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要邁入2016年了,在2015年的最後一天,
讓我們來談談一些隨著時代進化,卻仍然保留著部分原貌的事物吧!
▲ 新年快樂,2016年也要過得幸福快樂喔!
昨天在某個日本網(wǎng)站討論區(qū)看到了一個名為「最近の學生、電話をガチャンと切ったのガチャンが何かわからない」的討論串,內(nèi)文如下:
沒想到從一個很多人可能覺得再自然也不過的狀聲詞,卻在無形中點出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差距,甚至讓老師與學生處於某個「時代的交界點」上。
除了「"喀嚓"一聲掛斷電話」之外,大家在打電話時一定曾經(jīng)聽過「您撥出的電話沒有回應」的系統(tǒng)訊息。大家可曾想過,為何是電話是用「撥出」或者「撥號」的呢?我們什麼時候是用「撥」的,不是都是用「按」的嗎?
▲ 傳統(tǒng)的撥號式電話機(圖片來源:wikipedia )
上圖是一臺老式電話機,而"橫在上方狀似啞鈴"的東西就是所謂的"話筒"了(←這句的描述連我自己看了都覺得好神奇XD)。早期臺灣曾經(jīng)有一個時期,家家戶戶都是使用類似的「撥號式電話」,當時還需要向電信局(也就是今日的中華電信)支付押金才能使用呢!如今這種老式電話機大多已經(jīng)被淘汰了,或許只有在老電影中比較能夠看到其身影。
不知道怎麼使用這種老式電話機的人,可以參考以下影片,就知道為何電話是用「撥出」的,因為「撥」指的就是用手指撥動轉盤的動作。
▲ 撥號式電話機的使用方式
如今,不僅老式電話機的身影已相當罕見,在行動電話的普及下,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指用手機、不裝設家用電話,因此連那種按鍵式的的家用電話也逐漸在消逝中了吧。
不過,即便傳統(tǒng)電話機已經(jīng)逐漸被手機取代,然而它們卻以另一個形式流傳下來,而且隨時都出現(xiàn)在你我的生活中……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家看到的應該是類似這樣的圖示吧:
發(fā)現(xiàn)了吧!即便是沒聽過或是沒用過「話筒」的現(xiàn)代年輕族群,拿起手機打電話時也知道「這個圖示代表電話功能」。然而,在使用電話功能時,有誰曾經(jīng)思考過「為何電話功能的圖示是設計成這個樣子」呢?
此外,如果使用google的圖片搜尋功能,搜尋「電話、圖示」或者「telephone, icon」,找到的結果大概也會像是這個樣子:
▲ 超過半數(shù)的圖示仍然是基於「傳統(tǒng)電話機」或是「話筒」的概念所設計
沒想到即便手機再普及,多數(shù)代表「電話」的圖示仍然是基於傳統(tǒng)電話機的概念所設計而成的。
年輕的朋友可能沒聽過「話筒」,不明白「喀嚓掛上電話」的意義,但是看到這些圖示,卻也會毫不猶豫地覺得「嗯,這個符號代表電話!」
所以,開場對話的老師,其實只要請學生拿出手機,並且指著電話的圖示說「這就是話筒!」,也許學生就恍然大悟了。「你不是每天在看這個圖示嗎?怎麼會說自己不知道話筒呢?」XD
或許,傳統(tǒng)電話機已經(jīng)由所謂的「工具」逐漸提升到「概念」的層次了
除了電話外,「電視機」也是一個類似的例子,相信很多朋友出生時,家裡的電視機已經(jīng)就是液晶或是電漿電視吧,像下圖這種又重又佔空間的映象管電視可能會被當成「史前遺物」看待,大概也只有MV中喜歡拿來當作營造氣氛的道具使用。
▲ 又大又笨重的老舊電視機
然而,同樣以google或是任何搜尋引擎提供的圖片搜尋功能搜尋「電視機、圖示」或是「TV, icon」,我們一就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代表電視機的圖示,仍然都是基於傳統(tǒng)構造的電視機所繪製,甚至連今日的電視機已經(jīng)不太使用的「V字型天線」要素,也成為圖示的一部分。
▲ 不僅電話,電視機的代表圖示也如出一轍
即便時代持續(xù)進步,有很多事物的樣貌已經(jīng)改變,然而它們卻仍然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在你我的生活當中。不知各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類子呢?
讓我們來談談一些隨著時代進化,卻仍然保留著部分原貌的事物吧!
▲ 新年快樂,2016年也要過得幸福快樂喔!
昨天在某個日本網(wǎng)站討論區(qū)看到了一個名為「最近の學生、電話をガチャンと切ったのガチャンが何かわからない」的討論串,內(nèi)文如下:
生徒「この、彼女はガチャンと電話を切ったって、何の音ですか?」
學生:「那個,"她把電話喀嚓一聲切斷了",那個"喀嚓"是什麼聲音啊?」
先生「えっ」
老師「咦」
生徒「えっ」
學生「咦」
先生「だから受話器を置く時に…」
老師「就是把話筒掛上的時候…」
生徒「受話器ってなんですか?」
學生「"話筒"是什麼啊?」
先生「えっ」
老師「咦」
生徒「えっ」
學生「咦」
看了上述的對話,不知各位心中有什麼想法呢?
沒想到從一個很多人可能覺得再自然也不過的狀聲詞,卻在無形中點出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差距,甚至讓老師與學生處於某個「時代的交界點」上。
除了「"喀嚓"一聲掛斷電話」之外,大家在打電話時一定曾經(jīng)聽過「您撥出的電話沒有回應」的系統(tǒng)訊息。大家可曾想過,為何是電話是用「撥出」或者「撥號」的呢?我們什麼時候是用「撥」的,不是都是用「按」的嗎?
恩,有這個疑惑的人,請看看下圖吧!
▲ 傳統(tǒng)的撥號式電話機(圖片來源:wikipedia )
上圖是一臺老式電話機,而"橫在上方狀似啞鈴"的東西就是所謂的"話筒"了(←這句的描述連我自己看了都覺得好神奇XD)。早期臺灣曾經(jīng)有一個時期,家家戶戶都是使用類似的「撥號式電話」,當時還需要向電信局(也就是今日的中華電信)支付押金才能使用呢!如今這種老式電話機大多已經(jīng)被淘汰了,或許只有在老電影中比較能夠看到其身影。
巴哈姆特的網(wǎng)友族群有很多年輕朋友,也許真的有人沒看過這種電話吧?
不知道怎麼使用這種老式電話機的人,可以參考以下影片,就知道為何電話是用「撥出」的,因為「撥」指的就是用手指撥動轉盤的動作。
▲ 撥號式電話機的使用方式
如今,不僅老式電話機的身影已相當罕見,在行動電話的普及下,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指用手機、不裝設家用電話,因此連那種按鍵式的的家用電話也逐漸在消逝中了吧。
不過,即便傳統(tǒng)電話機已經(jīng)逐漸被手機取代,然而它們卻以另一個形式流傳下來,而且隨時都出現(xiàn)在你我的生活中……
不信的話,請各位拿起自己的手機,看看撥打電話的圖示長什麼樣子吧!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大家看到的應該是類似這樣的圖示吧:
此外,如果使用google的圖片搜尋功能,搜尋「電話、圖示」或者「telephone, icon」,找到的結果大概也會像是這個樣子:
▲ 超過半數(shù)的圖示仍然是基於「傳統(tǒng)電話機」或是「話筒」的概念所設計
沒想到即便手機再普及,多數(shù)代表「電話」的圖示仍然是基於傳統(tǒng)電話機的概念所設計而成的。
年輕的朋友可能沒聽過「話筒」,不明白「喀嚓掛上電話」的意義,但是看到這些圖示,卻也會毫不猶豫地覺得「嗯,這個符號代表電話!」
所以,開場對話的老師,其實只要請學生拿出手機,並且指著電話的圖示說「這就是話筒!」,也許學生就恍然大悟了。「你不是每天在看這個圖示嗎?怎麼會說自己不知道話筒呢?」XD
或許,傳統(tǒng)電話機已經(jīng)由所謂的「工具」逐漸提升到「概念」的層次了
除了電話外,「電視機」也是一個類似的例子,相信很多朋友出生時,家裡的電視機已經(jīng)就是液晶或是電漿電視吧,像下圖這種又重又佔空間的映象管電視可能會被當成「史前遺物」看待,大概也只有MV中喜歡拿來當作營造氣氛的道具使用。
▲ 又大又笨重的老舊電視機
然而,同樣以google或是任何搜尋引擎提供的圖片搜尋功能搜尋「電視機、圖示」或是「TV, icon」,我們一就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代表電視機的圖示,仍然都是基於傳統(tǒng)構造的電視機所繪製,甚至連今日的電視機已經(jīng)不太使用的「V字型天線」要素,也成為圖示的一部分。
▲ 不僅電話,電視機的代表圖示也如出一轍
即便時代持續(xù)進步,有很多事物的樣貌已經(jīng)改變,然而它們卻仍然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在你我的生活當中。不知各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類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