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消失的金錢,水落石出篇

文月 | 2024-07-07 21:50:57 | 巴幣 0 | 人氣 32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還記得家母幾年前曾跟家父說,她的錢被弟媳偷走了,那時弟媳已嫁進我家二、三年,她對家父、家母照顧地無微不至,家中的環境也因弟媳的加入變得更加溫馨,而且家母通常錢包裡僅放一些散錢,所以沒人相信家母對弟媳的不實指控。家父也曾經為此事與家母吵得不可開交,日子久了,大家也僅當家母對金錢的執心重,腦袋不好使,自己花掉了也不曉得。
沒多久,家父走得突然,家母整個精神狀況跌到谷底,每日以淚洗面。因為她依賴慣的丈夫突然走了,頓失安全感,便每日鬱鬱寡歡,變得很依賴人,弟媳也因為照顧家母,憂鬱癥復發。偶爾家母仍會跟弟弟說弟媳偷了她的錢,弟弟就會很無奈地說媽媽老毛病又犯了。因為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指控,讓弟弟越來越疲於應付這樣的事情,弟媳也表現出受委屈、覺得冤枉,跟我們說家母的記性真是越來越差了,讓我們姊弟倆很擔心家母的病情會一直惡化下去,變成老人癡呆癥。直到最近我休長假回老家,家母又因為錢不見的事鬧脾氣,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板起臉孔問我:「弟媳為何要偷我的錢?」我原本想,可能因為弟媳上輩子偷家母的錢,家母的阿賴耶識裏才會一直執著這件事,所以我就問家母:「要不要到牟尼精舍請示看看?」本來我沒把握家母會想去,沒想到家母馬上答應了,一切都很巧合。
        牟尼精舍佛菩薩開示:「家母的錢確實為弟媳所偷。前四世,家母與弟媳是姊妹,因家母窮困常跟弟媳借錢未還,所以弟媳這世在窮困時才會去偷家母的錢。」家母得知此開示結果,因此豁然開朗。家母認為既然是她欠弟媳的,她很樂意還給弟媳,家母與弟媳間多年來的烏雲總算撥雲見日,露出曙光了。
    相較於家母的開懷,我的內心是沉重的,看了這麼多的因果案例,僅以看故事的心態去吸收,當真實事件發生在自家人身上時,真讓人不得不相信因果真實不虛,這也讓我更看透了世態,財色名食睡,讓一般人在乎而容易執著的東西,若以任何形式失去了,就放下吧!因為一定是上輩子做了什麼事,才會失去這些東西。這些經歷也督促我們在歷事練心的修行下,才有機會脫離六道輪迴,離苦得樂。
分享結束
 
           看完此篇分享,真是為有緣人的一家人感到高興,整個羅生門終於真相大白,否則家人間因為此事一直心存芥蒂、不得安樂,這樣下去不知還要延燒到何種地步。世間事離不開因果定律,明白了因果,不再執著,隨緣放下,心就安然自在。
 
            文中分享人有提到「弟媳上輩子可能偷家母的錢,家母的阿賴耶識裏才會一直執著這事」,因此大略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阿賴耶識。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六識分別對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與中樞神經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即意識。當我們的五官(就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感知及認知到外在的刺激後,將訊息傳到大腦(即第六識-意識),前五識所感知的訊息累積,透過第六識而構成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圖像,然後進行一連串的意識活動,第六意識的作用偏重於分別,思想、善惡、清楚、是非、明暗、喜歡不喜歡,都是第六意識在動。
 
            第七識,稱作末那耶識,也稱作「我執識」,或稱作「俱生我執」。第七識就是將前六識的六塵境界加以分別,產生執著的「意根」也叫作「念頭」。當我們入胎的時候已經有「我」,乃至沒有這個肉身、變成中陰身的時候,這個「我」也一樣存在,沒有消失,第七識沒有離開,所以叫「俱生我執」。
 
           第八識,稱作阿賴耶識,第七識產生的執著會累積並儲存到第八識,第七識就像一個資料檔,而第八識就像一個儲存硬碟,每一個資料檔都老老實實地儲存在硬碟裏,當一個人死亡時,肉體會消失,但阿賴耶識會跟著生死流轉五趣六道,輪迴天上人間,所以叫「種子識」。一個人的個性、習慣、思想是前生的,不是父母的遺傳,是累劫累世的習氣種子帶來的,每一個人的種子識,形成了現在的自己,也就是「種子生現行」。
 
           我們明白了阿賴耶識的運轉作用之後,了解因果不滅定律,所謂:「因果通三世,業報皆自招」,三世分別為前世、今世、來世,前世又有很多世,不是只有一世。
 
星雲法師的因果偈把三世因果的關係說明得很清楚:
 
           在佛教的經典裡面,經常提到一首偈語:「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這個四句偈,可以說把三世因果的關係,說的非常清楚周全。
 
           佛教的因果,不是只有一世的因果,因此不一定今生作,就今生得到報應,它有「現報」、「生報」及「後報」等。若以植物來比喻,春夏的時候種植,秋冬就能收成,這是「現報」,是現世的因果;今年種植,明年才收成的,是「生報」,要來生才受報;今年種植,要經過許多年以後,才開花結果的,這個叫「後報」。
 
        「欲知前世因」,想知道自己前世作了什麼?這並不難,因為「今生受者是」,你現在的遭遇都是過去的「因」所致,才有現在的「果」。想知道未來會怎麼樣?這也不難,「今生作者是」,只要看你現在是怎麼樣造作的,就可以知道將來會遭到怎麼樣的果報。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是絕對沒有差錯的,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都一定有因果的關係。
 
          舉例來說,像新疆這個地方,你一眼望去全都是沙漠,但你說它真是沙漠嗎?沙漠裡也有綠洲,從天山流下來溶化的雪水,可以讓沙漠裡長出植物,開花結果。可見只要有因緣,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人生活在世間,不論好好壞、窮通得失,一切都與因果密不可分。
 
        想怎麼收成,就必須怎麼樣種植;現在怎麼樣種植,將來必定會有什麼樣的收成。
 
        一個人不管給人家怎麼樣欺侮,給人家怎麼樣欺騙,但是因果絕不會欺負人,因果也不會欺騙人。三世因果必定是有原則的,不會有虛假。我們如果要想信仰佛教,就先要從相信因果開始。(引用結束
 
         分享文中的母親前四世因窮困向姊妹(即分享文中的弟媳)借錢未還,弟媳的阿賴耶識裏記憶著母親仍欠她錢,此世弟媳因一時窮困所需,認為理應索回婆婆積欠的金錢 ,故偷了婆婆的錢。前四世姊妹關係的因果延續到這一世,因緣和合又成為婆媳關係,再續未了情緣,此世母親透過請示明白了事件的因果緣由,母親也很明理,接受這樣的因果開示,心中豁然開朗,不再生煩惱,對於一家人而言是皆大歡喜,前世的不愉快,透過此世的相遇,更應該珍惜機會互相彌補,以解冤釋結。但這邊也要注意,若是弟媳能得遇佛法、明白因果,有緣人的母親也能用「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來了結彼此之間的果報,結果將會更加圓滿。畢竟,偷竊是會損福報的行為,也可能再次結下因果怨仇,若是用誦經迴向的方式來償還,就不會再有因果糾纏的問題了。
 
        佛法是因果教育,知道因果之後,我們更要斷惡修善,凡事真誠待人,以結善緣,種下善種子,不要與人有過節,凡事各退一步,自然海闊天空,當無法退讓時,我們就想想,那些爭執都只是表相,執著只會使心更加煩惱,爭贏了就真的贏了嗎?沒有,並沒有贏,反而增加了第七識的執著強度,也使得儲存在第八識的阿賴耶識更加堅固強盛,難以消融。
   
        再特別強調一事,瞭解此件事情的前因(前四世借錢未還),不代表後果(本世偷錢)是正確的。借錢理應還錢,但要以正當的方式索回,否則只是為此造下偷盜罪的惡因,往後仍要受那個惡果報。佛教的因果論絕不是說因為母親前四世欠了弟媳,本世弟媳就能夠偷錢,偷錢就不會犯罪。因果論是讓我們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不要作惡,要斷惡修善,而不是知道前因,就認為偷錢沒有關係,反正是對方欠我的,這完全是錯誤的邪見。
 
因果雖然公平公正,但我們必須修行,學會放下貪執。冤冤相報何時了?因果業網相交織,就是因為這些放不下的執念而產生的。上天會安排相欠的兩人成為一家人,重新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當有一天婆婆離開,留下的身後物也正能用來抵債,沒能還完的,總會在緣分到時還完。因此,修行需要學習隨緣、不執著、不貪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別拿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拿到了,總有一天會還回去。同樣的,若因為覺得別人虧欠自己,就用不正當的手段索回,仍要自己對造下的業報負責。儘管分享人的母親看開了,認為欠錢理應還錢,但作為媳婦晚輩怎能不停偷錢,讓婆婆飽受家人的質疑和家人對婆婆健康的擔憂呢?如果婆婆因此健康急轉直下,相信「不孝」的業,會遠遠超過當年未還的錢。貪得了小錢,失去了善良的本心,這個代價,值得嗎?
 
        這個世界只是一合相,貪欲總是令人不知足。當人愈執著,心愈痛苦;放下時反而輕鬆自在。修行就是學習放下執著,時時觀照自己的心,挑自己的毛病,將自己的劣根性轉掉,開發出善的種子,不累積執著的根在阿賴耶識裡,隨著業顛倒流轉,不能解脫,因此人人都需要修行,學習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願與大家一起努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