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的孩子吳秀波」(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54711/?from=search&seid=5143991331891773473)這個訪談很有趣。
譬如創造一個好男人與女朋友的角色。這個女朋友如何認為這「好」男人「好」,戲中會呈現許多內心交流。這些內心交流,一定程度提示了觀眾,「或許妳生命中也存在這樣的好男人,他有著這一些特徵,他可能會是誰呢?」
這段敘述,讓我有些心得。或許對於寫作的人而言,如何吸引人閱讀,並不只是如何「拼裝」既有的人物屬性和題材,而是如何激盪出更多火花。
既要揣摩故事,更要揣摩人物。
作家身為一個故事創作者,更要親自下海演。
如果你寫出一個外掛小屁孩主角,有趣的地方可能是-盡量演繹,在自身與他人眼中,他擁有無限權力,耍著目空一切的屁。
喚醒讀者心中的外掛小屁孩。
*-*-*
資深寫手百合子看到這,頗有所感。他言道:「在揣摩人物的時候碰到一個問題,就是當有人問『你在創作多種角色必且讓它們互相對話的時候,感覺是不是像精神分裂』?這個問題就像突然問一隻蜈蚣,你是前腳先走還是後腳先走…」
我想,是的,但對於演員必須投入眼前的「虛擬人物」,或者身處現代社會的人類,早就習慣扮演多重角色,說不定「精神分裂」習以為常。
*-*-*
照吳秀波的訪談,作為一個演員,必須要投入一個「劇本中的自己」和「劇本中的其他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烈的精神分裂。
另外一個明顯的案例,是「小丑」。棒子人電影「黑暗騎士三部曲」裡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他為了揣摩小丑,據其他親友指出,費勁心思。最後他成名,但也自殺,不少人揣測其中的原因,是否是無法脫離這個人物:
我自己的經驗是,「創作者的精神分裂,不需要創造多個人物就能實現→只需要自言自語,很快就連『我是誰』都不清楚」。一個人在生活中,恐怕都是分飾多個角色。在妻子前,你是男朋友。在父母前,你是兒子。在老師前,你是學生。
混亂的是,你和自己的關係是什麼,自己如何認知自己?譬如,當你一個人在家,房間只有一個人,你望著鏡子前的自己,問著「我是誰」?
自己在自己眼中,是一個「成為理想的自己」和「欣然接受自己」的兩個角色?還是「抱怨自己無能」,「實際上也認為自己無能」的兩個角色?
換句話說,人早已常常在生活中分飾多角,只是自己不見得察覺。當角色沒出現衝突前,都還能保持平衡。可是,自己對自己的期許和看待,或許是能看到分裂與否的關鍵。
*-*-*
回到百合子的比喻的話,我想蜈蚣是一個不錯的比喻,不過我的體悟是:「我只有兩隻腳但仍難以控制,左腳向往左走,右腳往右走…」。
不過,「腳步亂了」可能是一個劇場精彩的地方。主角通常有個明確的動機,但在作品會百受阻擾,儘管不會放棄,可是接連不斷的「犧牲」撼動主角的信念,
*-*-*
百合子到這,試圖幫我收斂過於冗長的論述。
「簡單來說,可能扮演多重角色就是一個自然而然形成的東西,刻意去注視反而會亂了自己腳步的感覺。」
我同意這說法,但「刻意」是一種必經之路,畢竟還不夠習慣成自然。為了說明,還是回到棒子人三部曲好了。
*-*-*
當然,「自認正義的使者」與「犯罪者」的關係為何?也可以嘗試表達成階層,危險度由高到低:
因此,第一集大致確立的是「反對私刑正義,守護高豋市」是棒子人的核心動機,這個人物經歷了非常多的「自我衝突」才確立動機,但而這動機在第二集陷入了焦慮。因為,他被小丑設了局,必須決定犧牲「夥伴」或是「愛人」。
一番掙扎犧牲了愛人。
當然,如何定義「犯罪」?此刻,就連既定的抽象概念也開始「亂」了起來。
*-*-*
回到最早的主題好了:「刻意設計」與「自然形成」兩者的關係。我目前的想法是「刻意設計」可能沒辦法,我很多時候也在可以設計,因為我不擅長,因此得先學習某種「範本」並改造。
「自然」可能是一種目標,來自於細節能多緊密,譬如故事的高低潮、涉及「必要性」時人物的決定是否能經得起考驗、人物自己的行動,與其他人物的互動是否能揭示「衝突」。而且,有沒有足夠的阻礙讓他們質疑自身動機後,再向前行動,直到創作者定下的結局。
那麼,「刻意設計」到「自然」間,可能意味著上述的要素能緊密鑲嵌。我覺得這是不容易的,但想想令人印象深刻的劇,至少具備這些要素。其中一個可以觀察的點,就是「人物衝突」。
*-*-*
人物衝突,一言以蔽之,「人物在與自我和他人衝突之間,動機是如何動搖與鞏固,最後到達結局」。
這是戲劇基本守則,但我實際上認為困難的是,人都有很多動機,很多幕中,都有許多小動機。但這些小動機,在與人物互動間,如何最終回到主角的大動機?譬如日常和戰鬥,一個在家是女僕在外是戰鬥員,兩種角色下的人物,有著對主人和機構的使命(動機),該如何掙扎和抉擇?
因此,設計者一開始難免許多斧鑿的痕跡,顯得「刻意」,但我現在發現,或許「自然」就是「創作者給清楚故事和人物限制,並揣摩人物的心態變化和行動」。
*-*-*
呼應我目前理解的「合理性」,也包括「觀眾認同不認同人物有如此心態、行動與結局」。其中一個關鍵是,劇中人物如何認知「風險」。沒有「險」,某些作品顯得平淡。換句話說,如何說服觀眾,哪些情境會令一個謹慎的人物鋌而走險。可是「環境多危險」和「人物認為多危險」不同觀眾會有不同看法,就連應對的「策略」也會有不同分歧,而導致「出戲」→這好像不該替劇中人物擔心,若擔心,我好像白癡。
總結來說,合理性不是不重要,否則觀眾會認為被編劇當白癡,而拒絕看下去。但是,儘管解決合理性,但人物的掙扎或衝突不精彩,則會讓觀眾「很合理但就不想看」。
*-*-*
最後,暫時總結「刻意」和「自然」的關係。
1. 人物在自我、其他人物和事件中的衝突(掙扎),一開始難免刻意找模板設計,但逐步改造後,能駕輕就熟。
2. 「合理性」很大層面關係「觀眾是否應該為人物擔心」,尤其是「人物自認的危險」、「環境實際上的危險」以及「應對策略」能否解除危險。不同觀眾可能分歧很大只能逐步修。
3. 「創作者」(作家和演員)與「精神分裂」。很大層面,人在社會中被迫飾演不同角色,其實是分裂的。一旦他們在劇中看到人物有多重角色和掙扎,他們很可能更入戲,因為看到「自己」。
因此,創作者們也不用擔心,因為,你們也很可能是分裂的,而且一個故事精彩與否,與分裂與否沒什麼關係→人在社會本來就被訓練扮演不同角色(學習如何分裂自我)。那麼,寫作、演戲也只是在文本上召喚出這能力。
吳秀波講述「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這部電影中,設計的一些巧思。
這是一個三角關係的戀愛作品。
他飾演一個暖男,願意為了女主角,早起奔到過好幾個街--就為買一套燒餅油條。
女主角愛吃,男主角跑腿。營造了一對簡單但常見的愛人關係。
突然間,一個男人介入兩人世界。
這男人,有錢,符合當下成功的定義。
對比之下,男主角沒錢,失敗。
螢幕中,吳秀波侃侃而談。
女主角面對這兩個男人,心中不停比較。
這段「自我交流」,也促動螢幕前的觀眾的「自我交流」。
觀眾不停在腦內尋找,能代表男主角的人,能代表富男人的人。
儘管,我們總是嘲弄,愛情其實很脆弱。
金山銀山,金彈銀彈便能擊倒,掩蓋對女性的歧視。
不過,我們內心深處,更希望暖男勝利。
因為,這是我們期待的愛情--建築在簡單但渺小,卻又意義非凡的
--犧牲奉獻。
圖1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劇照
*-*-*
這個訪談很精彩,看完之後有些啟發。
警告:以下就是我的藍色窗簾,已經沒有波蘇了,請波蘇粉請左轉(等等)。
*-*-*
吳秀波的訪談令我思考。
為了說故事,作品必須設計人物。而設計人物的時候,是為了創造一種「角色」。那麼,其他人物怎麼看這個人物,提示了觀眾如何看待這人物。
譬如創造一個好男人與女朋友的角色。這個女朋友如何認為這「好」男人「好」,戲中會呈現許多內心交流。這些內心交流,一定程度提示了觀眾,「或許妳生命中也存在這樣的好男人,他有著這一些特徵,他可能會是誰呢?」
這段敘述,讓我有些心得。或許對於寫作的人而言,如何吸引人閱讀,並不只是如何「拼裝」既有的人物屬性和題材,而是如何激盪出更多火花。
既要揣摩故事,更要揣摩人物。
作家身為一個故事創作者,更要親自下海演。
如果你寫出一個外掛小屁孩主角,有趣的地方可能是-盡量演繹,在自身與他人眼中,他擁有無限權力,耍著目空一切的屁。
喚醒讀者心中的外掛小屁孩。
*-*-*
資深寫手百合子看到這,頗有所感。他言道:「在揣摩人物的時候碰到一個問題,就是當有人問『你在創作多種角色必且讓它們互相對話的時候,感覺是不是像精神分裂』?這個問題就像突然問一隻蜈蚣,你是前腳先走還是後腳先走…」
我想,是的,但對於演員必須投入眼前的「虛擬人物」,或者身處現代社會的人類,早就習慣扮演多重角色,說不定「精神分裂」習以為常。
*-*-*
照吳秀波的訪談,作為一個演員,必須要投入一個「劇本中的自己」和「劇本中的其他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烈的精神分裂。
另外一個明顯的案例,是「小丑」。棒子人電影「黑暗騎士三部曲」裡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他為了揣摩小丑,據其他親友指出,費勁心思。最後他成名,但也自殺,不少人揣測其中的原因,是否是無法脫離這個人物:
「希斯萊傑的父親日前在一部德國紀錄片中,公開愛子為了揣摩「小丑」這個角色,用一本紅底藍邊的筆記本所寫下的瘋狂日記。日記中佈滿他嘗試以小丑的口吻親手寫下的手稿……詳細記錄關於「小丑」的內心世界,其中還有一篇深入探討電影中小丑扮成護士潛進醫院的劇情,正巧與兒子小時候常被姐姐扮成護士的經驗有所重疊,日記的最後一頁貼著小丑第一次的試裝照,紙張的背面還有字跡潦草的「再見」2字,讓他看了更是難忍悲痛。」(bazaar,2017)
我自己的經驗是,「創作者的精神分裂,不需要創造多個人物就能實現→只需要自言自語,很快就連『我是誰』都不清楚」。一個人在生活中,恐怕都是分飾多個角色。在妻子前,你是男朋友。在父母前,你是兒子。在老師前,你是學生。
混亂的是,你和自己的關係是什麼,自己如何認知自己?譬如,當你一個人在家,房間只有一個人,你望著鏡子前的自己,問著「我是誰」?
自己在自己眼中,是一個「成為理想的自己」和「欣然接受自己」的兩個角色?還是「抱怨自己無能」,「實際上也認為自己無能」的兩個角色?
換句話說,人早已常常在生活中分飾多角,只是自己不見得察覺。當角色沒出現衝突前,都還能保持平衡。可是,自己對自己的期許和看待,或許是能看到分裂與否的關鍵。
*-*-*
回到百合子的比喻的話,我想蜈蚣是一個不錯的比喻,不過我的體悟是:「我只有兩隻腳但仍難以控制,左腳向往左走,右腳往右走…」。
不過,「腳步亂了」可能是一個劇場精彩的地方。主角通常有個明確的動機,但在作品會百受阻擾,儘管不會放棄,可是接連不斷的「犧牲」撼動主角的信念,
*-*-*
百合子到這,試圖幫我收斂過於冗長的論述。
「簡單來說,可能扮演多重角色就是一個自然而然形成的東西,刻意去注視反而會亂了自己腳步的感覺。」
我同意這說法,但「刻意」是一種必經之路,畢竟還不夠習慣成自然。為了說明,還是回到棒子人三部曲好了。
*-*-*
先來看看棒子人內的「人物衝突」與「人物間衝突」。棒子人原本只是富二代,當富二代當得好開心,不想改變。
可是,某一天父母死在眼前,衝擊了他的舒適圈。
追憶舒適圈,是他的動機。
而打擊犯罪,是他的儀式。
棒子人本來期待,但當殺父殺母的兇手免於死刑後,
追憶舒適圈,是他的動機。
而打擊犯罪,是他的儀式。
棒子人本來期待,但當殺父殺母的兇手免於死刑後,
他的動機如何演變,是第一集的關鍵。首先,無憂無慮的富二代,在無憂無慮被打破之後,他意識到「不想要無憂無慮的生活被破壞,但他被迫認清無憂無慮的生活被破壞的事實」。
那麼,最直覺的反應,就是要犯人死,但「司法系統打擊犯罪」,徹底失望,於是親自帶槍等著兇手。然而,兇手提前被自己幫派的人肅清。這時候,他的動機和目的轉為「私刑正義」,自己制裁犯罪者。如同傘君的見解:「他(棒子人)本來想以暴制暴完成復仇,即使被瑞秋責難也不認為自己是錯的。但看到忍者大師的極端而有了改變。此時他已經放棄復仇。這是我的看法。」(巴哈姆特動態中心,2018)
可見,忍者大師極端的行為,讓棒子人懷疑「私刑正義」的正確性。忍者大師認為,「高豋市就是罪惡,毀掉高豋市,就毀掉了罪惡」。加上第二集的雙面人,看似正義,對方生死靠擲硬幣決定,但扣扳機的還是自己。加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參考棒子人在《不義聯盟(Injustice: Gods among Us)》的漫畫頁,蝙蝠俠和超人激辯:
「超人說,若只殺一人能拯救千萬蒼生,該不該?棒子人反駁,罪惡都是這樣開始的。當我們合理化這樣的事,當我們殺了第一個人之後,對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也就下得了手了。」(轉引自:張硯拓,2016)
棒子人的觀點如此,可以順便解釋,為什麼在第一集,放任忍者大師在失速車中死亡,而第二集把雙面人作了,因為「罪惡都是這樣開始的。當(忍者大師、雙面人)合理化這樣的事,殺了第一個人之後,對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也就下得了手了。」
如果棒子人的動機是「如何根本消除犯罪」,而「這是他理解的犯罪產生原因」,那麼,編劇確實會在一部戲劇中,讓棒子人「原則上不殺人」,但他會殺「合理化殺人」。因為,自認正義的殺人者(忍者大師、雙面人),比純粹的罪犯還禍害深遠(小丑),因為會助長仇恨。從這觀點來看,如嵐君說的,「小丑是想要讓杯麵變成殺人者,讓他失去自己正義的立場。」(巴哈姆特動態中心,2018)。因為這剛好就違背了棒子人認知的犯罪產生的因果關係。
棒子人如何認知危險,我們可以嘗試抽象表達:
- 1. 殺死犯罪者可以抑止犯罪→False
- 2. 殺死「自認正義的使者」,可以抑止犯罪→Ture
- 1危險|殺死「犯罪者」,如:小丑,後果是產生罪惡
- 2危險|殺死或放任「自認正義的使者」死亡,如:忍者大師、雙面人
- 3危險|逮捕「犯罪者」
以上皆是我的藍色窗簾。某層面來說,「自認正義的人」,比「純粹的罪犯」還危險,但回顧到這,這樣子的觀點,我認為是有趣的。
因此,第一集大致確立的是「反對私刑正義,守護高豋市」是棒子人的核心動機,這個人物經歷了非常多的「自我衝突」才確立動機,但而這動機在第二集陷入了焦慮。因為,他被小丑設了局,必須決定犧牲「夥伴」或是「愛人」。
一番掙扎犧牲了愛人。
這是比較明顯的「人物間衝突」。
夥伴,成就使命。
愛情,成就生命。
毫無疑問,戲劇的動機往往是「使命」。
理所當然,棒子人犧牲了「生命」。
夥伴,成就使命。
愛情,成就生命。
毫無疑問,戲劇的動機往往是「使命」。
理所當然,棒子人犧牲了「生命」。
這每一幕也引導觀眾在想,「如果我像棒子人這麼強,遇到小丑這麼G8的人物,我會不會扭斷他脖子就算了」。或者「我各種強如小丑,面對這種看似完美的正義英雄,我該放任他搶盡風頭」?
但更深刻一想,犯罪有很多種原因,禍害最深的原因是甚麼?隨機、神經病?可能是,仇恨。而自認正義的殺人者(忍者大師、雙面人),比純粹的罪犯還禍害深遠(小丑),因為會助長仇恨,從而引發更多「犯罪」。
但更深刻一想,犯罪有很多種原因,禍害最深的原因是甚麼?隨機、神經病?可能是,仇恨。而自認正義的殺人者(忍者大師、雙面人),比純粹的罪犯還禍害深遠(小丑),因為會助長仇恨,從而引發更多「犯罪」。
當然,如何定義「犯罪」?此刻,就連既定的抽象概念也開始「亂」了起來。
亂。
至此,我們會發現,作品中的角色,腳步也會亂,縱使看起來很堅強。然而,更先亂的,可能是入迷的觀眾,因為他們正在建築相關情境和人物,自己該如何選擇。
亂。
*-*-*
亂,但可能就是戲劇中最強調的「衝突」,也是最精彩的地方。
首先,主角有一個慾望想滿足,但有對立的情景和(敵方)角色不讓其滿足,而劇情由此展開。然而,任何觀眾都有「失敗」、「沮喪」的經驗,甚至想放棄自己的「慾望」,譬如棒子人想解決犯罪問題,也想當個好情人,但小丑把他的愛人,和一個代表「正義使命」的棒子人好夥伴,分別安裝定時炸彈藏在南轅北轍之地,棒子人該如何選擇?如何選擇是重要的,更重要的,他如何掙扎。
這個掙扎,以及割捨的痛,就是「亂」和「衝突」的精彩點,棒子人在「解決犯罪問題」和「好情人」兩個角色中的分裂與掙扎。
那麼,亂得好。
第二集結尾,當他面對要不要處置「黑化檢察官/雙面人」的時候,他又面對一個角色的掙扎。當個被通緝的「黑暗騎士」,還是裝死繼續當「無罪純潔的英雄」?這樣一想,突然覺得「黑暗騎士三部曲」的棒子人很有趣。他很強,卻只能一直遭遇衝突,放棄更多優勢,儘管還是關起小丑了。
一個尋找到動機,便努力維持,在各種「亂」下也不退讓的人物表現。
越亂。
亂。
*-*-*
亂,但可能就是戲劇中最強調的「衝突」,也是最精彩的地方。
首先,主角有一個慾望想滿足,但有對立的情景和(敵方)角色不讓其滿足,而劇情由此展開。然而,任何觀眾都有「失敗」、「沮喪」的經驗,甚至想放棄自己的「慾望」,譬如棒子人想解決犯罪問題,也想當個好情人,但小丑把他的愛人,和一個代表「正義使命」的棒子人好夥伴,分別安裝定時炸彈藏在南轅北轍之地,棒子人該如何選擇?如何選擇是重要的,更重要的,他如何掙扎。
這個掙扎,以及割捨的痛,就是「亂」和「衝突」的精彩點,棒子人在「解決犯罪問題」和「好情人」兩個角色中的分裂與掙扎。
那麼,亂得好。
第二集結尾,當他面對要不要處置「黑化檢察官/雙面人」的時候,他又面對一個角色的掙扎。當個被通緝的「黑暗騎士」,還是裝死繼續當「無罪純潔的英雄」?這樣一想,突然覺得「黑暗騎士三部曲」的棒子人很有趣。他很強,卻只能一直遭遇衝突,放棄更多優勢,儘管還是關起小丑了。
一個尋找到動機,便努力維持,在各種「亂」下也不退讓的人物表現。
越亂。
越好。
*-*-*
回到最早的主題好了:「刻意設計」與「自然形成」兩者的關係。我目前的想法是「刻意設計」可能沒辦法,我很多時候也在可以設計,因為我不擅長,因此得先學習某種「範本」並改造。
「自然」可能是一種目標,來自於細節能多緊密,譬如故事的高低潮、涉及「必要性」時人物的決定是否能經得起考驗、人物自己的行動,與其他人物的互動是否能揭示「衝突」。而且,有沒有足夠的阻礙讓他們質疑自身動機後,再向前行動,直到創作者定下的結局。
那麼,「刻意設計」到「自然」間,可能意味著上述的要素能緊密鑲嵌。我覺得這是不容易的,但想想令人印象深刻的劇,至少具備這些要素。其中一個可以觀察的點,就是「人物衝突」。
*-*-*
人物衝突,一言以蔽之,「人物在與自我和他人衝突之間,動機是如何動搖與鞏固,最後到達結局」。
這是戲劇基本守則,但我實際上認為困難的是,人都有很多動機,很多幕中,都有許多小動機。但這些小動機,在與人物互動間,如何最終回到主角的大動機?譬如日常和戰鬥,一個在家是女僕在外是戰鬥員,兩種角色下的人物,有著對主人和機構的使命(動機),該如何掙扎和抉擇?
因此,設計者一開始難免許多斧鑿的痕跡,顯得「刻意」,但我現在發現,或許「自然」就是「創作者給清楚故事和人物限制,並揣摩人物的心態變化和行動」。
*-*-*
呼應我目前理解的「合理性」,也包括「觀眾認同不認同人物有如此心態、行動與結局」。其中一個關鍵是,劇中人物如何認知「風險」。沒有「險」,某些作品顯得平淡。換句話說,如何說服觀眾,哪些情境會令一個謹慎的人物鋌而走險。可是「環境多危險」和「人物認為多危險」不同觀眾會有不同看法,就連應對的「策略」也會有不同分歧,而導致「出戲」→這好像不該替劇中人物擔心,若擔心,我好像白癡。
總結來說,合理性不是不重要,否則觀眾會認為被編劇當白癡,而拒絕看下去。但是,儘管解決合理性,但人物的掙扎或衝突不精彩,則會讓觀眾「很合理但就不想看」。
*-*-*
最後,暫時總結「刻意」和「自然」的關係。
1. 人物在自我、其他人物和事件中的衝突(掙扎),一開始難免刻意找模板設計,但逐步改造後,能駕輕就熟。
2. 「合理性」很大層面關係「觀眾是否應該為人物擔心」,尤其是「人物自認的危險」、「環境實際上的危險」以及「應對策略」能否解除危險。不同觀眾可能分歧很大只能逐步修。
3. 「創作者」(作家和演員)與「精神分裂」。很大層面,人在社會中被迫飾演不同角色,其實是分裂的。一旦他們在劇中看到人物有多重角色和掙扎,他們很可能更入戲,因為看到「自己」。
因此,創作者們也不用擔心,因為,你們也很可能是分裂的,而且一個故事精彩與否,與分裂與否沒什麼關係→人在社會本來就被訓練扮演不同角色(學習如何分裂自我)。那麼,寫作、演戲也只是在文本上召喚出這能力。
參考文獻
- 張硯拓,2016,蝙蝠俠為何「不殺」?因為從仇恨中,什麼都不會誕生,最後流覽時間:20180110。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9193
- 巴哈姆特動態中心,2018,棒子人黑暗騎士討論串動態中心,最後儲存時間:20180110。http://www.evernote.com/l/AnFlJAy-pNlLXoLaFICPheNcYWMD_9wCJ3k/
筆者資訊 |
|
兔草民(nobuusa) 閱讀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