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俊雄
ISBN:9789578654426
叢書系列:興亡的世界史
所謂「文明」並非是定居農耕民的特產?遊牧民族的貢獻比你我想像中還要大?顛覆一般對「騎馬民族」的迷思:若沒有他們,文明之間的交流傳播怕是會大幅延後,歷史也不會是我們今天所知的樣貌。
原來,他們不僅是最早的國際貿易者、文明技術(從綠洲農業到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等)的傳播者、交通工具(馬銜、馬鑣馴服馬匹;輻條控制雙輪馬車都是專業技術)技術的革新者,同時比起定居民更具有多元文化價值、宗教上的包容性。雖然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對於世界史的影響,卻是極其深遠、尚待探索。
不論是草原還是海洋文明,同樣都具有文化多元包容、以貿易為基礎尊重各種價值觀的特性。透過學習草原歷史,也等於是在設想自己本位的歷史該是何等樣貌?有待我們的持之以恆的投入鑽研。
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約在西元前兩、三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為中心的地區,就已經出現騎馬為主題的模型和泥板。相對於還在使用鼻環的西亞,同時間中亞與南亞卻開始製作骨製圓盤型的馬鑣。馬銜、馬鑣被推測很大可能是在草原地帶發明。英國考古學家德魯斯(Robert Drews)在考古證據不是很充分的猶豫不決時寫下:「雖然我們不確定戰車是在何處發明的,不過它的擴展相當迅速,在一百五十年之內,便已有眾多的語言集團,在橫跨數千里的地域中使用它。」
對歐亞草原的一般迷思是:生活在歐亞草原上的早期人群是遊牧者,而馬車是兩河流域文明的產物。然而現有的考古資料顯示,馬戰車技術是西元前兩千年前後才出現於歐亞草原的烏拉爾山(Ural)地區,西亞/歐亞地區一開始流行的也是農牧混合的定居或半定居型態。
西元前九世紀左右,正值世界氣候的變動時期。以古氣候學上用語來說,相當於從亞北期(SubBoreal乾燥期)移轉到亞大西洋期(Subatlantic濕潤期)的時期,莎草科和禾本科的植物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增加,原本半沙漠的地方開始變成草原。這給遊牧民的出現創造先決條件。
正巧,西亞已經進入鐵器時代。雖然鐵器尚未普及草原,不過青銅器技術生產卻高度發達,已經有能力產生出優秀的馬具和武器。學界認為或許如此,才讓遊牧民開始跟西周時代的東亞交流緣故。由於各種條件的重疊,造就冷兵器時代擁有強大軍事能力的遊牧民族。
書名所提到的「草原王權」意義在於:草原原本是個沒有王權之地,首度發展出王權的斯基泰人,為了彰顯權威,必需教育民眾「什麼是權威」,因此才會在空曠的草原上,修建顯眼的大墓,讓統治者的權勢能夠一目瞭然。
匈奴的風格截然不同。距今 2200 年前,匈奴擊敗其東方的東胡,以蒙古為中心,成為草原史上第一個帝國。匈奴的統治疆域,應該比任何一個斯基泰群體更加廣大,但是高級匈奴人的墓葬,卻是低調而華麗,儘管也有不少陪葬品與殉葬,卻往往躲在遠方看不到,隱蔽性高的森林裡,最深處可達到地下 20 公尺。
作者林俊雄教授分別以「東西方歷史之父」司馬遷、希羅多德的史料文獻,研究起從東亞邊緣一直到歐亞草原的兩大遊牧勢力──匈奴與斯基泰人的描述,發現許多非常有趣的現象。
談到騎馬民族,讀者們也許會想到野蠻與破壞的化身?但這只是定居農耕社會單方面的記載,狹隘的觀點透過今日的影視作品不斷重複播放而已。實際上,斯基態系文化特有、以動物圖樣為裝飾的工藝品備受好評,甚至讓俄羅斯的艾米塔吉博物館專門另闢展室收藏。不只艾米塔吉博物館,在中亞草原地帶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所收藏的騎馬遊牧民的出土文物,好評如潮的同時也展現了他們文化的軟實力。
斯基泰的美術工藝除了獨特要素,還融合了西亞、希臘、古中國等文明的美術樣式。他們將西方的構想傳到東方,或是從東方傳到西方;這就是為何他們同時是創造者,也是傳播者。
歷史上明確出現匈奴記載是西元前三世紀的事。匈奴對漢來說,幾乎是唯一且最大的「敵國」。(出自《史記》〈匈奴列傳〉)這裡的「敵國」並非敵對之國,而是「匹敵之國」、「對等之國」的意思。理應在人口、經濟上處於劣勢的匈奴,為何能讓漢承認與之對等呢?
遺憾的是,騎馬民族要等到西元六世紀後,才開始用文字敘說自己的故事。因此,作者只能透過他者的文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司馬遷、希羅多德分別寫下關於匈奴、斯基泰人的生活與習俗作為最大參考依據。
希羅多德與司馬遷共同特徵,就是不受限於自己成長的定居農耕地帶的觀念,而能理解遊牧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是適合草原地帶的;他們不持有偏見,承認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存在。為此,希羅多德不免受到「偏袒蠻族」之類的中傷。司馬遷為了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結果被下令處以宮刑。
然而,作者認為這就是兩位都是具備優秀史家的素質原因之一;能堅持以客觀角度看待事情、對人類有深刻的洞察力,同時又是少見的敘述大師。
整理了兩人筆下的斯基泰與匈奴,可以發現許多驚人相似比較:
希羅多德《歷史》卷四 |
司馬遷《史記》卷一一0、匈奴列傳 |
不修城市或城廓 |
毋城廓 |
不留下一人,家宅隨人遷徙 |
逐水草遷徙 |
擅長騎馬射箭 |
士力能毋弓,盡為甲騎 |
既不播種,也不知耕種 |
無耕田之業 |
生活仰賴家畜 |
寬則隨畜 |
波斯王若進,則邊逃邊退,波斯王若退,則追蹤攻擊。 |
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
根據上表,可以發現斯基泰與匈奴的共通點如下:
1.是不從事農業的純粹遊牧民。
2.與家畜一起遷徙,沒有固定居住的城市或聚落。
3.擅長弓箭,所有男子都是騎馬戰士。
4.戰術富有機動性,而且很現實:情勢不利時,毫不吝惜撤退。
這些共同點皆與定居的農耕地帶的文化、社會與道德標準完全相反。「廓」指的是用柵欄或牆圍起來土地。因此,「城廓」一詞就是指城牆圍繞的土地,為了防止土地遭受外敵的襲擊,畢竟作為財富聚集的城市,容易成為被掠奪的對象。
所以在歐亞大陸,竟然有人能居住在沒有城牆圍繞的土地上,對於定居的農耕民來說,這實在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也因為兩邊的相似程度,雖然無更多進一步證據。不過學界稱高加索、黑海一帶的遊牧民被稱為「狹義的斯基泰」,包括蒙古、今日中國北部則成為「廣義的斯基泰」。
關於斯基泰人的起源,一共有三種說法。分別是宙斯與包津斯鐵涅斯河(注入黑海的河川)之女神說、海克力士與蛇女艾姬多娜說、遊牧遷徙說等。希羅多德跟現今學界比較認同的,是第三種說法:斯基泰人一開始是亞細亞的遊牧民,但是不堪馬薩革泰人(1):的侵擾,渡過了阿拉克薩斯河,遷徙到辛梅里安地方,並趕走了原先居住的辛梅里安人。
這個說法不完美之處,在於並不確定「阿拉克薩斯河」指的究竟是哪一條河川?頓河?伏爾加河?中亞某一條河川?這有待更多的考證。
除了希羅多德外,古代的亞述、呂底亞王國和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也對Iskuzai人(斯基泰人)有所記載。不過記錄混亂,常常跟辛梅里安人的紀錄混淆,其中以阿契美尼德王朝以「塞迦」之名稱呼。不過一般歐美學界都是根據希臘語文獻進行研究,多以「斯基泰」之名稱呼,僅將中亞的遊牧民稱為「塞迦」。在此出現了爭議性;不過根據對塞迦藝術的考究,尤其是動物身體扭轉成一百八十度的搏鬥圖案等,符合後期基泰藝術的特徵,因此判斷塞迦應是屬於斯基泰人的一支部落。
提到塞迦,就不得不提到對哈薩克東部的大河──額爾濟斯河一路到阿爾泰山脈的考古活動。「阿爾泰」與代表「黃金」的突厥語「altun」和蒙古語「altan」相關。在東亞唐代的《周書》中,也以「金山」之名登場,直到現在,阿爾泰山仍進行關於金礦的探測。斯基泰時代於阿爾泰山一帶興建的大型古墓,原本應該有大量的黃金陪葬製品,但是尚未遭到盜墓的古墳卻沒有發現過(意思是黃金都偷光了)。不過在這當中,仍能發現考古價值不輸給黃金的陪葬品。
舉例來說,一九四七至四九年挖掘的巴澤雷克古墳群,就發現了完整的馬車、馬鞍、色彩鮮艷的馬具裝飾、波斯風格的絨毯、巨大的毛氈壁掛……出現了許多一般而言無法奢望的貴重物品。從一九九一年到了二零零六年,全球暖化也影響到了阿爾泰高地的凍土墳。裡面甚至發現了完整保存的刺青木乃伊!
另外,從古墳中挖出的覆蓋在馬鞍上的毛氈裝飾、黃金首飾中出現埃及神話的格里芬、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藝術品……尤其是波斯或希臘元素風格裝飾品的影響,說明了絲綢之路其實很早就開始了,甚早於據說是張騫通西域的兩百到三百年前,以阿爾泰地區為樞紐,通往草原地帶的交流之道,所謂的絲綢之路早已開通。
另一個有趣的傳說,是關於所謂亞馬遜人的起源。西元前四世紀,一隻從哈薩克向西移動、以烏拉爾山脈為南部為大本營的部落集團逐漸壯大,開始壓迫斯基泰人。這支部落的名字最早被稱為薩烏洛馬泰人(Sauromatae)。但是從東方移動過來的一個部族集團與薩烏洛馬泰人合併後,改稱為薩爾馬提亞人(Sarmatae)。
關於薩烏洛馬泰人的起源,希羅多德將其記錄為亞馬遜人(2):以純女性戰士集團聞名的亞馬遜人,她們的居住地位於今日土耳其面向黑海的地方。希臘人與亞馬遜交戰獲勝,準備將俘虜裝上船運回希臘。然而,亞馬遜人在船上發動叛亂,殺光了所有希臘人。但是善於騎馬的亞馬遜人卻不懂得駕駛船隻,船因此飄到黑海北方的亞速海,由於這裡是斯基泰人的地盤,亞馬遜人便準備與斯基泰人開戰。
斯基泰人不知道這些新來者是何方神聖。不過當他們得知對方都是女性便停戰,並挑選了與亞馬遜人相同人數的年輕人送到她們附近。這些年輕人保持適當的距離,表示自己沒有敵意,然後逐漸接近亞馬遜人……這種帶有強烈成人色彩的神話,男性讀者應該不需要多加描述XD。
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薩烏洛馬泰人就是亞馬遜人跟這些斯基泰年輕人的後裔。學界的解釋是:一般而言,騎馬遊牧社會的女性較農耕女性高。阿爾贊二號古墳中埋葬的女性也配戴短劍;在被認為是薩烏洛馬泰人留下、南烏拉爾的遺跡中,也從女性的墳墓中出土了不少青銅或鐵製的箭鏃。另一方面,從男性的墳墓也出土了劍或槍尖,因此有研究者認為,女性以弓箭為武器,男性則以劍或長槍為主。
就算是現代,遊牧民族的女性英姿也不輸給男性。哈薩克人雖然是伊斯蘭教徒,但女性無須蒙面,騎馬奔馳。年輕人盛行的娛樂是男女性各乘一匹馬互相追逐。男子疾行後由女子持鞭追趕,若是意中人則以揮鞭發出響聲;若不是,則毫不留情地鞭打,還取走對方的帽子。現在已成為幽默的表演,用來凸顯女性的強大。
作者的推斷是,想必是住在黑海北岸的希臘人知道騎馬遊牧民,尤其是薩烏洛馬泰人女性的強大,因此才會結合亞馬遜人的傳說,透過希羅多德寫下相關的記述。
薩爾馬提亞人後來分成幾個部族集團,一直到西元四世紀下半葉匈人來襲為止,一直統治裏海北方至黑海的草原地帶。
(1):馬薩革泰人最有名的事蹟就是殺死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
(2):國家地理頻道亦有節目介紹:真的有驍勇善戰、不輸男子的亞馬遜女戰士
關於本書其他篇章的介紹可參考:戰國七雄為了戰勝戎狄,除了欺騙和模仿之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