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文章能引起你的共鳴,那我會很開心,先別急著給GP,也無須急著留言,對我來說,文字間的交流可以很自然、很簡單,我寫文章不會帶有太多目的,靜靜的用文字說話舊好。」
這是我的自我介紹,我在巴哈創(chuàng)作的初衷。
在巴哈你經(jīng)常看到討論人氣、數(shù)字的言論,或許這些數(shù)值在不同人的心中,佔有輕重不等的份量,但我認為人生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物,當你走在追求理想的途中,那點數(shù)字的多寡,也許只是調(diào)劑身心的過客。因為創(chuàng)作,你學會感激、學會包容、學會謙虛的對待任何事物。也因為創(chuàng)作,你開始注重邏輯、書寫文字的情感、試著理解他人的感受。
從書院走入人群、從人群汲取活力。
我的生活裡,絕大部分的時間是書,這是好聽點的說法,實際上是被繁重的課業(yè)追著跑,獨自的思考,獨自的閱讀,最後用文字感受一段交流的感動,相信不少人都感受過創(chuàng)作過程帶來的孤單,我理解需要掌聲帶來的能量,但你該在掌聲與努力之間取得平衡。
巴哈成為我閒暇之餘的快樂因子,我讀過很多人的創(chuàng)作,有好的、有差的,但無論品質(zhì)如何,你總能從文字中嗅出作者的熱情與靈魂,文字之間的對話,是作者之間的靈魂交流,別管那後現(xiàn)代主義的作者之死了,那論點早該被掃進歷史塵埃裡才對。
你可以指責我自以為是,說著漂亮的場面話,無法感受辛苦經(jīng)營卻無法成長的人氣,我想每個人都有權(quán)利捍衛(wèi)他的價值觀,而我舉雙手支持你這麼說,如果人氣確實影響了你的人生的話。
干謁行卷是文人間自然而然的行為,但其中存在了上與下的攀附關(guān)係,坦白說我不是個好的交流對象,因為我經(jīng)常給予一些莫名其妙的回饋,而且我會不斷追逐,追逐想要的一切,在我的人生中,他人的言論與評價反而不甚重要。
我經(jīng)常思考自己「我的努力,是否對得起目前我所擁有的。」或許目前的我還無法獲得答案,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努力、充滿恆心的磨練,像我常掛在嘴邊的漂亮話:「夢想哪有什麼捷徑,就只是日復(fù)一日的拼命鍛鍊而已。」
像磨練文筆一樣,在我這裡,其實不會得到什麼,我不會評文,也不可能給你太多專業(yè)的回應(yīng),許多人常來我的小屋打廣告,希望我去看他的文章,讓我有些納悶,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坦白說如果我喜歡,就算你關(guān)起門上書伽羅請滾,我還是會開心的看完你的文章,喜歡所以親近,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道理。
我很希望來我小屋的人,與我的關(guān)係都是平等的,我不是你該追捧的人,你也不是我要追求的粉絲,而是一個以文會友的過客,一個萍水相逢,因為欣賞而駐足的過客。
坦白說我對巴哈最近幾次的改版有些無奈,讓人不清楚站方究竟想追求什麼,從勇者動態(tài)牆到哈哈姆特,未能突顯巴哈的特色,只是融入時下流行的社交軟體,更改成巴哈姆特的樣式,東拼西湊之下,舊的問題依然存在,革新並非不好,只是這幾次的改變,顯然欠缺了一些考量,更甚者流於功能重疊、疊床架屋的弊端,看似什麼都有,卻也樣樣都鬆。
不否認站方致力於創(chuàng)新、開拓更多用戶的努力,但我認為致力於改變之時,更重要的是保留巴哈的特色,留下優(yōu)點、革除缺點才是改變,大筆一揮放個新東西壓在舊東西之上,這叫破壞,我支持站方追求改變、追求更高的效益,只是在改變的同時,也希望站方能思考,舊的東西依然有它的價值。
想說的話很多,但我知道情緒來時,說的話都不是謹慎的句子,你們都不是我的粉絲,是我人生的過客、充滿緣份的朋友,我就是個平凡人,一個平凡路上追求理想,夢想在世界毀滅之前,幹掉我的教授,拿到他銀行存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