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起源一位我很欣賞的年輕老師,他準備了下學期要開的課的課綱(質性研究方法),希望我能給一些意見。
這是一門開在大四的選修課。課必須有11人修才能開成,但大四僅30個人,而且大多數看起來死氣沉沉,也沒有考研究所或公職的計畫。制度上,大三以下也不能上修。因此,這門課很容易開不成,老師也有些覺悟,但身為學生族群的一分子,既從往日的大學生、今日的碩士生,我想分享些想法。
以上,這是本文的主旨。另,是圖1本文概要。
圖1 本文概要
研究能力=數學能力=英文能力?
不過,意見不敢當,但作為一個學生,一些不成熟的心得和想法是有的。老師這學期來我們所上兼課(詳情請參考這篇文章:兔草民(2017),外出也是很好的學習:「公益」的心得),除了安排參訪訓練碩班同學接觸各種議題外,更重要的是點出「質性研究」的重要。我的理解是,當論文中充滿數字和玄不可解的演算公式,但這個學門只是引用而不探究,只是增加知識的神秘,而非解決問題,更別說教學了。
如果當學生衡量自己能不能看懂研究,是衡量自己懂不懂統計學、英文,那無疑是一種災難。研究的重點在於「發現問題與評估重要性」並「選擇一個方向嚴謹的釐清與解決」,以提供後續人「創新」。在此,統計學、英文不過是「配件」,並非主體。可惜,臺灣是歐美學術的殖民地,英文是一種基本門檻,而數量頗多的量化研究屢見不鮮,但量化研究≠統計學≒演算法,卻統治社會科學已久。
此狀況下,學生如何學習「研究」?甚至學習「基於研究而產生的教科書」?(※本文不討論,但可參考:彭明輝(2017)研究生求生手冊;其概要;蕭瑞麟(2017),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石之瑜(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
看完課綱之後,基本上,相信這是一門有趣、重要而且不會有太多負擔的課程。然後,根據1061的上課經驗,揣測大學生的思維,我有些想法可以分享:
圖2 概要:學生想要和該要甚麼?
學生的掙扎:「就業焦慮」與「趣味」
人能無怨無悔於自身有興趣的事物,但往往這難以落實在科系選擇。
近年來,大學生能力似乎比起過去更差,但他們更焦慮於畢業,尤其「就業」(※這現象不妨稱為「就業焦慮」)。這是怎麼回事?可見,他們焦慮不代表產生對策,往往只是放任自己焦慮。追究原因,除了無法選擇自身興趣外,更被大環境塑造的「負面訊息」不斷焦慮,譬如畢業即失業。
臺灣學生生長過程中,也欠缺訓練「認識你真正的興趣,而非只是習慣」。譬如有些人會認為,因為自己焦慮的時候喜歡寫日記,就認為自己的興趣是寫作。但反思「興趣」如果只是一種習慣,不是一種支撐動力,支持自己跨越困難。那麼,自己又有何立足點說服別人「因為這是我的興趣,所以別說服我放棄,因為其他事情不是我興趣,我不會表現得更好」。
就業焦慮→大學生能力下降
這種焦慮的負面效應很全面。同時,我也觀察到,「就業焦慮」其實讓大學生的表現越來越差。他們越來越難靜下心,體會大學課程能提升自己哪些能力,只關心「這與就業有沒有關係」,但是,他們認知的「就業」也是模糊的想像。
換句話說,他們隱約感覺,「讀大學不能幫自己賺錢,因為市場不要這個」,但他們也沒有確實的資訊說服自己「若不讀大學,則對策如何」。最後,他們並沒有勇氣放棄大學或不讀下去,更別說研究所了。
就業焦慮能下降素質不錯的學生的能力
比起私立中後段學校,固然直覺上,這類狀況在我們的學校可能少一點,但也逐漸嚴重。本校的學生不少來自於前段高中,有不錯的底子,可能因為「考運差」或「不想準備指考」所以選擇停留在這層級的學校,不繼續往臺、政考。
因此,大學部與碩士班的結構不同,會有更多基礎更好的學弟妹,但情況會從大二開始有所轉變。從此刻起,大學部學生會習慣大學慵懶的生活模式,而缺乏對未來的規劃的意願,尤其是有風險的(※哪怕升研究所,創業等)。
換句話說,「膽小」恐怕是大四生目前的特性,為了規避風險,他們往往選擇的路,會是考公職(※本科優勢+「考公職」在社會上一定程度是受到認可的路),而非研究所(※縱使選擇考研究所,核心目標也不是成為研究,而是洗個學歷,主要目標是考上公職或騎驢找馬),自己有安全感,也比較容易讓資源提供者的父母有安全感)。
圖3 大學的教學困境:就業焦慮
小結:開課劣勢
因此老師的這門課,大四同學恐怕興趣缺缺。理想上,若能開給大一大二的學生,燃起他們的「研究者思維」的樂趣,包括質性研究(/思維)的興趣,可能再好不過。但現況不可能。
我探聽過本校的修課規定,大學部不允許上修,而且不只限制必修,包括選修。如果這門課可以開給大一大二,會是很有趣的事情,讓學生們發現,原來在公行系有考公職以外的優勢可培養。
綜上所述,如果很幸運,這次課能開成,且老師時間、精力充分時,或許可思考幾點:
圖4 老師可思考的策略
「個人興趣」結合「科學社群的關心」
個人興趣能結合研究社群關心的主題是最好的。如何從學生有興趣的主題上,引導他們發現,「『研究』可以幫助他們想得更深,更有趣」。
如同網路社會上頗富名氣的朱宥勳,他教文學(敘事學+小說寫作)並不使用傳統的文本,而取材包羅萬象,包括「返校」這款遊戲的劇本,作為分析對象。當然,教導質性研究的課程,有沒有可能挑選「有趣的現象、對象或文本」?
或許是困難的,因為大眾關心的主題與對象,可能不是學術界關心的,但只要能扯出有價值的問題意識,以及嚴謹的研究方法,那又有何不可(※體育、棒球做為研究對象,有沒有可能連結到社會科學關心的主題和理論)?
做為學生,我的經驗是最怕遇到一堆「冠冕堂皇」、「不得不學」的事物,但在了解效益之前,實在難以鼓起心力學習。最快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思考,「學術如何幫助自身釐清、解決問題,甚至發覺興趣上的樂趣」。
至此,學生才會開始對不同的研究工具有感,包括質性和量化。
回歸教師本行:教導質性與量化的差異
質性與量化的研究,此兩者,各能讓使用者學到甚麼(包括解決就業焦慮)。不得不說,本校也是量化為主流(※幾個掌握核心權力的老師總做量化),因此學生們很容易以為「量化比較重要且難」,尤其加上批上數學外皮的「統計學」和莫名其妙的「表」,更會加深這種印象。
從課綱上看,老師的其中一個自我期許與任務,便是矯正「輕質性、重量化」的觀念。
竊以為很有價值。
首先,世界上的研究也沒有像臺灣如此偏頗量化,但也只是握有調查經費的人,與量化研究者彼此「合作」創造出的假象。再來,對於學生的學習過程,「對話」是重要的,無論是與老師、課本、文獻、同學,甚至這個世界,都欠缺對話。好的量化固然也需要「多樣且充分的對話」,但也可以不需要就產生出量化論文。
因此,承上論述,我相信從學生有興趣的現象出發,分析量化和質性的差別,從而產生的效益有何差別,可以幫助老師完成這目標。
以上小小想法,班門弄斧,僅分享與老師參考。
圖5 本文總結與概覽
筆者資訊 |
|
兔草民(nobuusa) 閱讀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