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看了張旭老師的影片有感而發(fā)

Snow Koi | 2024-09-17 00:01:08 | 巴幣 2 | 人氣 50

如題,張旭老師我關注很久了,從最一開始只覺得他是個搞笑人物,故意把微積分放在p站搞笑,到現(xiàn)在認為他是位對於人生態(tài)度相當積極的一個人,也致力於幫助學子,並散播正向思考與個人觀點,我覺得這樣很好。

高中以來,我就一直有個想當老師的想法,這兩年多來我時常思考這個想法的根源,因為這個念頭,究竟只是被工作的包裝外表給騙了還是真心喜歡,作為一位摸索未來的高中生,我想我非得搞清楚,也許我直到我真的去做的那一天都不可能完全搞清楚,但是值得好好想一想。 其中一個誘因是「講道理」,我是一位對很多事情有很多看法的人,每個小事我都可以有很多批判的思考,有政治話題、有人與人的相處、甚至是人生存在的意義,我有好多想法好多看法,我也好想要分享給更多人,也許是因為我認為我是一位積極正向的人(對於人生旅途),如果可以把這份想法擴散給其他人也是在幫助他人吧,當然我沒這麼偉大,也可能是可以「洗腦」別人讓我很開心,開心有其他人認同我的想法,總之,你也可以看到,我在這個巴哈上寫了很多文,多半是一時興起的感想文,在這之前我也在推特上寫過許多(不過有限字數(shù)所以就來到這了),我相信,如果是一位老師,就很可以名正言順的做這檔事,說好聽點「散播哲學散播愛」。

這又讓我想到,我覺得老師這個職業(yè)是很難被AI取代的,因為老師這個位置,除了教導學術以外,更重要的是傳遞人生的哲理,因為人生在世,如何快活的過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學習知識不過是手段之一而已。老師就有點像是哲學家,你看看古代的哲師,不都被稱為「老師」嗎? 他們從來不是教學術,都在教你如何過日子,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像是我,在我的求學過程中,就有幾位老師讓我看到對生命的熱愛,那種對於某件事的熱血,是我非常欣賞也非常嚮往的,我指的是對於「事物的熱愛」,對於一件事表現(xiàn)出鍥而不捨的態(tài)度,是多麼的珍貴與至高無上。這個社會很多人迷失了,總嘴上說著「念這個熱門系就可以賺錢」,我不否認這種想法,但前提是你熱愛,相反的,當你願意投注你的所有時間,所有的熱情在某件事情上,你還怕你賺不到錢嗎? 不是說一昧的埋頭苦幹某件事,而是當你是位正常人,且擁有個明確的目標向前,你就會很認真的思考所有事情,包含了如何變現(xiàn),如何進步,如何變得更好,如何競爭,那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是過得很慘,這就不可能了。

回到張旭老師,看得出來他對於他現(xiàn)在在做的事業(yè)有相當?shù)臒岢溃^對不是個「被逼」的工作狂,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值得學習。 最近,我對於讀書一點動力也沒有,我很清楚知道學測迫在眉睫,但我卻一點勁也提不起,同時,我想搞藝術(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時,就會想到「不行! 我要準備學測!」,然後就不搞藝術了,那不讀書又不搞藝術就只剩下打發(fā)時間,跑到遊戲裡面鬼混,最後什麼都沒有。

我覺得這種無力感,有部分是對於目標的現(xiàn)實層面思考,先前的我,想要讀師大教育系,這個系分數(shù)很高,所以我應該要更努力讀書,但仔細想,讀這個系的目的是什麼? 當一個老師? 如果是當一個老師,那根本不需要讀這個系,又或者說不必要,當老師的管道很多,而且教育系也不是等於當老師,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這樣說下來,那有什麼必要考到這麼高分呢? 我犧牲現(xiàn)在的時間,只準備「考試」這個對於未來人生沒有什麼實用的事情,不就顯得性價比沒這麼高了呢? 我這個人有個缺點/優(yōu)點,就是很執(zhí)著於效率,有些人可能就想說「不要想這麼多,讀就對了,反正浪費一點時間就浪費一點也沒差」,但我就很容易想背後的原因,並思考哪一種比較合理。

好的,寫了這麼多,我還是迷茫在選擇裡,也迷茫在失意裡,我始終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漂泊在宇宙中,人生在世,接下來如何?
追蹤 創(chuàng)作集

作者相關創(chuàng)作

相關創(chuàng)作

更多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