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知道日文的歷史嗎?
學習日文一開始會碰到的就是『平假名』、『片假名』
但他們是從何而來的呢?
日本最早廣為人知的,其實就是現在我們常用的漢字。
日本第一本歷史書籍『古書記』、到後來的萬葉集(日本最早的和歌選集)都是用全漢字撰寫的唷!
發音則是取其漢字的發音來作為日文假名讀音,1個漢字就用1個讀音字去發音
比如說
夜露死哭就寫成よろしく
在當時這樣的寫字方式稱之為『萬葉假名』
不過有接觸過日文的學生應該都知道
日文有訓讀跟音讀之分,在當時撰寫書籍時,裡面使用到的萬葉假名
會同時包含取漢字音的日文,以及取漢字意思的日文
比方說,同樣是一個夜字
取其音就念よ、取其義就念よる
由滿滿漢字組合而成的書籍中,在沒有標示發音的情況下,實在很難知道到底該怎麼讀
就好像如果中文寫了一堆內容然後有破音字跟一般讀音夾雜,在沒有標音的情況下,肯定多半的人會唸錯
以至於後來到平安時代,古人也將全漢字的寫法區分為『平假名』『片假名』
一個是『專屬漢字世界的文字』,另一種則是『漢字以外的文字』
看到這邊學過日文的同學可能就會想,所以後者就是片假名囉!
答案是:錯的唷!
在當時其實使用於漢字世界的其實是片假名,而後者才是平假名
片假名的由來是由漢字部首衍生而來,而在當時能夠讀書的多半為男孩子,在當時使用漢字來進行工作是
再正常不過,但這僅限於男孩子
自古便有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這在日本也是一樣
在平安時代開始後,為了讓不擅長漢字的女孩子也能輕易寫字,才衍生出將漢字變成一個很簡單書寫的文
字,也就是平假名
例如:漢字的安寫成日文的あ
也因此平安時代可以說是奠基了平假名以及片假名的基礎
一直到現在片假名變成專用於外來語的語言
平假名則是書寫日本自己的文字
以上就是日文平假名跟片假名的由來啦!
想知道更多日文相關資訊,一定要記得追蹤老師唷!