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人文專欄】蘇聯解體三十周年回顧(上)

優君 | 2021-12-31 18:00:11 | 巴幣 1048 | 人氣 528



別問我為什麼封面是那個
單純覺得好笑就當作封面了

今年是蘇聯解體30周年,關於蘇聯是如何垮臺這個題目,就不得不提到那個被用來反諷頭髮最多的男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
不過在談到他之前,要先講講他前幾任的蘇聯領導人,作為一種政權傳承的紀錄。



從蘇聯的「重建」時期開始談起。1982年10月,希茲克利夫...
呃不對,不要噓我,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去世,繼任人為長期負責情治工作的安德洛波夫(Yuri Andropov)。他深知蘇聯體制必須徹底整頓,採用的方法卻是嚴守工作紀律,處罰酗酒和曠職,並加強國家對社會的控制。安氏的改革過於表面,而沒涉及到體制與結構,因此成限有效,也造成社會的極大反感。

(安德洛波夫)

安德洛波夫於1984年2月去世。政權落入布里茲涅夫時代的元老契爾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手中,原先是由契爾年科與受安德洛波夫大力提拔的戈巴契夫爭奪繼承權,後由契爾年科出線,但承諾戈巴契夫將成為繼任的蘇聯總書記。結果契爾年科才當一年,就因為年邁重病而過世。蘇聯領導階層便立刻選舉出當時最年輕的政治局委員戈巴契夫為總書記。蘇聯政治從此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契爾年科)

戈巴契夫的起點是經濟領域,但他採取的有限經濟改革措施發揮不了作用。從1986年開始,他將改革重心放在政治參與。當年二月的蘇聯共產黨第27屆代表大會上,戈巴契夫揭櫫了「公開性」的改革方針,鼓吹言論自由化,期待喚起民眾,批評時政。公開性最初的目的,是有計畫地挑選目標和議題,鼓吹群眾,來打擊特定的政敵。公開性是戈巴契夫等一批新的領導菁英為了重建蘇聯的經濟體制所刻意發動的從上而下的改革。而在實行之後,一些從布里茲涅夫時代即在位許久的腐敗官員被社會要求革除,黨內保守派領袖也受到嚴重打擊。戈巴契夫本人則獲得開明政治家的形象。
(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的目的,是藉由社會的力量,來排除經濟改革的阻礙。利用公開性來進行「重建」,用政治改革來推動經濟改革。自由化和民主化在此是被當作工具使用。
不過開放和自由化,也帶給蘇聯民主化的壓力。只是這個壓力是從上層啟動。戈巴契夫所提倡的民主化,和一般國家的民主化不同,指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差額選舉,或稱一黨多元主義(one-party pluralism)。這是一種有限的民主化。目的是透過選舉手段來剷除保守派官員。
一黨多元主義不允許反對黨成立,表示人民只能在共產黨所認可的候選人之中作選擇,從而保證了共產黨的統治地位。讓人民作有限選擇是預料改革派的候選人會獲得支持,因此可以清除保守勢力。1989年三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改革派不意外的大獲全勝。而戈巴契夫趁勝追擊,強迫110名黨內高級幹部退休。這個行為清楚顯示了蘇聯民主化的真正意義。

從1986年到1989年,戈巴契夫利用公開性與民主化的政治改革,藉以社會的力量,獲得權力鬥爭的勝利。然而此刻正是戈巴契夫由盛轉衰的關鍵。
戈巴契夫想利用政治參與來增加民眾要求經濟改革的壓力,這效果是達成了。但同時,公開性和民主化,使得共產黨政權失去使用武力鎮壓社會的能力,造成公權力的危機。社會獲得了自由,開始向國家要求權力,而共產黨政權的機關則向後退縮。這種公權力的挫敗,是戈巴契夫意想不到的。在這之後,許多政治行為都變為可能,於是大各種社會運動開始大規模出現。激進的民主化民族自決運動兩大危機便在此時爆發。一旦兩者皆付諸實現,那必然會導致共產黨與蘇聯的崩解,這和戈巴契夫推動改革的原意是截然不同的。


(待續)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