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C在寒假中家長已告知脾氣很壞,會拉扯自己頭髮,開學後更加戒慎,用各種方法希望他減少不安與挫敗。因為C的挫折容忍度很低,也不想要做任何事,只是請他將早餐自己用雙手掰開,他就發怒抓人。讓我很是困擾:一點小事就勃然大怒。
看來還需要用更多的策略,譬如循序漸進的調整任務的難度,並適時的鼓勵。
他在生氣時,還會將情緒遷怒到同學身上,然後被他攻擊的A,就開始倒在地上鬧脾氣,罵我:我討厭你,走開。這時我要安撫A又要處理C,負面情緒是會傳染的,就不用提鄰組的D推倒桌子和抓人、打人,學生是會互相影響的,有很多因素會讓他們不開心,是故我上課會控制音量、話語溫柔、正向鼓勵,但難免孩子還是會有任性之處:把上課當遊戲,不守規範,若是要求就把課本都丟到地上。這時毋需與之僵持,讓他冷靜片刻,自討無趣後就會回到桌位上。
根據我詢問家長,這些孩子在家裡有相同的行為,所以在學校也如法炮製。而我至少要在學校建立規範,同時也適時地與家長交換意見,期勉孩子能夠成長。
理解學生不需用高壓的方式,而是要理解他們行為的動機,再思考怎麼解決問題。
我對C同學最困惑的行為莫過於,有時他會將我的手拉過去撫摸,旋即用指尖戳我的關節,這一點我還找不出是為什麼,家長也不清楚,看來還需要時間去理解他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