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可以透過病患身心狀態、憂鬱癥病史或風險、手術時長與等候時間來預估病患在頸部手術後能不能改善。另外也可以考慮讓病患術前給予脊髓藥物注射與術後進行物理治療,並且鼓勵病患規律運動來讓病情更容易好。
這是來自《神經外科雜誌》的一篇研究。頸椎的退化會導致頸椎沾黏以及神經痛,進而導致脖子痛。一般來說都如果靠藥物或復健無效,會考慮前頸椎間盤切除與融合術。但這個手術治療後大概有多少機會預後不好?有甚麼原因會導致預後不好呢?有鑑於這問題不太有相關資料,這研究便開始著手調查。
這個研究的資料來自於加拿大預後及研究網路,找了2015年至2018年388位病患紀錄手術前、術後3個月、12個月以及24個月後的癥狀表現。
扣除兩年追蹤不超過2次的以及手術前只有輕微疼痛或輕微失能的病患,最後留下352位做研究。其中一開始342位手臂疼痛,334位脖子痛,329則有失能的表現。
病患的年紀、性別、教育程度、運動習慣、BMI、生理心理狀態、接受手術以外的治療(例如藥物、整骨或物理治療)、開的脊椎數量、手術時長與術後併發癥比例如下圖:
最後發現手術兩年後一共有15.5至23.5%的病患感覺沒有甚麼改善或改善很少。下圖分別是A.手臂痛、B.脖子痛與C.脖子痛相關失能預後的比例,分別是預後差(紅)、預後良好(藍)以及預後非常好(綠):
整理來說手術前生理心理狀態差的病患、有中度到重度憂鬱癥風險、較長的手術等候時間與較長的手術時間,癥狀會不容易好。
另外術後身體代償差與抽菸也會造成脖子痛不容易好。而每天使用嗎啡止痛藥、身體不健康、劇烈脖子疼痛或是有憂鬱癥病史的,失能在術後更不容易好。
而規律運動、物理治療以及手術前脊椎藥物注射(例如麻醉藥、類固醇等抗發炎藥)則會讓失能比較容易好。
下圖為整體預後表現,紅色為預後差(比較不容易好);綠色為預後佳(比較容易好):
這篇研究的優勢在於:跟傳統只研究一個時間點的病情改善程度不同,這篇研究特別找了手術3個月後12個月後與24個月後這三個時間點。
而這篇研究的限制有下列幾點。首先憂鬱癥比例可能有被低估,因為病患有些不願意表明自己有憂鬱癥的情況。再者就是因為加拿大預後及研究網路在資料收集偏差,造成有些資料沒有收入進來,但這個數量少到不影響整體研究。最後由於資料搜集是採取問卷形式,這也會造成參與者主觀心態導致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