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鋼彈誕生起源》:它的締造者們親自講述這個超級IP的!

夏凰翔 | 2023-02-27 10:36:58 | 巴幣 8210 | 人氣 2418


40年前的1979年4月7日,由日本動畫公司Sunrise製作的科幻題材動畫《機動戰士鋼彈》在日本名古屋電視臺播出,標誌著鋼彈——這一在世界動畫史上產生空前影響的IP的誕生。

        

發展至今,鋼彈系列已擁有包括電視動畫、OVA、劇場版動畫在內的各類動畫作品數十部,與其相關的衍生作品,包括遊戲、小說、漫畫等更是不計其數。其影響力超越國界,成為日本動畫文化的重要像徵之一,粉絲遍佈全球。

                    

                                                         ▲《一級玩家》中鋼彈登場

而作為該系列的開山之作,這部講述主角阿姆羅在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祕密武器——名為鋼彈的機動戰士(Mobile Suit),隨軍踏上征途的故事的作品,更是成為了許多動畫愛好者心目中永恆的經典:作品本身的世界觀和機械設定開創了多項先河,同時也產出了許多留名動畫史的經典梗

                                     

除此以外,該作品也是鋼彈系列中宇宙紀元(Universal Century,UC)這一世界觀體系的奠基之作。沿襲、擴充這一世界觀的同系列作品,包括《機動戰士Z鋼彈》、《機動戰士鋼彈:逆襲的夏亞》等也在過去的40年間不斷推出,保持著極高的人氣。阿姆羅、夏亞等經典角色在這些作品中多有出場,扮演著推進劇情的重要角色。

                                    

                                                                  ▲《機動戰士Z鋼彈》

                                

                                                       ▲《機動戰士鋼彈:逆襲的夏亞》

而就在今年,日本NHK電視臺為紀念鋼彈誕生40週年,特別邀請了包括參與《機動戰士鋼彈》製作的總監督富野由悠季、動畫監督安彥良和、原畫師板野一郎在內的多位動畫人接受採訪,製作了紀錄片《鋼彈誕生祕話》(ガンダム誕生秘話)。

在該片的前半部分中,這些赫赫有名的動畫業者還原、講述了當年《機動戰士鋼彈》從開始企劃到第一話播出的過程,也同時透露了許多動畫中設定的由來以及製作現場的情況。

值此高達40週年之際,就讓我們以該片為藍本,一同瞭解元祖鋼彈的誕生歷程。

誕生於時代浪潮下的《機動戰士鋼彈》

《機動戰士鋼彈》誕生於1979年。此前於1974年播出的科幻動畫《宇宙戰艦大和號》以及其後續的劇場版都獲得了極高的人氣,在日本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動畫的風潮。

當時,尚處於創社第四年的Sunrise的主要業務,仍是給包括東映在內的大型動畫公司提供動畫的外包製作服務。為了打破現狀,Sunrise與玩具廠商聯手,緊跟《宇宙戰艦大和號》所掀起的科幻動畫熱潮,於1977-1978年連續企劃了兩部以機器人為主題的動畫作品——《無敵超人桑波特3》和《無敵鋼人泰坦3》。兩部動畫雖然都獲得了一定的口碑,但並未使Sunrise獲得足以脫離外包業務的經驗與資金積累


緊隨其後的第三部機器人動畫的企劃,關係到了整個公司的命運。據Sunrise前資料室室長飯塚正夫介紹,當時的Sunrise必須製作出一部" 像《宇宙戰艦大和》那樣可以電影化,足以使Sunrise為民眾所知,並以此推進下一個企劃誕生 "的作品,否則他們將就此回到單純給其他公司打工的狀態。

當時被委任為第三部作品總監督的富野由悠季認為,雖然因《宇宙大和號》掀起的風潮,以" 巨大化機器人 "為題材的作品在當時頗為流行,但實際上它們都有著類似的劇情構造,在1970年代後期已經出現了衰退的跡象


當時的機器人動畫有著每一集出現一個新的" 被擊敗的機器人 " :(やられメカ,指註定被主角擊敗的量產弱小機器人),主人公在單集中將其擊敗並不斷重複的固定套路

因此,他拒絕了贊助商繼續製作同類型作品的請求,而以製作一部像《宇宙戰艦大和號》那樣,可以改編成電影的動畫為軸心,進行了動畫的企劃。作品最初的標題是《宇宙戰鬥團Gunboy》,意在製作一個宇宙時代版本的《十五少年漂流記》。

                                             

                                                         ▲日版《十五少年漂流記》封面

*《十五少年漂流記》為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經典作品,講述的是十五名少年少女孤島求生的故事。


                                                                 ▲最初的企劃書封面

故事最初的劇情走向,則被設計為26名少年少女誤入一艘名為" Freedom Fortress "(自由堡壘)的宇宙船。故事的主題也與當時機器人動畫中流行的,講述超級英雄故事的傳統架構不同,側重的是描寫艦內困境之下的人際關係。


                                                            ▲Freedom Fortress設計圖


                                     ▲動畫監督安彥良和繪製的《1978年夏 Sunrise企劃會議》

企劃經歷了多番修改。在玩具廠商的要求之下,作品中被要求出現" 身高20米的人型兵器 "。而在作品最終的設定書當中,作品的主題被確定為" 自由與義務 "。而故事的演出主題,則是非常反傳統的" 從少年的視角仰望青春 "。


一反機器人動畫傳統的《機動戰士鋼彈》

隨著" 總長20米的人型兵器 "這一構想的確定,故事的舞臺也很自然地被設定為宇宙。而故事的主要矛盾也被劃定在了被留在地球上的人類與進行了宇宙移民的人類之間。這樣的對立實際上已經給了劇本充分發揮的空間。富野表示," 我們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去考慮把外星人這一要素加入進來 "。

而因為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陣營矛盾,製作組也由此考慮到了與血緣關係、敵我關係相關的設計。他們將" 夏亞 "這一敵對人物確定後,隨即想到了在我方陣營加入其妹妹的劇情。藉由這樣的設計,《機動戰士鋼彈》顛覆了當時機器人動畫以子供向(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為主,不安插複雜人物關係的傳統


鋼彈在設定上的創新還不止於此。主角阿姆羅的角色設計與當時主流的主人公設計就有著極大的差異:這個用安彥良和的話來說," 長著三白眼,短髮,有著像蘿蔔一樣的腦袋,性格有些陰沉 "的15歲男主角,並不具備帥氣的外貌,也沒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高超的運動能力。時至今日,這樣的主角設定或許看起來已經十分平常,在當時卻可謂是" 劃時代的 "


這樣的主角設定,也恰好契合了為其配音的聲優古谷徹的意願。當時,曾為《巨人之星》的星飛雄馬等多位熱血角色配音的古谷徹,正在尋求突破固有印象的配音角色。兩者不謀而合。


除《機動戰士鋼彈》中的阿姆羅·雷,古谷徹還曾為《七龍珠》中的亞姆、《聖鬥士星矢》中的星矢、《美少女戰士》中的地場衛、《名偵探柯南》中的安室透、《航海王》中的薩博等著名角色配音。

在機體的設計方面,擔任機械設計是大河原邦男,而他也因此成為了日本動畫史上首位為動畫專設的機械設計師。


                                 ▲大河原邦男被譽為是日本最早在動畫作品中的專業機械設計師

相比收到多方意見而設計的鋼彈、鋼坦克和鋼加農等主角方的機體,他個人最喜愛的則是敵方的機體。當時,日本機器人動畫中的敵方機體往往不會被做成商品販賣。也正因為如此,監督在敵方機體的設計上,除了指名需要一個" 獨眼 "的設計外,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名垂青史的敵方機體——" 薩克 "等機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用僅僅一週的時間設計出來的。


                                                                        ▲鋼彈原案


                                                               ▲鋼加農、鋼坦克原案


                                                                         ▲薩克原案

困難重重,難擋動畫師們的熱情

面對《機動戰士鋼彈》這樣在當時具有諸多新穎設計的企劃,製作組的熱情是空前的。但他們所要面對的困難卻也是極為現實與巨大的。

困難首先來自於Sunrise公司自身資金匱乏的狀況。

擔任《機動戰士鋼彈》動畫監督的安彥良和,在當時也同樣兼任著東映方面《宇宙戰艦大和2》的動畫製作工作。

                                    

                                                            ▲《宇宙戰艦大和號2》

據他回憶,Sunrise的製作團隊的資金狀況是極為匱乏的。舉例來說,在《機動戰士鋼彈》的製作現場,用於製作的色卡僅有79色,在向Sunrise本部多次請求後才勉強增加了3色,最終為82色。與之相比《宇宙戰艦大和2》的色卡則超過了300色,是《機動戰士鋼彈》的三倍還多。

               

                                     ▲《白箱SHIROBAKO》中角色設計用的色卡(螢幕中)

而進一步加劇的這種狀況的,則是Sunrise公司內部不合理的資源調配狀況。當時在Sunrise社內聚集了社內大部分資源、同時擁有大量優秀動畫師的" 長濱組 ",被安排製作由東映方面外包而來的《超電磁機械 雷霆五號》。負責鋼彈的製作組在人員和資金安排上,則遠不能達到" 長濱組 "的標準。

            

                                                              ▲《超電磁機械 雷霆五號》

安彥良和坦言,自己對於Sunrise將手下精英集中到外包工作,而對自家原創作品則不管不顧的狀況感到非常困惑和不滿。

然而儘管困難重重,製作組的熱情卻也並未就此被磨滅。許多在作品中非常有趣的設定,都與這份熱情密不可分。

當時負責擔任指令碼和科幻設定的鬆崎健一對於富野監督對作品傾注的熱情,留有很深的印象。他談道,當時富野監督對於宇宙空間以及環境的真實感也有著極高的要求,經常就主角登場的舞臺中所需的環境要素,與組內人員進行大量的頭腦風暴。


而由此誕生的著名設定之一,便是作品中具有阻撓雷達和無線通訊功能的" 米諾夫斯基粒子 "。它的命名則完全是富野監督的個人喜好——在他的設定中,一個帶有俄式名字的科學家發明了這種粒子,並以他的名字命名。富野監督還多次拜託鬆崎健一,希望他滿足自己如此設計的" 小願望 "。

除此以外,富野監督對於鋼彈劇情創作的熱情,也傳遞到了組內其他人的心裡。在完成著名的阿姆羅拒絕出戰後被艦長布萊特·諾亞掌摑修正,以及敵方角色米哈爾?拉特吉艾潛入戰艦等劇情的設計後,監督都曾非常激動地與板野一郎和安彥良和等人交流與分享。


傳奇原畫師板野一郎,曾在《超時空要塞Macross》裡擔任機甲作畫監督一職。其天馬行空的動作場面設計被稱為" 板野馬戲 "。

結語

在製作組的不懈努力之下,《機動戰士鋼彈》順利於1979年4月7日下午5點30分播出。雖然第一話的播出並沒有直接產生轟動式的效應,但製作完成的喜悅依舊使製作組的成員感到無比欣慰。


                                                    ▲第一話標題——" 鋼彈屹立於大地之上 "

安彥良和還在參與《宇宙戰艦大和號》的製作會議時,懷著" 身在曹營心在漢 "的心情,給東映高層直播了第一話的放映。在心中,他還想著:" 太棒了。這就是我們以《大和號》數分之一的戰力完成的作品 "。
這部劃時代的鉅作,就此誕生。

創作回應

恩維
但是這超級IP,居然也被越搞越爛...
2023-02-27 17:39:33
現在看~夏亞的設定還是帥 話說~鋼彈也與許多知名IP一樣 變成經典後就開始顧慮市場與形象~往安全牌發展
鋼彈從一開始就是包含很多內容才有趣 人性~政治~財團~軍火商 最終不斷丟棄內涵與深度下~在鐵血開花了
2023-02-27 20:37:31
花閱絹
機動戰士可是經典^^
2024-08-07 13:16:25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