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天下觀」:一種建構世界秩序的區域性經驗〉/何新華著
前言、
此文構造除去前言,可分作三部分,簡單地探討了「天下觀」在思想史中的概念源起、發展和被取代。文章探究了天下思想在歷史中的誕生和流變,並闡述了對該思想的看法,包括對其的展望與疑問。以下我將延續作者的文章結構,統整並提出我對這篇論文的想法。
一、世界秩序之思想在地理空間、方位上的建構
天下觀表面上來看,是指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觀念,它是將世界包裹其中的一元性之宇宙觀。此概念源自先秦三代,並定型於秦漢;是古中國人從對方位的認識與理解,發展而來的。它的概念內涵可以分作三種類形來理解,分別為:模糊型、擴充型、成熟型。
在此先説明,雖然我將變化分作三種來理解,但乃是根據內涵不同來去分類,而非時序上的演變。究其原因還是先秦文獻的作者多非同一個人,且成書年代模糊又廣,許多思想都匯聚於同本書中,因此不易考察,不同內涵間的歷史脈絡之演變。
1.廣泛意義的天下
模糊型的天下觀,出自古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是為一種出於空間、方位的想像去構造出的。而此類形所泛指的「天下」,使世界包裹在「天下」之中,並表達了一個出於方位認知的空間概念。作者舉了《尚書》、《中庸》等例子佐證,並指出其他的古籍,有了對地理方位的概念,如:《山海經》、《爾雅》中出現的「四海」、「四極」。
2.等級次序的天下
擴充型的天下觀,則是透過「五服」來擴充、彌補模糊型的不足,即距離範圍的增補。「五服」是畿服理論早期階段,其源自周代、秦漢時期的文獻中,在《尚書》、《國語》、《周禮》可見到。借助「五服」,得以辨別距離,進而分辨親疏遠近。例如,根據與王畿的距離,分作:甸、侯、賓、要、荒,並稱其為「五服」。由此可看出古中國的宇宙觀,其對空間的看法並非均勻分布於「天下」,而是由中心向邊緣的延展。
3.具體範疇的天下
成熟型的天下觀,是對擴充型增添了更加詳細的定義;如:天下範圍的區域劃分(九州説)、五服的實際距離。「九州」見於《尚書》,它將華夏地域劃作九個區域,並根據遠近,列出「五服」。通過「九州」與「五服」,成功建立了先秦、秦漢的「天下觀」,其中的地域、距離,進而提供了政治思想上的理論依據。
二、世界秩序之思想在人文、政治思想上的建構
但「天下觀」是作為一種人文思想而非客觀上的自然地理論述,透過前面提到的空間概念之論述,其展現了一種「空間觀念」,並通過物質文化,將此一概念推廣至東亞世界中。而這樣的構想的意義體現在:一元性的宇宙觀、嚴格的等級秩序、中心-周圍的共容互利,三點上。
1.一元性的宇宙觀
「天下觀」本身是作為一種解釋世界的空間觀念,而它的具體概念前面已敘述過,因此不再贅述。在此要探討的是,這樣的宇宙觀提供給古中國人什麼樣的生活處事邏輯。「天下觀」隱含著四海一家的大同思想,在這層邏輯中,不存在內部與外部的關係,而是中心與周圍的關係。中國與四夷仍為一個整體,只不過有著與文明進步的親疏遠近。所以中國與周邊民族的關係是親疏,而非對立。
同時這樣的思想脈絡也體現在,歷代王朝的對外政策上,其方針多為「治邊」。因為「天下觀」的整體性影響,使其長久以來多為內向型發展模式──消除了軍事征服的合法性──少有以武力擴張「天下」範圍的情況。
2.嚴格的等級秩序
然而這樣的概念,也隱含著等級秩序的尊卑思想。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五服」的距離劃分,將周圍民族與中國的方位、空間關係固定化。同時,與王畿的距離,也成為等級秩序的標準;內外優劣之分、華夷之辨也由此展現。
這樣的等級秩序,是以前段的一元性宇宙觀為基礎建立的。雖然天下為一個整體,但並非天下一家,沒有任何區別;而是存在如同父子、兄長般的上下關係。位居於中央的華夏,是天下的共主;環居四周的四夷,則根據「五服思想」,被中國視作臣屬。在這之中尊卑長幼有序的觀念,更是不能被動搖的,華-夷關係必須分明,不能被混為一談。而東亞也依據此思想發展出「朝貢體制」,藉由外邦來華的朝貢、向中國皇帝表達臣屬的意願,建立起共容互利的關係。
3.中心-周圍的共容互利
透過與朝貢國的依賴,來維持權力關係,相較下依賴小的則為優勢國;但朝貢國仍然保有主權獨立。此外中國也鮮少干預各國內政(除非內部叛亂導致政權交接),因此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並非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而是文化帝國主義。中華帝國向來以傳播自身文化為使命,主張用華夏文化德化天下,極少有武力併吞、征服的情況。
所以「天下觀」指導下的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可説是共容互利。中國藉由這些國家的朝貢,來獲得「天下共主」的榮譽;周邊國家,則透過中國的冊封,取得政權合法性。同時朝貢體系也增進區域間的物質流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三、取代現代國家體系的展望與質疑
東亞的區域國際體系,在19世紀後的西力東漸下,逐漸被近代西歐國家體系所取代。西歐發展出的「民族國家體系」,主張主權國家間的平等對話,這與東亞的朝貢體系相悖。然而,這樣的國際關係,也衍生出許多問題,如全有或全無的矛盾對立。因此有中國學者提出,傳統東亞的區域國際體系──即「天下秩序體系」──更具備倫理性、世界性。主張以此取代,矛盾日漸突出的「民族國家體系」。
但作者認為從倫理上、現實上,均無法做到。從前者看來,近代西歐國家體系的對等溝通,相較「天下秩序體系」下的禮部、理藩院更道德。此外,這樣的國際體系需要物質力量、優越的文化地位來維持。過去農業文明下的中國,因地理環境之優勢,可以影響四周的半島、島嶼國家,以維持這樣的文化霸權。但如今的中國在近代後的環境巨變下,早已失去那樣的條件──從長期由中國主導的朝貢體系之消失,便可略見一二。最後作者提及,雖然中國當前(該論文寫於2004年)具有世界工廠的美稱,但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歐美國家、日本手中。因此這樣的構想雖然美妙,但僅僅只是空談的囈語。
四、結語
從上述的分析探討,這篇論文讓我們瞭解「天下觀」的源頭,並從宇宙觀到人文思想、政治思想,再到實踐;整理出了一套哲學指導下的行動邏輯。進而提供給我們一個不同的視角,解釋東亞國際間的交流互動、與關係。
長久以來,我們都透過現代史的角度去看待歷史──尤其是中國史,導致在觀念上無法理解許多史實。透過對天下思想的解剖,我們可以還原出一個更靠近古代的中國、東亞世界。讓我們能夠在時代脈絡、思想共鳴中,瞭解歷史的脈動。進而協助我們深入思考歷史的結構,以及幇助我們更好地掌握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