體系、寶塚歌劇團系、服裝倒錯系、巫女系、變身少女係等等。與之類似的,魔法少女的定義和類型也越發寬泛,這種變化主要在於「魔法」這個詞的泛用和擴充,導致「魔法少女」一詞與傳統的概念相去甚遠

例如在《魔法少女奈葉》中,科技與魔法結合,不僅魔杖可以變化,而且魔法是以各種砲擊的形式攻擊;《這樣算是殭屍嗎?》中魔法少女拿著電鋸戰鬥,偶爾男主角也會客串一把「魔法少男」;《街角魔族》中身為惡魔的女主角誓要打倒魔法少女,卻講述的是兩人的日常故事。

                               

                                                                              “ 魔法少男 ”

同時,與「魔法少女」所對應的「西式魔女」動畫也出現了非常多經典的形象與作品。如近年非常有名的《小魔女學園》,《烙印勇士》中的魔女西凱爾,《BURN THE WITCH 龍與魔女》《魔女之旅》《飛翔的魔女》《瑪麗與魔女之花》等等。

「魔法少女」與「西式魔女」帶給日本動畫的不僅是兩種動畫類型,更重要的是它們滲透和影響了所有創作者,為ta們提供了模板和靈感。沒有這些作品,或許日本動畫將失去很大一部分「魔法」和魅力


                                                            《小魔女學園》,移動表情包:亞可


                                                                          《魔女之旅》

                 

                                                           《烙印勇士》中的見習魔女西凱爾

結語

「魔法少女」是日本動畫中極為重要、特殊的存在,我們很難以一篇文章進行概述,這也不是本文的重點。

回到文章開頭,透過筆者的梳理「魔女(witch)」與「魔法少女」的關係和差異應該已經比較明顯了。在筆者看來她們最大的區別其實在於“ 變身 ”,即“ 身份轉變 ”這個特殊的設定。魔法少女們總是透過某種途徑將“ 日常 ”轉變為“ 非日常 ”,並為了維持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 日常 ”而去戰鬥。

也因此,日本的「魔法少女」從誕生之初就注定與「西式魔女」不同,這些少女們所追求的是一種希望,以至於她們本身就變成了「美好的代名詞」。就像當初東映動畫停止「東映魔法少女系列」時所表示的——他們認為當時魔法少女已經不是現代女性所憧憬嚮往的東西了。

但無疑他們錯了,每個時代的每個人對愛和希望的嚮往都是不變的。所以直到今日,我們依然可以看見大量「魔法少女」動畫。她們從未停止過腳步,而是繼續演進、迭代,訴說著新的故事。

                                                    

                                                                             絕望?希望?

2011年一部「魔法少女集大成之作」出現了,它就是《魔法少女小圓》。我們既可以將它看做對日本動畫幾十年來魔法少女的總結,也可以將它看做對傳統魔法少女動畫的顛覆。十分有趣的一點是,這部動畫也可以看做是對這篇文章的總結:

在《魔法少女小圓》中,「魔女(マジョ)」與「魔法少女」同時出現,魔女就是魔法少女,魔法少女就是魔女,她們不同卻又是一體兩面,正如絕望/希望,黑暗/光明。

創作回應

大漠倉鼠
推推,魔女是信仰、魔法少女是職業ww
2024-10-12 22:25:23
r13 最速下潛傳說
感謝整理,補充一下在庫洛到光美中間還有出"邪道魔法少女"的惡搞時期,最有名的就"魔法護士小麥""大魔法峠"等https://i.imgur.com/MDGqaeN.gif https://i.imgur.com/1NcCenA.gif
2024-10-13 01:15:10
源少
一瞬間各種魔女的知識灌入了腦袋裡,意外地發現光之美少女的武打好流暢
2024-10-14 09:43:24
花閱絹
分析得好仔細[e39]
2024-10-15 17:06:01
落第武士
我覺得魔女宅急便絕對功不可沒,它把一個蠻有趣的形象植入我的心中;不然小時候聽的童話故事都是壞巫婆之類的。
2024-10-15 18:05:49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