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兀突骨的圖像真是銷魂...
雖然藤甲兵只是三國演義中, 七擒七縱之中的一個兵種,
但因特性特殊, 又是孟獲求得的最後一張王牌, 需要諸葛亮用很長時間的計策殲滅,
還讓演義的諸葛亮講出使用火燒藤甲之舉必折壽的感嘆,
且演義中的烏戈國主兀突骨非常地有特色: 身高一丈二尺, 體有鱗刀槍不入, 生吃獸肉,
出征時騎象, 頭戴日月狼鬚帽, 身披金珠纓絡, 兩肋下露出生鱗甲, 眼目中微露光芒...等,
各項遊戲二創多少也會強調藤甲兵的重要性.
--
按《古今圖書集成.戎政典.甲冑部》其中的『赤藤甲圖說』記載:
赤藤甲以赤藤五十斤,石槽內水浸沒半月取出曬三日,復入槽添水,
如此,浸滿一週歲曬乾照式編穿共二十副,其外桐油油之;
其甲輕堅,能格矢刃,利于水。
又以此藤作笠,臨敵作盔,陰則備雨,又以軟藤編作圓牌,中高邊起。
批此甲而執此牌,進退遮護,便利攻擊也。
藤甲的原材料是赤藤50斤, 赤藤先浸水半個月, 再拿出來曬三天,
反復此工法約一年, 用這樣軟化後的赤藤編產20副藤甲,
藤甲特質是輕而堅硬, 能格擋利刃, 利於水戰,
同樣的赤藤編出來的斗笠可以當頭盔用, 天氣不好也可以當雨具使用,
軟藤編製的藤牌也是有效的作戰防具.
那麼演義記載的藤甲又是如何?
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內;
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纔造成鎧甲;
穿在身上,渡江不沈,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製作過程有點不一樣, 演義的藤甲是將山藤泡油半年後曬乾, 反覆十幾遍,
因此比起文獻上的藤甲, 製造一套藤甲需耗的時間是少說5年以上,
功能上倒是一致, 防水質輕利於水戰, 刀箭不入.
--
《古今圖書集成》此書成於清康熙年間, 三國演義的記載除了製造方式以外出入不大,
但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時期, 無法證明倒退回到三國時期的西南夷有此兵種,
最多就是可以追溯到元朝的西南夷有這樣的一種特有防具製造技術,
而且50斤赤藤要一年才能編出20副藤甲, 無法快速量產也是個問題.
演義裡面派去打蜀軍的烏戈藤甲兵總數三萬, 按照文獻來看,
每人配給一套藤甲就至少需要7萬5千斤的赤藤, 這還不算藤笠與藤牌需要的數量,
演義的製造時程還比文獻長, 文獻是1年工期, 演義少說5年工期起跳...
小說嘛, 雖然誇張, 但除了火是弱點以外真的是強到一個極致的防具.
--
雖然藤甲兵只是三國演義中, 七擒七縱之中的一個兵種,
但因特性特殊, 又是孟獲求得的最後一張王牌, 需要諸葛亮用很長時間的計策殲滅,
還讓演義的諸葛亮講出使用火燒藤甲之舉必折壽的感嘆,
且演義中的烏戈國主兀突骨非常地有特色: 身高一丈二尺, 體有鱗刀槍不入, 生吃獸肉,
出征時騎象, 頭戴日月狼鬚帽, 身披金珠纓絡, 兩肋下露出生鱗甲, 眼目中微露光芒...等,
各項遊戲二創多少也會強調藤甲兵的重要性.
--
按《古今圖書集成.戎政典.甲冑部》其中的『赤藤甲圖說』記載:
赤藤甲以赤藤五十斤,石槽內水浸沒半月取出曬三日,復入槽添水,
如此,浸滿一週歲曬乾照式編穿共二十副,其外桐油油之;
其甲輕堅,能格矢刃,利于水。
又以此藤作笠,臨敵作盔,陰則備雨,又以軟藤編作圓牌,中高邊起。
批此甲而執此牌,進退遮護,便利攻擊也。
藤甲的原材料是赤藤50斤, 赤藤先浸水半個月, 再拿出來曬三天,
反復此工法約一年, 用這樣軟化後的赤藤編產20副藤甲,
藤甲特質是輕而堅硬, 能格擋利刃, 利於水戰,
同樣的赤藤編出來的斗笠可以當頭盔用, 天氣不好也可以當雨具使用,
軟藤編製的藤牌也是有效的作戰防具.
那麼演義記載的藤甲又是如何?
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內;
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纔造成鎧甲;
穿在身上,渡江不沈,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製作過程有點不一樣, 演義的藤甲是將山藤泡油半年後曬乾, 反覆十幾遍,
因此比起文獻上的藤甲, 製造一套藤甲需耗的時間是少說5年以上,
功能上倒是一致, 防水質輕利於水戰, 刀箭不入.
--
《古今圖書集成》此書成於清康熙年間, 三國演義的記載除了製造方式以外出入不大,
但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時期, 無法證明倒退回到三國時期的西南夷有此兵種,
最多就是可以追溯到元朝的西南夷有這樣的一種特有防具製造技術,
而且50斤赤藤要一年才能編出20副藤甲, 無法快速量產也是個問題.
演義裡面派去打蜀軍的烏戈藤甲兵總數三萬, 按照文獻來看,
每人配給一套藤甲就至少需要7萬5千斤的赤藤, 這還不算藤笠與藤牌需要的數量,
演義的製造時程還比文獻長, 文獻是1年工期, 演義少說5年工期起跳...
小說嘛, 雖然誇張, 但除了火是弱點以外真的是強到一個極致的防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