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我曾經在網路上寫過一系列的文章,關於從大學畢業生變成軟體工程師的求職轉折。
然後經過了四年的職業生活,時間點來到我期待已久,為往後做了準備的空白一年。
而如今,這空白的一年也將邁入尾聲。
我想要以這四年的工作分享,為這一年畫下句點,題材很多,希望可以盡可能地寫得沒有疏漏,完成這篇或許可以帶給人價值的娛樂。
寫這篇文章時,我將邁入二十七歲的第一天。
遙想當時候二十二歲拿著畢業證書開始海投履歷的當時,也已經過了許久。
電視上的偶像明星年紀比我小,奧運賽場上的臺灣之光年紀比我小,連 A 片裡的女優年紀也比我小,這些驚人的事實讓我發覺,我現在已經是跟萬事屋老闆年紀一樣的大叔了。
2019 年真的是好久以前。
故事還得從 2019 年的十二月開始吧。
每個喜歡說故事的工程師,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說臺灣長期耕耘於前端工程領域的 Huli 老師就有很多文章,聊前端,聊資安,也聊自己。
在這裡也特別感謝 Huli 老師跟 Summer 老師等等,願意將自己的知識分享出來的先進,陪伴我度過漫長的新手時期,雖然他們並不認識我。
不,現在應該也是吧,當你很弱的時候,那個最近出書的 Huli 是你老師;當你變強的時候,那個最近被 FBI 聯絡的 Huli 還是你老師,Huli 老師根本超級強的啊。
而每個創業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上至驚人的史蒂夫·賈伯斯在車庫開始史詩的第一步,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放在後車廂的來路不明的硬碟就是 Google 的起點;Facebook 的祖克柏在哈佛時拿著一臺筆電敲敲打打莫名其妙的點子,以及 2024 的時代焦點,Nvidia 黃仁勳為了處理平行運算問題打開的 GPU 紀元。
太遙遠的事不講。
這也不是倖存強者的故事。
要說最接近的,應該還是臺灣工程師 Denny Ku 的故事吧。
Denny Ku 遙想第一份工作,是從在佛堂旁邊的破舊辦公室開始。
從在佛堂旁邊的破舊辦公室,慢慢走向正軌,然後隕落。
如同大多數的新創公司都不會開花結果,也不會被世人記憶,這就是大部分新創公司所必然的命運,Denny Ku 的敘述很好,推薦大家可以看看。
先前不知道在哪個場合聽見,似乎是某個過世的臺灣領袖所敘述的一段話,原文我忘記了,但大意就是以下:
臺灣這塊地,原本就是一群拓荒者的遺族到一個新大陸紮根,只要你是臺灣人,就不能畏懼開拓。
這到底是政治宣言的幹話還是那位領袖真心這麼想是不可考,血緣的力量是否真的這麼強大也不好證明。但是事實上,臺灣人相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極強烈商業拓荒精神。
簡單說,臺灣人非常愛創業。
臺灣一年有十萬商家創起了業。
而事實上,臺灣的市場機制確實也很適合創業。
無論是無法累積龐大資產的薪資情況,擁有資產的資本家每年必須法定回收的資產占比,以及最重要的,友善的啟動基金融資,臺灣的一切都顯得非常適合創業。
不管這間公司,到底是一家為了解決問題的公司、為了民生週轉經營的公司,還是為了避稅的公司,或是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賣掉而建立的公司,臺灣每年都會產生很多公司。
而公司就是公司。
公司就是為了某個目的而成立的團體,不管抱著什麼樣的期待去開始這件事,這件事本身不會改變。
目的有可能打從一開始就是壞的,目的有可能變質,目的在達成間會受到阻礙。
或者是世界上已經沒有人希望這個目的被達成了,又或者原本要一起達成目的的夥伴忽然都不想繼續了,都有可能。
無論結果將是什麼,在開始時就得先進行投入,就跟寫故事一樣。
可以想像,創業市場就是幾萬個人拿著頭期款丟來丟去丟贏的人就可以得到很多房子,啊大部份的房子都是摔破的這樣。
而如果遇到這些狀況,應對手段除了有常見的縮編或是換血,有些公司會暫停營業,在下一個合適的時間的重新開幕,有些公司會換營業項目等等……
這些公司會有很大的機率在一年內倒閉,之後存活下來的公司也會有很大的機會在三年內倒閉,而這些在重重難關存活下來的公司,也有很大機率變質,陷入一個追逐現金水位、人力調派的困境……
總之狀況很多,對策也很多,不過這不是創業甘苦談,而是作為參與一間公司興衰的成員側寫。
一開始,我們公司是母公司的一個部門。
那時候,我們部門甚至沒有自己的辦公室。
故事是從臺中 NTC 大樓的租賃辦公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