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自治市的武術慶典 — 神聖羅馬帝國的Fechtschule

遊騎兵 | 2024-11-15 09:00:41 | 巴幣 2 | 人氣 28

作者/ Author:王人俊/ Ralph Wang

Fechtschule,發音類似「費希特舒勒」,複數型為Fechtschulen,字面的意思為「格鬥學校」。這是中世紀晚期到文藝復興時代,日耳曼地區流行的一種武術活動(Fighting event)。在日耳曼武術的Liechtenauer體系最早抄本MS 3227a中便多次提及這種武術活動,並作為與ernstem Fechten(嚴肅格鬥,註1)相對的詞彙。

Fechtschule並不是現代意義的武術比賽,當然更不會是單淘汰制的錦標賽(註2)。如果要說的話,它更類似的概念是武聚。Fechtschule通常是由武術大師舉辦,但也會由貴族、皇室甚至神職人員舉行。有時舉辦Fechtschule是純粹為了交流武藝,但很多時候也是婚禮、出生或洗禮時的慶祝活動。

其中最華麗盛大的Fechtschule,是作為自由市鎮的年度慶典的一部分同時進行。

辦廟會、婚喪喜慶都可以武聚一下


通常是在重要的宗教節日,城市裡每個公會的成員會一同參加一場大遊行。麵包師公會、鞋匠公會、屠宰公會、火槍公會、武術公會等大小的公會全部都列隊繞行城市,每個公會都有自己的表演項目。這種慶典就和臺灣的廟會或是日本的祭典一樣,既是當地市民連絡感情,也是整個城市展現團結、活力與信仰的時刻。

在慶典上,武術公會的成員在騎馬的重要市民帶領下,像軍隊一樣列陣。他們手持長兵器,腰配刀劍行軍。隨行的樂手演奏軍樂,看過去像是軍團出征。

活動地點選在一個可以容納數組人同時交手的空地,抵達的參加者們將長劍架在肩上築成劍臺,兩名武者站在劍臺上進行演武。劍臺表演完畢,舉辦這次活動的武術大師(Fechtmeister,在此是活動主辦者的稱號),會親自表演一段劍舞,活動開始。


武術大師先重申活動規範,他的數名助手手持長棍,各自邀請一位優秀的市民作為主要武者(primary fencer)上場。這位市民武者可能是名善使長槍,刀劍造詣也不錯的麵包師。麵包師挑選了在這次活動中接受挑戰的各種兵器,一式兩件,放置到場邊,邀請其他市民上場挑戰。

一位屠夫上前挑戰,他挑選了長棍,麵包師也拿起長棍表示同意。武術大師或助手和兩名參加者確認雙方可以接受的標準,雙方交手。在經過一陣交手後,一方累了放下長棍,這一輪交手宣告結束。下一位挑戰者繼續上場,直到麵包師宣布休息,由下一位市民擔任主要武者。

以上描述的是一場典型的大型 Fechtschule 進行方式。一般在全市慶典外的 Fechtschule 不會這麼複雜,但是活動前的短距離列陣行軍、樂手乃至武術大師表演劍舞開場,都是常見的項目。

可以很明顯看出,儘管 Fechtschule 的參加者都是市民而非全職軍人,但該活動帶有強烈的軍事色彩,它本身便與自治市的市民軍事武裝傳統高度關聯。

舉辦 Fechtschule 必須經過市議會同意,在一些情況下,審核時間可能拖得很長,也相反的案例。通常來說,市議會會要求禁止非本地市民參加活動,限制使用特定的技術或攻擊部位等,並且會在寫入核準公告,並在舉辦前再次宣讀。(註3)

巡迴禁止!Fechtschule不是職業比賽

Fechtschule 參加者既然是一般市民,他們經常是既有職業公會身分,也是武術公會的成員。例如著名的16世紀武術大師約阿希姆.邁爾(Joachim Meyer, 1537–1571)既是史特拉斯堡刀匠公會的刀匠,也是武術公會「自由武者會(Freifechter)」的成員。

這也可以很好的說明 Fechtschule 跟現代武術職業比賽的很大不同。舉辦 Fechtschule 並不是為了找出「全歐最強劍士」,讓選手賺取獎金,主辦單位賺取商業利潤,因為它根本上不允許巡迴參賽的選手出現。Fechtschule 而是一個有市民武裝權的自治市內部,鼓勵市民階級維持武藝訓練和團結的交流活動。

巡迴活動的職業選手無論武藝多麼高超,他們都不是市民的一員,對城市既不負責任也沒有保護義務。在城市遇到戰爭時,他們並不會加入市民軍參戰,讓他們參加 Fechtschule 對「提高城市的武裝防衛力量」並無幫助。城市需要的是一大群在工作之餘固定習武,彼此信任熟識,有紀律與默契的公民戰士列陣作戰。

獎金與榮譽 兩塊與桂冠

Fechtschule依照其形式,可以分成獎金式和榮譽式(Preis oder Ehren)兩種。所謂的獎金式Fechtschule,自然是參加者可以得到金錢回報。然而,在贏取獎金的方式,它也與現代比賽毫不相同。在當時,獎金是以命中幾劍來算的,而不是頒給前幾名選手一筆錢。看過前面的舉例也可以理解,事實上這種活動形式是選不出冠軍、亞軍和季軍的。

原則上,命中頭部一劍,固定是得到兩塊錢做為獎金,這個獎金可能是金幣,也可能是銀幣。命中越多劍,獎金就越多。(註4)相反的,榮譽式Fechtschule的勝利者則可贏得一頂桂冠,這是從古希臘羅馬時代開始的勝利象徵。榮譽式贏得的桂冠可能會被懸掛在勝利者的家門口,或是畫上家徽。在當時,贏得桂冠也會贏得整個市鎮的尊重,對於該市民的經商、社交甚至從政都有相當的幫助。

由於史料限制,Fechtschule的一些規則目前仍有不明之處,例如勝利者是如何選出來的。目前的資料推測,場上的主持人似乎只是確保交手不要失控,勝負是由參加活動的群眾歡呼或噓聲決定,就像古羅馬的競技場一樣。歷史上的Fechtschule不會是個嚴肅的場合,而是個喧囂歡鬧的慶典。

乾式或濕式 考驗武者控制力

Fechtschule 在記錄上有兩種進行方式,分別是濕式(Nass)和乾式(Trocken)規則,濕式規則的「濕」,是指當誰先使對方破皮流血,才算是有效命中,而唯一的有效命中部位是頭部。乾式規則文獻上記錄不多,但一般認為乾式跟濕式一樣,僅有頭部是有效命中區,差別在於不能打到流血。至於乾式更具體的命中判定是點在對方頭皮上,或是吋止等,則無法肯定。

在一些 Fechtschule 中,似乎採用了計數攻擊制(counted strike,請注意不要跟連續擊劍制continuous fencing 搞混,這是兩種不同的規則),這是指雙方每次交手有規定一定數量的攻擊總量,稱為g?nge。例如規定各自可以任意揮出10次攻擊,無論是連續或分開使用,雙方用完這10次攻擊才算結束一次交手。這似乎是模仿自騎士階級的比武大會(Tournament)流行的規則,也反映市民社會對原屬於騎士的榮譽文化的推崇。(註5)

無論是濕式或乾式規則,參加者都不會穿著護具,這可能也是為何濕式規則被視為更為「榮譽」部分原因,要能剛好打到對方破皮流血,卻又不會讓對方受到更嚴重的傷,對於技術的要求肯定比乾式規則更高。

然而大致上而言,Fechtschule 的傷亡現象雖然有,但並沒有頻繁到會使議會禁絕的程度。研究者相信這代表 Fechtschule 有一些安全準則,而這個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考驗參加者的控制力,如何在不真正傷及對手下,命中獲勝。

註釋:

註1:
ernstem Fechten一般認為是指以確實傷害或殺死對手為目的的戰鬥。

註2:
Tournament在現代英文指單淘汰制的錦標賽,也就是像八強賽、四強賽、冠亞賽這樣一路打下去的賽制。

然而在中世紀甚至文藝復興,Tournament指得是主要由騎士、貴族舉辦的各式各樣比武活動的統稱,規則和玩法千奇百怪,其中細節值得專門開一系列文章介紹。而相對於主要是騎士、貴族階級舉辦的Tournament,Fechtschule主要是市民階級舉辦的。

註3:
例如約阿希姆.邁爾參加的Fechtschule禁止使用刺擊以及攻擊手部。禁止刺擊是為了安全性,而禁止攻擊手部,一些推測是認為因為參加者都是有正當工作的工匠,為了隔天可以順利回去上班,要避免手部受傷。

註4:
有趣的是,宣誓成為公會的武術大師,金額也是兩塊金幣。宣示者要將兩塊金幣放在劍上,並跪在另一把劍上,向公會以及他的技藝獻上忠誠。

註5:
計數攻擊制似乎是中世紀騎士比武大會最主流的規則之一,紀錄上一些比武大會給予的g?nge數量大得誇張,例如70甚至100。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